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广东省梅州市学艺中学高一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pdf
12页20192019 年广东省梅州市学艺中学高一化学月考试卷含解年广东省梅州市学艺中学高一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515 个小题,每小题个小题,每小题 4 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 6060 分1.能用 HOHH2O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A.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B.Ba(OH)2溶液滴入稀硫酸中C.澄清石灰水和稀硝酸反应D.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参考答案: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A氢氧化镁在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不能用H+OH-=H2O表示,故 A不选;BBa(OH)2溶液滴入稀硫酸中的离子反应为 Ba2+2OH-+2H+SO42-BaSO4+2H2O,故 B不选;C是强酸与强碱生成容易溶解、易电离的盐的反应,故C选;D二氧化碳及反应生成的碳酸钙在离子反应中均保留化学式,则不能用H+OH-=H2O表示,故 D不选;故选 C2.一定条件下,向含 HNO3的废水中加入 CH3OH进行污水处理,发生反应5CH3OH+6HNO3=3N2+5CO2+1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H3OH被氧化,表现氧化性B.若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 0.2 mol,则该反应过程中转移 3 mole-C.此条件下还原性强弱为:N2CH3OHD.该反应过程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断裂参考答案:参考答案:B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石灰乳与氯气制漂白粉:2OH-+Cl2=ClO-+Cl-+H2OB铁与稀硫酸制氢气:Fe+6H+=2Fe3+3H2CBa(OH)2溶液中滴加过量 NaHCO3溶液:Ba2+2OH-+2HCO3-=BaCO3+CO32-+2H2OD向 Na2SiO3溶液中通入过量 CO2:SiO32-+CO2+H2O=H2SiO3(胶体)+CO32-参考答案:参考答案:C略4.纯碱和小苏打都是白色晶体,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找到。
若要在家中将它们区分开来,下面的方法中可行的是()A分别放在炒锅中加热,观察是否有残留物B分别用干净铁丝蘸取样品在煤气炉的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C将样品溶解,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D在水杯中各盛相同质量的样品,分别加入等体积的白醋,观察反应的剧烈程度参考答案:参考答案:D略5.下列哪些操作,不适宜保存蔬菜中的维生素A.洗菜:要先洗后切B.浸泡:切好的菜要浸泡半天,以除去残留农药C.切菜:要随切随炒,切忌切好后久置D.烹饪:烹调蔬菜时适当加点醋,可以减少维生素 C 的损失参考答案:参考答案:B6.在一定温度下,向 a L密闭容器中加入 1 mol X 气体和 2 mol Y 气体,发生如下反应:X(g)+2Y(g)2Z(g),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Bv正(X)=v逆(Z)C容器内 X、Y、Z的浓度之比为 l:2:2D单位时间消耗 0.1 mol X 同时生成 0.2 mol Z参考答案:参考答案:A略7.甲、乙是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若甲的原子序数为 x,则乙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A.32 B.4 C.8 D.18参考答案:参考答案:B略8.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业语言来描述,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重氢原子可表示为:H 或 DB漂白粉有效成分的化学式:NaClOCF 原子的结构示意图:+2-DNaHCO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NaHCO3=Na+H+CO3参考答案:参考答案:A9.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 KOH溶液时,造成实验结果偏低的原因是()A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B洗涤烧杯和玻璃棒的溶液未转入容量瓶中;C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D称量用的砝码已生锈参考答案:参考答案:B本题考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操作误差分析。
溶液配制需加水定容,容量瓶中有少量的蒸馏水,对所配溶液浓度无影响,故A错误;洗涤烧杯和玻棒的溶液未转入容量瓶中,移入容量瓶内氢氧化钾的质量减少,所配溶液浓度偏低,故B正确;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所配溶液体积偏小,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故C错误;称量用的砝码已生锈,实际称量的固体质量是砝码+游码+铁锈,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大,故D错误,故选B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CCl4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 6.021023B.常温常压下,32gO3中含有的分子数为 26.021023C.1molL1Al2(SO4)3中含有的铝离子数为 26.021023D.2molCl2与足量 NaOH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26.021023参考答案:参考答案:DA、标况下 CCl4为液态,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故A错误;B、32g O3的物质的量=mol,则分子数为6.021023,故 B错误;C、没有已知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铝离子的物质的量,故C错误;D、Cl2与足量 NaOH的反应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其中每反应 1mol Cl2转移 1mol电子,故反应 2mol Cl2转移电子数为 26.021023,故 D正确,故选 D。
点睛:本题 B、C选项为易错点,B选项要注意,温度与压强只对气体的体积有影响,与气体的质量无关;C选项易被惯性思维误导认为 Al2(SO4)3的物质的量为 1mol11.乙烯发生的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与氢气反应生成乙烷B.与水反应生成乙醇C.与溴水反应使之褪色D.与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反应使之褪色参考答案:参考答案:D12.容量瓶上不会标示A.标线B.容量C.温度D.浓度参考答案:参考答案:D容量瓶细颈梨形平底,属于量器,瓶身上要注明适宜温度,规格及标线,正确选项D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氨基酸B油脂的水解反应,都是皂化反应C淀粉和纤维素可以作为工业上生产葡萄糖的原料D蔗糖是高分子化合物,其水解产物能发生银镜反应参考答案:参考答案:C略14.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木炭与氧气的反应 B木炭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 C铝粉与氧化铁的反应 D甲烷与氧气的反应参考答案:参考答案:B15.氢气可以在氧气中燃烧在该反应中:断裂 1mol HH键消耗的能量为 Q1kJ,断裂 1 mol O=O键消耗的能量为 Q2kJ,形成 1mol HO键释放的能量为 Q3kJ。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2Q1+Q2Q3 BQ1+Q22Q3 C2Q1+Q24Q3 D2Q1+Q22Q3参考答案:参考答案:C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二、实验题(本题包括 1 1 个小题,共个小题,共 1010 分)分)16.(14分)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品牌牙膏中摩擦剂成分及其含量进行以下探究:查得资料:该牙膏摩擦剂由碳酸钙、氢氧化铝组成;牙膏中其它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生成摩擦剂中氢氧化铝的定性检验取适量牙膏样品,加水成分搅拌、过滤1)往滤渣中加入过量 NaOH溶液,过滤氢氧化铝与 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往(1)所得滤液中先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再加入过量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_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定量测定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略去)进行实验,充分反应后,测定 C 中生成的 BaCO3沉淀质量,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依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3)实验过程中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其作用除了可搅拌 B、C 中的反应物外,还有:_4)C 中反应生成 BaCO3的化学方程式是_5)下列各项措施中,不能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是_(填标号)a.在加入盐酸之前,应排净装置内的 CO2气体b.滴加盐酸不宜过快c.在 AB之间增添盛有浓硫酸的洗气装置d.在 BC 之间增添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装置(6)实验中准确称取 8.00g样品三份,进行三次测定,测得 BaCO3平均质量为3.94g。
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7)有人认为不必测定 C 中生成的 BaCO3质量,只要测定装置 C 在吸收 CO2前后的质量差,一样可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实验证明按此方法测定的结果明显偏高,原因是_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4 分)(1)Al(OH)3NaOHNaAlO22H2O (2)通入 C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盐酸有气体产生且沉淀溶解3)把生成的 CO2全部排入 C 中,使之完全被 Ba(OH)2溶液吸收4)CO2Ba(OH)2BaCO3 H2O(5)c d(6)25%(7)B中的水蒸气、氯化氢气体等进入装置 C 中被 Ba(OH)2溶液吸收了,造成质量偏大略三、综合题(本题包括三、综合题(本题包括 3 3 个小题,共个小题,共 3030 分)分)17.(13 分)有 A、B、C、D、E 五种常见化合物,都是由下表中的离子形成的:阳离子阴离子K+、Na+、Al3+、Cu2+OH、HCO3、NO3、SO42为了鉴别上述化合物分别完成以下实验,其结果是:将它们溶于水后,D 为蓝色溶液,其他均为无色溶液;将 E 溶液滴入到 C 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沉淀完全溶解;进行焰色反应,B、C 为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A、E 为黄色;在各溶液中加入硝酸钡溶液,再加过量稀硝酸,A 中放出无色气体,C、D 中产生白色沉淀,B 中无明显现象。
将 B、D 两溶液混合,未见沉淀或气体生成根据上述实验填空:写出 B、C 的化学式:B;C写出过量E滴人到C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将含 1 mol A 的溶液与含 1 mol E 的溶液反应后蒸干,仅得到一种化合物,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在A溶液中加澄清石灰水,其离子方程式为上 述 五 种 化 合 物 中 有 一 种 是 常 用 作 净 水 剂,其 净 水 原 理是:(请结合方程式及必要的文字进行叙述)参考答案:参考答案:KNO3(1 分);KAl(SO4)2(带结晶水也同样给分)(2 分)Al34OH=AlO22H2O(2 分)Na2CO3(2 分)HCO3Ca2OH=CaCO3H2O(或 2HCO3Ca22OH=CaCO3CO322H2O)(2 分)Al33H2O=Al(OH)3(胶体)3H(2 分)Al(OH)3(胶体)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它能凝聚水中的悬浮物并使之沉降,从而达到净水的目的2 分)18.(18 分)绿矾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问题 1】绿矾晶体(FeSO47H2O)由于保存不妥或长久放置,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变质为探究绿矾样品的变质情况,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
实验准备:取少量绿矾样品,用蒸馏水在烧杯中配成溶液1)方案 1:取少量溶液,加入几滴试剂(写化学式),如果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变血红色;实验结论:证明绿矾样品已被氧化2)方案 2:取少量溶液,加入几滴酸性 KMnO4溶液,如果观察到的现象是实验结论:证明绿矾样品完全被氧化3)使用 FeSO4时,如要防止 Fe3+的干扰,可以加入适量铁粉进行除杂,写出加入铁粉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4)要从 FeSO4溶液中得到绿矾晶体,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冷却结晶、过滤、自然干燥,在这一系列操作中没有用到的仪器有(此空填序号)A蒸发皿B石棉网C烧杯D玻璃棒【问题 2】灼烧绿矾的反应方程式:2(FeSO47H2O)Fe2O3+SO2+SO3+14H2O工业上常通过高温分解 FeSO4的方法制备 Fe2O3,为检验 FeSO4高温分解的气体产物中是否含有 SO2和 SO3,进行如下实验:将 FeSO4高温分解产生的气体通入下图所示的装置中请回答以下问题:(1)装置 I 中氯化钡溶液中可观察到现象若氯化钡溶液足量,将最后所得沉淀过滤、洗涤、烘干后称重为233 克,则灼烧绿矾的过程中转移了_mol 的电子2)装置 II 中试剂为品红溶液,其作用是(3)装置 III 中试剂为 NaOH 溶液,其作用是。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问题 1】(1)KSCN(2)溶液不褪色(3)Fe+2Fe3+=3Fe2+(4)蒸发浓缩;B【问题 2】(1)有白色沉淀产生002(2)检验产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