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年前世界如何应对难民潮(下).docx
6页80年前,世界如何应对难民潮(下) 潘光拉丁美洲各国对犹太难民的救助拉丁美洲国家虽然远离欧亚大陆的战火,却也难以避免遭受世界大战的冲击欧洲犹太难民试图在拉美寻找避难地,就形成了这样的冲击起初只有多米尼加共和国向犹太难民打开了国门,但1941年后,由于纳粹屠杀犹太人的罪行不断被披露,拉美不少国家都开始接受犹太难民二战后,拉美更成为许多欧洲犹太难民,包括来华犹太难民的新定居地多米尼加共和国 1938年在法国埃维昂举行的讨论犹太难民问题的国际会议上,与会32国只有多米尼加共和国表示愿意接受犹太难民美国犹太人联合分配委员会立即创建了一个“多米尼加共和国定居协会”,资助该协会在多米尼加城镇索苏阿购置了26000公顷土地1940年1月30日,协会官员与多政府签署了接受定居者的协议,然而由于大西洋上的潜艇战以及军事运输对船只的占用,难民的迁移极其困难,第一年只有50名犹太人抵达该国协会从巴勒斯坦请来了基布兹的专家,向移民传输集体农业的知识专家们还帮助难民设计并建造了肉类加工厂、黄油和奶酪工厂1941年10月,纳粹开始禁止欧洲犹太人向外移民此时,索苏阿的犹太人口达到500人左右的最高峰战后其中一些人迁居美国或以色列,另一部分人仍选择留下。
此后,索苏阿一直有约25户犹太家庭多米尼加的大部分黄油和奶酪消费都由他们的乳业生产供应玻利维亚 1941年后一些拉美国家改变了对接受犹太难民的态度,其中玻利维亚最为突出,这与该国犹太裔矿业巨头霍却系尔德的作用分不开当时玻利维亚政府急于通过吸收欧洲移民振兴经济,霍却系尔德抓住了这一机会,通过玻利维亚驻欧洲的五个大使馆接纳德国和奥地利的犹太难民这些难民经海路抵达智利后,又坐被称作“犹太快线”的火车进入玻利维亚霍却系尔德在玻利维亚定居协会和美国犹太人联合分配委员会协助下,共出资16万美金支持培训犹太人参与农作许多犹太难民随后又通过宽松的边界进入周边国家,尤其是阿根廷1941年至1948年,玻利维亚接纳了超过两万名犹太难民墨西哥 在纳粹变本加厉地迫害犹太人之际,墨西哥驻法国马赛外交官萨尔迪瓦命令领事官员向任何有意逃亡去墨西哥的难民发放签证和护照,拯救了成千上万的犹太人和其他难民萨尔迪瓦还在马赛附近租了一栋城堡和一个夏日度假营地供难民短期居住1943年,盖世太保逮捕了萨尔迪瓦一家和40名领馆工作人员,直到一年后墨西哥政府通过交换囚犯将他们救出萨尔瓦多 1938年,时任萨尔瓦多驻汉堡领事的卡斯特拉诺斯就注意到了犹太人在德国的绝境,请求上级允许他颁发签证,帮助犹太人离开德国,但被上级禁止。
1939年初他再次写信给外交部长,仍然没有得到许可1941年,已任驻日内瓦领事的卡斯特拉诺斯眼看犹太人处境日趋悲惨,决定无视上级指示,向数千名犹太人发放萨尔瓦多护照,以保护他们免受驱逐匈牙利犹太商人曼德尔以西班牙裔化名曼太罗与卡斯特拉诺斯密切合作,并被后者任命为领事馆一等秘书,经后者同意,向数千名欧洲犹太人发放了萨尔瓦多护照或身份证1944年5月萨尔瓦多政权更迭后,卡斯特拉诺斯的营救行动终于获得支持2010年,以色列授予卡斯特拉诺斯“国际义人”称号二战结束后,拉丁美洲成为大屠杀幸存者的重要移民目的地超过两万名无家可归的犹太人移民到了该地区他们的目的地主要是阿根廷,也有不少人前往玻利维亚、墨西哥、萨尔瓦多、巴西、巴拉圭、巴拿马、智利、哥斯达黎加等国,其中包括不少来华避难的犹太难民漂洋过海的犹太难民英美对犹太难民的有限救助1933年德国开始排犹后,英国和美国对犹太难民的政策一直摇摆不定由于世界经济危机导致的民生状况恶化、失业率急剧上升,严格限制乃至拒绝包括犹太难民在内的移民入境的主张一直在英国居于上風英国还对犹太难民关闭了其委任统治下的巴勒斯坦的大门拥有庞大犹太社团的美国也对犹太难民入境加以种种限制。
但出于对纳粹的痛恨和对犹太人的同情,英美各界人士、包括政府中的有识之士,也做了一些救助犹太难民的善事特别是战争后期,救助犹太人已经成为英美社会的共识,两国政府的政策也随之调整英国救助犹太难童 1938年11月16日,就在纳粹在德国及奥地利制造震惊世界的“碎玻璃之夜”暴行后几天,经英国内阁讨论,英国难民委员会决定接纳17岁以下、没有亲属陪伴的犹太难民儿童此后,跨教派联合组织“德国儿童关爱运动”(后更名为“难民儿童运动”)向德国和奥地利派出人员,遴选和运送儿童难民他们吸引了不少当地的青年志愿者共同工作1938年12月1日,第一批难童离开柏林抵达英国1939年9月1日,就在二战爆发之时,最后一批成功获救的难童离开德国此后,营救工作被迫结束此次施救行动的范围相当之广,除了德国以及德占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之外,还包括波兰和但泽市整个施救工作的重心前三个月在德国,之后转向奥地利从1939年3月德国军队开进捷克斯洛伐克起,又转向捷克斯洛伐克在波兰和但泽的施救工作,主要于1939年2?8月进行,但只救出了三车厢的儿童难民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不少独立的英国组织、家庭和个人,也为营救儿童难民做出了贡献例如“青年阿利亚”和德国犹太人理事会两组织,出于为巴勒斯坦培养农业人才的目的,将数百名年龄较大的犹太难童接到英国,再设法将他们送去巴勒斯坦。
史勒辛格一家从德国营救了12名犹太儿童,而且为他们建立了一个青年旅馆被誉为“英国辛德勒”的温顿,几乎凭一人之力,从捷克斯洛伐克成功救出难童669名拉比舍恩菲尔德成功营救了数千名犹太人,其中难童达300人战争结束后,大约有一半在英犹太难童继续定居英国,其余的则移居美国、以色列等国,也有返回自己祖国的英国救助犹太难童行动救出了上万名犹太儿童,但也导致了他们与父母的分离这些难童中有些人的父母后来到了上海避难,战后得以与子女重逢但是,大多数赴英难童的父母在纳粹屠刀下丧生美国安大略堡紧急难民庇护所 1944年初,纳粹在欧洲大规模屠杀犹太人的消息不断传到美国,美国各界及全世界都希望拥有最大犹太社团的美国承担起救助大屠杀受害者的责任罗斯福总统因此决定建立“战时难民委员会”,向美国和欧洲的救援计划提供资金,该项行动为大约20万犹太人的获救做出了贡献1944年6月12日,罗斯福总统宣布在纽约州奥斯威格的安大略堡设立自由港,并在其中建立紧急难民庇护所接着,美国派出的特别代表阿克曼前往意大利指导难民的挑选工作,并将被选中的难民集中在那不勒斯港选择难民的条件是:只有走投无路的难民才有资格进入美国,而且应以妇女和儿童为主;除了维持难民营运作的若干拉比、医生和技工外,身体健全的参军适龄男性将不被考虑。
1944年8月3日,982名来自18个国家(大多是犹太裔)的难民抵达纽约,然后坐火车前往紧急庇护所罗斯福将他们称作自己的“客人”,从而避开了十分苛刻的移民人数限制但是,这些难民也因此没有移民身份,无法离开安大略堡,甚至不能寻觅工作或拜访亲人关心难民的各界人士不断地游说国会和总统,恳请他们允许这些“客人”留在美国1945年5月德国投降,安大略堡的难民何去何从成了迫在眉睫的议题1946年2月,国会小组委员会终于投票通过了将安大略堡紧急难民庇护所关闭的议案,于是杜鲁门总统得以允许这些难民合法进入美国同时,杜鲁门总统向所有大屠杀受难者打开了美国的大门,于是大量犹太难民涌入,其中包括许多来到中国的犹太难民,他们也在美国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尽管存在诸多困难,1933年至1945年间仍有许多犹太人冲破重重障碍、利用各种政策缝隙进入美国但是,没有人知道他们总共有多少人,只知道他们中的一些名人,如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后来成为美国国务卿的亨利·基辛格等等只有进入安大略堡紧急难民庇护所的那982个难民,却是清清楚楚记录在案的,尽管其中少数人并非犹太人作者为上海市世界史学会会长、上海犹太研究中心主任)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