
用笔精妙-国画理论.ppt
14页用笔精妙骨法用笔 这是谢赫"大法"中的第二条说明用笔不能脱离开形体与结构的准确性 藏锋与露锋 1、 藏锋是为了使笔线含蓄而不露火气,有意不露锋芒,以强调某些物体的质感,有钝拙之意味采用了书法的笔法,头和尾的锋芒裹藏在内了 2、 露锋用笔是在笔画首尾处都留下明显的笔痕,看起来锋芒毕露 3、 凡是按照自然写画习惯顺序行笔的,都叫顺锋,如果采用相反的方向,把笔锋逆转来画,笔锋也采用逆势,这就是逆锋用笔 勾 国画用线条表现物象既可用中锋、侧锋勾,也可以中、侧交互使用虚实、粗细、毛光、方圆的线,根据千变万化的描写物而变换使用转折提按转,是画圆的手段折,是画方的手段提,是画细的手段按,是画粗的手段 手段可以千变万化,其基本行笔不外是圆和方两个最基本线型,由此变化而至于无穷 方线的转折处,称为桥笔,行笔当折时按一下笔锋而成桥 圆的转法与折不同,在转弯处要把笔管轻轻捻动一下,这样的转笔可不露生硬的痕迹,墨也不会渗出疙瘩来,(称为转锋) 提按:由于一根线条要求有粗、细之变化,就必须有时给笔锋的压力大些,有时把压力减少、以提笔运行,而产生出富于变化的线来。
拖笔:握管处要高,而且要悬肘画,使拉长之线条有舒畅流之姿,象画水纹、荷梗、藤蔓等都可以使用此法 战笔:又称“颤笔”,是在行笔中微有抖动,以避免线纹之光滑板滞中锋与侧锋 中锋执笔是将笔管垂直,笔尖正好留在墨线中间,画出的笔线挺拔流畅 侧锋的执笔是把笔管横卧与纸成各种角度,笔尖不在墨线中间,笔尖一边光,而笔腹的一边毛,并有飞白的效果,画出的线有厚、重、毛的感觉 在轮廓部位上多使用中锋为佳除了白描以外,一幅画常要中、侧锋合用 皴 皴是后来逐步发展起来的技法 皴的功能在于辅助勾线时所未尽完成的效果,包括物体的体积、阴阳、纹理、质感 点 “点”有一个十分确切的定义:"以笔端而注之谓之点,点施于人物,亦施于木叶"它概括着许多样蒙茸丛生的野、野花、野树点在树上的点,便是笼统一些的树叶 点的用色之法 中国画常把点视作最后一道工序,如画龙之点睛,山水画之最后“醒提”,即用点来解决 丝 “丝”有两种笔法,一种是常见的尖笔丝,用在画人物的头发,胡须、鸟兽、羽毛、皮衣皮帽等,使用特别的小红毛,一根根画出来,工笔画大都采用此法。
另一种是用散锋来丝,就是把毛笔的头捻开压平,利用这种扇锋,一下即可画出很多根细的毛枯笔•枯笔是当笔蘸墨后笔锋经过连续运笔,呈现不整齐的笔毛,可画出干枯的笔意,如桔树皮,石头表层都可用粗笔去画飞白•飞白侧重散锋的效果,用笔速度稍快,稍提笔常出飞白力透纸背 用笔功力深的人,可以力透纸背,这并不是说,真的每一笔画都可透入纸的背面,而是就国画用笔沉雄厚重而言 初学国画的人,常常失之于软弱浮飘,虽然形象画出来了,但用笔软弱,不耐人欣赏玩味要做到笔力沉着,一方面是在临摹中认真的磨练,包括用书法来练笔不管是浓墨、淡墨,也不管是快笔、慢笔,都要画得不浮不滑 祝同学们学业精进,与艺同行不曾消失也未老去……你会离开她如影相随你会离开她如影相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