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篱苑图书馆钱知洋课件.ppt
42页实例分析:怀柔交界河篱苑图书馆 BIAD BOA 2013-09-08,纲 要 01 简介 02 体验与简单分析 03 合理化建议,“…….图书馆建于2011年初,交付于同年10月24日,中国设计师李晓东的作品2010年10月,他来交界河村探友,被周围精致吸引,于是产生为该村设计并捐建书屋的想法李晓东亲自为图书馆选址,香港陆谦受信托基金和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出资百万,众多海外华侨出资捐书简介, 香港某基金会委托六位建筑师 去全国农村选址,以不凡的建筑形式建一座图书馆, 以吸引人的注意力,关注读书,关注教育 资金100万 建筑师,概算建立,施工等大都是义务劳动 施工时候没有电,靠的柴油机 至今没有电 希望政府给通电 后期运营靠志愿者;雇一个村民来搭理 一个月500 周末免费,平时收费,拍婚纱 ,开会(开会500元/小时),简介, 它是怎么产生的 它为村里旅游带来了经济效益,是一个旅游地产项目吗?营销手段? 它的后期运营怎么办? 有电吗?有卫生间吗? 如果有工作室来开年会,怎么收费?,从交界河村往东走五分钟的路程,路北是交界河,路南是庄稼地,一直走到转弯处,体验与简单分析,从路面材质变化看,这是车行与人行的界限。
石子路让我们慢下来这个车的司机有意无意的按照建筑师的意图把车停在这里 图书馆估计快出现了 期待中,体验与简单分析,一转过去,能从树丛间隙中看见图书馆的局部,如果刚开始不知道也许会忽视,因为颜色是灰色稍往前,不知是建筑师有意无意,马上看见的这个正是建筑物的主入口;主入口从这种灰色的背景中凸显出来,使人留意到图书馆的存在,并且指明了进入的途径,体验与简单分析,继续向前,建筑逐渐呈现面貌体验与简单分析,自然景观对主次入口的提示(或建筑入口的对位),体验与简单分析,这是一个次入口,先下台阶再通过一座桥对景一棵树,被建筑的门洞取景体验与简单分析,体验与简单分析,如果越过次入口 ,是一段下坡路;图书馆前是一个水塘,这是被截取的河水的一段,被两边的堤坝限定着体验与简单分析,我们按着建筑师的设定路线行进,曲折的路径让我们欣赏建筑物的各个角度它的不易到达增强了建筑的神秘感,,体验与简单分析,它的不易到达增强了建筑的神秘感,,体验与简单分析,一段过桥的经验,设定了进入图书馆的仪式感,体验与简单分析,通过材料的变化强调了这里是入口,伸展出的入口平台和凹入的入口空间表明了建筑欢迎与接纳,体验与简单分析,看见的这个门就是阅读者的主入口了,这两块石头,就是被平台平面截取的上部了,既有结构作用,又有美学功能,还保留了原来环境。
体验与简单分析,从平台向南回望,体验与简单分析,体验与简单分析,从平台向西回望这里看出那段坡路了体验与简单分析,体验与简单分析,这个一个可以通过的空间.右面的门里是工作人员的房间,体验与简单分析,传过去是一个小广场作为使用者也许应该刚才就进门看书了,但是来这的单纯使用者是极少的,体验与简单分析,体验与简单分析,体验与简单分析,体验与简单分析,体验与简单分析,第二层皮/这应该就是当地的树枝吧,体现了建筑的地域特性体验与简单分析,还记得通往次入口路径对景的那棵树吧体验与简单分析,次入口是左图右边那个门洞而且要直接上到二层的体验与简单分析,体验与简单分析,这是二层的入口空间即是放包处,也是放鞋的地方体验与简单分析,从入口望去,要越过一个台阶下降又升高的凹地光线还是很好的因为全方位都能采光,如果当时有阳光,光线透过树枝,光影效果应该会很丰富 这是一个类似日本榻榻米的空间,这里有坐垫,所以看书时候 大家都是坐在地板上的,体验与简单分析,从南边回望二层入口处,体验与简单分析,从一个高程到另一个高程,创造一种阶梯状的,台地式的或坡道式的转换,有助于增进下沉空间与周围抬升区域之间的连续性,体验与简单分析,楼梯可以当作组合要素,把建筑物室内或室外高度不同的一系列空间编织在一起,体验与简单分析,这个下沉区域应该是小朋友的区域吧。
下沉空间则暗示着空间的内向性或空间的庇护与保护的特点,体验与简单分析,体验与简单分析,合理化建议,首先是安全性的,这个挑出的平台,对于儿童非常危险;有个小孩就在这上面喊害怕,合理化建议,桥的栏杆也是.我在看书时有人喊有小孩掉水里了,这水塘四周的栏杆都是这种形式的,合理化建议,看上去,节能可能不太好;外表皮都是柴火,估计遇火没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