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宋词名句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碎****木
  • 文档编号:274636352
  • 上传时间:2022-04-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85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宋词名句: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出典]北宋李子仪《卜算子》 注: 1、《卜算子》李子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江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2、解释: 卜算子:《词律》以为调名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词谱》以苏轼词为正体又名《百尺楼》、《眉峰碧》、《缺月挂疏桐》等双调,四十四字,仄韵 长江头:指长江上游 长江尾:指长江下游 已:完了,终结 “只愿”二句:用顾夐《诉衷情》“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词意定:词中的衬字在词规定的字数外适当地增加一二不太关键的字词,以更好地表情达意,谓之衬字,亦称“添声” 相思意:彼此相思的爱恋之情 3、译文: 我住在长江之源,你住在长江之尾日日夜夜思念着你却总不能相见,你我同饮着一江之水 这江水何时不再奔流?这幽恨何时能够停顿?但愿你的心愿与我一样,我绝不会辜负相思的情意。

      4、李之仪,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北宋沧州无棣(今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人[1048--1128?]无棣李氏,向为书香名门之仪秉性耿直,为人豁达,更兼文笔精到,才华横溢,在京师早就颇负名气,但他一生仕途坎坷,未能如愿展现宏才大概这在很大程度上与他的教师范纯仁(范仲淹之子)、挚友苏轼有肯定关系 李之仪早年师从于范仲淹之子范纯仁此人为人端正,胸怀经纶,学问匪浅,但因反对王安石变法,一再被贬李之仪为人处世受其影响很大他36岁进士及第,初授万全县令,后到鄜延军任职哲宗元祐(1086年)初,范纯仁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右相),李之仪遂被任命为枢密院编修官不久,又为原州(今属甘肃)通判 李之仪与苏轼兄弟交从甚厚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文采盖世,为官清廉有节,文朋宦友比比皆是李之仪与苏轼早有文字交,可谓文人惺惺相惜李之仪与“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也有很深的交情 崇宁初年(1102年),李之仪提举河东常平此时,*臣蔡京当权,范纯仁的儿子知谏院范正平卑视之李之仪给范纯仁整理遗表,写行状,把从师范纯仁的生平大节铺叙得一清二楚,对其为人为官敬崇有加,对其数遭讪谤贬谪时露怨愤。

      蔡京乘机挟嫌报复,将其下狱不久,又将他除名,交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县)管制,再徙唐州数年后,李之仪才遇赦复官,授“朝议大夫”,但他未赴任,仍居太平州南姑溪之地饱尝了官场黑暗和人间疾苦的李之仪,胸装报效朝廷和济世拯民素志的李之仪,无可奈何地将自己的余生消磨在写诗作词上他亦同当年苏轼谪黄州时,自号“东坡居士”一般,以太平州城南姑溪河(又称鹅溪)为缘,自名“姑溪居士” 5、李之仪的这首小令仅四十五字,却言短情长全词围围着长江水,表达男女相爱的思念和分别的怨愁,上片写相离之远与相思之切开头写两人各在一方相隔千里,喻相逢之难,见相思之深日日,如同流水滔滔水绝,表现了思恋之久末句写“共饮”,以水贯穿两地,沟通两心;融情于水,以水喻情,情意同样绵长不绝虚的心灵与实的事物合二为一朴实中见深刻下片写女仆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与热切的期望全词到处是情,层层递进而又回环往复,短短数句却感情起伏语言明白如话,感情热闹而直露,明显地汲取了民歌的优良传统但质朴清爽中又曲折委婉,含蓄而肤浅显示出超群的艺术技巧全词如一首情意绵绵的恋歌以长江之水起兴,抒恋情,构思新奇,比方奇妙,明白如话,深得民歌神韵,在民间流传甚广。

      词以长江起兴开头两句,“我”、“君”对起,而一住江头,一住江尾,见双方空间距离之悬隔,也暗寓相思之情的悠长重叠复沓的句式,加强了咏叹的情味,仿佛可以感受到仆人公深情的思念与叹息,在隔中翘首思念的女子形象此江山万里的悠广背景下凸现出来 三、四两句,从前两句直接引出江头江尾的万里遥隔,引出了“日日思君不见君”这一全词的主干;而同住长江之滨,则引出了“共饮长江水”假如各自孤立起来看,每一句都不见精彩,但联起来吟味,便觉笔墨之外别具一段深情妙理这就是两句之间含而未宣、任人体会的那层转折字面意思浅直:日日思君而不得见,却又共饮一江之水深味之下,似可知尽管思而不见,究竟还能共饮长江之水这“共饮”又好像多少能稍慰相思离隔之恨词人只淡淡道出“不见”与“共饮”的事实,隐去它们之间的转折关系的内涵,任人揣度吟味,反使词情格外深婉含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换头仍紧扣长江水,承上“思君不见”进一步抒写别恨长江之水,悠悠东流,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休止,自己的相思离别之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留用“几时休”、“何时已”这样的口吻,一方面说明主观上祈望恨之能已,另一方面又暗透客观上恨之无已。

      江水永无不流之日,自己的相思隔离之恨也永无销歇之时此词以祈望恨之能已反透恨之不能已,变民歌、民间词之直率热闹为深挚婉曲,变重言错举为简约含蓄 写到这里,词人翻出一层新的意蕴:“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恨之无已,正缘爱之深挚我心”既是江水不竭,相思无已,自然也就盼望“君心似我心”,我定不负我相思之意江头江尾的阻隔纵然不能飞越,而两相挚爱的心灵却一脉遥通这样以来,单方面的相思便变为双方的期许,无已的别恨便化为永恒的相爱与期盼这样,阻隔的双方心灵上便得到了永久的滋润与安慰从“此恨何时已”翻出“定不负相思意”,是感情的深化与升华江头江尾的遥隔这里反而成为感情升华的条件了 李之仪这首《卜算子》深得民歌的神情风味,明白如话,复叠回环,同时又具有文人词构思新巧同住长江边,同饮长江水,却因相隔两地而不能相见,此情如水长流不息,此恨绵绵终无绝期只能对空遥祝君心永似我心,彼此不负相思情意语极寻常,感情却肤浅真挚设想很别致,深得民歌风味,以情语见长 这首词的结尾写出了隔绝中的永恒之爱,给人以江水长流情长的感受全词以长江水为抒情线索悠悠长江水,既是双方万里阻隔的自然障碍,又是一脉相通、遥寄情思的自然载体;既是悠悠相思、无穷别恨的触发物与象征,又是双方永恒相爱与期盼的见证。

      随着词情的进展,它的作用也不断变化,可谓妙用无穷 6、水是生命之源,是培育人类文明的乳汁,也是催放诗歌之花的甘露古今中外很多诗人词人以此作为讴歌的对象,回忆诗词之水流过的脚印,从最初的“关关雎鸠,在河之舟”“在水一方”漫过汉魏六朝,流经唐朝瑰丽的诗篇“黄河之水天上来”“波撼岳阳城”波澜壮阔,淌入宋词“玉鉴琼田三万倾,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静波光粼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浪花飞扬 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庄子又言“上善若水古人喜水,缘于水的特性,水是悠长的、凄凉的、流淌的、无依的、无形的、温顺的又是纯净的翻开宋词,真可谓“春水满塘生”,很多宋词之所以被水打湿,由于宋代词人南方人居多,身处水乡王国的词人在此背景下,演绎的情感自然是水灵灵湿漉漉,无论是友情还是爱情送别时,长亭连短亭,依山傍水,或“目送征鸿飞查查,思随流水去茫茫或兰舟催发“念去千里烟波,暮蔼沉沉楚天阔 小桥流水人家处春花秋月江湖水,别有一番风味在人间唐词虽无唐诗一般,具有大家闺秀的风范,却也有小家碧玉特有的风格张志和的“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鱼不须归。

      桃花开时,正值渔汛,因而肥壮的鳜鱼在桃花春水中嬉逐漫游,好一派奇妙的水乡春色!白居易的《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颜色鲜亮,浓抹了春光绚烂的江南而韦庄的《江南好》“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水和雨淅沥江南,意境清净幽雅南宋张炎的《春水》“波暖绿粼粼,燕飞去,好是苏堤才晓鱼没浪痕园,流红去、翻笑东风难扫荒桥断浦,柳阴撑出扁舟小回首池塘青于欲遍,绝似梦中芳草”人称“赋春水入画”一幅清丽曼妙的西湖风景画展现在眼前后有“水浸碧天何处断”词句绘画出秋景的潇洒但是远没有王勃的“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博大壮阔 固然“诗言志”,词是诗的一种特别的文学样式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也是词常用的手法水中情,情中水流水滋润着一切生命,又寄寓了词人悲欢起落多色情愫,流水无情人有情,后人阅读宋词,痛饮了很多友情水,爱情水 感慨春光易逝,人事变迁不行逆转,李煜唱出了无可奈何的心语“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自是人生长恨水东流”重重伤感揉碎在东去的流水中,水光里也映射出对人生的思索追本溯源,孔子曾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叹时间飞速唐诗人张若虚承其思想有所进展,连连发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像;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宋词柳咏是如此吟咏的“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婉约唱出了江水之永恒,人生之短暂同是歌咏宇宙无限,人生有限,苏轼风格迥异,波涛汹涌,气概磅礴“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词坛上听惯了潺潺的溪流水声,苏词播放出“惊涛拍岸”般豪迈乐曲,无疑给词注入了意境新奇活力奔放的水流 因水之绵长无穷,漂泊的词人喜爱以水表达缠绵的感情、无尽的离愁思念如王建“船头江水茫茫商人少妇断肠再如白居易《长相思》“汴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恨到归时方恨休明月人倚楼这是一首闺怨名作上阕以比兴手法写景,情寓其中,明写丈夫行程,暗指少妇跟随丈夫一路远行下阕侧重抒情,写少妇思夫,情如流水般悠长,思恨交加,永无尽时,除非盼得人归后来也有精彩词句汩汩流淌出,如温庭筠的“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欧阳修的“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较为典型的当推李子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极写爱情的缠绵深挚如水之悠长,象征了爱情的天长地久词间水之汹涌似若爱情的起伏波澜可是宋词中多离愁别恨,秦观“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动,很多愁。

      李清照“只恐双溪舳艋舟,载不动,很多愁以流水显示人的哀愁词到了辛弃疾的笔中又拓宽了个人的绵绵愁绪,同样是江水载泪,却是象征了国难之深且长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很多山青山遮不住究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山长水远,浩瀚无边,只是情深深水淼淼 水是温顺的,故而多被喻作爱情的象征秦观的“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承袭了古诗十九首“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特性,故而清代曹雪芹干脆定论“女子是水做的骨肉其实早在两前多年前,老子就赐予了这样一个推断“天下莫柔弱于水”,水之无形打算了它的共性 古人曰“君子之交淡如水淡如水的是友情取江水之悠长象征友情之长久;取溪水之曲折,象征友情之跌宕;取潭水之深碧,象征友情之厚笃,如唐诗人李白放歌“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宋代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这首送别词清爽轻松,运用新奇的比方,描绘如许温馨的友情 掬起唐宋词中一把清亮的水,笔者无法一一写尽至少我们可以从点滴水珠中折射出很多人文景观深情厚意盈盈一水 7、李之仪这首经典名作《卜算子·我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