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卫星导航定位算法与程序设计_常用参数和公式.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腾****
  • 文档编号:40277923
  • 上传时间:2018-05-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37.50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时间系统与坐标系统转换相关公式1、参考框架参数、参考框架参数1.1 ITRFyy 主要的大地测量常数 长半轴a=6.3781366×106m; 地球引力常数(含大气层)GM=3.986004418×1014 m3/s2; 地球动力因子 J2=1.0826359×10-3; 地球自转角速度 ω=7.292115×10-5 rad/s 扁率 1/f =298.25642; 椭球正常重力位 U0=6.26368560×107 m2/s2;赤道正常重力=9.7803278 m/s2;e光速 c=2.99792458×108 m/s1.2 GTRF 主要的大地测量常数 长半轴 a=6.37813655×106 m; 地球引力常数 GM=3.986004415×1014 m3/s2; 地球动力因子 J2=1.0826267×10-3; 扁率 1/f =298.257691.3 WGS84(Gwwww)主要的大地测量常数 长半轴 a=6.3781370×106 m; 地球引力常数(含大气层)GM=3.986004418×1014 m3/s2; 地球自转角速度 ω=7.292115×10-5 rad/s。

      扁率1/f =298.257223563; 椭球正常重力位 U0=62636860.8497 m2/s2; 赤道正常重力=9.7803267714m/s2;e短半轴 b=6356752.3142m;引力位二阶谐系数=-484.16685×10-6;2,0C 第一偏心率平方=0.00669437999013;2e第二偏心率平方=0.0067394967422272e光速 c=2.99792458×108 m/s; 引力位二阶带谐项系数=1.0826257×10-3;0 2J引力位四阶带谐项系数=-2.3709×10-6;0 4J海平面上由大气引起的重力改正 -0.9 m/s21.5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主要的大地测量常数 长半轴 a=6378137m;地球引力常数 GM=3.986004418×1014m3/s2; 地球自转角速度 ω=7.292115×10-5rad/s; 扁率 f =1/298.2572221011.7 1980 西安坐标系主要的大地测量常数 长半轴 a=6.378140×106m; 地球引力常数(含大气层)GM=3.986005×1014 m3/s2; 引力位二阶带谐系数 J2=1.08263×10-3; 地球自转角速度 ω=7.292115×10-5 rad/s。

      扁率 1/f =298.257; 椭球正常重力位 U0=6.2636830×10-7 m2/s2; 赤道正常重力=9.78032 m/s20第一偏心率平方=6.69438499959×10-3;2e第二偏心率平方=6.73950181947×10-3;2e2、时间系统、时间系统通用时转换到儒略日 INT 365.25INT 30.60011241720981.5JDymDUTINT 365.25INT 30.6001124-679019.0MJDymDUT 21122INTMyYmMMyYmMJDMJDYMDUT其中:如果,则,;如果,则,;为儒略日,实数;为新儒略日,实数;为年,为月,为日,为日内小时数;表示取实数的整数部分3.9 儒略日转换到通用时          INT0.5INT2400000.50.5]1537INT122.1 365.25INT 365.25 cINT30.6001INT 30.6001FRAC0.51 12 INT144715INT710mod INT0.5 ,70,1,aJDaMJDbacbdebdDbdeJDMeeYcMNJDNN   或者 =[+日月年星期几。

      星期一;...星期二; INTFRAC[]JDMJDYMDUT其中:为儒略日,实数;为新儒略日,实数;为年,为月,为日,为日内小时数(时);表示取实数的整数部分;表示取实数部分的小数部分3.10 儒略日转换到 GPS 时间  INT2444244.572444244.5 *3600*24*3600*24*7GPS WEEKJDGPS SECONDJDGPS WEEK JDMJD= JD-2400000.5其中:为儒略日,实数;如果采用新儒略日计算,则3.11 通用时转换到 GPS 时间 第一步:通用时转换到儒略日((JD))或新儒略日((MJD)) 第二步:儒略日((JD))或新儒略日((MJD))转换到 GPS 时间3.12 新儒略日((MJDMJD))与儒略日((JDJD))的关系 MJDJD2400000.53、坐标系统、坐标系统3.1 空间直角坐标与大地坐标相互转换的数学模型 同一坐标系统的空间直角坐标(X,Y,Z)与大地坐标(B,L,H)的转换关系见下式:………………………….(A.4)2()coscos ()cossin ((1))sinXNHBL YNHBL ZNeHB  …………………………(A.5)22222sinarctan ()arctan() cosZNBe XYBYLXHXYNB   式(A.4)和(A.5)中:——空间直角坐标,单位为米(m);TXYZ——卯酉圈曲率半径,单位为米(m),;N 221sinaN eB  ——大地纬度,单位为弧度(rad);B ——大地经度,单位为弧度(rad);L ——大地高,单位为米(m);H——椭球第一偏心率,;e22 2 2abea——椭球长半轴,单位为米(m);a ——椭球短半轴,单位为米(m)。

      b3.4 地心坐标系与站心坐标系的转换关系 ,,,,,1.2.,,,,sincossinsincos3.sincos0coscoscossinsinAAABBBABBAABBAABBAAAAAAABAAAAAABBAABAAAAAA XYZB XYZABXXXYYYZZZXYZBLHNBLBLBXELLUBLBLB     设:点点求:以为原点的站心地平坐标系下点的坐标算法:ABABYZ  3.5 三参数三维转换数学模型 某点从坐标系统1到坐标系统2 的三参数数学模型如下:…………………………………. (A.1)00021XXX YYY ZZZ   式中:——该点在坐标系统2下的坐标,单位为米(m);2TXYZ——该点在坐标系统1下的坐标,单位为米(m);1TXYZ——坐标系统2原点相对于坐标系统1原点的平移量,单位为米000TXYZ(m);3.6 七参数三维转换数学模型 某点从坐标系统1至坐标系统2 的七参数模型如下:………………(A.2)00123021(1)()()()XYZXXX YYmRRRY ZZZ   ,100 ()0cossin 0sincosXXXXXXR   ,cos0sin ()010 sin0cosYYYYYYR    cossin0 ()sincos0 001ZZZZZZR    式中:——该点在坐标系统2下的坐标,单位为米(m);2TXYZ——该点在坐标系统1下的坐标,单位为米(m);1TXYZ——坐标系统2原点相对于坐标系统1原点的平移量,单位为米000TXYZ(m); ——坐标系统2和坐标系统1间的三个欧拉角,单位为弧度(rad);,,XYZ——两个坐标系统间的尺度参数,10-9(ppb)。

      m一般情况下,,,均为微小角,因此式(A.2)可简化为下式:XYZ…………………. (A.3)000211 (1)1 1zYzXYXXXX YYmY ZZZ     式中:——该点在坐标系统2下的坐标,单位为米(m);2TXYZ——该点在坐标系统1下的坐标,单位为米(m);1TXYZ——坐标系统2原点相对于坐标系统1原点的平移量,单位为米000TXYZ(m); ——坐标系统2和坐标系统1间的三个欧拉角,单位为弧度(rad);,,XYZ——两个坐标系统间的尺度参数,10-9(ppb)m3.7 二维转换数学模型 某点从平面坐标系统1到平面坐标系统2的二维相似变换数学模型如下:…………………….(A.3)021210cossin(1)sincosxxxmyyy式中:——该点在坐标系统1下的坐标,单位为米(m) ;11Txy——该点在坐标系统2下的坐标,单位为米(m) ;22Txy——坐标系统2原点相对于坐标系统1原点的平移量,单位为米(m) ;00Txy——坐标系统1与坐标系统2间的夹角,单位为弧度(rad) ; m——两个坐标系统间的尺度参数,10-9(ppb) 。

      4、根据广播星历计算卫星位置和速度、根据广播星历计算卫星位置和速度4.1 卫星位置计算流程1、、 计算轨道长半轴计算轨道长半轴 A,其中来自广播星历参数 2AAA2、、 计算平均运动角速度计算平均运动角速度 n0,其中 GM 为地球引力常数,本课程中设定参数值为本课程中设定参数值为3.9860047e1403GMnA3、、 计算相对于星历参考历元的时间计算相对于星历参考历元的时间 tk,,koettt 604800,302400604800,302400,kkkkkktttttt   当当其它情况t 为所计算卫星位置的时刻,toe为星历中的星历参考时刻4、、 对平均运动角速度进行改正对平均运动角速度进行改正 n,其中来自广播星历0nnnn5、、 计算平近点角计算平近点角 Mk,其中 M0来自广播星历0kkMMn t g6、、 计算偏近点角计算偏近点角 Ek,其中 e 来自广播星历sinkkkMEeE g7、、 计算真近点角计算真近点角 f21sinarctancoseEfEe8、、 计算升交角距计算升交角距'u,其中来自广播星历(omega)'uf9、、 计算升交角距改正数计算升交角距改正数,向径改正数向径改正数,轨道倾角改正数,轨道倾角改正数kukrkisin2 'cos2 'sin2 'cos2 'sin2 'cos2 'kusuckrsrckisicuCuCurCuCuiCuCu  10、、 计算改正后的升交角距计算改正后的升交角距 uk,向径,向径 rk和轨道倾角和轨道倾角 ik, 0'1coskkkkkkkkuuurAeEriiiIDOTt    其中 e,i0,IODT 来自广播星历11、、 计算卫星在轨道平面上的位置计算卫星在轨道平面上的位置(xk,yk)cossinkkkkkkxruyru 12、、 计算改正后的升交点经度计算改正后的升交点经度 Lk,0kearthoeLtt   0&为地球自转角速度,数值为 7.292115e10-5,eartht 为计算的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