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法调解中法官礼貌策略研究.docx
8页司法调解中法官礼貌策略研究 谢晓玲(吉林大学 珠海学院,广东 珠海 519041)Summary:本文以Brown 和 Levinson的面子威胁论和礼貌策略为基础,对中国司法调解中法官所使用的礼貌语言进行研究,旨在描述调解法官在司法调解过程中礼貌语言策略的使用并对其功能进行阐释Keys:司法调解;面子;礼貌策略D915.4 :A :1673-2596(2012)10-0066-02司法调解是我国调解方式中一个重要类别,指在民事案件庭审过程中,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在法官主持下自愿进行的调解它与其他调解方式最大的不同在于法官在其中的参与和引导,法官既承担着维护司法调解正当程序的任务,又通过使用调解策略劝说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相对于民事审判对法官权威性的强调,司法调解更注重当事人调解的意愿由于缺乏相关法律法规对当事人在司法调解中权利义务的具体规定,实际操作中容易出现调解的滥用甚至强制调解法官在司法调解中应如何把握好由审判长到调解人角色的转变,恰当地运用策略实现调解目的成为避免强制调解的重要方法司法调解的过程,就是法官通过使用各种不同的语言策略以实现其交际目的的过程说话人正是通过各种不同的言语方式取得对其有益的结果,不论其是否意识到该过程。
而语言礼貌在法官的司法调解过程中也发挥着相同作用,不仅为法官实现交际目的而促使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服务,也为如何避免强制调解的出现从语言学角度提供对策一、礼貌策略自从Grice提出“合作原则”以来,礼貌一直是语用学研究中心之一Brown和Levinson(B&L)则是用“面子理论”解释社会交往中具有正常交际能力的典型人的礼貌行为,并提出“面子威胁行为”的概念,礼貌语言的功能就是尽量维护面子,减少威胁程度B&L因此确定了减小或消除威胁的礼貌策略,这些策略依次为:公开面子威胁行为策略,积极礼貌策略,消极礼貌策略,非公开的面子威胁行为策略及不实施面子威胁行为策略在策略选择过程中发挥影响的主要因素则包括权势,说话人之间的距离,以及特定面子威胁行为的要求度等这些语境因素的引入,使该理论在更广泛领域得到应用,且更好的解释了不同语境下的礼貌现象,包括一般语境、专业语境甚至是书面应用中该理论在法律语言的研究方面也得到了相关应用,本文则试图从B&L的礼貌理论检验司法调解中法官礼貌语言的作用二、司法调解中法官礼貌策略的运用在B&L的礼貌策略中,公开面子威胁行为策略并未试图削减面子威胁行为的影响,因而在语料中并未得到体现;不实施面子威胁行为策略实质是避免实施面子威胁行为,将导致司法调解中礼貌语言的研究变得不可能,因此本文将从其他三个层次的礼貌策略对法官的调解话语进行分析。
针对礼貌策略的语言手段,B&L进一步分析了实现该等礼貌策略的语言工具以下将从实例分析司法调解过程中法官礼貌策略的运用一)积极礼貌策略的使用及其分析积极礼貌策略指的是在交际言语行为中,说话人对听话人的积极面子进行保护,从而达到维护对方积极面子的需要,使听话人所要求的个人形象达到一致可见,积极礼貌策略是以接近为目的,通常表现为“套近乎”的谈话方式,其中包括了以下一些策略:1.关注听话人的利益、需求或要求例一法:本案中,……强对流作用于玻璃导致玻璃破碎坠下,砸伤原告,财产的所有人和使用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事情既然发生了,被告应吃一堑长一智,尽量保管好自己的财产,避免今后发生类似的事件现在原告能否考虑一下,被告无主观故意,双方又居住在同一楼,作为邻居,能否本着互谅互让的原则进行调解?该例是法官劝说当事人进行调解的一段话语法官首先依法做出推断,指出被告作为建筑物所有人对原告所受伤害应承担民事责任,接着提其告应该“吃一堑长一智”,关心其利益通过“关注听话人(即被告)的利益、需求或要求”这一积极礼貌策略,法官成功将针对被告的面子威胁行为柔和化,也拉近了与被告的距离随后法官又向原告重申被告的非主观故意,以及从双方为近邻这一事实提醒原告,调解的达成对其有利,进而成功说服当事人进入调解。
2.寻求一致或避免不一致例二法:……被告拣到没有过错,但被告把拿走了,有些不妥,虽然原告在要时候,说话有些生硬,动不动就要报警,所以双方都做得有些欠缺……在该例中,法官通过使用“没有过错”、“有些”等词,使其针对被告的消极言论被适当削弱,使得被告的积极面子得到维护通过该策略的使用,法官隐藏其不同意见或消极评价,努力寻求与当事人的一致性,看上去对当事人的心情,态度,信念或需要更加清楚,从而向当事人暗示法官将竭尽所能维护他们的利益,增强他们对法官的依赖性,将促使当事人倾听或者接受法官的调解意见而当当事人对于是否调解或者是否接受调解内容的立场仍不确定时,为使调解顺利进行,法官则会选择性忽视当事人某些言论以求达到最大一致性,如下例:例三法:……被告陈某是否同意(调解)?被:大哥都同意调解了,我怎么能不同意?法:正面回答法庭问你是否同意调解,是还是不是?被:同意,但心里边肯定是不愿意的隔2秒)老母居然把我们都告到这种地方来了!我这辈子可是头一次来法:好的,不管怎样,你同意调解是吧?被:嗯该例中,被告对于是否调解存在犹豫,甚至是很不情愿,所以一再重申其不满,法官在此处对被告的不合意直接转化,使得其注意力成功转移,从而成功说服被告进行调解。
二)消极礼貌策略的使用及其分析消极礼貌策略主要指说话人通过承认并尊敬对方的消极面子的需要,不干预听话人的行动自由来满足对方的消极面子的需求在司法调解中体现为法官按照当事人的具体情况,把抽象化命令化的法律语言转换为大众化语言,让当事人感到贴切自然,缩短与法官之间的心理距离,进而建立起信任感,使之自愿配合解决纠纷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得出以下一些策略:1.使用模糊限制语限制语在调解中经常出现于法官话语中,其作用主要是让话语留有余地,因而减弱了对面子威胁行为的影响;其次也让听话人也就是当事人觉得法官的观点是有理有据的例四法:……法庭认为双方也没有必要为这个六十元使得调解不成这取决于原告方既然调解,法庭认为,这个费用双方各半承担也比较合理可以吧,原告方?法官使用的限制语“法庭认为”减弱了观点的权威性,而仅是向当事人提出建议,当事人可以选择接受或者不接受这个观点,因而保证了当事人在调解中的自主权,维护了其消极面子2.将强制性最小化在司法调解中的法官具有作为调解者和审判长的双重身份,一方面比其他调解者更容易调解成功,但法官若将审判权介入调解中时,对当事人会造成某种无形的强制性,易造成在对审判权的滥用因此一个成功的调解中,法官使用的语言不该是绝对裁断性威严性的语言,而是类似下例中经过修饰并减小强制程度的话语:例五法: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统计,全国医疗纠纷案件胜诉率在8%左右。
在这里,法庭希望提醒你们考虑一下整个诉讼风险例六法:……我只是提供一个建议嘛最后得由你们自己定,权利在你们身上能不能接受?在以上两例中,通过“一下”、“只是提供一个建议嘛”等词削弱了法官话语中的强制性,承认了当事人在调解中的主动性,听上去把真正的决策权交给了诉讼当事人,从而使法官在调解过程中针对当事人的面子威胁行为得到缓和三)非公开礼貌策略的使用及其分析非公开礼貌策略则是一种隐形的礼貌语言手段,也是减少面子威胁策略中最为礼貌的策略说话人主要使用间接、笼统的或甚至与真实意愿相反的话语,以最大程度减少话语中潜在的强制性,而把真正的意图留给听话人去揣测推断,这样说话人对特定的意图就不会有责任,对听话人面子的威胁也最为间接该策略的使用最不明显,也不总为听话人所察觉如下例:例七法:本案不同于一般的经济纠纷,而是涉及到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俗话说家和万事兴,一个和谐的家庭是金钱买不到的你们父女都是企业的经营者,如果连一个家庭都经营不好,又何以经营好一个企业呢?该例中,法官并未直接指责当事人,而通过设问句以暗示的方式表示批评,这就给当事人留下了余地,让其自主决定对法官话语的理解在显得委婉有礼的同时,对当事人的影响依旧存在,且不一定总为当事人察觉到。
在下例赡养纠纷案中,法官对被告的批评则是通过不充分陈述的方式进行,让被告对自己拒绝赡养年迈母亲的行为进行反思,把对被告面子的威胁间接化:例八法:赡养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更何况她是生你养你的亲生母亲三、结论本文根据B&L的礼貌理论对司法调解中法官礼貌策略的运用进行分析法官采用礼貌策略进行调解的过程,实际上是实现其在司法调解中交际目的的过程,即保证司法调解的顺利进行,鼓励和说服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礼貌策略维护和满足了当事人在司法调解中的面子需求,减轻当事人对法官介入的排斥,从心理上拉近了法官与当事人的距离,强化调解中的合作关系,为顺利调解创造了一个和谐融洽的环境,使当事人更倾向于接受法官的意见,促使调解协议的达成希望通过本文分析,加深法官对礼貌策略的了解和利用,以便其更有效率和更恰当地进行调解其次,本研究对于强制调解问题的解决也具有实际意义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大形势下,司法调解在解决民事冲突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强制调解不仅违背了当事人自愿调解的原则,也为调解作用的实现带来阴影本文从语言学的角度提供解决方法,鼓励法官更多地使用礼貌语言进行调解,从而避免强制调解的出现Reference:〔1〕Brown, P. and Levinson, S. (1987). Politeness: 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Leech, G. (1983).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London: Longman.〔3〕陈文玲.法庭辩论中的礼貌策略与劝说[D].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4.〔4〕李婷婷.中国警察讯问中礼貌语言的顺应性研究[D].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 徐阳)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