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A卷(考试).doc
15页山东省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 已建立化学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确的是( )A . 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加 B . 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C . 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 D . 反应物浓度一定降低 2. (2分) (2018高一上·北京期中) 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 . 石墨 B . 硫酸 C . 蔗糖 D . 氯化钠 3. (2分) (2018高二上·汕头月考) 在密闭容器中有可逆反应:nA(g) +mB(g) pC(g) ΔH>0 处于平衡状态(又知n+m>p),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升高温度时,[B]/[C]的比值减小 ②降温时体系内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 ③加入B,A的转化率变大 ④加入催化剂,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 ⑤充入C,则A、B的物质的量增大A . ③④ B . ①②⑤ C . ②③⑤ D . 全部 4. (2分) (2018高二上·普宁期末)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不相符的是( ) A . 图1表示同温度下,pH=1 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时pH的变化曲线,其中曲线Ⅱ为醋酸,且a 点溶液的导电性比b 点强B . 图2 中纯水仅升高温度,不能使a点变到c点C . 图3 表示25 ℃时,用0.100 0 mol・L-1HCl 滴定20 mL 0.100 0 mol・L-1NaOH 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D . 用0.010 0mol・L-1AgNO3标准溶液滴定浓度均为0.100 0 mol・L-1Cl-、Br-及I-的混合溶液,由图4 曲线,可确定首先沉淀的是I-5. (2分) (2019高一上·南昌期末)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大量的Mg2+、Al3+、H+、Cl-和少量OH- , 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5 mol·L-1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和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可判断原溶液中( ) A . 有Mg2+ , 没有Al3+ B . 有Al3+ , 没有Mg2+ C . 有Mg2+和Al3+ D . 有大量的H+、Mg2+和Al3+ 6. (2分) (2017高一下·容县期末) 下列关于反应热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吸热反应一定要高温才能发生B . 1mol酸与碱恰好中和时所放出的热量叫中和热C . 已知C(s,石墨)=C(s,金刚石)△H=+1.9 kJ/mol,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D . 已知2H2(g)+O2(g)═2H2O(g)△H=﹣483.6 kJ/mol,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kJ7. (2分) (2018高二下·周口期末)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A . 图甲可以判断出反应A(g) + B(g) 2C(g) 的△H<0,T2>T1B . 图乙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 + 2B(g) 3C(g) + D(s)的影响,乙的压强比甲的压强大C . 据图丙,若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3+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CuO至pH≈4D . 图丁表示25℃时,用0.1 mol·L—1盐酸滴定20 mL 0.1 mol·L-1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8. (2分) (2016高三上·济南期中) 如图装置,将溶液A逐滴加入固体B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若A为浓硫酸,B为Na2SO3固体,C中盛石蕊溶液,则C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B . 若A为醋酸溶液,B为贝壳,C中盛过量澄清石灰水,则C中溶液变浑浊C . 若A为浓盐酸,B为MnO2 , C中盛品红溶液,则C中溶液不褪色D . 若A为浓氨水,B为生石灰,C中盛AlCl3溶液,则C中产生白色沉淀9. (2分) (2017高一上·腾冲期末) 能用H++OH﹣═H2O 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 A . Cu(OH)2和稀H2SO4反应 B . NaOH溶液和HNO3溶液反应 C . KOH溶液和NaHCO3溶液反应 D . Ba(OH)2 溶液和稀H2SO4反应 10. (2分) (2016高二上·鞍山期中) 下列关于水的电离平衡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c(H+)= 的溶液一定呈中性B . 将水加热,Kw增大,pH增大,仍呈中性C . 向0.1mol/L醋酸溶液中加水,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c(H+)将减小D . 向水中加入少量碳酸氢钠固体,溶液的c(H+)增大,平衡逆向移动11. (2分) 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3Y═2Z(该反应放热),其中Z呈气态,且Z在平衡混合气中的体积分数(Z%)与温度(T)、压强(P)的关系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T1大于T2B . Y一定呈气态C . 升高温度,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减小D . 当n(X):n(Y):n(Z)=1:3:2时,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12. (2分) (2017高二上·成都期中) 如图表示两个常见固氮反应的平衡常数对数值(lgK)与温度的关系:①N2+3H2⇌2NH3;②N2+O2⇌2NO根据图中的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只有反应①是放热反应 B . 升温,反应①的速率减小反应②的速率增大 C . 可以在常温下利用反应①进行工业固氮 D . 曲线的交点表示反应①和反应②体系中 N2 的转化率相等 13. (2分) (2018高一下·城中期末) 已知:C(s)+CO2(g) 2CO(g) △H>0。
该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条件有利于反应向正方向进行的是( ) A . 升高温度和减小压强 B . 降低温度和减小压强 C . 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强 D . 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强 14. (2分) (2018高三上·怀化期中) 下列四组热化学方程式,△H1>△H2的是( )①C(s)+O2(g)=CO2(g) △H1 C(s)+ O2(g)=CO(g) △H2②S(s)+O2(g)=SO2(g) △H1 S(g)+O2(g)=SO2(g) △H2③CaCO3(s)=CaO(s)+CO2(g) △H1 CaO(s)+H2O(l)=Ca(OH)2(s) △H2④HCl+NaOH=NaCl+H2O △H1 HCl+NH3·H2O=NH4Cl+H2O △H2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15. (2分) (2016高二下·盐城期中) 下列物质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 A . NaCl B . NaOH C . CH3COOH D . CO2 16. (2分) (2015高二上·岳阳期末) 一定条件下,2SO2(g)+O2(g)⇌2SO3(g)△H<0.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升高温度,v(正)变大,v(逆)变小 B . 恒温恒容,平衡前后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C . 恒温恒压,充入N2 , 平衡不移动 D . 恒温恒容,充入O2 , O2的转化率升高 17. (2分) (2016高三上·黑龙江期中) 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A(g)+yB(g)⇌zC(g).反应达到平衡时,A的浓度为0.5mol/L;若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达到新平衡时A的浓度降为0.3mol/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x+y<z B .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 B的转化率升高 D . C的体积分数下降 18. (2分) (2018高二上·翁牛特旗期中) 沼气是一种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CH4。
0.5 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445 kJ的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 A . 2CH4(g)+4O2(g)=2CO2(g) + 4H2O(l) ΔH=+890 kJ· B . CH4(g) +2O2(g)=CO2(g) +2H2O(l) ΔH=+890 kJ· C . CH4(g) +2O2(g)=CO2(g) +2H2O(l) ΔH=-890 kJ· D . CH4(g) +O2(g)= CO2(g) +H2O(l) ΔH=-890 kJ· 19. (2分) (2016高一上·厦门期中) 下列物质中,能够导电的电解质是( ) A . Cu丝 B . 熔融的MgCl2 C . NaCl溶液 D . 蔗糖 20. (2分) 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 A和2mol B发生反应:2A(g)+B(g)⇌3C(g)+D(g)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Wmol/L,若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四种方法改变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Wmol/L的是( ) A . 8mol A+4mol B B . 2mol A+1mol B C . 6mol C+2mol D+2mol B D . 6mol C+2mol D 二、 解答题 (共4题;共33分)21. (7分) 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过氧化钠分解速率的影响,某同学做了以下实验. 编号操 作实验现象①分别在试管A、B中加入 5mL 5% H2O2溶液,各滴入1~2 滴1mol/L FeCl3溶液.待试管中均有适量气泡出现时,将试管A放入盛有5℃左右冷水的烧杯中;将试管B放入盛有40℃左右热水的烧杯中.试管A中不再产生气泡;试管B中产生的气泡量增大②另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 5mL 5%H2O2溶液和 5mL10%H2O2溶液.试管A、B中均未明显见到有气泡产生(1) ①中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 实验①的目的是________. (3) 实验②的目的是________,为达到使用目的,还需进行的后续操作是________.(所用试剂限本实验中提供的). (4) 对于H2O2分解反应,Cu2+也有一定的催化作用.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如图所示.同学们分别从定性和定量角度进行了比较. ①定性分析:如图甲可通过观察________,定性比较得出结论.有同学提出将FeCl3改为Fe2(SO4)3更为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②定量分析:用图乙所示装置做对照实验,实验时均以生成40mL气体为准,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22. (8分) 雾霾天气肆虐给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影响.燃煤和汽车尾气是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之一. (1) 汽车尾气净化的主要原理为: 2NO(g)+2CO 2CO2(g)+N2(g)△H<O①该反应的速率时间罔像如图中左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