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岳麓版必修一】第七单元第28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pdf
30页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适用学科 高中历史 适用年级 高中一年级 适用区域 岳麓版 课时时长(分钟) 60 知识点 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瓦解; 缓和与动荡并存; 多极化趋势加强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熟悉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两极格局瓦解的基本史实;分析理解掌握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通过对两极格局的瓦解、当今世界形势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学习,培养综合分析和认识重大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苏联解体的原因和过程 教学难点 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复习预习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使学生熟悉了挑战美苏两极格局的政治经济力量发展壮大的史实, 记忆有关的组织、 机构名称,理解世界由美苏两极对立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认识到图片材料的价值及其与文字材料的印证 同时通过认识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以外的各种政治经济力量的增长,初步理解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形成及影响,从而树立起世界走向多极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的价值判断标准 二、知识讲解 考点/易错点 1:两极格局瓦解——苏联解体 1.原因 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A.1985 年,戈尔巴乔夫就任苏共总书记苏联开始进行经济改革,遇阻后转向政治改革。
同时,苏联改变与美国全面对抗的方针,寻求缓和 B.在政治改革中,戈尔巴乔夫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改革的指导思想发生根本改变苏联取消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国内政局逐渐失控,民族纷争迭起,各派政治力量激烈争斗,一些加盟共和国先后脱离苏联独立,苏联迅速走向解体 ②东欧剧变 A.在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过程中,东欧发生剧变 B.东欧新政权要以与昔日的盟主苏联分道扬镳,向西方靠拢1990 年,以民主德国合并到联邦德国的方式,德国实现了统一 C.1991 年,经互会和华约组织相继解散苏联在欧洲构筑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体系全线崩溃 ③1991 年发生的 8.19 事件成为苏联崩溃的催化剂 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 2.经过 ①1991 年 12 月,俄罗斯等 11 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简称独联体 ②苏联最高苏维埃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宣告苏联停止存在,至此,苏联完全解体 3.影响:两极格局中的一极坍塌,两极格局最终瓦解 考点/易错点 2:当今国际局势的特点 1.和平与动荡并存 ①两极格局的瓦解结束了两大集团的对峙,大国间的军事对抗和军备竞赛减弱,一些地区冲突得到缓解。
世界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的主流 ②两极格局的瓦解打破了原有的国际力量的对比平衡,被冷战掩盖的民族以及宗教纠纷也出现了一些新的不稳定因素,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力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地区和世界秩序, 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活动时有发生,世界呈现缓和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③1998 年,南斯拉夫境内科索沃地区因民族矛盾爆发战争1999 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未经联合国安理会同意, 对南联盟发动了大规模空袭这是北约成立以来首次在未经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对一个主权国家采取大规模军事运动 2.多极化趋势加强 ①表现 A.由于苏联解体,美国成为惟一超级大国,试图建立一个由其领导的单极世界,积极推行单边主义 B.当今世界上,除美国之外,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各种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够单独主宰世界反对一国独霸世界、要求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多极化趋势加强 ②影响: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考点/易错点 3:重难诠释 1、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 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是:总体上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主流,但世界明显呈现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二战后的两极格局,主要是由美苏两家的军事力量来支撑的在两极格局下,美苏的对峙和为争霸世界而全力以赴进行的争斗及军备竞赛,使世界处在新的世界大战甚至核战争的威胁之下两霸在第三世界的争夺,也不断加剧世界的紧张局势 随着华约宣布解散,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紧张对峙的局面消失,使维护世界和平的可能性明显增长,和平与发展更突出地成为时代的两大主题时代主题的转换是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的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突出地成为时代的主题,既是今年世界发展的基本趋势,又是有待于解决的两大问题 但世界还很不安宁东西方的失衡,势必导致国际关系中一系列新的矛盾和冲突出现,新的不稳定因素也会增加,依然对世界和平构成现实的威胁 主要表现在: ①原有的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失衡,被冷战掩盖的民族和宗教纠纷、领土争端等方面矛盾暴露出来如,1992 年的波黑内战,1998—1999 年的科索沃战争 ②苏联解体,美国处于惟一超级大国的地位美国力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世界秩序,独霸世界的欲望更加强烈,于是高速战略,到处施威,频繁用兵,给世界带来了新的不稳定因素 ③国际恐怖主义恶性膨胀,已成为危害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一大公害 因此说,世界明显呈现出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但动荡、冲突、战争是局部的,大国之间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
总而言之,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形势呈现出“三个总体、三个局部”的基本态势: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2、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格局的状态是:世界处在新旧格局交替时期,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美国试图建立一个由其领导的单极世界,但世界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世界的多极化趋势加强 第一,美国企图独霸世界,表现出强烈的单边主义色彩 苏联解体被美国看成是建立美国霸权的极好机会1992 年 2 月, 即苏联解体不久, 美国国务卿詹姆斯·贝克就声称:“苏联的崩溃产生了一个世纪才有一次的好机会,在全世界推行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念同月,美国总统克林顿在一篇阐述美国 21 世纪外交政策的讲话中更武断地说,世界“必须有一个领导,而且只能有一个领导”,而美国“最具有领导这个世界的能力”2001 年“9·11”事件后,美国打着反对恐怖主义、维护本国安全的旗号,采取所谓“先发制人”的政策,紧锣密鼓地对外用兵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在没有充分理由和合法性的情况下,先后发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将其势力范围扩张到有显著战略意义的 地区,表现出极强的单级独霸气派 第二,世界政治多极化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
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孕育于两极格局的演变之中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形成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在此之前,社会主义阵营就已出现大分化;第三世界崛起,多极化趋势已经出现两极格局终结后,并没有出现单极格局,相反,多极化趋势在全球范围内,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都有了很大发展 当今世界上,除美国之外,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种政治力量都在不断发展壮大欧盟在一体化进程中取得重大进展,在全球事务中影响越来越大日本随着世界经济大国地位的确立,在外交方面,已由过去主要是扩大日本在世界经济上的影响 ,转向主要是扩大日本在世界政治上的影响:建立日美同盟关系和全面合作的日欧关系,提出以日、美、欧三方面为主导的国际新秩序,并积极建立政治大国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面临着严峻的政治经济问题,经历了一个动荡的过程目前,俄罗斯新型政治体制的框架已基本确立,以私有制为主的自由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现在正致力于振兴经济和恢复大国地位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中国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建立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此外,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也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国际政治格局新旧转换时期的特点 第一,这次世界格局的转换是在和平条件下进行的; 第二,这次世界格局的转换并不是因为多极格局已经发育成熟所致,这就决定了新旧格局的交替过程必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第三,这次世界格局的转换还受地缘政治差异的制约欧洲国家之间的关系由原来的单一性变成了多重性,亚太地区多元关系相对稳定,这种地缘政治的差异决定了两地区新旧格局交替的进程和方式都是不同的 第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发展经济上,除美国、欧盟、日本外,中国、东盟、拉美的巴西和墨西哥、中东的石油输出国都是各有优势的力量点;政治上,美国、俄罗斯、德国、日本、中国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影响没有一个大国或国家集团具有单独左右世界全局的战略能力;军事上,除美国、俄罗斯、德国、日本、中国具有巨大潜力外,还出现了地区军事强国 第五,西西矛盾和南北矛盾均有新发展两极格局结束后,以美苏对抗为核心的东西矛盾已不是世界的主要矛盾,西西矛盾即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矛盾上升,控制与反控制的矛盾,逐渐具有相互争夺的性质 第六,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经济竞争更为激烈发展中国家经济总体上处于上升趋势,西方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受到严峻挑战。
第七,局面战争、武装冲突、恐怖主义活动增多,成为影响国际安全的重要因素,如海湾战争、前南斯拉夫问题、巴以冲突、美国“9·11 恐怖事件”、伊拉克战争等 三、例题精析 【例题 1】 【题干】2011 年 3 月 19 日法英美展开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利比亚多处军事和民用目标遭到导弹袭击,造成平民伤亡,建筑设施严重毁坏这表明( ) A.世界形势和平与动荡并存 B.美国极力构筑单极世界 C.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很漫长 D.霸权主义仍在影响和平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与迁移根据题干提示“法英美展开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说明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仍然是影响国际局势紧张的主要因素 【例题 2】 【题干】两极格局瓦解后,与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相伴随的,还有“非极化”趋势就是“极”以外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导致“极”在世界政治中的地位下降、影响减弱的过程这是因为( ) ①第三世界开始兴起,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②全球化总体有利于中小国家 ③新的科技革命给中小国家带来的机遇 ④国际关系朝着民主化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所谓“极”是指主要的政治力量非极”是指主要政治力量以外的其他因素①②明显属于政治力量,并且第三世界兴起于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全球化总体有利于发达国家,①②排除,选 B 项 四、课堂运用 【基础】 1、我们或许正生活在“自我们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但最近的 20 年来,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感受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突发事件,使我们总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恐怖时代对此最全面理解是( ) A.全球趋势总体缓和,但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 B.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趋势是和平主要因素 C.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使各种信息传播更快捷 D.最和平指“冷战”结束,世界局势趋于缓和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自我们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说明全球趋势总体缓和;“……突发事件使我们总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恐怖时代”说明但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故 A 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经济全球化、信息传播相关信息,故 B、C 两项不正确;D 项对材料理解不全面 2、 右图为某学者绘制的 20 世纪 90 年代世界五大力量基本框架图,其中:美、欧、日是基础;美、俄、日是关键;美、欧、俄是欧洲一翼;美、日、中是亚洲一翼可见,该学者认为( ) A.政治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B.日本已成为世界政治大国 C.美国在多极力量中仍具优势 D.大国力量的均衡保障了世界和平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和知识运用能力。
基本框架图的解读表明美国在多极力量中占有明显的优势,故选 C 项至今为止,世界格局的多极化仍只是趋势;日本正在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大国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然是世界和平的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