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一年级新生应该培养哪些良好的习惯呢.doc

14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55487185
  • 上传时间:2018-09-3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9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年级新生应该培养哪些良好的习惯呢?一、良好的生活习惯(一)养成一定的时间观念和遵守合理的作息时间的习惯力求让孩子做到定时起床,定时睡觉,不睡懒觉教师要及时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教 育家长不要由于自己爱看电视而影响孩子的睡眠,应该规定孩子起床的时间和出门上学的 时间上学时间过早,校门尚未开启,学生在马路上游荡,容易发生意外事故;上学迟到, 不仅会影响孩子本人和班级同学的学习,还容易使孩子产生拖沓、不求上进的思想孩子 晚上睡觉前脱下的衣、裤、鞋、袜要求他自己折叠整齐,放在固定地方穿着要整齐,穿 戴时不丢三拉四穿衣、脱衣、洗脸、刷牙动作利索,不拖延时间通过不断的要求和督 促,使孩子养成无论于什么事都不浪费时间的习惯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要求孩子不喝生水,不吃不洁食物,生吃的瓜果要洗于净教育儿童不挑食,不偏食, 饭后不作剧烈运动坐、立、行、睡、读书、写字保持正确的姿势,读书、写字时眼和桌 面距离不少于 33 厘米;不在光线暗淡或直射阳光下看书;不躺着、走着或坐车时看书;看 电视要有节制,每天不超过 1 小时,与屏距离至少保持 2 米以上,否则会影响孩子的健康三)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习惯要求孩子对生活上的能自己做到的尽量自己去做,自己的东西自己整理,如穿衣、叠被、 洗脸、洗手、收拾房间、扫地倒垃圾、洗袜子、洗手帕等,并教育他们做事认真,不丢三 落四,从而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和爱整洁,有条理的好习惯。

      目前孩子自我服务习惯很差,这是一个令人十分担忧的问题如果任其存在下去,孩子 长大后就无法承担肩负的历史重任应该说,这不是孩子的过错孩子能力的逐步发展, 加上好奇,总是希望用自己的双手做些事情,这时如果能给予及时的引导和具体的指导, 就能在孩子不断享受到成功欢乐的同时,使他们形成劳动观念,形成必要习惯可是大多 数家长出于对孩子的宠爱,怕孩子劳动会吃苦受累,或者影响学习,就什么都由出己包揽 时间一长,孩子的劳动热情消失了,责任感也没有了,认为父母的照料是理所当然的,无 形中形成了以“我”为中心的思想在这种情况下再来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就困难多了 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利用家校联系手册,及时与家长取得沟通,抓住 入学后孩子具备一定劳动能力,有劳动欲望这一有利时机,及时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和自 我服务习惯二、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来说,主要使用“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 家中来客,做到尊敬有礼,家长与别人谈话时开别插嘴,客人问话,诚实回答,态度大方; 不讲污言秽语;尊敬老师和长辈,友爱同学和同辈小朋友,爱护比自己年纪小的弟妹和小 朋友;对残疾人有同情心,主动热情帮助;遵守纪律和公共秩序;保护公共财物;诚实; 不说谎;不贪小便宜等。

      三.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主要包括:上课习惯、课前准备习惯、 作业习惯、书写习惯、预 习和复习习惯以及文具的整理习惯和使用习惯等怎样真正使一年级新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正面强化,晓之以理儿童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教育是一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过程,而良好的习惯最终要落 在个体优良的外在行为上,因此,习惯的养成主要应通过行为训练和行为强化来进行碰 到孩子沾染了某些不良行为,教师要及早教育先要诚恳地、耐心地告诉他,这个行为是错的,帮助孩子辨别是非,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再引导孩子分析这个行为会造成怎样的后 果,在孩子头脑中建立起一个空间观念然后可以以商量的语气建议用另一种好的行为来 补充切不可在孩子还没有真正认识错误时,满足于孩子的口头认错,或只是大声训斥, 作为惩罚这样做不能起到教育作用在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要坚持循循善诱, 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生动形象的教育方法,引导孩子乐意去学去做,并坚 持下去如在课堂上,针对有的孩子作业速度慢,经常拖拖拉拉的毛病,可以利用手表对 他的作业进行记时,发现有进步及时鼓励:“你这一次的作业做得真快,比上一次快多了。

      ” “你看,又快了二分钟” ,从而激起孩子要求越做越好、越做越快的热情经过反复锻炼, 既加快了孩子的作业速度,又培养起孩子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而在平时的学习和活动 中,看到孩子们中有一些良好习惯的萌芽出现,老师的肯定、赞许的目光也是对这种行为 的积极强化,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习惯同时以形象化的宣传教育,使学生树立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意识也是必不可少的思想 是行动的先导学生有了正确的认识,才会有良好的行为使学生懂得“为什么这样做” , 是养成教育的前题根据《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内容,又结合班级 学生的情况,制定班风、班规,再配以寓言故事、名言警句、儿歌等加以强化把抽象的 概念变得具体、形象、生动,让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和启迪比如宣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 范》的第一条“尊敬国旗、国徽……”时,教师运用生动的语言讲解国旗的来历、国徽的 含义及《国歌》的产生历程,同时从中国近代史中选取讲述了许多先烈们为缔造新中国、 前赴后继、血染疆场的动人故事,使学生对国旗、国徽的崇敬、热爱之情油然而生由于 每周坚持这样的宣传、诱导,每周宣传《规范》中的一条,以利于学生消化理解,在理解 的基础上熟记,净化了学生的思想,形成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思想意识。

      二)言传身教 ,动之以情夸美纽斯说过:“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 ”学生具有很强的向师性,在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过程中,班主任的榜样作用是十分 重要的,他的以身作则是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极为重要的外部条件因为教师是班集体的 组织者、指导者,他的一言一行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尤其是低年级 学生,由于年龄小,他们好奇、善模仿,教师是他们的偶像,必然会成为儿童心目中最崇 高、最有威信的榜样教师的思想、信念和道德,以及态度、仪表和良好的言行等方面, 在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着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和教育作用 “学 高为师,身正为范” ,正是这个道理,而《论语子路》记述孔子的言论:“其身正,不令而 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更肯定了教师身教的重要性所以,作为班主任,身教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在平时, 教师要身体力行,要求学生 做到的,教师道德要自己做得到上课起立时,教师标准的站姿,就是无声的命令;下课 后,教师随手关灯,就是最好的榜样走进教室,看到地上的纸屑,不动声色地把它检起 来放到垃圾桶里;地上脏了,主动拿扫帚扫干净;桌面脏了,自己擦擦;桌椅歪了,排一 排……那么,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教师即使不提明确的要求,孩子也会自然而然地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对学生好的行为,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热情洋溢的话语,一个亲 昵的动作,一个微笑,都能对学生起到激励的作用此外,在培养过程中,教师要经常运 用检查、鼓励、表扬、批评等手段进行强化,促使孩子早日养成良好的习惯三)严格要求,持之以恒不少教师为培养习惯也做了不少工作,但总是收获不大,一个重要问题是:缺乏严格要 求如有的教师虽然也对孩子提出—定的要求,但为了抓教学质量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 用在教学上,在行动上不加以督促,遇到困难后就任其打退堂鼓这样不仅不能养成良好 的习惯,还会加深孩子的惰性,使他们越来越缺乏迎战困难的勇气,这种做法有百害而无一利教师对孩子的要求不宜过多、过高,要切合他们的实际要求一旦提出,就要督促 孩子做到,决不轻易改变良好习惯的养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必须经过长期的训练为此,教师一定要有耐 心、要持之以恒同时要讲究科学性和渐进性目标的达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应根据学生 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由易到难,把握好训练的层次,将学生应掌握的规范分解成若干 个小点,帮助学生逐渐掌握一个规范可以分“小步子”实施,一步一步地训练,使学生 一步上一个台阶,逐渐适应小学生活;也可以一个月或一周抓一个训练重点,一点一点来 训练,逐渐增加训练内容,将总目标分解、落实到各个阶段的小目标中去实现,而且要允 许学生反复。

      加强针对性和实践性由于小学生的自制能力较差,他们的认识和行为常常会 不一致即使他们了解并熟记了各种规范和要求,有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仍旧会冒头,将教 师辛勤工作的成果付之一炬这就要求教师要随时抓苗头,强化常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 的行为习惯要讲究科学不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一味地高标准严要求,有时只会适得其 反四)家校合一,导之以行学生成长的第一个现实存在即身体,是由家庭提供的;学生成长的第一社会存在即教育环境,也 是由家庭提供的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学校的实施者是教师, 家庭教育的实施者是家长,不论教师还是家长,都希望孩子有出息因此,学校教育、家 庭教育在目的、原则方面是一致的,但是二者的环境、方式以及影响力等方面则差距很大, 需要相互补充、配合和支持日常生活中,父母对子女进行启蒙教育,言谈举止影响着孩 子,孩子总以自我为中心的品行形成的最主要、最直接原因也恰恰在家长如在学校,我 们教育孩子孝敬父母,可是在家里许多父母却总是无休止地疼爱孩子担心这,担心那,却 没有教育孩子如何成为一个有孝心的人这样,两种教育脱钩,就使学校进行教育留于形 式研究发现,所谓“问题儿童”多数出生在对子女溺爱、父母对孩子态度不一等因素的 家庭。

      所以只有把学校和家庭结合起来,让父母配合学校,才能取得教育的成功既然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有一个从学校到家庭或从家庭到学校的过程,那么要使孩 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就应该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取得家长的大力支持为了取得家长的大力 支持,首先要做好家长的工作,可以通过个别交谈、个别约谈、家访、与家长建立联系本 等形式了解并理解家长的教养心态,教育行为,注意尊重家长的人格,以平等、友善、建 议式的口吻与家长共同商讨,解决问题并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方法,提高家长的认识,引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不要只注重 孩子的智力开发而忽视习惯的培养,使他们懂得作为一个称职的家长,不仅要为孩子的成 长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从生活上关心他们,提供和谐的成长环境,还要从小培养他们的 良好的习惯要通过言辞、情感和行为潜移默化的催发孩子,要让孩子学会做人的基本道 理,同时配以具体指导,这里既包括对某些行为动作在技术上的指导,也包括在孩子遇到 困难时如何克服它的指导这样家校合一共同施教,在充分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的基础上, 引导孩子与教师,孩子与家长制定在园、在家应遵守的,科学的、合理的生活规则、学习 规则、游戏规则,并且贯穿于一日生活中,将这种带强制性的,必须遵守的规则,内化为 自主的、自觉的、习惯性的良好行为,从而使孩子较为顺利地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并顺 利地融入小学生活。

      总之, 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好习惯的培养是个繁琐细致的工作,它是需要所有老师共同进 行的一项综合性工作我们必须抓住时机,循循善诱,使孩子们真正做到“好习惯,早养 成,益终身”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还要把这项工作认真细致地坚持下去,使每位学生 都能养成良好习惯小学一年级卫生管理心得小学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还不会有条理细致地做事情,所以做起卫生来不会得心应 手在日常工作中我取得了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首先,作为一年级老师就要有足够的耐心去教他们,让他们知道怎样才算真正的会扫 地因此,开学的头一两个星期一年级的班主任就要早到一会,教学生如何去扫地比如, 一组学生怎样合理分工,扫地时水要洒多少为最合适笤帚怎样拿,必要时还要给他们示 范一下,许多的小细节都要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及时给以指正 二、要制定一些卫生管理条例,这些卫生管理条例应结合一定的奖励措施才会发挥作用 在奖励措施实施的过程中应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因为接受表扬与接受批评相比,这一年 龄阶段的学生更易接爱表扬但教师仍要明白,表扬的效果并不会持久,要想一劳永逸那 是绝对不可能的我是这样制定具体条例的:1、值日生应比平时早到 10 分钟2、来到就 应及时做值日,表现突出做事认真会受到老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