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故隐患报告工作机制.doc
5页事故隐患报告工作机制 建立事故隐患报告工作机制,对排查出的隐患,按照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逐级上报相关部门,并以通报、隐患整改通知单等形式通告相关单位 (一)、平安事故隐患的收集 1、各基层单位建立事故隐患排查记录,及时记录排查人、隐患内容、整改情况等相关信息 2、安检科每天对平安员隐患班排查、矿组织的联合排查隐患进行收集、分类、登记,各系统管理科室每天对本系统的日排查、旬排查隐患进行收集、分类、登记 (二)、事故隐患的记录及上报 1、矿组织事故隐患集中排查、各科室组织专业专项事故隐患排查,由各科室汇总后打印,上报安检科 2、各级管理人员、在现场检查出的隐患及问题,按照要求及时填写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台账 3、上级各级组织到矿检查,排查出的事故隐患以执法文书形式保存,制定整改反响表,及时将整改情况向检查部门反响 4、事故隐患记录的报告机制 ①矿对每天对各类检查排查出的隐患,按照隐患的等级进行收集、分类、登记、筛选、建档上报的重大事故隐患信息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a.隐患的根本情况和产生原因; b.隐患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和治理难易程度; c.需要停产治理的区域; d.发现隐患后采取的平安措施。
② 上报的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a.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b.治理的方法和措施; c.落实的经费和物资; d.治理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 e.治理的时限、进度安排和停产区域; f.采取的平安防护措施和制定的应急预案 ③对于不能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治理的重大事故隐患,隐患治理单位在规定的治理期限内提交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延期说明进行备案,矿相关业科室应当加强重大事故隐患延期治理过程中的平安检查 5、事故隐患平安监控工作机制 (1)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实时监控,直至事故隐患治理结束矿领导、安检科、业务科室管理人员和单位队长定期巡查,跟班干部、班组长和平安员每天跟踪检查,查看事故隐患变化情况,掌握危险程度,以防事故隐患演变为生产平安事故 (2)实行事故隐患闭合管理,没处理完不得闭合 (3)建立事故隐患告知机制,在有事故隐患的生产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平安警示标志,提醒作业人员注意 (4)井下违反?煤矿重大生产平安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要立即停止受威胁区域内所有作业活动、撤出作业人员立即停止生产,排除隐患 (5)要制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过程中的平安保障措施,严防事故发生。
事故隐患治理前无法保证平安或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出现险情时,应撤离危险区域作业人员,并设置警示标志,停止作业或者停止使用,确保平安 (6)加强自然灾害预防,建立防范强降雨、洪水、大风和雷电等自然灾害引发矿井水害、断电等事故的工作机制,制定针对性措施和应急预案,并加强预警和监测,一旦出现险情要立即停止作业、撤出作业人员 (7)发现周边其他单位对本矿平安生产造成威胁时,矿应当向地方神木市煤矿平安监察局报告并请求协调解决,同时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加强监测;自身生产活动对其他单位造成平安威胁时,应当及时向其通报,并制定有效措施予以排除内容总结〔1〕事故隐患报告工作机制 建立事故隐患报告工作机制,对排查出的隐患,按照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逐级上报相关部门,并以通报、隐患整改通知单等形式通告相关单位〔2〕f.采取的平安防护措施和制定的应急预案〔3〕③对于不能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治理的重大事故隐患,隐患治理单位在规定的治理期限内提交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延期说明进行备案,矿相关业科室应当加强重大事故隐患延期治理过程中的平安检查内容总结(1)事故隐患报告工作机制 建立事故隐患报告工作机制,对排查出的隐患,按照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逐级上报相关部门,并以通报、隐患整改通知单等形式通告相关单位(2)事故隐患报告工作机制 建立事故隐患报告工作机制,对排查出的隐患,按照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逐级上报相关部门,并以通报、隐患整改通知单等形式通告相关单位(3)上报的重大事故隐患信息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a.隐患的根本情况和产生原因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