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种挺水植物在大王滩水库消落带水淹环境下存活率及恢复生长情况的研究.docx
5页4种挺水植物在大王滩水库消落带水淹环境下存活率及恢复生长情况的研究 【摘要】 为研究4种挺水植物在大王滩消落带水淹环境下存活率及恢复生长情况,选择芦竹、芦苇、再力花、翠芦莉4种挺水植物在大王滩水库鸳鸯岛消落带同一水位裸露区域种植通过近一年的生长情况观察,4种挺水植物经历不同程度的水淹期和干旱期结果表明:4种挺水植物存活率表现了明显的差异4种挺水植物的存活率大小依次为翠芦莉>芦苇>芦竹>再力花本文通过对常见的4种湿地挺水植物翠芦莉、芦苇、芦竹、再力花水淹后存活率及恢复生长情况的研究,以期为大王滩消落带植被的选择及多样性恢复提供参考关键词】水库消落带 ;挺水植物;水淹;存活率;恢复生长情况;1引言水库消落带是指因季节降雨量、水库调度等原因引起库水位变动而在库区周围形成的一段特殊区域,是水位反复周期性变化的干湿交替区消落带区域周期性大幅水位涨落、水流冲刷引发消落带土壤侵蚀与流失使得多数植物难以生长,生态环境变化较大,物种多样性骤降,生态系统调节功能很弱挺水植物是水生植被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在湖泊生态系统中,挺水植物处于水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的过渡地带,水库水位水深作为对挺水植被生长、繁殖与分布有重要影响的因子之一,通过了解特定水位种植挺水植物的成活率和恢复生长情况有助于我们选择湿地挺水植物,更好地认识、调控水库消落带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 材料与方法2.1试验地概况大王滩水库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八尺江中游的一座大(Ⅱ)型水库,总库容6.38亿立方米,其中死库容1.36亿立方米,大王滩水库以往最高水库水位为107.9m,最低水库水位为98.4m,高度落差将近10米,为典型因季节性水位涨落形成的水库型消落带试验在大王滩水库鸳鸯岛两个岛中间的狭长区域水库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温度21.8℃,年降雨量集中在5-9月,水库正常水位在104.4m,死水位在100m2.2植株的选取试验用挺水植物芦竹、芦苇、再力花、翠芦莉各100株,植株高度大致在30-40公分左右,均为刚成年且生长旺盛的植株在消落带400㎡裸露带状区域内设置样方,每一种植株种植面积5×5㎡按照植株之间相互不遮荫原则,种植密度均为1㎡内种植四棵植株,种植水位统一在102-103m之间2.3试验方法种植后任其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生长,通过直接观察法观察四种植株的生长状况并进行记录记录观测时间为2018年5月-2018年12月,对每月的水位、植被生长情况进行记录3结果与分析本次试验记录了四种挺水植物从2018年5月-12月长达8个月的生长情况其中4种植株均在7月开始淹水,8、9月四种植物全部整株处于没顶水淹状态,10月水位开始消退,4种挺水植物将近4个月处于高水位水淹环境。
四种挺水植物在淹水前后生物量以及在淹水状态消除后存活率及后期恢复生长的情况上表现出不同的差异3.1 水淹前后对植物地上生物量及植株形态的影响4种挺水植物未被水淹的情况下,植株均都生长良好:茎杆粗壮,叶片肥厚;4种挺水植物在经历了丰水期7-10月近4个月不同水淹状态后,芦竹的叶片稀少失绿,茎干呈现失绿发白,有枯萎的趋势芦苇的茎干略有失绿的现象再力花植株茎叶枯黄翠芦莉叶片稀少,茎干瘦弱,但植株开出了紫色花朵试验表明4种植株水淹后地上生物量明显减少:茎干上叶子稀少,叶片主要集中在植株顶部生长,茎杆瘦弱3.2 水淹对4种挺水植物存活率的影响在消除水淹状态后,4种挺水植物状态均不佳,植株整体表现出萎蔫瘦弱状态11月水位退去,水淹状态消除,4种挺水植物植株全部露出水面,其中芦竹植株大部分已死亡,成活率大概在20%左右;再力花植株全部露出水面,植株枯黄,全部死亡,存活率为0%芦苇生长情况尚佳,成活率大概在50%左右;翠芦莉大部分植株成活,成活率大概在80%左右4种植物在水淹后的存活率最高的是翠芦莉,其次是芦苇、芦竹、再力花(表1)3.3水淹后对4种挺水植物恢复生长情况的影响据观察,11月水淹状态解除后,存活下来的3种挺水植物开始进行恢复生长,芦竹植株在根部冒出新植株幼苗,地上部分的茎秆节间长出新枝,但新长出的茎叶均表现发白;芦苇在根部长出新植株幼苗,但幼苗瘦弱;翠芦莉植株均表现瘦弱,茎杆光秃,叶片主要集中在顶部生长。
恢复期茎干有新叶长出,并有花朵开放表1 4种挺水植物的存活率、解除水淹环境后及恢复生长情况植物种类存活率(%)解除水淹后的生长情况 恢复生长情况芦竹20少量植株存活,但叶片稀少,茎干呈现,失绿发白,有枯萎的趋势根部冒出新芽 存活的植株从根部开始冒出新植株存活的植株从根部开始冒出新植株芦苇50存活植株茎干瘦弱颜色略失绿 存活的植株从根部开始冒出新植株再力花0植株全部死亡 后期无恢复生长翠芦莉80大部分植株成活 大部分植株仍然能开出紫色花朵4讨论与结论4.1水淹前后对4种挺水植物地上生物量及植株形态的影响水淹环境下,4种挺水植物均受到胁迫,植株通过调整地上部分生物量来适应,如最为明显的表现为减少叶片数量,其次是茎干瘦弱后期植物长时间处于没顶水淹状态导致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叶和茎秆出现发白失绿的状态,植株瘦弱,叶片主要集中在植株顶部生长表明水淹环境均抑制了4种挺水植物的生长4.2 水淹对4种挺水植物存活率的影响4种植物在消除水淹环境后存活率出现了明显的差异存活率最高的翠芦莉表现出极强的耐水淹特性,其次是芦苇、芦竹,再力花翠芦莉、芦苇可以在水位落差大、低水位的消落带种植;芦竹,再力花则需要在较稳定水位,水位落差较小的湿地环境中生长。
4.3 消落带挺水植物品种的选择消落带是水位反复周期变化的干湿交替区,其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水淹时间,水淹频率,淹水次数差异的影响因此,导致消落带对植物品种的苛刻性,根据4种挺水植株在消落带生长情况的表现,芦竹和再力花并不适合长时间、高水位水淹状态下生长,芦苇和翠芦莉耐水淹表明翠芦莉、芦苇可以在消落带低水位种植,其他3种植株更适合在较高水位生长可以通过调整这4种挺水植物在消落带种植水位提高其成活率,达到消落带生态修复的效果消落带植被难以存活并不单单只有水淹原因,消落带水土的流失、枯水期造成的干旱、土地营养贫瘠、坡度的高低、水位的高低均限制了适生植物的选择所以,研究库区消落带适生植物时,这些因素均应综合考虑参考文献1. 王海锋,曾波,李娅,乔普,叶小齐,罗芳丽.长期完全水淹对4种三峡库区岸生植物存活及恢复生长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08(05)2. 杨红军,祝松鹤,申哲民,王文华.湖滨带生态恢复与重建的理论与技术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6年S2期3. 冯义龙,先旭东,莫正国.库区消落带植物群落恢复的植物选择——以奉节县竹衣河为例.《南方农业(园林花卉版)》,2008年06期4. 刘送平,李秋华,支崇远,李小锋,陈锋锋,蒋耀,焦树林.四种水库消落带植物对水淹环境的适应性研究.生态科学,2013,第32卷第4期5. 胡茜靥;金晶兰燕月;黎臻,花文凤.张饮江6种挺水植物对水位梯度的响应研究.水生态学杂志,2019年5月15日2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