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失效情况下建立程序管制的方法.docx
3页图 1雷达失效情况下建立程序管制的方法Methods of Establishing Pr ocedur al Contr ol in the Situation of Radar Failur e民航西北空管局管制中心仝啸野张恒钢当雷达失效时,在采取所有必 要的紧急措施之后,最终要迅速建 立程序管制,继续实施管制服务 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根据西安 进近进离场航路的分布和程序管制 规定,结合实际,探讨西安进近管 制范围内程序管制的方法 一、雷达失效时采取的紧急措 施雷达失效时所采取的紧急措 施,在 《中国民用航空交通管理规 则》 (民航总局令第 86 号)中, 第二百六十一条中有较为明确的描 述: 遇到雷达设备失效,雷达管制 员应当采取如下措施: a.标出所有已识别的航空器 的位置,与非雷达管制员共同采取 行动,在航空器之间建立非雷达间 隔要求非雷达管制员承担已建立 非雷达间隔的航空器的管制工作, 立即通告所有航空器雷达管制服务 终止并实施程序管制间隔; b.由雷达间隔转为程序间隔 时,紧急情况下可采用半数高度层 调配高度间隔,但应尽早配备规定 的高度层; c.通告相邻管制区实施程序 管制的情况,并向航空器飞入相邻管制区实施程序管制移交,可采取 措施限制进入本区域的航空器数 量,以达到在没有使用雷达的情况 下能安全处理航空器的数量; d.及时通知雷达保障部门雷 达故障情况。
当西安进近雷达失效时,在以 上措施履行情况下,还需要采取的 措施有: 1.向空军西安基地、西安塔台 管制室、西安区域管制室通报:西 安进近雷达失效,并开始实行程序 管制 2.向空军西安基地申请等待 点、进离场受限空域及复飞程序, 并请空军西安基地协助雷达监视空 中动态 3.西安进近实施流量控制,限 制离港及进港飞机数量; 4. 利 用 DME、 NDB、 VOR、 目 视、仪表等间隔规定实行程序管 制 二、西安进近空域简介 西安进近管制范围内空域、航 路航线分布情况 (图 1) 西安进近管制范围即为:宜 君——商县——宁陕——长武四点 连线范围以内,高度 FL060 以下除 西安 / 咸阳塔台范围以外空域,内有 4 条走廊,其中三原——宜君为 1号走廊,烟庄——商县为 2 号走 廊,烟庄——宁陕为 3 号走廊,咸 阳 G 台——长武为 4 号走廊 三、西安进近范围内管制冲突 情况( 一) 空域基本情况 如图 1,西安机场不划设机场 区域,加之西安进近内周围空军机 场 (临潼、阎良、户县、武功)活 动密集,限制多,所以西安进近进 离场航空器的调配只能在机场北侧 (三原 (三原 (OD) )——烽火 (烽 火 (GF) )连线以南、跑道延长线图 2图 3图 4图 5图 6专业探索空中交通管制 /ATC以北)三角连线之间的狭小区域进 行,调配困难。
二) 管制冲突点 西安进近进离场航路没有分 开,所有走廊均为双向进出,西安 进近进离港飞机冲突点较多,主要 集中在走廊内外口, 即三原 NDB, 烟 庄 NDB, 烽火 NDB, 西进台(G) NDB, 宜君 VOR/DME, 商县 VOR/DME, 宁陕 VOR/DME, 长武 NDB四、西安进近范围内紧急恢复 程序管制的调配方法(一)根据 《飞行间隔规定》 第二章第 12 条:在相邻航线上飞 行的各架 (批)航空器,飞行高度 相同或小于规定的高度差时,其横 向间隔不小于 20 公里制定以下 两点程序管制调配方法 1.进港航空器在走廊内口以 外 (即烟庄 (ZS) 、三原 (OD) 、烽 火 (GF)以外)建立高度差2 号 走廊、3 号走廊进港航空器其中一 架在距本场 DME37 以外可相互穿 越、建立高度差 (图 2) 火 (GF) 、烟庄 (ZS)以外可相互 穿越、建立高度差 (图 4) ;1 号走 廊 、4 号走廊 、3 号走廊,离 港 航 空 器 过 三 原 (OD) 、 烽 火 (GF) 、烟庄 (ZS)之后可相互穿 越、建立高度差 (图 5) 。
a.航迹差在 0 度至 45 度范围 内: ——不论进场航空器在何位 置,为离场航空器加入航线 3 分钟 后 (参见附件九图 25) ; ——走廊口有导航台设备且能 正常工作,进场航空器位置在距机 场 3 分钟以外,为离场航空器起飞 加入航线后 (参见附件九图 26) b.航迹差在 46 度至 90 度范 围内: ——不论进场航空器在何位 置,为离场航空器加入航线 5 分钟 后 (参见附件九图 27) ; ——走廊口有导航台设备且能 正常工作,进场航空器位置在距机 场 5 分钟以外,为离场航空器起飞 加入航线后 (参见附件九图 28) 1.当使用 05 号跑道起降时, 制定以下调配方法: (1)出 4 号走廊的航空器与 2 号走廊进港的航空器 (烟庄 (ZS) 以外)用 0—45°可用距离本场 3 分钟以上进离港航空器可相互穿 越、建立高度差 (图 6) ;(2)3 号走廊进港航空器与 1 号走廊出港航空器用 0—45°可用 距离本场 3 分钟以上进离港航空器 可相互穿越、 建立高度差(图 7) ; (3)3 号走廊进港航空器与 4 号 走 廊 出 港 航 空 器 可 用 45° - 90° 距 离 本 场 5 分 钟 以 上 (即 DME27 以外)进离港航空器可相互 穿越、建立高度差 (图 8) 。
2.离港航空器出 1 号走廊、 4 号 走 廊 , 在 三 原 (OD) 、 烽 火 (GF)以外可相互穿越、建立高度 差 (图 3) ;2 号走廊 、3 号走廊 离港航空器其中一架在 DME37 以外 可相互穿越、建立高度差;1 号走 廊、4 号走廊 、2 号走廊离港 航空器在航空器过三原 (OD) 、烽(二)根据 《中国民用航空交 通管理规则》 (民航总局令第 86 号)第 116 条: 在 C 类空域飞行时,同时进、 离场航空器相互穿越或占用对方高 度层最低间隔标准应当符合如下规 定:8《空中交通管理》 2007 年 第 6 期图 7图 10 (6)4 号走廊进港航空器与 2 号走廊、3 号走廊离港航空器, 当 4 号走廊进港航空器距离本场 3 分钟以上与出 2 号走廊、3 号走廊 通场的离港航空器可相互穿越 (图 11) 图 12图8(4)1 号走廊进港航空器与 2 号走廊、3 号走廊离港航空器可用 0—45°当离港航空器通场时,1图 13 号走廊进港航空器距离本场 3 分钟 高度,可充分利用目视飞行或仪表 以上进离港航空器可以相互穿越、图 11 飞 行 相 遇 后 20KM 可 相 互 穿 越 。
建立高度差 (图 9) 2.当使用 23 号跑道起降时,(距同一测距台) 制定以下调配方法:4.可利用飞行间隔规定中其 (1)出 2 号走廊、3 号走廊的他飞行间隔规定实行程序管制离港航空器可在跑道北侧上升,且结束语 不穿越右三边,可与距离本场 5 分程序管制是雷达管制的前身, 钟以外的 2 号走廊、3 号走廊进港作为一种古老的管制方式,它仍然 的航空器相互穿越、建立高度差,在雷达设备失效的情况下扮演着重 利用 (45°—90°距本场 5 分钟)要角色,因此我们不能够简单将其 (图 12) 归为历史,而是尽可能发挥其尚存 图 9(2)4 号走廊进港航空器与 2的重要价值西安地区仅仅是中国 (5)出 2 号走廊、3 号走廊的号走廊、3 号走廊离港航空器,当广大管制区域的一个典型缩影,相 离港航空器在跑道北侧上升高度且 离港航空器通场时,4 号走廊进港信不少矛盾和现状在我国广大地区 不过左三边可与距本场 5 分钟以上 航空器距离本场 3 分钟以上进离港都仍然存在,希望西安进近管制范 的 DME27 以外2 号走廊、3 号走 航空器可相互穿越、建立高度差围的紧急情况下恢复程序管制的调 廊进港航空器的航空器相互穿越、(图 13) 。
配方式方法能够对其它正在实施这建立高度差 (利用 45°—90°距3.如果不准备相互穿越,可一步的地区有所裨益 本场 5 分钟) (图 10) 低高度相遇,但必须满足最低安全( 张嘉宁 编校)空中交通管制 /ATC9Air Traffic Management/200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