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用地适宜性评价因子及其分析.docx
2页农用地适宜性评价因子及其分析表1农用地适宜性评价因子表自然因素 经济区位因素微 Ph 土 土土有 土地有土 经 土 排 灌 交 农地值壤 壤壤机 体下效地营 地 水溉通 贸貌 母质障质构水土利规利条条条市质地碍含型位层用 模用件 件件场层量 厚效 类 影厚 度益 型 响度度表2农用地适宜性评价因子的权重评微地Ph值土壤土壤土壤有机土体地下有效土地经营土地排水灌溉交通农贸价因子貌母质质地障碍层厚 度质含量构型水位土层厚度利用效益规模利用类型条件条件条件市场影响度权重0.0330.0500.0250.0920.0580.1000.0920.0500.1000.0730.0550.0180.0910.0550.0360.073六、评价单元总分值计算单元综合分值是确定土地适宜等级的基本依据目前,土地适宜性评价中常 使用的数学模型有加权求和模型,几何平均值模型,复合模型等求得评价单元综 合分值1) 加权求和模型计算公式为:H = Ew.・f. (i=1,2,…叩;j=1,2, •••□)其中:斗为第i个评价单元的质量分值;i为评价单元编号;j为评价因子 编号;wj为第j个评价因子的权重;孔为第i个评价单元内第j个评价因子的 分值。
2) 几何平均值模型计算公式为:H = (nf )i/n (i=1,2,…叩;j=1,2, --n)其中:耳为第i个评价单元的质量分值;i为评价单元的编号;j为评价因 子编号;口为运算符;孔为第i个评价单元内第j个因子的分值3) 复合模型当某地评价因素对土地适宜性存在强限制性时,可选择混合型计算模型,计算公式为:H = nF.・Ew「f.k /100m (i=1,2,…叩;j=1,2,…山;k=1,2・・・u; m+u=n) 其中:斗为第i个评价单元的质量分值;i为评价单元的编号;j为强限制 性评价因子编号;F.为强限制性评价因素分值;七为第i个评价单元内第k6』E 强限制性因子的分值在本次土地适宜性评价中采用第一种方法结果统计1) 适宜类的划分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适宜等级后,采用总分值频率直方图和专家的意见确定 潜江市土地适宜类2) 结果上图即将适宜类反映到单元图上3) 结果统计 包括对适宜类结果进行分析、适宜类划分(一等(S1):高度适宜,即土地对该种土地用途和利用方式没有限制性或只有轻微限制,经济效益好, 能持续利用二等(S2):中度适宜,即土地对该种土地用途和利用方式的持续 利用有中等程度的限制,经济效益一般,利用不会引起土地退化。
三等(S3): 勉强适宜,即土地对该种土地用途和利用方式的持续利用有较大的限制,经济效 益差,利用不当容易产生土地退化四等(S4) 一般不适宜:是指在当前的社会 技术经济条件下,这类土地对所定用途不能利用或不能持续利用成果输出和 面积统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