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马克思主义忠义观视角下政治生态治理对策探析.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19998016
  • 上传时间:2021-12-0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6.70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马克思主义忠义观视角下政治生态治理对策探析 陈诚 李军【摘 要】“忠义观”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是儒学经典的精髓,是人际和谐交往乃至协调君、臣、民关系的圭皋然而其本身亦存在诸多消极因素,影响着对当代政治生态,加之领导干部的教条化、歪曲化理解,政治生态被严重污染基于此,本文从树立马克思主义忠义观的角度,探寻克服传统忠义观弊病,优化官场政治生态的有效对策关键词】传统忠义观;政治生态;马克思主义忠义观A81 A 1001-0475(2018)002-0040-03一、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忠义观(一)忠义观的由来忠义观源自中国先秦经典中的伦理观念,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与封建集权统治术糅合的产物孔子分别就“忠”与“义”做出解释,除强调忠义的基本含义外,他更倡导建立一种和谐关系忠”往往被用来要求子民对君王臣服,而“义”则被用来规范一般意义上的人际关系;随着封建专制制度的历史递延,忠君属于大义,而其它的义皆属小义忠君之义是维护统治秩序的行为规则,其它的义则是江湖义气、亲情友谊等,它是维护社会交往的感情纽带忠与义既统一又矛盾,在封建社会中,义的行为相对自由,但一旦违反忠君这个大前提,义则走向封建制度对立面。

      二)“忠”“义”的内涵“忠”与“义”在先秦是两个独立的概念忠”本义作“敬”解《说文》:“古以不懈为心为敬;必尽心任事始能不懈于位;故忠于心又以中有不偏不倚之意,忠为正直之德,故从中声忠”属于古代中国的道德范畴,原指心态中正、立正纠错,作为道德概念,它要求为人正直、诚恳厚道、尽心尽力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说:“为人谋而不忠乎?”这里的“忠”指尽心竭力的意思《左转庄公十年》:“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这里的“忠”指的是忠心,后引申为忠于他人、忠于君主及国家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句话,在几千年封建社会中一直误读为平民对官吏、官吏对君王的愚忠,导致了历史车轮的长期迟滞和“忠”一样,义也属于古代中国道德范畴义”本作“谊”,“谊”又从“宜”谓天下合宜之理,“义者宜也”(《礼记中庸》)宜即适宜,不上不下,不左不右,不偏不倚一切做法要有尺度,恰如其分,就是义,否则就是不义孔子最早提出“义”这个概念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管子牧民》)这里的“义”,是指对国家和社会的道德义务孔子提出:“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这里的“义”为恰当的意思。

      在封建社会中,人们根据自己身份和才能找到合适的位置,社会正常运行,这就是义如果不正视现实,不承认差别,抹杀等级秩序,而是从个人理想出发想当然,社会就会出现混乱,这当然不能被称作“义”三)忠义观是封建统治阶级驾驭臣民思想的工具在几千年中国封建社会中,“忠”一直表现为臣民对统治者的单向效忠统治阶级为诠释集权专制的正当和合理,一直用“忠”这个“大义”束缚臣民,来为他们终身效命;同时,“义”在社会生活中经常以江湖义气为表现形式,容易让人们抱团成群反对“今上”,所以统治者一般对“义”多不加宣扬有史以来的忠义观,对封建统治者有着得心应手的操作性,可以确保江山永固代代相传忠义观能够保证政治稳定,社会安宁家与国是一体的,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君王的家就是人民的国,人民忠于君王,才可以安身立命,自然就肯定了君王的权威;统治阶级因而理所当然拥有国土,君臣相安无事,国泰民安在“忠义观”的驱使下,一批贤士能人主动出谋尽忠,心甘情愿为统治者赴汤蹈火当然,片面的忠义观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曾经产生过负面影响,因为它是专制社会与儒家糟粕文化结合的怪胎——愚忠愚忠具有封建、宗法、自私和愚昧等属性。

      与人之间和谐相处不能没有忠义,但如果多数人不加选择对某个人尽忠,就可能导致极为可怕的后果因为愚忠会使国家经济、政治、文化乃至社会的发展偏离正确轨道,甚至产生历史的倒退这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经常改朝换代的重要原因之一二、传统忠义观中消极因素污染政治生态环境忠义作为一种价值观,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土壤之中它对社会规则的遵守以及个人道德的建设,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应该看到传统忠义观包含的诸多消极因素,成为政治生态重要的污染源,具体影响如下:(一)错位的主仆观,呈现人身依附现象有些官员把儒家思想中的糟粕作为行动指南,将封建愚忠引入当今社会,完全歪曲了忠义观部分官员不是忠于人民,更不是忠于祖国,而是忠于某个领导者,对其唯命是从,唯其马首是瞻,不正之风弥漫官场,污染了政治生态环境政治坚定、公道正派、戮力勤政的好同志,由于不愿在某些以权谋私、以势压人、徇私舞弊的领导面前俯首称臣,则受到排挤和孤立;而那些道德上不高尚、工作上不作为或者胡作为,仅仅凭着先意承志、吹拍捧送迎合领导的谄媚官员,却顺风顺水、不断升迁官场之外的一些无良商人,为博得官员帮助以谋取不义之财,也不择手段地为官员提供各种“服务”,效“忠”于官员。

      愚忠也好,效“忠”也罢,在官场、商场甚至情场搭建起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网二)狭隘的干部任用观,呈现任人唯亲现象忠义观异化的另一种现象,就是在干部使用上的任人唯亲用人不问德行和政绩,只选与自己亲近、亲密的人;为了个人和小集团利益超越底线行事,把党内关系庸俗化;把忠于人民、忠于党和国家的宗旨抛到脑后,不在工作上有所作為,反而视拉关系、找门路为升迁捷径官场上“结干亲”现象不一而足,这些不健康圈子所遵循的原则,是“以势交人,利穷则散”在一些地方的基层政府,为人民兢兢业业、出力流汗的官员得不到重用和提拔,而漠视群众、弄虚作假、骄奢淫逸的人,却凭借溜须拍马、吹拍捧送获得某些领导青睐,春风得意一些官员肆无忌惮地拉山头、搞帮派,为扩大自己的利益和地盘不惜铲除异己,歪风邪气肆意泛滥劣币驱逐良币”,导致官场腐败,“逆淘汰现象”横生劣币”扭曲了干部提拔任用标准,挫伤了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人们对“劣币”和腐败现象既恨之入骨,又无可奈何 (三)庸俗的义气观,呈现结党营私现象党员干部手持人民赋予的权利,不仅肩负党的使命,还是国家建设的先锋者,人民幸福生活的创造人因此当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发生冲突时,要毫不犹豫放弃个人利益,以大局为重。

      然而,在当今官场之中,有些党员干部为了私欲,不惜牺牲公共利益,践踏国家的法律,置政治规矩与纪律于不顾有些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弱、个人道德素养差的党员干部在官场内部建立小集團、拜把子、搞派别、金兰结义等等,使党内关系庸俗化这些本该忠于党、国家、人民的干部队伍,却将着力点放在小团体上,变成了处处为小团体服务、谋利益的团团伙伙,如果发展到一定程度,很容易“黑社会化”以上现象严重破坏了政治生态,必然妨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危害社会的稳定团结、影响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三、树立马克思主义忠义观,优化政治生态环境十九大报告在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中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在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的同时,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层层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逐渐形成但是同样应该看到,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丧失和政治自我约束力的消退问题仍然凸显因此,要在全党内树立马克思主义忠义观,大力推行对无产阶级政党、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群众怀有忠心、讲究义气的价值观,摒除对忠义观的教条化、歪曲化、庸俗化甚至妖魔化等错误理解,已成为优化政治生态环境的关键所在。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提高党员干部理论修养毛泽东曾经把马克思主义比喻为“政治上军事上的望远镜和显微镜”,他认为在当时的中国,领导人民进行党和国家建设的干部眼力不够,应该毫不犹豫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利用其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功能观察并分析当时中国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出有效解决问题的对策方案在当下中国,马克思主义仍不过时,并且永远不会过时,因此党员干部要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要研究已得出的结论,还要学习其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第一,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领导干部必须掌握的基本功,是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核心和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要想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深刻思想,必须专心致志、仔仔细细读原著,阅读第一手资料对解决现实中的具体难点问题是必不可少的第二,定期举办党员干部理论研讨班,建设学习型政党作为政党组织,不仅要服务和创新,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型的政党组织能够熟练解决问题,同时更善于自省,不断适应新的环境第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确保学以致用党员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获得思想武器,但是要避免静止孤立思考问题,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仅要正确运用理论,还要从实际出发。

      二)以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规范党员干部从政行为党的政治路线是党在一定历史阶段确定的总目标和总任务,党员干部是否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关系到党的整个事业的发展因此,党员干部要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使自己的行为规范与之相符第一,要正确对待权力权力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了,造福于人民群众,推动国家的发展,反之,滥用权力,后果不堪设想部分党员干部利用执政党手中的权利,捞取利益,走向腐化堕落的道路因此,党员干部要忠于无产阶级政党,当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发生冲突时,要毫不犹豫放弃私人利益,保全大局第二,坚定实施“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毛泽东曾用生动的语言将党的干部路线概括为“任人唯贤”四个字在我们民族的历史上,任人唯贤和任人唯亲一直是对立的,在当下,党员干部要彻底抛弃任人唯亲的干部路线,坚持德才兼备的干部选拔和使用标准,使其能够忠心耿耿为党、国家、人民而工作第三,敢于建言献策党员干部应该避免陷入愚忠,愚忠是中国传统封建糟粕思想不可否认,在公务员队伍中确实有等级之分,但是作为其中的成员,都要以大局为重无论是上下级还是同级之间,当发现对方的决策不妥,要敢于提出建议,当其作风出现问题的时候,要及时提醒,以免使其越陷越深,但要运用说话的艺术,以免造成矛盾。

      第四,杜绝宗派主义这种不老实的作风妨碍着党内的统一和团结,具体表现为山头主义、小团体主义等党员干部无论在言论还是行动上都要以全党的利益为出发点,要顾全大局,当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发生冲突时,要毫不犹豫抛弃个人利益三)以实现中国梦为奋斗目标,激发党员干部爱国情怀历史悠久的中国,在经历了无数次内忧外患之后,不仅站起来、富起来,并强起来了如今的中国屹立于世界东方,我们骄傲自豪的同时,也应该仍然保持前进的信念,推动国家继续发展其中党员干部起着率先垂范的作用第一,坚定维护国家统一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当前反分裂斗争的严峻形势,始终保持清醒地头脑,坚定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第二,理性爱国爱国是身为中华儿女的责任,同样作为中华儿女的党员干部更是模范和榜样,因此,要理性爱国一方面,要讲大局,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另一方面,不能信谣、传谣,坚定捍卫国家领土,恪守文明法律第三,不断提高素养,尽职尽责做好工作要效忠国家,使国家发展,党员干部要贡献自己的力量,不断学习,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在踏实生活,遵纪守法的同时努力做本职工作,立足岗位,用实际行动热爱祖国、支持祖国、忠于祖国四)以为人民服务的坚定态度,摆正党员干部公仆位置孔子曾说:“夫君者舟也。

      人者水也水可载舟,亦能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可知也马克思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因此,中国共产党将密切联系群众、以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作为党优良作风的重要内容党员干部要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态度,摆正公仆位置第一,存公心,谋公利党员干部被赋予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