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SDSPAGE凝胶电泳1.ppt

43页
  • 卖家[上传人]:206****923
  • 文档编号:55516335
  • 上传时间:2018-10-0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38MB
  • / 4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SDS-PAGE凝胶电泳,SDS-PAGE凝胶电泳,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SDS-PAGE的优点 SDS-PAGE的缺点 实验常见问题及处理 小技巧,实验原理,源起 基本原理 分类 分离范围 实验中各成分作用,源起,1967年由Shapiro建立 1969年由Weber和Osborn进一步完善他们发现样品介质和丙烯酰胺凝胶中加入离子去污剂(SDS)以后,蛋白质亚基的电泳迁移率主要取决于亚基分子量的大小,电荷因素可以忽视.,基本原理之一,阴离子去污剂SDS破坏蛋白质分子之间及与其它物质分子之间的非共价键,使蛋白质变性而改变其原有的构象,并同蛋白质分子充分结合形成带负电荷的蛋白质-SDS复合物 强还原剂巯基乙醇打开蛋白质分子内的二硫键使这种结合更加充分基本原理之二,结合了SDS的蛋白质在水溶液中的形状类似于长椭圆棒,不同的蛋白质-SDS复合物其椭圆棒的短轴长度恒定,而长轴的长度则与蛋白质分子量的大小成正比 这样的蛋白质-SDS复合物在电场作用下,其迁移率便不再受蛋白质原有的净电荷及形状等因素的影响,而主要取决于其分子量大小这一因素根据这一特点,就可以将各蛋白组分按分子量大小分开分类,PAGE根据其有无浓缩效应,分为连续系统和不连续系统两大类. 连续系统电泳体系中,缓冲液pH值及凝胶浓度相同,带电颗粒在电场作用下,主要靠电荷和分子筛效应。

      电泳槽,不连续系统,不连续系统中由于缓冲液离子成分,pH,凝胶浓度及电位梯度的不连续性,带电颗粒在电场中泳动不仅有电荷效应,分子筛效应,还具有浓缩效应,因而其分离条带清晰度及分辨率均较前者佳浓缩胶,浓缩胶的作用是有堆积作用,凝胶浓度较小,孔径较大,把较稀的样品加在浓缩胶上,经过大孔径凝胶的迁移作用而被浓缩至一个狭窄的区带 当样品液和浓缩胶选Tris/HCl缓冲液,电级液选Tris/甘氨酸电泳开始后,HCl解离成氯离子,甘氨酸解离出少量的甘氨酸根离子蛋白质带负电荷,因此一起向正极移动,其中氯离子最快,甘氨酸根离子最慢,蛋白居中浓缩胶,电泳开始时氯离子泳动率最大,超过蛋白,因此在后面形成低电导区,而电场强度与低电导区成反比,因而产生较高的电场强度,使蛋白和甘氨酸根离子迅速移动,形成以稳定的界面,使蛋白聚集在移动界面附近,浓缩成一中间层分离胶,孔径较小,通过选择合适的凝胶浓度,可以使样品很好的分离.当样品进入分离胶,pH,凝胶孔径改变,使慢离子的泳动率变大,超过蛋白,高强度电场消失.因此蛋白在均一的pH和电场强度下通过分离胶.如果蛋白质分子量不同,通过分离胶受到的摩擦力不同,泳动率也不同,因此能够根据蛋白的分子量不同而分开.,凝胶由两种不同的凝胶层组成。

      上层为浓缩胶,下层为分离胶在上下电泳槽内充以Tris-甘氨酸缓冲液(pH8.3),这样便形成了凝胶孔径和缓冲液pH值的不连续性在浓缩胶中 HCl几乎全部解离为Cl-,但只有极少部分甘氨酸解离为H2NCH2COO-蛋白质的等电点一般在pH=5左右,在此条件下其解离度在HCl和甘氨酸之间当电泳系统通电后,这3种离子同向阳极移动其有效泳动率依次为Cl->蛋白质>H2NCH2COO-,故C1-称为快离子,而H2NCH2COO- 称为慢离子浓缩效应之一,浓缩效应之二,电泳开始后,快离子在前,在它后面形成离子浓度低的区域即低电导区电导与电压梯度成反比,所以低电导区有较高的电压梯度这种高电压梯度使蛋白质和慢离子在快离子后面加速移动在快离子和慢离子之间形成一个稳定而不断向阳极移动的界面由于蛋白质的有效移动率恰好介于快慢离子之间,因此蛋白质离子就集聚在快慢离子之间被浓缩成一条狭窄带这种浓缩效应可使蛋白质浓缩数百倍样品进入分离胶后,慢离子甘氨酸全部解离为负离子,泳动速率加快,很快超过蛋白质,高电压梯度随即消失此时蛋白质在均一的外加电场下泳动,但由于蛋白质分子所带的有效电荷不同,使得各种蛋白质的泳动速率不同而形成一条条区带。

      电荷效应之一,电荷效应之二,与SDS结合的蛋白质的构型也发生变化,在水溶液中SDS-蛋白质复合物都具有相似的形状,使得SDS-PAGE电泳的泳动率不再受蛋白质原有电荷与形状的影响因此,各种SDS-蛋白质复合物在电泳中不同的泳动率只反映了蛋白质分子量的不同电荷效应之三,但在SDS-PAGE电泳中,由于SDS这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以一定比例和蛋白质结合成复合物,使蛋白质分子带负电荷,这种负电荷远远超过了蛋白质分子原有的电荷差别,从而降低或消除了蛋白质天然电荷的差别;此外,由多亚基组成的蛋白质和SDS结合后都解离成亚单位,这是因为SDS破坏了蛋白质氢键、疏水键等非共价键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的有效分离范围取决于用于灌胶的聚丙烯酰胺的浓度和交联度在没有交联剂的情况下聚合的丙烯酰胺形成毫无价值的粘稠溶液,而经双丙烯酰胺交联后凝胶的刚性和抗张强度都有所增加,并形成SDS蛋白质复合物必须通过的小孔这些小孔的孔径随 “双丙烯酰胺~丙烯酰胺” 比率的增加而变小,比率接近 1:20 时孔径达到最小值SDS聚丙烯酰胺凝胶大多按“双丙烯酰胺~丙烯酰胺”为1:29 配制,试验表明它能分离大小相差只有3% 的蛋白质分离范围,凝胶的筛分特性取决于它的孔径,而孔径又是灌胶时所用丙烯酰胺和双丙烯酰胺绝对浓度的函数。

      用5~15%的丙烯酰胺所灌制凝胶的线性分离范围如下表:,,双丙烯酰胺~丙烯酰胺摩尔比为 1:29实验中各成分作用,聚丙烯酰胺 SDS 甘氨酸 上样缓冲液 固定液 染色剂,丙烯酰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聚丙烯酰胺,四甲基乙二胺(TEMED),过硫酸胺(AP),激活作用,激活作用,,,共聚合,被激活的单体和未被激活的单体反应开始了多聚链的延伸,正在延伸的多聚链也可以随机地通过Bis的作用进行交叉互联成为网状结构,最终多聚物聚合成凝胶状,而其孔径大小等特征由聚合条件及单体浓度决定丙烯酰胺(Acr) 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Bis),十二烷基硫酸钠(SDS),SDS是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它能按一定比例与蛋白质分子结合成带负电荷的复合物,再与PAGE技术结合,则谱带差异更加明显、清晰,并可测定蛋白质分子量SDS带有大量负电荷,当其与蛋白质结合时,所带的负电荷大大超过了蛋白质原有的负电荷,因而消除或掩盖了不同种类蛋白质间原有电荷的差异,使蛋白质均带有相同密度的负电荷,因而可利用分子量的差异将各种蛋白质分开当蛋白质的分子量在15,000~200,000之间时,样品的迁移率与其分子量的对数呈线性关系。

      符合如下方程式:Lg MW =-b  m R + K 其中,MW 为蛋白质的分子量,m R 为相对迁移率,b为斜率,K为截距当条件一定时,b与K均为常数因此通过已知分子量的蛋白与未知蛋白的比较,就可以得出未知蛋白的分子量样品和浓缩胶中的氯离子形成移动界面的先导边界,而甘氨酸分子则组成尾随边界,在移动界面的两边界之间是一电导较低而电位滴度较陡的区域, 它推动样品中的蛋白质前移并在分离胶前沿积聚甘氨酸,此处pH值较高, 有利于甘氨酸的离子化,所形成的甘氨酸离子穿过堆集的蛋白质并紧随氯离子之后,沿分离胶泳动从移动界面中解脱后,SDS-蛋白质复合物成一电位和pH值均匀的区带泳动穿过分离胶,并被筛分而依各自的大小得到分离上样缓冲液之一,蛋白上样缓冲液(SDS-PAGE loading buffer)是一种以溴酚蓝为染料,5倍浓缩的SDS-PAGE凝胶电泳上样缓冲液,用于常规的SDS-PAGE蛋白电泳样品上样分为还原型和非还原型两种,还原型上样缓冲液中的巯基可使蛋白分子的链内二硫键和链间二硫键断裂,使通过二硫键连接的各亚单位彼此分离,在电泳凝胶上显现多个蛋白条带上样缓冲液之二,注意事项 分为还原型和非还原型两种,还原型上样缓冲液中含一定量的DTT或巯基乙醇,有轻微刺激性气味,较易区分;含巯基的试剂有一定的毒性,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上样缓冲液之三,使用说明 1.按每4 μl蛋白样品加入1μl蛋白上样缓冲液的比例,混合蛋白样品和蛋白上样缓冲液(5×)。

      2. 100℃或沸水浴加热3~5min,以充分变性蛋白 3. 冷却到室温后离心数秒钟,混均后再离30 s,取上清直接上样到SDS-PAGE胶加样孔内即可 4. 通常电泳时染料到达胶的底端附近(0.5 ~1cm)即可停止电泳增加样品密度以保证蛋白质沉入加样孔内,一般上样缓冲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甘油或蔗糖,这样可以增加样品的比重上样缓冲液中的甘油非常重要,起增加粘度的作用,这可以阻止样品从梳样孔中扩散出来到电泳缓冲液中指示剂检测电泳的行进过程,一般加入泳动速率较快的溴酚蓝指示电泳的前沿 上样缓冲液之四,甲醇/冰醋酸固定液,甲醇/冰醋酸固定液,甲醇:有固定、硬化和脱水的作用可以固定白蛋白、球蛋白、核蛋白,但对核蛋白固定效果较差(亲和力小且易自溶)甲醇固定的特点是杀死快,渗透力强,对组织收缩较大(可收缩20左右),可使材料变硬 冰醋酸:纯醋酸在温度稍变低时即形成冰晶,所以又称为冰醋酸常用0.3~0.5的浓度作为固定液冰醋酸对材料有膨胀作用,对核蛋白固定好,可与水、酒精、氯仿混合染色剂,考马斯亮蓝染色 常用染色方法 银染法金属离子染色法以考马斯亮蓝染色为例,,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浓度,是利用蛋白质―染料结合的原理,定量的测定微量蛋白浓度的快速、灵敏的方法。

      考马斯亮蓝,考马斯亮蓝,考马斯亮蓝最大光吸收在488nm;当它与蛋白质结合后变为青色,蛋白质-色素结合物在595nm波长下有最大光吸收其光吸收值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因此可用于蛋白质的定量测定蛋白质与考马斯亮蓝G-250结合在2min左右的时间内达到平衡,完成反应十分迅速;其结合物在室温下1h内保持稳定该法是1976年Bradford建立,试剂配制简单,操作简便快捷,反应非常灵敏,可测定微克级蛋白质含量,测定蛋白质浓度范围为0~1000μg/mL,是一种常用的微量蛋白质快速测定方法垂直板电泳装置,加样,样品迁移方向,水平式电泳装置,电泳缓冲液,凝胶,电泳过程中分子迁移的规律,小分子走在前头,大分子滞后电泳凝胶相当于凝胶过滤中的一个带孔胶粒混合样品,带孔胶,按分子大小分离,电泳方向,电泳,小分子,,大分子,,电泳后的凝胶经考马斯亮蓝染色、脱色后的凝胶照片,夹在两块玻璃板之间的凝胶,电泳缓冲液,电泳缓冲液,加在槽中的经SDS处理的样品,分子量小,分子量大,电源,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