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学选择题.doc
17页二,单项选择题:1, 生物群落是(E).A. 生物偶然的组合E.生物有规律的组合C. 生物随意的组合D.生物杂乱无章的组合2, 生物群落是(E).A. 生物种内许多个体组成的群体E.植物,动物,微生物有序,协调统一的群体C. 由许多植物组成的群体D. 由许多动物组成的群体3, 确立群落成员型的依据是(C).A. 植物的种类E.植物的高度C.植物的作用D.植物的功能4, 关于群落与环境关系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A•群落只是被动受环境制约E. 群落在环境制约下具有一定的分布和特征C. 群落可形成内部特殊坏境D. 需要特殊坏境的群落对坏境具有指示意义5, 生物群落特征正确的论述是(A).A. 生物群落的特征是群落内所有生物的群体表现E. —棵树木的高人挺拔代表了森林群落的外貌特征C. 一棵草,一棵树各自显示着不同生物群落的外貌D. 植物,动物,微生物对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人小一致6, 不属于群落成员型的是(C).A.优势种E.建群种C.特有种D.亚优种7, 群落内部不具备的特点是(D).A.光照强度减弱E.空气湿度增加C. 土壤湿度增加D.气温增加8, 关于优势度正确的概念是(A).A.群落各成员中,建群种的优势度最人E. 群落各层优势种优势度均人于建群种C. 确定生物优势度主要依据其频度D. 群落各成员对群落的作用大小与其优势度无关9, 群落结构最复杂的是(D).A.苔原E.荒漠C.落叶阔叶林D.常绿阔叶林10, 常绿阔叶林的特征是(E).A.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故干湿季明显E. 中国东部常绿阔叶林于世界面积最大C. 乔木,灌木,草本,地被四层均具备,乔木层仅一层D. 高位芽达90%以上11, 关于群落水平结构的论述正确的是(A).A.镶嵌体中斑点通常小于复合体中的斑点E. 复合体中斑点间植物,紧密接触,相互影响很人C. 镶嵌体中斑点间植物互不影响D. 镶嵌体中每个小群落各代表不同群落的特征12, 关于群落镶嵌性的概念正确的论述是(E).A. 是不同群落片段的镶嵌分布格局B. 是同一群落内部水平结构的进一步分异现象C. 每一个镶嵌体仅包括一种小群落D. 镶嵌体中小群落与整个人群落垂直结构差异很大13, 群落交错区的特征是(E).A. 比相邻群落环境更加严酷B. 种类多样性高于相邻群落C. 由于是多个群落边缘地带,相邻群落生物均不适应在此生存D. 在群落交错区各物种密度均大于相邻群落14, 采用植物区系作为群落分类原则的是(E).A.英美学派E.法瑞学派C.前苏联D.中国15, 以下有关分层现彖的论述,错误的是(E).A.动物在群落中的分层现彖也很普通E. 植物地卞根系分层由浅入深依次是乔木,灌木,草本和植被C. 水生生物也具有分层现彖D. 草本群落也具有分层现彖16, 关于层片的论述,正确的是(C).层片是按植物的高度划分的层和层片含义基本相同兴安落叶松群落是单优势林,其乔木层与层片是一致的群落有几个层次,就有几个层片17, 下列关于生态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生态型是一个物种对某一特定生境发生基因型反应的产物生态型是种内适应不同生态条件的遗传类群生态型是种内的分异,在生物分类学上也叫亚种生态型按生态主导因素的不同可有气候,土壤生态型等1&下列关于生态位的概念,错误的是(C).任何物种的生态位都是一个n维的超体枳n维超体积包含了一个物种生存和生殖所需要的全部条件高矮作物,深根浅根作物间作时,它们的生态位完全重叠热带雨林生境优越,生态位宽的广域物种十分丰富19,按拉恩基尔的生活型分类,卞列植物中属于一年生的是(D).莲藕B.芦苇马铃薯D.玉米20j列生活型谱中,符合苔原群落的生活型谱是(D).群落类型高位芽植物地上芽植物地面芽植物地下芽植物一年生植物21,季相最显著的群落是(E).A. 常绿阔叶林E.落叶阔叶林C.北方针叶林D.热带雨林22, 群落演替速度特点是(B).A.演替速度越来越快E. 演替初始缓慢中间阶段快末期演替停止C. 演替越来越慢D. 演替速度不随时间变化23, 符合群落发育盛期的特征是(C).建群种生长渐弱,更新能力卞降群落内坏境已变得不利远物种生存群落结构一定型种类数量不稳定24, 与演替过程中的群落相比,顶级群落的特征是(E).A.信息少E.稳定型高C.矿质营养循环开放D.食物网(链)简单25, 英美学派的群落分类原则是(D).A.生态环境E.群落外貌和结构C. 群落种类组成D.群落动态26, 法瑞学派的群落分类原则是(E).A.优势种E.特征种C.建群种D.偶见种27, 属于地带性顶级的群落是(D).沼泽E.水生群落C.盐碱群落D.荒漠群落2&不符合非地带性顶极的论述是(C).可出现在多种大气候下可分布于多个地带性群落中只受局部环境制约,大气候对其亳无影响具有大气候的烙印29, 从裸盐开始的旱生演替又属于(C).次生演替E.快速演替C.内因性演替D.外因性演替30, 关于异龄林的正确说法是(D).一般阳性树林多形成异龄林异龄林指树木年龄相差在一个龄级以下的林分人工林大多数情况下是异龄林冷杉等较耐荫树种的林分多数情况下是异龄林31, 单顶极理论中的顶极群落最适应的生态条件是(C).土壤E.地形C.气候D.生物32, 顶极一一格局假说的意思是(C).A.—个气候内,只能有一种顶极群落一个气候内,可以有多个顶极群落呈不连续变化随着环境因子的梯度变化呈连续变化D. 顶极群落是一个独立的不连续的单位33, 森林砍伐形成的裸地,在没有干扰的情况卞的演替过程是(E).A.原生演替E.次生演替C.水生演替D.旱生演替34, 中国植物群落分类原则是(D).A. 生态学原则E.植物区系学原则C.动态原则D.群落学一生态学原则35, 中国植物群落分类中把多个群落联合为植被型的依据是(E).A.建群种和水热条件E.建群种的生活型和生活条件C.优势种和水热条件D.优势种的生活型和水热条件36, 关于生物地理群落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A. 生物地理群落=植物群落+动物群落+微生物群落B. 生物地理群落含义与生态系统相近C. 生物地理群落不仅包扌舌植物,动物,微生物,还包扌舌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复杂的能量,物质关系D. 生物地理群落的概念是B.H苏卡乔夫首先提出来的37, 属于非地带性顶极的群落是(D).A.落叶阔叶林E.温带草原C.北方针叶林D.沼泽3&下列表述正确的是(C).A.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形态的一门科学B. 生态学是研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C.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周闱坏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D. 生态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因素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39, 生态学作为一个科学名词,最早是由(A)提出并定义的.A.E.HaeckelB.E.P.OdumC.A.GTansleyD.Darwin40, 当代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使生态学的研究口益从以生物为研究主体发展到(E).A.以动物为研究主体E.以人类为研究主体C.以植物为研究主体D.以种群为研究主体41, 种群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A).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有机个体42, 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D).A.生物圈B.群落C.种群D.景观单元43, 全球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C).A.全球陆地E.全球海洋C.整个生物圈D.整个宇宙44, 下列范围不属于生物圈的是(C).A.岩石圈的上层E.全部水圈C.大气圈的上层D.大气圈的下层45, 臭氧层破坏属于(E).A.地区性环境问题E.全球性环境问题C.某个国家的环境问题D.某个大陆的环境问题46, 根据研究方法,一般可把生态学分为野外生态学,理论生态学和(A).A.实验生态学E.种群生态学C.行为生态学D.草原生态学47, 生态学发展人致经历了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建立时期,巩固时期和(C).A.生物学时期E.环境科学时期C.现代生态学时期D.现代生物学时期4&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可将其分为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和(A).A.气候因子E.地球因子C.非生物因子D.外来因子49, 根据生态因子的稳定性程度可把生态因子分为稳定因子和(D).A.气候因子E.地形因子C.外来因子D.变动因子50, 根据生态因子作用大小与生物数量的相互关系,将生态因子分为密度制约因子和(D).A.气候因子E.地形因子C.稳定因子D.非密度制约因子51, 具体的生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坏境称为(E).A.环境B.生境C.内环境D.地球坏境52, 地形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属于(E).A. 直接作用E.间接作用C.替代作用D.补偿作用53, 氧气对水生动物来说,属于(D).A. 综合因子E.—般生态因子C.替代因子D.限制因子54, 对于某种作物,当土壤中的氮可维持250kg产量,钾可维持350kg产量,磷可维持500kg产量,则实际产量一般会在(A).A. 250kg左右B.350kg左右C.500kg左右D.人于500kg55, 当光强度不足时,C02浓度的适当提高,则使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不致于降低,这种作用称为(C).A.综合作用E.阶段性作用C.补偿作用D.不可替代作用56, —般来讲,某种生物的咐性限度达到最适时的温度,湿度条件组合状况为(D).A.高温,高湿B.中温,高湿C.中温,高湿D.中温,中湿57, 在光与植物形态建成的各种关系中,植物对黑暗坏境的特殊适应产生(A).A.黄化现彖E.白化现象C.辐射效应D.代谢效应5&阳地植物光补偿点的位置较阴地植物(A).A.高B.低C.一样D.不确定59, 植物开始生长和进行净生产所需要的最小光照强度称为(E).A.光饱合点E.光补偿点C.光照点D.光辐射点60, 植物光合作用的光谱范围主要是(A).A.可见光区E.紫外光区C.红外光区D.绿光61, 属于生理无效辐射的光质是(C).A.红光E.紫光C.绿光D.兰紫光62, 属于生理有效辐射的光质是(A).A.红光B.紫外光C.绿光D.红外光63, 在全都太阳辐射光谱中,主要引起热的变化的光是(D).A.红光B.紫外光C.绿光D.红外光64, 在太阳辐射中,主要引起光学效应,促进维生素D的形成和杀菌作用的光是(E).A.红光B.紫外光C.绿光D.红外光65, 卞列植物中,属于长口照植物的是(C).A.大豆B.玉米C.冬小麦D.水稻66, F列植物中,属于短口照植物的是(D).A.冬小麦B.甜菜C.萝卜D.水稻67, 有效积温法则公式中,To为(D).A.平均温度E.发育的时间C.有效积温D.发育起点温度68, —般而言,高纬度地区作物整个生育期所需有效枳温较低纬度地区的要(E).A.多B.少C.一样D.不确定69, 人多数植物的生长和干物质积累在变温条件下比恒温条件卞(A).A.有利B.不利C.一样D.不确定70, 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一般其身体较低纬度地区的同类个体人,以此来减少单位体重散热量,这一适应称为(A).A.贝格曼法则E.阿伦法则C.李比希定律D.谢尔福德定律71, 水生植物的特点是(A).A.通气组织发达E.机械组织发达C.叶面枳小D.根系发达72, 旱生植物的特点是(E).A.叶面枳较人E.根系发达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