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混凝土浇筑施工工程质量管理及检查要点(定稿).docx
11页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要点及检查流程1、 依据标准: 22、 事前管理 22.1材料及机具准备 22, 1. 1 水泥: 22. 1.2 砂: 22.1.3 石子: 22. 1.4 水: 22.1.5外加剂: 22. 2.1自拌栓施工准备 32. 2. 2商品碇施工准备 33、 主体碇施工事中管理 33.1施工步骤 33. 2现场准备 33. 3过程管理 43.3.1自拌碇搅拌. 43. 3. 2栓运输. 43・3. 3栓浇筑. 43・3・4栓养护及成品保护. 63. 3. 5后浇带施工. 63.3.6冬季施工. 63・3・7雨季施工. 74、 楼地面碇施工事中控制 74.1施工步骤 74.1.1水泥砂浆(细石栓)楼地面. 74.1. 2花岗岩(地砖)地面. 84. 2事前控制 84. 2・1施工组织控制. 84. 2. 2原材料控制. 84. 2. 3工具控制. 94. 2. 4施工准备控制. 94.3事中控制 94・3・1水泥砂浆楼地面(细石栓) 94.3.2花岗岩及地砖地面. 104. 3. 3栓养护及成品保护. 105、 质量检验标准 10K依据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技术规程》 JGJ3 -2002《普通混凝上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5 —2000《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98/T —2010GB501 19-2003GB50210—2001GB50209—2010JC205—92《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2006《混凝十.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2、事前管理2. 1材料及机具准备2. 1. 1水泥:水泥的品种、标号、厂别及牌号应符合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
使用前必须对 其强度、安定性进行复检并有质量证明书及复试试验报告2. 1.2 砂:砂的粒径、产地、氯离子含量等应符合混凝上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使用前必须对 其含泥量进行检验,砂的含泥量应不超过3%2. 1.3石子:石子(碎石或卵石):石子的粒径、级配、产地、压碎指标值、碱集料反应等应符合 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石子须有原材料检测报告单2. 1.4 /K:宜采用饮用水2. 1・5外加剂:所用混凝土外加剂的品种、生产厂家及牌号应符合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外加剂应 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及使用说明,并应有有关指标的进场试验报告外加剂必须有掺量试 验2.1.6主要机具的检查及准备:2. 1.6. 1混凝土搅拌机、磅秤(或自动计量设备)、双轮手推车、小翻斗车、尖锹、 平锹、混凝土吊斗、插入式振捣器、木抹了、长抹了、铁插尺、胶皮水管、铁板、串桶、 塔式起重机等应按需准备充足,并保证完好2. 1.6.2准备急需的准备品、配件等,以备修理用2. 2.1自拌碇施工准备2.2. 1.1根据试验室已下达混凝上配合通知单,并通过计算调整为每盘实际使用的施工配合比,并公布于搅拌配料地点的标牌上2. 2. 1. 2所有原材料应经有相应资质检测单位检测,且检测数据应全部应符合配合比通知单所提出的要求。
2. 2.1. 3搅拌机及其配套的设备应运转灵活、安全可靠2. 2.1. 4所有计量器具必须有检定的有效期标识2. 2.1. 5管理人员向作业班组进行配合比、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交底2. 2.1. 6新下达的混凝土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2. 2・2商品栓施工准备2.2.2. 1浇筑混凝土层段的模板、钢筋、预埋件及管线等全部安装完毕,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并办完隐、预检手续2. 2. 2. 1浇筑混凝土用的布料机架子及马道已支搭完毕,并经检杳合格2. 2. 2. 3水泥、砂、石及外加剂等经检查符合有关标准要求,试验室已下达混凝土配 合比通知单2. 2. 2. 4磅秤经检查核定计量准确,振捣器(棒)经检验试运转合格塌落度、和易 性经检测,满足要求2. 2. 2. 5施丄现场必须对性制作同条件养护试件、标准养护试件2. 2. 2. 6 T长根据施丁•方案对操作班组已进行全面施工技术交底,混凝土浇筑许可证 已被批准3、主体秘施工事中管理3. 1施工步』作业准备一混凝土搅拌一混凝土运输一柱、梁、板、剪力墙、楼梯混凝土浇筑与振 捣f养护3. 2现场准备浇筑前应将模板内的垃圾、泥上等杂物及钢筋上的汕污清除干净,并检查钢筋的水 泥砂浆垫块是否垫好。
如使用木模板时应浇水使模板湿润柱子模板的扫除口应在清除 杂物及积水示再封闭3. 3过程管理3. 3. 1自拌栓搅拌3. 3.1.1根据配合比确定每盘各种材料用量及车辆重量,分别固定好水泥、砂、石各 个磅秤标准,确保各种材料的用量准确3. 3. 1.2装料顺序:一般先倒石子,再装水泥,最后倒砂子3. 3. 1.3搅拌时间:为使混凝土搅拌均匀,自全部拌合料装入搅拌筒中起到混凝土开 始卸料止,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可按表4-34规定采用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s) 表4-34混凝土坍 粮(cm)搅拌机 机型搅拌机出料量(L)<250250〜500>500W3自落式90120150强制式6090120>3自落式9090120强制式6060903. 3. 1.4混凝土开始搅拌时,由项冃技术负责人、工长组织有关人员,对出盘混凝 土的坍落度、和易性等进行鉴定,检查是否符合配合比通知单要求,经调整合格后再正 式搅拌3. 3. 2碗运输混凝土自搅拌机中卸出后,应及时送到浇筑地点在运输过程中,要防止混凝土离 析、水泥浆流失、坍落度变化以及产生初凝等现象3. 3. 3碗浇筑3. 3. 3. 1柱轻浇筑(1)柱浇筑前底部应先填以5〜10cm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减石子砂浆,柱混凝土 应分层振捣,振捣棒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
除上面振捣外,下面要有人随时敲打模板2) 柱高在3mZ内,可在柱顶直接浇筑,超过3m时,应采取措施分段浇筑每段高 度不得超过2叽(3) 柱子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毕,如需留施工缝时应留在主梁下口无梁楼板应留在 柱帽卜•口柱筋最小间距250mm,最大不宜超过200mm4) 浇筑完后,应随时将伸出的搭接钢筋整理到位3. 3. 3. 2梁板栓浇筑(1)梁、板应同时浇筑,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梯形不断延伸,梁板混凝土浇筑连续向前进行2) 和板连成整体高度人于lm的梁,允许单独浇筑,其施工缝应留在板底以卜「2〜3cm处3) 梁柱节点钢筋较密时,浇筑此处混凝土时宜用小粒径石子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浇 筑,并用小直径振捣棒振捣4) 浇筑板混凝土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捣器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 振捣完毕后用长木抹子抹平5) 施工缝位置:宜沿次梁方向浇筑楼板,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范围 内6) 施工缝处须待已浇筑混凝上的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a时,才允许继续浇筑在 继续浇筑混凝土前,施T缝混凝土表面应凿毛,剔除浮动石子,并用水冲洗干净后,先 浇一层水泥浆,然后继续浇筑混凝土,应细致操作振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3. 3. 3. 3剪力墙混凝土浇筑:(1) 如柱、墙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时,可以同时浇筑,反Z宜先浇筑柱混凝土,预埋剪力墙锚固筋,待拆柱模后,再绑剪力墙钢筋、支模、浇筑混凝土2) 剪力墙浇筑混凝土前,先在底部均匀浇筑5cm厚与墙体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 浆,并用铁锹入模,不应用料斗直接灌入模内3) 浇筑墙体混凝土应连续进行,间隔时间不应超过2h,每层浇筑片度控制在60cm 左右4) 振捣棒移动间距应小于50cm,每-•振点的延续时间以表面呈现浮浆为宜,为使上 卜•层混凝土结合成整体,振捣器应插入下层混凝十.5cm振捣时注意钢筋密集及洞口部位,为防止出现漏振,须在洞口两侧同时振捣,下灰高度也要人体一致大洞口的洞底 模板应开口,并在此处浇筑振捣5) 混凝土墙体浇筑完毕之后,将上口甩出的钢筋加以整理,用木抹子按标高线将墙 上表面混凝土找平3.3. 3. 4楼梯混凝土浇筑:(1) 楼梯段混凝土自卜•而上浇筑,先振实底板混凝土,达到踏步位置时再与踏步混凝 土一起浇捣,不断连续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木抹子(或塑料抹子)将踏步上表面抹平2) 施工缝位置:楼梯混凝上宜连续浇筑完,若确需留设,施工缝应留置在楼梯段1/3 的部位。
3. 3.4栓养护及成品保护1、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以内加以覆盖和浇水,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有 足够的润湿状态,对于硅酸盐、普通硅酸盐、矿渣硅酸盐水泥拌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 少于7天,火山灰硅酸盐、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拌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大 体积混凝土、掺有缓凝剂、抗渗性要求的混凝上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2、 在已浇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小于1. 2MPa时,才能上人及适量、分散堆载3. 3. 5后浇带施工1、 后浇带应严格设计图纸留置,若因施工原因需要更换位置,须经设计单位认可2、 后浇带保留的时间应不少于40天(有特殊要求的除外)3、 后浇带的浇筑1) 对原有磴进行剔毛,浇带内杂物必须清理干净2) 后浇带封闭材料应采用比原设计强度等级提高一级的无收缩轻,并振捣密实3. 3. 6冬季施工(1)冬期浇筑的混凝土掺负温复合外加剂时,应根据温度情况的不同,使用不同的负温外加剂冃在使用前必须经专门试验及有关单位技术鉴定2) 冬期施工前应制定冬期施工方案,对原材料的加热、搅拌、运输、浇筑和养护等 进行热工计算,并应据此施工3) 混凝土在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和钢筋上的冰雪、污垢运输和浇筑混凝上用的容 器应有保温措施。
4) 运输浇筑过程中,温度应符合热工计算所确定的数据,如不符时,应采取措施进 行调整采用加热养护中,混凝十•养护前的温度不得低于2C5) 整体式结构加热养护时,浇筑程序和施工缝位置,应能防止发生较大的温度应力, 如加热温度超过40C时,应征求设计单位意见后确定混凝土升、降温度不得超过规范 规定6) 冬期施工平均气温在-5C以内,一般采用综合蓄热法施工,所用的早强抗冻型外 加剂应有出厂证明,并要经试验室试块对比试验后再正式使用7) 冬施养护:模板及保温层,应在混凝土冷却到5C后方可拆除混凝土与外界温 差大于15C时,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应临时覆盖,使其缓慢冷却8) 混凝土试块除正常规定组数制作外,还应增设二组与结构同条件养护,一组用以 检验混凝土受冻前的强度,另一组用以检验转入常温养护28d的强度9)冬期施工过程中,应填写“混凝土工程施工记录”和“冬期施工混凝土日报”3. 3. 7雨季施工1) 如发生雨天浇筑混凝土的情况,要保证现场有足够的覆盖材料,及时覆盖并预 先设置施工缝,以便雨天能够及时停止浇筑同时加强坍落度检测,保证混凝土强度2) 雨后应将模内的积水排出后再进行混凝上浇筑,同时由于潮湿原因,模内杂物用 气泵难于吹出,应由人工进行清理,墙柱模板必须留清扫口。
4. 楼地面栓施工事中控制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