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驻美官方媒体.docx

40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187204063
  • 上传时间:2021-07-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29.63KB
  • / 4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驻美官方媒体 第一节 中国驻美三大官媒的发展历程本章选择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和《人民日报》作为中国驻美官方媒体的研究对象新华社,全称新华通讯社,是中国国家性和世界性的通讯社,是涵盖不同媒体类型的全媒体机构;中央电视台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电视台,是最权威的官方电视媒体;《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是中国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全国性官方报纸这三家媒体是中国官方媒体中最有代表性的通讯社、电视媒体和纸质媒体一 新华社北美总分社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华社逐步统一和调整了全国各地的机构,成为集中统一的国家通讯社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华社在强化国家通讯社职能的同时,开始建设世界性通讯社,1983年经党中央批准,新华社加快了建设世界性通讯社的步伐目前,新华社与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并称为“世界四大通讯社”一)新华社北美分社的建立与迁址在美国,新华社原有驻联合国、驻华盛顿和驻洛杉矶三个分社,而后又建立了芝加哥、旧金山和休斯敦三个分社,并计划成立北美总分社2008年10月,新华社副社长周锡生来到纽约,宣布新华社北美总分社正式成立,下辖华盛顿、联合国、洛杉矶、芝加哥、休斯敦、旧金山、渥太华、温哥华和多伦多9个分社。

      2011年对于新华社北美总分社而言是一个重要的年份,4月4日,新华社北美总分社从纽约的皇后区迁入纽约时代广场百老汇大道1540号第44层顶楼170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进入试运行阶段,新华社北美总分社与该处物业的所有方签署了20年的租期协议,并且进行了精美、大气的装修据北美总分社社长曾虎介绍,新华社北美总分社之所以将地址选择在时代广场,是因为“在曼哈顿有一个办公的窗口,对于展示我们新华社的形象是有利的因为时代广场被认为是世界的十字路口,一天的人流量大概有五十万,也有人称其为世界媒体的麦加,世界著名的媒体都集中在这里康泰纳仕出版公司在这附近,路透社总部与我们隔街相望,新闻集团也距离不远从这些大的环境看,新华社下决心在时代广场建立我们的北美分社办公室是非常有战略眼光的选址主要原因有三点:第一,尽可能接近主流媒体;第二,交通要方便;第三,面积要合适,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现在这个地方是非常适合我们发展”[1]的确,位于纽约时代广场的新华社北美总分社新址与联合国咫尺之遥,与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相邻,紧靠《纽约时报》、维亚卡姆集团、汤森路透集团等美国主要传媒机构总部,位于著名的百老汇大街,气势雄伟,是美国的文化中心,被称为“世界的十字路口”。

      这样的显眼位置对于提升新华社的国际声誉有着重要的作用搬入这样一座象征世界级大机构的办公地址对新华社来说就是一个重大转折点5月19日新华社北美总分社正式乔迁当天,新华社副社长周锡生等来到纳斯达克交易所,敲响了该日交易“开市钟”,以庆祝新址正式启用当天,新华社还邀请了《纽约时报》等多家国际媒体参观新址在随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周锡生表示,新华社将继续加强对美国的报道不仅如此,还将发挥媒介和联络的作用,更好地推动中美两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除了新华社的领导之外,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李保东和中国驻纽约总领事彭克玉也出席了庆祝活动北美总分社这次搬迁,被美国媒体称为“象征中国媒体国际化的一个新时代”其背景是许多美国媒体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日子很艰难,都在收缩,甚至关门停产但是新华社作为中国媒体的标志,却进驻了时代广场,这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乔迁不久,新华社联合相关部门,在时代广场2号楼租用了240平方米的LED巨型显示屏,发布有关中国的公益广告,以及新华社的广告这个广告牌于2011年8月1日正式启用,并且24小时播放此举是中国首次在备受瞩目的纽约时代广场租用大型广告牌,这一举动对于展示中国的软实力、提高新华社的知名度有着非比寻常的影响力。

      二)新华社北美分社的组织架构和技术更新据北美总分社社长曾虎介绍,2011年的北美总分社有70多个工位,编辑平面现在有50多个部门包括记者部、编辑部、多媒体采编中心,并且即将成立视频编辑部等具体来讲,记者部包括财经记者、社区记者、舆情监控记者等,舆情监控记者这块是在采编部的基础上,增加人员,以便于对美国舆情、舆论更加了解,以便于更好地进行采编工作编辑部有图片编辑部、中文编辑部、英文编辑部等另外,成立北美总分社的多媒体采编中心这一全新的业务部门,提出根据阵地前移的战略思路,以营销为先导、带动编辑部和终端的整体迁移多媒体采编中心就是根据一线市场的需求,对多媒体信息进行综合集成,根据用户的需要,来提供个性化的产品;按照新华社阵地前移的要求,北美总分社的多媒体采编中心要成立视频编辑部,为更好地进行电视报道,在多媒体、在视频方面打造独具特色的产品为了赶超世界一流媒体的水平,新华社通信技术局为北美总分社采编人员建设了全新的技术平台,并由通信技术局局长吕锐亲自带领专业工程技术小组赴纽约开展技术平台搭建工作据参加此次搭建工作的技术人员介绍,这次北美总分社新址系统建设与以往海外分社技术改造不同,相当于建设一个全新的技术平台,包括网络交换基础平台,多媒体采编系统、通信系统等多达数十个应用系统。

      北美总分社为每位记者配备了可连接内外网的PC机,每个记者的工作台上都有三个或四个超宽电脑显示屏同时,为便于和总社联系,北美总分社还专为每个记者配备了专线据悉,从进驻至今,新建技术系统运行状况一直不错,较好地满足了总分社日常工作需求[2](三)新华社北美分社的业务扩张2007年,新华社在国际化进程中开始了相关的业务拓展工作2008年北美地区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在报道内容方面,新华社北美分社对纽约、芝加哥的世界级金融市场的报道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以前多是根据外电或者有关材料进行文字报道,规模比较小从2008年开始北美总分社报道开始进入纽约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纽约商品交易所以及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他们对这些世界顶级的金融市场,开始每天的视频报道,使新华社对北美金融市场的报道取得了较大的突破新华社是第一家进入纳斯达克市场与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中国大陆媒体,而且进行视频、文字、图片的多媒体报道;负责北京时间后半夜全球国际新闻稿件的编发以及美国、加拿大新闻报道的组织指挥总分社记者负责纽交所、纳斯达克等国际市场财经新闻以及大纽约地区新闻的报道,并参与地区重大战役性报道[3]曾虎社长反复强调,“硬件只是一方面,我们需要更加努力工作、提高工作质量。

      我们的硬件条件改善了,更重要的是要把我们的工作水平提高,真正让工作水平与新华社的国际地位相称我们要像总社要求的一样,多出精品力作我们在采访上,要加强策划,对重要的新闻题材主动挖掘,主动设置议题,按照我们整理的报道方针,引导国际舆论,要有一种精品意识,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我们还要加强深度报道和高端采访,一些重要的采访特别是高端采访是要策划的,工作人员要平时多积累多思考,抓住重大选题进行深入采访,高端采访”[4]新华社的海外战略实施以来,其海外站点总数从102个激增到120余个,预计新华社未来的海外记者站将达到200个此外,新华社海外记者站实施本土化战略,新华社也在逐步增加美籍雇员,计划主要招募当地记者采集新闻新华社华盛顿分社社长葛相文认为,新华社正在追赶世界一流媒体的水平,在海外雇用当地员工是新华社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在国际媒体界地位和影响力的必要步骤葛相文解释说:“本地员工熟悉国情,建立信息源有优势,进出国手续方便这(本土化)也是世界大多数一流媒体在海外发展的正常操作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新华社雇用的首名美籍记者Matthew Rusling,Matthew Rusling是2009年5月入职新华社的,此前,Matthew Rusling曾为《纽约时报》《今日美国》等美国主流媒体撰稿,并担任过一份小型美国国防杂志的副总编。

      他为新华社发送了几百篇稿件他的报道范围很广,涵括美国外交政策、经济复苏和医疗改革等美国热点议题随着Matthew Rusling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新华网英文网页上,他在美中两种媒体的特殊经历引起了外界的好奇新华社雇用美籍员工的现象很快引起了美国政府注意,公开信息源中心[5]2009年一份名为《媒体帮助》(Media Aid)的报告显示,“新华社(英文)从2007年开始雇用西方记者为其海外站点工作,截至2009年共有5名西方记者受雇于新华社”现在,新华社六个美国记者站都雇用了当地记者,新华社加拿大分社也开始了人才本地化对此,葛相文说,“未来我们还将继续雇用美籍记者,最终的目标是让当地雇员数量远超新华社外派人员”[6]2010年7月1日,由新华社主办的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CNC)英语电视台正式上星播出,继2010年1月1日覆盖亚太和部分欧洲地区中文台正式上星播出后,CNC成为全球9家世界新闻电视频道之一2010年11月7日,CNC英语台成功实现面向北美地区的卫星电视播出[7]电视台有一个现代化演播室,美国受众是其重要的服务对象从2011年1月1日起,CNC通过欧洲卫星通信公司的欧鸟、热鸟、W7三颗卫星正式播出,覆盖整个欧洲及中东、北非。

      CNC的开播对于拓展我国公共外交渠道、加强我国软权力具有重大意义[7]2011年9月,该节目正式通过美国时代华纳有线网络播出,进入众多美国家庭2012年11月23日,新华通讯社与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在纽约签署了合作备忘录,确定双方在国际电视新闻领域建立多层次的商业合作关系这是新华社旗下的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在其成立一周年之际在北美地区采取的一项市场拓展措施根据备忘录,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和NBC将在电视新闻内容采集、制作和播出以及人员培训等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的合作NBC新闻总裁史蒂夫卡普斯在签字仪式上说,随着人们对信息需求的日益增长,媒体肩负的使命和责任越来越大,这就需要媒体之间的合作和共同努力NBC重视同新华社的伙伴关系,希望彼此加强合作,共同发展卡普斯和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管委会副主任赵鹏分别在备忘录上签字[8]二 中央电视台驻美分台中国中央电视台(简称为中央台、央视;英文China Central Television,简称为CCTV)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电视台,是最具影响力的官方电视媒体1958年5月1日试播,9月2日正式播出,初名北京电视台1978年5月1日更名为中央电视台所有的节目都通过卫星播出,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最多的收视人群。

      央视拥有45个电视频道,是世界上电视频道数量最多的电视台,除了面向中国大陆地区播出的频道之外,还通过卫星、互联网向全球播出包括中文在内的各种语言的国际频道一)中央电视台驻美业务的开展与驻美分台的建立从1980年起,中央电视台先后同美国的纽约弘声传播事业公司、旧金山华声传播公司、洛杉矶斯扬传播公司等机构签订了购片合同,向他们提供电视节目,以这种方式向美国华人传播国内信息1992年1月1日,中央电视台把每天一小时的中、英文对外节目,通过国际卫星送到美国同年10月1日,CCTV-4作为中国大陆第一个国际卫星电视频道正式创办并对外开播1997年10月8日,CCTV-4通过美国“银河4号”卫星覆盖北美,北美观众可以使用直径小于一米的卫星天线直接接收2004年10月1日,包括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英语国际频道以及北京电视台等频道的长城(美国)平台开播,以商业化运营模式,通过卫星直接入户该平台由12个电视台的19个电视频道组成[9]2007年1月1日,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实现分别针对亚洲、欧洲、美洲观众的分版播出截至2009年10月底,CCTV-4完整频道在海外的落地项目有85项,整套节目已在95个国家和地区落地入户,共计约1500万用户。

      [10]此外,在国家广电总局的推动下,由美国维亚康母公司。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