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全优设计高三地理一轮复习11.1中国自然地理课件中图版中图版高三全册地理课件.ppt

58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587398130
  • 上传时间:2024-09-05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5.23MB
  • / 5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区域地理区域地理 第十一章 中国地理第十一章 中国地理 -3- 第第1 1讲 中国自然地理讲 中国自然地理 -5-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知识梳理考点一 中国的疆域、地形特征目标导向:能够判读我国主要地形区分布图,分析不同地形区和局部区域图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6-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一、我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1.优越的位置1)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2)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位于亚欧大陆东部 -7-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2)海域:自北向南包括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2.辽阔的疆域1)陆地领土:约960万平方千米在下图中填出四至点 -8-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3.众多的邻国1)陆上14个:A朝鲜,B俄罗斯,C蒙古,D哈萨克斯坦,E吉尔吉斯斯坦,F塔吉克斯坦,G阿富汗,H巴基斯坦,I尼泊尔,J不丹,K印度,L缅甸,M老挝,N越南2)隔海相望6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3)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2个:A朝鲜、N越南 -9-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二、地形和地势2.主要山脉分布 -10-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1)三列东西走向的山脉:a天山山脉—阴山山脉、昆仑山脉—b秦岭、南岭。

      3)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g祁连山脉、阿尔泰山脉4)南北走向的山脉:h贺兰山、横断山脉5)弧形山脉:i喜马拉雅山脉 -11-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3.四大高原:面积由大到小依次是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4.三大平原:纬度由高到低依次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5.四大盆地:自北向南依次是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6.主要丘陵:自北向南依次是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12-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一、我国主要山脉的位置和地理意义分析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基本“骨架”我国山脉众多,对我国的地形、气候、河流以至工农业生产均产生了重要影响具体表现如下 -13-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 -14-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 -15-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 -16-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 -17-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 -18-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 -19-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 -20-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 -21-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2015四川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蓉欧快铁”货运直达列车于2013年4月26日开始运行快铁”线路西端的欧洲中部地区有世界著名的传统工业区,钢铁、汽车制造工业历史悠久;东端的成都平原地区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电子工业、汽车产业发展较快两端广阔的货物集散区域经济互补性强材料二:“蓉欧快铁”运行线路图(图1);甲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2) -22-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 -23-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1)据图2,描述图1中甲区域的地形特征答案:高原、山地为主;高原分布在西南(南)部和东北(北)部,山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势起伏大,西南(南)高,东北(北)低   (2)据图示信息,分析“蓉欧快铁”运行沿线可能发生的主要自然灾害答案:较高纬度地区,冬季气候寒冷,多暴风雪;内陆地区,气候干旱,多风沙;季风气候的山区,夏、秋季节多暴雨,易发生滑坡、泥石流考法分析: 本题以亚欧大陆和我国区域等高线图为背景,考查区域地形特征和自然灾害分布,主要考查信息获取与解读、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和概括表达地理事物的能力  -24-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推理分析: 1.信息提取(1)题干信息:“‘快铁’线路西端的欧洲中部地区有世界著名的传统工业区”“东端的成都平原地区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说明“快铁”沿线从我国成都平原向西经过中亚,直达欧洲中部。

      2)图表信息: -25-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2.迁移应用第(1)题,运用地形特征的描述方法根据图2中的海拔分析,该地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结合图中经纬度判断,在西南部和东北部,等高线较稀疏,数值较大,是高原分布区;山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区;地势起伏大,西南高,东北低第(2)题,运用区域自然环境差异分析方法￿“蓉欧快铁”运行沿线经过较高纬度地区,冬季气候寒冷,多暴风雪;经过内陆地区,气候干旱,多风沙天气;经过季风气候区的山区,夏、秋季节多暴雨,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 -26-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2016安徽模拟)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据此完成第1~3题1.图中能正确表示我国地形分布的是(   ) -27-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1题,根据我国地形分布图可以判断B项是正确的云贵高原不在秦岭的南部,横断山脉的西部不是四川盆地而是青藏高原,太行山的西侧不是内蒙古高原而是黄土高原第2题,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约占陆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二第3题,柴达木盆地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内沙漠广布,而盆地的边缘受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形成绿洲;四川盆地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内部丘陵广布,且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为湿润地区,没有绿洲。

      答案解析关闭1.B 2.D 3.C -28-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下图为沿106.5°E我国局部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第4~6题4.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地理意义表现在(    )A.为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B.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C.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D.为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界线 -29-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5.有关①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B.地势平坦,草原辽阔C.水土流失严重,陡坡应退耕还林还草D.土壤盐碱化严重,多中低产田6.有关②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与①地气候类型相同B.与①地相同,以水田为主C.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D.盆地地形,比①地太阳辐射量多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4题,秦岭是我国水田农业区和旱地农业区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是黄河水系和长江水系的分界线,是我国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是我国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第5题,图中①地形区是我国黄土高原地区,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陡坡应退耕还林还草。

      河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主要指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势平坦,草原辽阔主要指我国内蒙古高原地区;土壤盐渍化严重,多中低产田主要指我国华北平原地区第6题,②地区为我国四川盆地四川盆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而①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两地气候类型不同; ②地区以水田为主,而①地以旱地为主,两地耕地类型不同;在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发育的自然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②地为盆地地形,海拔较低,降水较多,阴雨天和雾天较多,太阳辐射量贫乏,而①地的太阳辐射量远比②地多 答案解析关闭4.B 5.C 6.C -30-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知识梳理考点二 中国的气候、河流、自然资源目标导向:1.能够判读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资料图,分析气候特征和成因,并能说明不同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2.能够判读我国河流流域分布图,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3.能够结合相关资料,分析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特征及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31-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 -32-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3.温度带和干湿地区4.气候的主要特征:季风气候显著;气候复杂多样。

      -33-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 -34-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 -35-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 -36-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 -37-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一、我国锋面雨带季节移动的分析方法 -38-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1.我国锋面雨带移动图示的判读可以归纳为“三停”“两跳”“两退”1)“三停”①“一停”是5月份停留在南部沿海一带,南部沿海进入雨季②“二停”是6月份停留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梅雨”到来③“三停”是7、8月份停留在华北、8月下旬到9月份停留在东北地区,华北、东北多雨 -39-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2)“两跳”①“一跳”:从南部沿海一带跳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在6月份)②“二跳”:从长江中下游地区再跳到华北、东北地区(一般在7月份)3)“两退”①“一退”:9月份雨带受北方强大冷空气影响,迅速退回到长江以南②“二退”:10月份退出我国2.锋面雨带的影响:北方降水少、雨季短,南方降水多、雨季长,降水量地区差异大;锋面雨带经过地区降水量大,导致降水量季节变化大,并形成北方的春旱、夏涝,江淮地区的梅雨、伏旱等灾害性天气;雨带的反常移动导致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大,许多地区旱涝灾害频发。

      -40-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二、我国的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分析1.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及成因 -41-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 -42-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 -43-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 -44-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 -45-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 -46-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 -47-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 -48-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 -49-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 -50-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 -51-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 -52-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推理分析: 1.信息提取(1)题干信息:“我国某地气候资料”说明了区域的位置,根据气候资料可判断气候类型2)图表信息: -53-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2.迁移应用第(1)题,运用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分析据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该地区最低气温在0 ℃以上,冬季温和;夏季气温接近30 ℃,气温高;春秋气温居二者之间,四季分明。

      第(2)题,运用我国的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根据气温和降水判断,该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春季节气温低,农作物易遭受冻害;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冬春降水少,加上春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农业生产易遭受旱灾;夏季降水多,多暴雨,农业生产易遭受洪涝灾害等不利影响 -54-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2016福建福州质检)气候倾向率反映气候要素的变化趋势,包括气温倾向率(℃/10年)和降水量倾向率(毫米/10年)下图示意1965—2005年某区域气候倾向率读图,完成第1~2题 -55-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 -56-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1.图中四地气温、降水量倾向率最大的分别是(   ) A.红卫 鸭绿河B.勤得利 胜利C.红卫 胜利D.勤得利 鸭绿河2.据图可推测该区域(    )A.地表侵蚀增强B.活动积温增加C.土壤趋于干旱D.粮食产量降低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1题,图中气温倾向率最大的地点是红卫,降水倾向率最大的地点是鸭绿河第2题,该地降水倾向率有负值区,说明有降水减少区域,地表侵蚀可能减弱;图中气温倾向率都为正值,说明活动积温增加;降水倾向率有的地方减小,不能表示土壤趋于干旱;区域内活动积温增加,可能导致粮食增产。

      答案解析关闭1.A 2.B -57-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 (2015四川宜宾一诊)下图为某湖泊多年平均水量流入、流出的月份分配示意图读图,完成第3~4题 -58-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3.该湖泊平均水位最高的月份是(   )A.1月B.4月C.6月D.10月4.该湖泊分布地区最可能是(    )A. 印度恒河流域B.中国长江流域C.非洲赞比西河流域D.欧洲莱茵河流域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3题,图示5—10月之间,整体为流入大于流出,10月流入基本与流出持平,10月过后,流出大于流入,水位开始下降,故水位最高时为10月第4题,该区域5—10月应为雨季,故可排除非洲赞比西河流域(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区,5—10月为干季)、欧洲莱茵河流域(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小,没有明显汛期);而该地6月降水量很大,而7月相对少,与长江中下游流域6月梅雨、7—8月伏旱天气吻合,故最可能为中国长江流域 答案解析关闭3.D 4.B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