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doc
3页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背景 (1)农奴制激起农民的不断反抗,社会矛盾尖锐 (2)农奴制阻碍农业和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3)新思潮的涌动受“十二月党人起义”的影响,19世纪四五十年代,俄国改革派提出必须解放农民,由农民向地主赎取份地激进派要求无条件地给予农民自由和土地,其主要代表人物有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 (4)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 导致俄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 (5)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认识到只有变革才能自救改革的目的是化解日益激化的矛盾,增强国力,重振俄国的大国威望根本目的是巩固统治,维护沙皇专制政权2、内容 1861年3月3日,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和宣言这些法令被统称为“二一九法令”又称“解放”法令主要内容有:(1) 关于农奴的人身解放:从法令颁布时间起,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地主再也不能把农民当作私有财产任意买卖、赠送和抵押,他们享有公民权利,可以签订契约、提起诉讼、自由结婚、经商、做工和合法拥有财产2) 关于农民的份地:法令规定,土地仍归属地主所有,但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农民除了要交付赎金,还要承担各种临时义务份地的多少和农民应负什么义务都订立契约。
3) 关于赎金:农民获得份地时,首先必须以现金形式支付土地赎金的20%~25%,赎金高于当时土地实际价格二三倍4) 关于改革后对农民的组织管理:法令规定由村社负责农民份地赎金和赋税的交纳,付清赎金后,农民必须得到村社的同意才能脱离村社3、进步性(1)法令在法律上废除了封建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两千多万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大大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 (2)通过改革,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土地,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对促进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3)这次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它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4、局限性(!)“二一九法令”实际上是一个妥协的产物,存在着明显的历史局限性 (2)农民仍然受到地主控制的村社严格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还被束缚在土地上 (3)这次改革实际上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 (4)改革后,农民获得的土地不仅贫瘠、耕作不便,而且耕种的土地比原来减少,为了生计不得不租种地主的土地,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和奴役5、影响 第一,促进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1)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 农奴制废除以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2)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加快 农奴制改革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扩大了工业品的国内销售,促进了工业的发展19世纪后期,完成了从手工工场向机器工厂的过渡 第二,政治体制开始缓慢变革 (1)政治体制的变革:在政治体制方面,参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模式,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 (2)司法制度的改革:废除了原来按照等级审理的制度,规定所有人在同一法院、依照同一法律、遵循同一程序进行审判,还建立了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 (3)军事、教育方面的改革:军事上,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促进了军队的近代化进程教育上,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的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4)政治变革的成果:改革以后,俄国仍然是一个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沙皇照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是,改革客观上使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俄国人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6、列宁对改革的评价 我们可以回忆一下1861年农民改革的基本特点臭名远扬的“解放”,是对农民的无耻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的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由于“解放”,黑土地带各省农民的土地被割去了1/5以上有些省份的农民被割去的、被夺走的土地达到1/3,甚至2/5。
由于“解放”,农民的土地同地主的土地是这样划分的:农民迁到“沙地”上去,而地主的土地却像楔子一样插在农民的土地中,从而使名门贵族们更容易盘剥农民,把土地按重利盘剥的价格租给他们由于“解放”,农民被迫“赎买”他们自己的土地,而且被勒索走了高于实际地价一两倍的金钱总之,60年代的整个“改革时代”使农民仍旧贫困,受人欺压,愚昧无知,无论在法院还是在管理机关,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地方自治机关,农民都得听从地主——农奴主的摆布 “伟大改革”是农奴制的改革,而且不可能是别的改革,因为它是由农奴主实行的是什么力量迫使他们搞改革的呢?是把俄国拉上资本主义道路的经济发展的力量地主—农奴主不能阻挠俄国同欧洲商品交换的增长,不能保持住旧的、崩溃的经济形态克里木战争表明了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农民的“骚乱”在解放前每10年都要高涨一次,使得头号地主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承认,与其等待从下面来推翻,不如从上面来解放 “农民改革”是由农奴主实行的资产阶级的改革这是俄国在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迈出的一步农民改革的内容是资产阶级的,农民的土地被割去的愈少,农民的土地从地主的土地中分出的愈多,农民交给农奴主的贡赋(即“赎金”)数目愈小,各地农民摆脱农奴主的影响和压迫的程度愈大,这种资产阶级的内容就暴露得愈明显。
农民在多大程度上摆脱了农奴主的统治,他就在多大程度上处于金钱势力的支配之下,处于商品生产的条件之下,处于对产生的资本的依附地位1861年以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这样的迅速,只用数十年就完成了欧洲某些老国家整整几个世纪才完成了的转变 …… 1861年产生了1905年第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改革的农奴制性质使发展受到了阻碍,使农民遭到了无限恶劣的和痛苦的折磨,但是它改变不了发展的方向,防止不了1905年的资产阶级革命1861年的改革打开了一定的阀门,使资本主义获得了某些发展,因而延缓了结局的到来,但是却消除不了必然的结局,这个结局1905年时在无比广阔的范围里,通过群众对沙皇和农奴主—地主的专制制度的冲击而出现了农奴主在被压迫群众极不开展的时期所实行的改革,一旦这些群众中的革命分子觉悟成熟,就引起了革命 …… 不久以前,黑帮沙皇政府的御用文人缅施科夫在《新时报》上宣称,2月19日的改革已经“遭到惨败”,因为“1861年没有能够防止1905年”如今,自由派资产阶级的御用辩护士和议员们又宣布1906年11月9日和1907年6月3日的“改革”失败了,因为这两次“改革”在导向第二次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