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doc
6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发挥多媒体的作用 皇甫初中 宁 燕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的逐步深入,如今,许多语文教师都运用课件来辅助教学,电教课、网络课,一时成为热门的话题有的老师认为,使用教学课件能创设直观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的则以为不然,认为多媒体手段的使用,往往导致师生不能深入理解课本内容,还牵扯过多的精力,限制了学生想象力的发展等等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多媒体的优势,避免进入喧宾夺主、鸠占雀巢的误区呢?我结合自己在培训中的体会以及教学实践与思考简单谈谈,多媒体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如何才能完美整合,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网络资源对我来说主要是互联网的运用和交流,在网上,几乎各类资料都可以查阅到,互联网为老师们提供了一流的教学资源空间,极大地提高了我们教师学习和开发资源的效率 我在网上搜集自己需要的教学资源,通常的情况下是通过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搜索所需内容,很快捷,但这种方法的缺点是过于盲目、搜索结果质量参差不齐、真伪难辨,有时还需要注册会员、付费等问题,就比较麻烦。
所以还是选择一个资源充足、更新速度快、服务便捷、可实现上传下载的教学资源网站(像无忧无虑中学语文教学网)作为自己的资源根据地,这样在搜集资料时直接到该站寻找,如果站内寻找不到所需资源,再通过搜索引擎搜索,以提高效率同时,“舍其糟粕,取其精华”,网上各类资源我们在选择时不能原版照套,选择对自己有用的,再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学生的实际情况,重新整理设计,这样才能把多媒体资料做到真正为我们教师所用,为学生服务二、“现”“传” 相结合,课堂轻松又高效 我认为现代多媒体运用在教学中虽然优点很多,譬如教师不用板书,可以多一点教学时间;可以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化难为易,使抽象内容具体化,更加生动形象;有利于创设诱人的情景,激发学生思维积极性,但是,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很多的地方还是离不开传统教学媒体的语文的教学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试想,该教师范读的时候,学生听得是录音,该板书的时候,学生看得是大屏幕,该读名著的时候,学生看电影这样,学生整天不是听就是看,无法培养他们的语文能力,无法帮他们走进文本,无法感受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语言魅力,老师无法让学生信服,有真感 我觉得教师深情的朗读,漂亮的板书,才能让学生由钦佩而信服,进而牢记教师所传授的知识。
多媒体和学生无法进行真心的交流,它是老师事先预设好,在学生有疑问或有偶发事件时,多媒体都无法处理,而且多媒体一经制成,课堂上不易修改,而传统的教学媒体可以作临时调动:错的改正,多余的删除,没有的加上 去年我教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百合花》时,自认为设计了一堂精彩的多媒体课,共分两课时,我制作了19个幻灯片,贯穿课堂始终,满满两节课我一个字都没在黑板上写,只动用了嘴和鼠标,整节课下来,自我感觉良好,精美的图片,环环相扣的问题,自认为完美无缺的答案,却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给他们质疑和有不同见解的机会前两天再次执教《百合花》,翻出旧教案和课件,同同事交流,才发现教案设计中媒体使用的问题和自己知识的浅薄,赶紧修正改进,课堂效果很好 因此,我认为在教学中使用现代多媒体计算机和传统教学媒体,要因人、因内容而易,因地、时制宜,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现”“传”相结合,合理选择教学媒体,才能取得更好的课堂效果 三、高效传授知识与情感交流相融合 多媒体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其目的是弥补教师授课时“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不足,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辅助手段,而不能代替教师的教学活动。
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把一堂课的所有环节、所有内容统统纳入课件中,甚至一个小小的提问,以及本应由教师对学生活动作出的反应也由电脑代劳了,从而造成多媒体独霸课堂,教师成为多媒体技术的奴隶的局面我曾听过一堂初中复习课,内容是病句的辨析与修改教师在课件制作时,将掌声与叹息声都作了“精心的安排”,每当学生改对或改错一个病句,电脑即出示掌声或叹息声且不论如此周密的设计是否必要,单就面对的初三学生而言,这样的设计就显得有点矫揉造作、哗众取宠了即使电脑有极强的智能性,即使是面对交互性极强的网络教学,机械僵硬和冷冰冰的人机对话也不能取代师生情感的交流因为,教学过程 是个十分复杂、微妙的过程,教师的一个手势、一次微笑、一句赞语对学生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体态语言,对提高教学效果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要处理好知识传授与情感交流的关系,主要是要处理好"人"与"机"的关系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双向互动的,既有知识的传授、反馈,又有感情的交流而"人"与"机"则是单向交流,缺乏能动的情感交流这就决定了人机交流不能取代师生交流因此,在多媒体的使用时间比例上,要突出教师在"教"中的主体地位,而不能以"机"取而代之。
在多媒体的使用方式上,要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要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用课件的演示代替老师的讲解,老师一节课的时间里主要任务是不断地点击鼠标,用老师事先设计的课件流程取代学生思维的发展轨迹,学生在台下仰着脖子当观众这种做法是十分错误和有害的在语文教学中更是如此因为语文是人们交流思想、表情达意的工具,语文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如果老师被多媒体软、硬件所取代,师生的感情交流就无从谈起,那么语文教学也失去了自身的魅力因此,在制作多媒体的课件时,要注意融入情感调动因素,如音乐、朗读录音等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要关注课件运行过程中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调整教学的进度快慢和启发方式,用积极的情感交流带动知识的学习运用四、让语文教学在多媒体的衬托下熠熠生辉语文课堂上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师生可以共同体味人间真情,在语文的乐章上谱写爱与美的赞歌 上个学期,学校组织青年教师的比赛课我报名参加,准备讲“邀古人走进文章,携诗歌秀出文采”——如何运用诗歌增强文章的文采 我首先制作了两张幻灯片,内容为方文山作词、周杰伦演唱的《青花瓷》的副歌部分的歌词从百度图片中,找到一张烟雨蒙蒙的图片作为背景,那蒙蒙的淡灰色,如烟如雾的景象,再插入周杰伦的原唱,我独自欣赏,觉得很完美。
到讲课的时候,同学们听着熟悉的歌曲,看着精彩的歌词,欣赏着诗意的图片,一下子就被震撼了他们完全沉浸在了那一片朦胧的烟雨图景中,如痴如醉的学生那种欣喜、那种惬意、那种享受的表情,都在向我传达一种信息:他们完全入境了这对于一节讲解文章文采的课来讲,无疑是再好不过了这为我的这节课开了一个好头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营造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使之升华的有效手段之一可以使课堂变枯燥为趣味,变负担为轻松;氛围营造,使遥远变为现实,使抽象变为形象,使高深变为浅显只要我们为人师者勤于钻研,精心设计,操作得当,一定能让我们的学生真切体味到——“学习是生活中最有趣和最伟大的游戏”, 而不是负担和艰苦,我们的语文教学亦会在多媒体的衬托下熠熠生辉! 综上所述,运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是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只要我们将多媒体技术跟传统的教学模式结合起来,在透彻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科学地开发和选择多媒体课件,就一定能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很好地完成教学目的,充分体现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从而实现教育的信息化、现代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