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主任液体疗法.ppt
43页液液 体体 疗疗 法法主要内容:主要内容:•第一节第一节 体液和电解质的分布及平衡体液和电解质的分布及平衡• 一、体液容量及分布• 二、体液的电解质成分 • 三、儿科体液代谢的特点•第二节第二节 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一)渴感的调节作用• (二)ADH的调节及其作用示意图• (三)醛固酮分泌的调节及其作用示意图•第三节第三节 常见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及补液措施常见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及补液措施• 一、什么情况下需要补液• 二、输液的目的• 三、输液的原则• 四、常见溶液和溶液张力• 五、酸碱平衡紊乱• 六、电解质紊乱• 七、补液的速度如何掌握第一节 体液和电解质的分布及平衡一、体液容量及分布一、体液容量及分布 60%细胞内液细胞内液(intracellularfluid,ICF)40%细胞外液细胞外液(extracellular fluid,ECF)20%血浆血浆5%组织间组织间液液15%1 1、体液的总量和分布、体液的总量和分布年龄、性别、胖瘦年龄、性别、胖瘦55 ~60510 ~1540 -4540 -45成人成人6552040402 -142 -14岁岁705254040-1-1岁岁806403535新生儿新生儿血浆血浆间质液间质液体液总量体液总量细胞外液细胞外液细胞内液细胞内液年龄年龄表:各年龄期体液的分布(占体重的%)表:各年龄期体液的分布(占体重的%)2 2、细胞外液的特殊部分、细胞外液的特殊部分1)胃肠道消化液:平均800ml/天以上; 正常大便含水量100ml。
2)肾小球滤液:约190L/天,正常尿量 150ml左右3)汗液:微不足到,但大汗时可大量失液4)病态的渗出液和漏出液二、体液的电解质成分二、体液的电解质成分 CLCL- - - -电电电电解解解解质质质质有机电解质有机电解质有机电解质有机电解质无机电解质无机电解质无机电解质无机电解质主要阴离子主要阴离子主要阴离子主要阴离子主要阳离子主要阳离子主要阳离子主要阳离子HPOHPO4 4- - - -HCOHCO3 3- - - -MgMg2+2+2+2+KK+ + + +Na+ ⑴细胞外液细胞外液:Na+、Cl-、HCO3-为主, 其中Na+占外液阳离子总量90%以上⑵细胞内液细胞内液:以K + 、Mg2+ 、HPO42- 和 蛋白质等离子为主, K + 处于离解状态⑶新生儿新生儿生后数天内血K + 、 Cl— 偏高,血 Na+、 Ca2+、 HCO3- 偏低⑷其他小儿其他小儿体液电解质组成与成人相似注:血浆渗透压主要靠Na+维持,维持, Na+、 K + 、Cl- 、HCO3-是主 要的电解质,功能: 1)水的平衡 2)渗透压的平衡 3)电解质的平衡 4)神经、肌肉的应激机能体液电解质组成体液电解质组成三、儿科体液代谢的特点三、儿科体液代谢的特点⑴⑴.小儿水代谢旺盛:婴儿每天水的代谢量 占体内总液量的1/2;而成人则为1/7。
⑵⑵.年龄越小,水需要量相对越大,不显性 失水相对越多⑶⑶.小儿每天保留摄入水份的0.5%~3%用于 体格生长⑷⑷.体液平衡调节功能不成熟第二节第二节 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一)渴感的调节作用(一)渴感的调节作用晶体渗透压晶体渗透压↑血容量血容量↓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Ⅱ↑口渴中口渴中枢兴奋枢兴奋渴感消失渴感消失drink下丘脑 分泌 ADH垂体后叶 储存远端肾小管 回吸收水分 抑制 回吸收Na+K+ 增加尿量渗透压感受器维持平衡(二)(二)ADHADH的调节及其作用示意图的调节及其作用示意图 ADS(醛固酮)远端肾小管 回吸收水分 回吸收Na+K+尿量血容量恢复容量感受器受抑制肾上腺肾上腺 分泌分泌 血血容容量量(三)醛固酮分泌的调节及其作用示意图(三)醛固酮分泌的调节及其作用示意图正常成人每日水的摄入和排出量正常成人每日水的摄入和排出量生理需水量生理需水量: : 1500ml/day第三节 常见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及补液措施一、什么情况下需要补液?•1)脱水•2)休克•3)饮食不足•4)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5)各种中毒•6)静脉给药•7)某些手术•8)胃肠道疾患二、输液的目的•1)改善恢复血容量•2)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3)纠正酸碱平衡紊乱•4)供给营养物质和能量三、输液的原则•方法:口服和输液•原则: 三定:定量三定:定量/ 定性定性/ 定速定速 一变:据病情变化及实验室结果及时调一变:据病情变化及实验室结果及时调整补液方案。
整补液方案三先:三先:先浓后淡先浓后淡/ 先快后慢先快后慢/ 先盐后碱先盐后碱三见三见::见尿补钾见尿补钾/ 见惊补钙见惊补钙/ 见酸补碱见酸补碱三段:三段:扩容阶段扩容阶段/ 快速阶段快速阶段/ 维持阶段维持阶段1.判断脱水程度判断脱水程度2、脱水的性质、脱水的性质四、常见溶液和溶液张力四、常见溶液和溶液张力1、常见的张力溶液、常见的张力溶液1.1.5%5%葡萄糖、葡萄糖、1010%葡萄糖%葡萄糖2.2.常见的电解质溶液常见的电解质溶液3.3. 1010%氯化钠%氯化钠 5 5%碳酸氢钠%碳酸氢钠 11.2%11.2%乳酸钠乳酸钠 3 3%氯化钠%氯化钠 1.41.4%碳酸氢钠%碳酸氢钠 1.871.87%乳酸钠%乳酸钠 2.2. 0.9%0.9%氯化钠氯化钠3.3.注:注:渗透压渗透压是溶液中电解质及非电解质类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这种是溶液中电解质及非电解质类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这种促促 使水流动的吸引力亦称使水流动的吸引力亦称张力张力。
1.1. 渗透压主要靠渗透压主要靠钠离子钠离子维持2、常见的混合溶液、常见的混合溶液2 2::::1 1等张含碱液等张含碱液等张含碱液等张含碱液 1份1.4%碳酸氢钠2 2::::6 6::::1 1含碱液含碱液含碱液含碱液2 2::::3 3::::1 1含碱液含碱液含碱液含碱液4 4::::3 3::::2 2含碱液含碱液含碱液含碱液 1 1::::2 2含钠液含钠液含钠液含钠液1 1::::4 4含钠液含钠液含钠液含钠液 2份0.9%氯 化 钠3、常见的溶液张力计算五、酸碱平衡紊乱五、酸碱平衡紊乱1、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是由于原发性血浆HCO3-浓度降 低或H+浓度升高所致 1)原因)原因–碱性物质丢失碱性物质丢失–酸性物质产生多酸性物质产生多 –肾血流量少,排酸少肾血流量少,排酸少 2)表现)表现 代偿性(代偿性(22-18mmol/L)) 轻度轻度(13-18mmol/L):呼吸稍快):呼吸稍快 中度中度( 9-13mmol/L):烦躁萎靡:烦躁萎靡/ 唇樱红唇樱红/ 呼吸深快呼吸深快 重度重度( <9mmol/L ):昏睡昏迷:昏睡昏迷/ 唇樱红、紫绀唇樱红、紫绀/ 循环衰竭循环衰竭2 2、说明、说明•1)配制含碱混合液时,也可用11.2%乳酸钠代 替5%碳酸氢钠,则此时的转换系数为1.0, 由此可得出所需的11.2%乳酸钠毫升数。
•2)为便于计算,将10%氯化钠溶液稀释10倍 则近似为等张含钠液•3)5%碳酸氢钠稀释3.5倍为1.4%•4)11.2%乳酸钠稀释6倍为1.87%乳酸钠在有肝 脏疾患、新生儿缺氧、休克和右心衰竭时不 宜用1、正常钾代谢的特点、正常钾代谢的特点钾的含量及体内分布钾的含量及体内分布钾总量:钾总量:50~~55 mmol/kg细胞内细胞内 90%((140~~160mmol/L))骨骼骨骼 7.6%跨细胞液跨细胞液 1%细胞外液细胞外液 1.4%((3.5 ~~ 5.5mmol/L))血清血清[K+] 3.5-5.5mmol/L血清血清[K+] >血浆>血浆[K+] 消化液消化液[K+] >血清>血清[K+]六、电解质紊乱六、电解质紊乱2、低钾血症、低钾血症•原因原因–摄入不足摄入不足–丢失过多丢失过多–分布异常分布异常•表现表现–神经肌肉神经肌肉(肌无力(肌无力/ 腱反射减弱腱反射减弱/ 腹胀)腹胀)–心脏(心脏(心音低钝心音低钝 / ST-T/U))–肾脏损害(肾脏损害(多饮多尿、低氯性碱中毒多饮多尿、低氯性碱中毒))3、低钾的防治原则、低钾的防治原则1 1)治疗原发病,恢复饮食和肾功能。
治疗原发病,恢复饮食和肾功能2 2)补钾)补钾 首选首选口服补钾口服补钾 静脉补钾注意事项:静脉补钾注意事项:((1 1))见尿补钾见尿补钾2 2))限量限速限浓度补钾限量限速限浓度补钾小儿小儿<0.15g/kg<0.15g/kg·天 成人成人<5g/<5g/天天总量不能连续在总量不能连续在6-86-8小时滴完小时滴完3 3)治疗钾缺乏勿操之过急细胞内缺钾恢复较慢治疗钾缺乏勿操之过急细胞内缺钾恢复较慢3 3)积极治疗并发症积极治疗并发症注:钾生理需要量注:钾生理需要量0.1-0.2g/kg·d 0.1-0.2g/kg·d 10% 10%氯化钾氯化钾1-2ml/kg·d1-2ml/kg·d附1:不同程度低钾补充量附2:儿童补钾钾浓度:钾浓度:0.20.2~~0.3%0.3%100ml 10%KCL100ml 10%KCL<<3ml3ml4、高钾血症高钾血症原因原因–肾衰肾衰–休克休克–酸中毒酸中毒表现表现–神经肌肉神经肌肉–心电图心电图–血钾血钾明确诊断 高钾血症的抢救—分秒必争a 、立即静注5%NaHCO3或11.2%乳酸钠为首选。
b、高渗钙:20-30ml静注c、高渗糖:25%GS+胰岛素(4:1)静点d、酌情用阿托品及654-2、异丙肾上腺素等5、见惊补钙、见惊补钙–合并营养不良合并营养不良/ 佝偻病早补佝偻病早补–10%葡萄糖酸钙葡萄糖酸钙10ml iv, 必要时重复必要时重复–10%CaCl2 1-3ml/kg.d ×3-5d–硫酸镁:硫酸镁: 脱水腹泻时间长脱水腹泻时间长/ 抽搐抽搐/ 钙剂无效:钙剂无效:25%MgSO4 0.1~0.2ml/kg.次,次, 2-3次,次, 2-4天天6、口服补液盐、口服补液盐 Oral rehydration salt (ORS)WHO推荐 口服补液盐的配方成分 含量 (克)NaCl 3.5NaHCO3 2.5KCl 1.5Glucose 20Water 1000ml此配方为 2/3 张, 含钾浓度为 0.15%.口服补液实施方案口服补液实施方案•1、ORS配方:每袋含 氯化钠氯化钠3.5g,, 碳酸氢钠碳酸氢钠2.5g,, 氯化钾氯化钾1.5g,, 葡萄糖葡萄糖20g. 每袋加温开水1000ml,2/3张。
•2、适应症:轻中度脱水无明显周围循环障碍者;轻中度脱水无明显周围循环障碍者; 禁忌症:明显呕吐、腹胀、周围循环障碍、心肾明显呕吐、腹胀、周围循环障碍、心肾 功能不全者及新生儿功能不全者及新生儿•3、用法与用量:轻度脱水50-80ml/kg, 中度脱水80--100ml/kg,少量多次每5—10分钟一次,每次10—15ml,累积损失量在8—10小时内完成,脱水纠正后,余量加等量温开水稀释后根据病情需要酌情口服7、液体疗法注意事项、液体疗法注意事项 1、综合分析病情,作出全面判断 2、计算所得都是经验性,不能机械化,留有余地,注意个体化 3、各补液成分分别计算,混合使用 4、注意纠正酸碱平衡紊乱,补充钾、钙、镁电解质,还应防止容量负荷过重 5、应简便实用有效,不能过于机械繁琐 6、体重值应为脱水前的体重或现有身高的理想体重附加说明:附加说明:•1、婴儿期以后的儿童实际补液总量应在上述基 础上减少1/4—1/3;•2、营养不良,肺炎、心功能不全、肾功能衰竭 患者实际补液总量应减少1/4—1/3;•3、当患儿能饮水后,应尽可能口服补液,静脉 补液量为每日补液总量减去口服补液量的差 值;•4、第二天以后的补液主要是补充生理需要量和 继续损失量。
七、补液的速度如何掌握七、补液的速度如何掌握•1、休克患者为了迅速补充有效循环血容量,小儿可给 20ml/kg,成人可给500-1000ml的2:1或2:3:1 液,于30-60分钟滴完•2、已丢失体液量的补充,要求在6-8小时内补完,在 输完已丢失的液体量后,见尿补钾,此时输液速度 要减慢•3、生理需要量和继续丢失量的补充速度可在补充完累 积丢失量16小时内以一般速成度补完,或口服补• 4、准确计算输液速度•5、、滴速滴速的计算方法:的计算方法:•1)输液总量/输液时数=每小时输液的毫升数;•2)每小时输入的液体量/60=每分钟输液的毫升数;•3)以每毫升所含液体的滴数×毫升数=滴数/分注:15滴=1ml病例1:患儿、体重10kg,重度脱水伴酸中毒、休克 原则:•1、抢救休克:补充血容量•2、计算总液量;•3、累积丢失量:6-8小时输完;•4、继续丢失量和生理需要量:16-18小时输完病例病例2 2 (Case Study)•患儿患儿1岁,岁,2008年年10月月10日入院日入院•入院前入院前3天出现发热(天出现发热(380C),, 呕吐呕吐3-4次次/日,日, 大便为黄色水样便,大便为黄色水样便, 8-10次次/日日•入院查体:入院查体: 精神差,烦躁,眼窝凹陷,精神差,烦躁,眼窝凹陷,前囟下陷,皮肤干燥,弹性差,尿量明前囟下陷,皮肤干燥,弹性差,尿量明显减少。
显减少•补液方案:补液方案:–定量定量•= 10kg ×150ml/ kg = 1500ml–定性定性•等渗:等渗: 1/2张液体张液体–定速定速•头头8~~10小时进入液体量小时进入液体量:1/2 ×1500ml =750ml•14~~16小时进入余量小时进入余量750ml•根据病情调整根据病情调整•维持阶段 余量750ml液体张力逐步下降(1/3~1/5) ( 5ml/kg.h ,剩下量于14~16小时补完) •见尿补钾见尿补钾–生理需要:生理需要: 0.1-0.2g/kg.d, 10%KCl 1-2ml/kg.d–治疗量:治疗量: 0.2-0.3g/kg.d, 10%KCl 2-3ml/kg.d–注意注意:•静脉补钾浓度静脉补钾浓度<0.3%, 100ml 10%KCl <3ml•饮食恢复正常饮食恢复正常 一半以上可以停止一半以上可以停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