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下车库土方工程方案.docx
16页一、基础概况1.1 1#和 2#(2)、4#和 5#(3)、6#、7#、9#、10#、11#、12#、14#、15#楼基础概况设计标高± 0.000 相当于绝对标高 +3.80m,主体高度为 20.5m,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半地下室),室内外高差 900mm桩基础上部采用独立承台加部分条形基础梁的形式 承台基础顶标高为-3.10m ,桩顶标高: -3.70m ,车库地面标高为 -2.40m (室外 -2.50m )1.2 3#、8#、13#楼基础概况设计标高± 0.000 相当于绝对标高 +4.85m,主体高度为 21.65m,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架空层),室内外高差 1950mm桩基础上部采用独立承台加部分条形基础梁的形式 承台基础顶标高为-3.10m 1.3 16#楼基础概况设计标高± 0.000 相当于绝对标高 +3.65m,主体高度为 20.35m,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半地下室),室内外高差 750mm桩基础上部采用独立承台加部分条形基础梁的形式 承台基础顶标高为-3.10m ,车库地面标高为 -2.40m (室外 -0.750m)二、主要工程量根据图纸设计标高± 0.000 相当于绝对标高 +3.80m,基础底标高为:-3.80m ,地下室地面标高为 -2.40 ~-2.50m 。
经现场测量,原始地面平均标高为: -1.92m 基础开挖方式原考虑为机械满堂开挖,但因现场实际情况,要改为机械局部开挖(人工挖桩承台),开挖土方量平均 2432 立方米 / 每栋楼,施工场地内堆土量较小,大部分土方需外运至三期场地,以便于室外总体施工时回填场地三、编制依据1、 设计施工图2、 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及昆山市地方制订的有关工程建设及管理规定《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93四、施工顺序:13# —14# —16# —12# —11# —15# —10# —7# —8#—9# —6# —5# —2# —4# —3# —1#五、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5.1 、土方施工阶段的测量工程、测量基准的交接与复核在工程正式开工以前,建设单位将施工现场测量基准点( SD1=3.195)向施工单位进行移交, 在现场将测量基准点交代给施工单位专业测量人员,同时,将基准点的测量成果进行书面移交施工单位专业测量人员对现场的测量基准点进行复核测量无误以后,与建设单位办理交接手续测量仪器设备的配置现仅针对土方工程需要来配置测量仪器设备,其地下室和上部结构需要配置的测量仪器设备将在今后编制的施工方案中反映。
土方工程施工阶段需要配置的测量仪器设备(请参见下表):表 5.1.2土方施工阶段配置的测量仪器设备序仪器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测量精度数量备注1全站仪NTS3522″, 2mm±12ppm配套2对点棱镜13经纬仪J22″14钢卷尺50m1mm25水准仪S33mm165m5mm1配套塔尺、现场临时测量控制点的布设在正式施工以前,并在能够确定建筑物基础大致开挖边界的情况下,依据建设单位移交的测量基准点,在小区建设用地红线与建筑物开挖边线之间的适当位置处(并且位于不受基坑施工影响的位置上)布设全场测量控制网(含坐标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控制网采用全站仪测定平面定位测量建筑物定位点采用全站仪测设,测设以前先根据设计图纸提供的坐标于室内进行测设点的坐标计算,再在施工现场采用全站仪根据计算坐标测量定位,定位时后视现场控制网中的控制点,将后视点坐标输入全站仪内作为参照点,再利用对点棱镜放置在大致确定的位置处,利用全站仪测量该点与计算点的差距,然后根据测出的差距适当移动对点棱镜,使棱镜对准计算点坐标,最后,再在被确定点位置处设置控制木桩,重新用对点棱镜测设确定木桩上面的点位,并钉钉子标识局部小范围的平面定位测量,可采用经纬仪和钢卷尺用普通测量定位方式进行定位测量,其测量方法比较简单而且常见,在此不在赘述。
高程测量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采用水准仪和塔尺后视高程控制网中的控制点,经过转站方式逐渐向基坑内引测,同时,为了方便基坑内标高的测设,拟在每个基坑内根据实际情况引测 1 个临时标高控制点,以便于将来在进行基底标高控制和基础施工标高测试利用,但需要定期复核基坑内的标高控制点,以避免出现差错5.2 、土方开挖工程、本工程基坑土方开挖前作如下准备工作:⑴、勘查现场,了解现场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地下埋设物、地上障碍物、邻近建筑以及水电供应、运输道路情况,作为计算土方工程量,选择施工方案及组织降水、排水的依据⑵、整个小区场地内的主排水沟已经设计并进行施工(请参见:现场排水平面布置图),但是还需在每个建筑物基础土方施工以前将每个建筑物大基坑的外围截水沟与场地内的主排水沟贯通同时准备好土方施工期间所需要的排水设备,并进行必要的调试⑶、土方开挖以前做好测量放线工作在不受基础施工影响的范围内设置测设控制网,控制网包括轴线和水准点控制网根据现场的特殊性,工程桩的桩顶标高,高低不一,在开挖前要按每栋楼的沉桩记录,放出承台的边线标高、轴线应进行复核检查验收后,方可破土施工⑷、基坑施工所需的临时设施,如水电源、道路和暂设设施等,应按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设置就绪。
⑸、土方工程施工所需的施工机械、劳动力全部组织进场,对施工机械进行必要的调试,对进场的工人进行质量、安全、环保、治安等方面的入场教育⑹、基础施工的后续工序所需的施工机械、劳动力、原材料等各项主要资源也尽量按照相应的施工方案组织进场,并为后续工序能够衔接上作好准备施工要点:⑴、主要开挖方式的确定:见表 5.3 基础土方开挖方式的比较,由于本工程承台相对比较密, 如果采用下表 5.2 中第 1~2 种方式组织土方开挖的话,将会带来一些施工难度或受到部分条件制约:根据桩基工程的施工情况,桩顶标高的高差较大,未能达到设计的桩顶标高,挖机开挖时需尽量减少对桩的破坏⑵、基础开挖方式考虑为机械满堂开挖,根据现场实际沉桩情况,由于桩顶标高到设计标高高低相差较大,在开挖前,放好总的开挖线,放坡边线,按沉桩记录,放好承台的位置及绘制桩顶标高示意图;在土方开挖时注意让挖掘机的抓斗在基础的桩间运转,事先教育挖掘机司机不要让抓斗直接碰到桩基, 在开挖过程中项目部安排专人帮助挖掘机司机看护桩基,桩的位置及桩顶标高机械安排:一台 1M3大挖机大面积开挖,为减小桩体在机械施工时不被破坏,增加 0.5M3 小挖机挖桩承台内土方。
人工配合挖土(挖土机施工桩承台内的盲区、排水沟、清槽);由于每栋楼是相继开挖, 施工场地内堆土量较小 (满足基底~ -2.70m 的回填),安排运土车运土(根据每栋楼运土方量配车数量),大部分土方需外运至三期场地(距离 250 米),以便于土方回填及室外总体施工时回填场地⑶、进行机械开挖时,大、小挖机需同时施工,相互配合作业,挖掘机采用退行方式开挖,运输汽车停放在挖掘机背后机身与铲斗回转半径范围之间的适当位置处,采用挖掘机直接装车由于本工程开挖深度都相对比较小,就不打算在大基坑边坡上留置挖掘机和运输车辆的行驶坡道,因此,当挖掘机在进行最后一部分土方开挖时,机位距边坡的安全距离,控制在 2m以上,以免因边坡失稳而引起安全事故根据以上情况,桩承台范围内土方的开挖,运土距离较远是严重影响进度的重要因素表 5.2 基础土方开挖方式的比较序土方开挖方式有利方面不利方面备注每个桩承台基①桩顶标高高差1础基坑、基础土方工程量 “似较大,反而影响施不可梁基槽机械开乎”比较小工进度,容易破坏取挖桩身每个独立基础①同上基坑机械开②人工土方工程土方工程量 “似不可2 挖,每个基础量相对偏大,对乎”比较小、取梁基槽人工开施工进度影响较挖大。
先采用大挖机①同上,小挖机土方工程量相大面积开挖到施工,增加施工对比较适中, 小基础底标高,难度,对工期有挖机施工对桩相比3桩承台范围采一定影响体的破坏影响比较用小挖机开②小基坑和小基较小,大基坑也合适挖,人工配合槽仍然对排水工便于组织排水机械随挖随作有一定影响,工作清但影响相对较小鉴于上表各方案的综合比较情况,决定本工程采用第3 种方式组织土方工程的开挖施工,下面针对土方开挖工序进行其施工方法的描述⑷、基坑排水的组织:由于本工程基坑相关各土层渗透系数都比较小, 因此决定本工程基坑内的地下水和地表积水采用明排方式组织排放A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始终保持基坑边缘的边沟,并保留基底坡向边沟的一定坡度(一般 1 ~ 2% 左右),以便于基坑底部排水如下图示意坑顶截水沟坑底边沟图 基坑截水沟和边沟留置示意图B 、基坑边坡坡顶外围的截水沟用来拦截场地地表水,在基坑内的坡底内侧设置边沟(排水沟),该排水沟纵向坡度 1 ~ 2% ,同时,在基坑的 4 个转角部位设置 4 个临时积水坑,积水坑尺寸为 500mm× 500mm ×600mm ,用来及时抽排基坑内的积水C、基础梁的基槽内留置坡向相邻的独立基础基坑的坡度(坡度1 ~2% ),开 200mm × 200mm 的排水沟, 将基槽的积水排到邻近独立基础的基坑内, 以便于及时将小基坑内的积水用水泵排除到大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