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心中河大”校情校史知识竞赛题库.doc

23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545939846
  • 上传时间:2023-02-1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31KB
  • / 2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河南大学,1912年建于开封,始称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历经中州大学、国立第五中山大学、省立河南大学、国立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学院、开封师范学院、河南师范大学等阶段,1984年恢复河南大学校名这是一个拥有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医、农、教育等11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是国家教育部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河南大学是河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同建设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七朝古都开封市1912年,在袁世凯的相助下,以林伯襄先生为代表的一批河南仁人先贤,在这里创办了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成为当时中国的三大留学培训基地(1896年南洋公学-今上海交通大学及西安交通大学,1911年清华留美预备学校-今清华大学,1912年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今河南大学)之一历经中州大学、国立第五中山大学、省立河南大学等阶段,1942年改为国立河南大学,成为拥有文、理、工、农、医、法等6大学院的综合性大学,是当时学术实力雄厚、享誉国内外的国立大学之一  建校百年来,河南大学严守“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校训,在一代代学人的精心铸造下,逐渐形成了“团结、勤奋、严谨、朴实”的优良校风和前瞻开放、兼容并包的河大精神,在以范文澜、冯友兰、冯景兰、罗章龙、郭绍虞、罗廷光、萧一山、樊映川、毛礼锐、姜亮夫、嵇文甫、任访秋、党鸿辛等一大批专家学者、院士为代表的名师执教下,河南大学已培养了40余万名各类专门人才。

      在河大校友中,有34位成为院士,上百人担任或曾经担任过副部级以上的领导职务,不少校友如侯镜如、袁宝华、王国权、赵毅敏、尹达、邓拓、白寿彝、杨廷宝、高济宇、姚雪垠、周而复、吴强、马可、赵九章、梁光烈等都成为蜚声中外的社会名家河南大学现设有34个学院(部),87个本科专业,拥有42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260个硕士点,18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涵盖99个二级博士点,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5个省一级重点学科现有教职4000多人,其中专兼职工作的院士12人(含双聘院士),教授、副教授1100多人全日制在校生41000余人,其中研究生9897人,留学生近200人1912年,河南大学前身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在开封清代贡院旧址诞生,首任校长为著名教育家林伯襄先生20年代初,河南督军冯玉祥将军应教育界人士在河南创办大学的要求,从查抄军阀赵倜的财产中拔出专款,作为大学的筹备基金1923年3月3日,在预校基础上建立的中州大学举行开学典礼,设文、理两科,冯友兰、曹理卿分任文、理科主任1927年6月,在冯玉祥将军的支持下,中州大学与河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合并,成立国立开封中山大学(国立第五中山大学),增加了农科和法科。

      1928年9月增设医科1930年8月,学校更名为省立河南大学,并改文、理、法、农、医五科为五院,张仲鲁任校长,就此河南大学正式命名抗日战争期间,河南大学先后辗转于信阳、南阳、洛阳、西安、宝鸡等地,虽然图书、资料及仪器损失惨重,但仍办学不辍1942年,河南大学由省立改为国立,办学经费有了保障1946年后,设立工学院,后将黄河水利工程专科学校并入1948年国立河南大学左右翼分裂,左派师生(占河大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在范文澜教授带领下投奔解放区宝丰县大白庄村,成立新的河南大学,为与开封河南大学区分,陈毅将其命名为中原大学,范文澜出任校长,学校除革命干部外基本上都是河大人1949年,中原大学迁往武汉办学,主要系科成为今天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前身和华中师范大学的主要基础1948年6月7日,开封河南大学南迁苏州,分住怡园、狮子林后院、沧浪亭等处1949年5月,中共河南省委、省人民政府正式决定重组河南大学,任命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席吴芝圃兼任校长6月,省政府派人将南迁苏州的河大师生接回开封,河南大学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1952年院系调整,河南大学农学院独立设置为河南农学院(河南农业大学)、医学院独立设置为河南医学院(河南医科大学前身,2000年并入郑州大学)、行政学院独立设置为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2010年与河南财经学院组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信阳分院独立设置为信阳师范学院。

      1953年8月6日,理科迁新乡设置为河南师范学院二院(河南师范大学),水利、财经、化工、植物病虫害、畜牧兽医、教育学、生物等院系先后调入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郑州工业大学(现已并入郑州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等高校,校本部更名为河南师范学院一院1956年11月,河南师范学院一院、二院分别独立为开封师范学院和新乡师范学院开封师范学院设中文、历史、地理、外语4系1959年,开封师范专科学校并入,新增物理、化学、数学、生物4系,后又增设政教系和体育系1962年7月,河南艺术学院并入,建立艺术系;河南体育学院并入体育系;郑州大学地理系并入地理系至此,学校有中文、历史、政教、地理、外语、数学、物理、化学、体育、艺术10个系1979年,学校更名为河南师范大学,增设教育系1984年5月,恢复为河南大学,学校由师范院校逐渐转变为河南省重点建设的综合大学2000年7月,中共河南省委决定河南大学、开封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开封师专三校合并,组建成立新的河南大学新的河南大学是一所具有文、理、工、经、管、法、哲学、教育、历史、医学十大科类的综合性大学此时共有文学院、艺术学院等16个学院,5个单列系,62个本专科专业,53个硕士、博士学位点,全日制在校生近2万人。

      2001年10月,位于开封市西区占地122.7公顷的河南大学新校区奠基2003年,央视“世界著名大学”中国内地十所高校中选择了河南大学有人说,河南大学跻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册中国高校之列,是由于科学史家李约瑟抗战时曾到访过河大河南大学官方并没有公开很多过去的资料,觉得河大至少可以进入民国大学五强它的农学院、医学院办得很好,医学院曾是全国五强之一,在解放后首批获得博士点文学院更是名家云集,有范文澜、郭绍虞、姜亮夫、董作宾、萧一山、蒙文通、楚图南、高亨等教育系入围全国前六,并培养出了研究生李秉德2008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全国第一批51家重点古籍保护单位名单,其中高校图书馆12家,河南大学图书馆是其中之一2008年10月17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签订共建协议,河南大学正式成为省部共建高校2011年9月23日,河南大学成立我国首个地方高校教育发展基金会――河南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作为全国性、公益性、非公募基金会,截至9月23日基金会揭牌当日,河南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已接到40万海内外校友及社会各界的捐款达1.2亿元2011年9月25日,河南大学100周年校庆筹备工作委员会对外发布公告称,学校决定于2012年9月25日举行建校100周年庆典活动.范文澜、冯友兰、冯景兰、罗章龙、郭绍虞、罗廷光、萧一山、樊映川、毛礼锐、姜亮夫、嵇文甫、任访秋、党鸿辛 梁光烈,中央委员,中央军委委员,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国务院党组成员。

      1984.2 -1986.7党政干部班政治理论专业  付志方,中央候补委员,河北省省委副书记,省委党校校长  王全书,河南省政协主席  孔玉芳,河南省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副省长、省政府党组副书记  刘春良,中纪委委员,河南省委常委,  宋洪武,陕西省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省公安厅党委书记,副总警监  刘怀廉,河南省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  王文超,河南省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经管研究生)  靳绥东,河南省政协副主席  万伯翱,国家体育总局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主任  郝铁川,中央驻港联络办宣传文体部部长  蒋辅义,四川省乐山市市长  武和平,公安部办公厅副主任兼新闻发言人  王定华,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  岳光鑫,教育部老干部协会常务副会长,原离退休干部局党委书记、副局长  郭戈,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教育系毕业  曲萌,国台办交流局副局长,历史系毕业河南大学 1962-2012校徽1994年学校领导委托当时的工艺美术系青年教师肖红代为设计一枚校徽,并沿用至今该校徽图案为正圆形,外圈与内圆为蓝色,象征理想与广阔的发展前景;中间黑体英文字母与下方的创校年号为绿色,代表教育与勃勃生机;蓝底下的“河大”两字为由右至左的篆书题,给人一悠久的历史文化感;校名下方的水浪,象征位于黄河岸边、中原文化与文明发祥地的河南大学历史久远。

      校训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取自《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些话言简意赅地道出办大学的原则在于发扬光明的德性,革新民心,达到完善明明德”,意指彰明美德,就是告诫师生通过学习和实践培养优良品德亲民”又为“新民”,意为启迪百姓心智,使百姓弃旧图新,去恶从善,这就是将自己的美好道德推己及人,不断求取进步对于“止于至善”,宋代硕儒朱熹在《大学章句》中解释说:“止者,必至于是而不牵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言明明德、新民,皆当 止于至善之地而不迁也就是说,修身育人,都必须达到完美的境界而毫不动摇  河南大学大门于1936年建成后,就将校训用柳体金字书写悬挂在大门背面,正中上额横书“止于至善”,左书“明德”,右书“新民”大门建成后不久即遭“七七”事变,历经八年抗战,幸未毁于战火,1953年,校大门背面的校训被去掉了2002年庆祝建校90周年之际,河南大学校大门彩绘一新,“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校训又重新悬挂于大门内侧著名作家周而复校友题写的校训被镌刻在北京校友会捐赠的灵璧石上,矗立于大门通往大礼堂中轴线南端八字校训耀眼夺目,发人深省,予河大学子以光大学术,恢宏文化的启示,一入校门便油然而生对国家、民族崇高无上的历史责任感。

      校 歌   嵩岳苍苍 河水泱泱   中原文化悠且长   济济多士 风雨一堂   继往开来扬辉光   四郊多垒 国仇难忘   民主是式 科学允张   欹欤吾校永无疆!   欹欤吾校永无疆!  《河南大学校歌》诞生于1940年,由嵇文甫先生作词,陈梓北先生谱曲当时中华正遭受日寇侵略,河南大学辗转搬迁,经鸡公山、南阳镇平,最后停留在伏牛山深处的栾川县潭头镇办学达5年之久具有强烈爱国主义精神的河大师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抗日救亡运动,时任文学院院长嵇文甫先生创作了《献给祖国》、《走出象牙之塔》等抗战歌曲;教育系教授陈梓北长于作曲,曾为《纪念鲁迅歌》、《远征进行曲》、《七七中学校歌》等谱曲,编有《抗战歌曲选》在抗战最艰苦的时刻,河南大学创作《河南大学校歌》,通过广大师生传唱,树起河南大学战旗,凝聚师生,鼓舞抗战斗志,弘扬学术传统济济多士”,在苍苍嵩岳下,泱泱黄河边,“风雨一堂”,坚守“悠且长”的“中原文化”,“四郊多垒,国仇难忘”   1992年庆祝河南大学建校80周年时,由中文系张予林作词、音乐系张彬谱曲,创作了新的《河南大学校歌》2002年9月20日,河南大学迎来建校90周年校庆,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走进河南大学,歌唱家杨洪基领唱《河南大学校歌》,展现了全体河大人爱校强校的光荣与梦想;同时河南大学恢复使用1940年的《河南大学校歌》,并根据时代发展,将原歌词中的“三民”与“四维”改作“民主”与“科学”。

      后五十年历史沿革1962年7月,河南艺术学院并入,建立艺术系;河南体育学院并入体育系;郑州大学地理系并入地理系至此,学校有中文、历史、政教、地理、外语、数学、物理、化学、体育、艺术10个系1979年,更名为河南师范大学,增设教育系1984年5月恢复为河南大学学校也由师范院校逐渐发展成为河南省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2000年7月,中共河南省委决定河南大学、开封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开封师专三校合并,组建成立新的河南大学新的河南大学是一所具有文、理、工、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