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巴洛克时期的音乐.ppt
106页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三),16世纪世俗声乐音乐的兴起 16世纪的器乐音乐,16世纪世俗声乐音乐的兴起,(一)意大利(意大利牧歌,madrigal) 1、意大利牧歌的萌芽 —— 弗罗托拉(frottola) 2、意大利牧歌 意大利16世纪的牧歌是一种重要的世俗音乐体裁,是一种复调歌曲,歌词多为名诗人所作,一般有较高的文学水准,许多是爱情诗,表达出诗人细微的心绪音乐注重对歌词的细致表达,牧歌的创作目的和演出场合也不尽相同,有些为宴会、婚礼、节庆而创作,有些是为戏剧演出或某种娱乐而创作的返 回,弗罗托拉(frottola),一般为四个声部的主调风格织体(主旋律在高声部,下面三个声部作和声基础高声部通常由人声演唱,其它声部由器乐伴奏,歌词多是爱情和讽刺的内容,节奏生动鲜明著名的牧歌作曲家有马林秋、杰苏阿尔多、蒙特维尔第三位意大利牧歌madrigal,a、 马林秋(L.Marenzio,1553-1599) :他创作的牧歌包括四声部、五声部、六声部,常突出对位织体中的上声部,自由地运用变化音,以描绘性的音乐手法来表现词意,音乐抒情优美而富有歌唱性听赏: 马林秋 牧歌《我独自沉思》,,,,意大利牧歌madrigal,,b、杰苏阿尔多(C.Gesualdo,1560-1613) : 他追求在牧歌中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感情和个性。
听赏: 杰苏阿尔多 牧歌《我离去,不再说话》,,,,,意大利牧歌madrigal,,c、蒙特维尔第(C.Montevirdi,1567-1643) : 他的牧歌体现出主调与复调风格自然结合,音乐忠实于歌词的表现,和声富有表现力,自由地运用不协和音等特征他关注的不仅是歌词的表现,还有作品整体的戏剧性听赏:蒙特威尔第 牧歌《残酷的阿玛里利》,,返 回,杰苏阿尔多 牧歌,《我离去,不再说话》,,返 回,蒙特威尔第 牧歌《残酷的阿玛里利》,,法国尚松题材的特点:描绘生活、反映生活,可以描绘热闹的集市、战争、大自然、爱情等等,有严肃或戏剧性的爱情内容,也有社会和日常生活的内容诗词改用通俗明晰、风趣幽默而口语化的短诗节诗歌为歌词,旋律具有轻快的朗诵性,常采用同音或同一音型的反复,显得简洁单纯、活泼粗犷音乐根置于诗歌的韵律,节奏鲜明轻快,多为四个声部二)法国尚松(chanson),了解更多其它国家的“世俗歌曲”,,,雅内堪(C.Jannequin,1485-1558) 主要以一些描绘性强的尚松闻名,题材以社会事件、大自然、风俗生活为主在音乐手法上,复调与主调织体运用灵活,节奏生动敏捷,加上灵活的装饰音。
他的作品有《百鸟之歌》、《云雀》、《巴黎的闹市》等二)法国尚松(chanson),返 回,听赏: 雅内坎 尚松《百鸟之歌》,,,德国 利德(Lied)—— 德国的世俗歌曲,常为单声部,多由德国市民音乐家“名歌手”演唱英国 康索尔特歌(consort)—— 康索尔特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一种室内乐合奏体裁.西班牙 维良西科(Villancico)—— 也译作村夫谣,三或四个声部,是带叠歌的分节歌形式,歌词涉及爱情、政治甚至宗教等,有器乐伴奏,音乐具有纯朴的民歌风格16世纪的器乐音乐,,概述:从16世纪起,器乐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同时也涌现出许多演奏技巧比以前更复杂的乐器 随着城市音乐生活的发展、音乐印刷技术的应用,器乐开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专门的器乐书籍开始出版,器乐已具备了明确的历史记载方式一、乐器二、器乐,1、管乐器: 文艺复兴时期的管乐器的种类已有很多,主要有竖笛(recorder)、肖姆管(shawn,双簧乐器)、横笛(transverseflute)、小号(trumpet)、萨克布号(sackbut,近代长号的前身)等,其中以竖笛类和肖姆管等双簧类的乐器尤为丰富。
肖 法 号 角(shofar),风笛(cornamusa),,横 笛 (transverseflute),竖 笛 (recorder),,肖 姆 管(shawn),萨 克 布 号(sackbut),,蛇 形 大 号(serpent),管 和 鼓(pipe and tabor),,2、弦乐器: 16世纪的弦乐器维奥尔琴(viol)已接近现代的提琴,琴颈上有品,有6根弦,音色纤细并且从小到大形成了维奥尔琴家族在欧洲有500多年历史的硫特琴(Lute)到16世纪进入了它的“黄金时期”,演奏技法非常丰富琉特琴(lute),轮 擦 提 琴(hurdy-gurdy),杜 西 玛(dulcimer),,竖 琴 (harp),雷 贝 克 琴 (rebec),,索尔特里琴(psaltery),,维奥尔琴(viol),,,海菲兹,帕尔曼,穆特,梅纽因,盛中国,吕思清,管风琴: 从15世纪初开始,欧洲大多数教堂都有管风琴,管风琴的音色有了改进,在原来音管的基础上增加了簧管到16世纪,管风琴有两排甚至三排键盘和踏板键盘,为17、18世纪管风琴“黄金时代”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管 风 琴(organ),,,羽管键琴(harpsicord)、楔槌键琴(clavicord)是古钢琴的两种类型,它们出现于14世纪,但到15世纪才被应用,都是多弦键盘乐器。
羽 管 键 琴 (harpsicord),二、器乐,1、与声乐有关的器乐曲以意大利的康佐纳(canzona)最为典型 2、 舞蹈音乐也是器乐音乐的重要来源当时广泛流行的舞曲有:帕凡pavane,意大利,慢速,常为二拍子库朗特courante,法国,快速三拍子加亚尔德galliard,法国,快速三拍子阿勒芒德allemande,德国,中速四拍子萨尔塔列罗salterello,意大利,快速6/8拍帕萨梅佐 passamezzo,意大利,快速两拍子3、即兴是器乐音乐的主要来源更多了解),康佐纳(canzona)意大利的康佐纳在16世纪20年代是一种将法国尚松改编成的器乐独奏曲,在硫特琴、键盘乐器上演奏.风格和法国尚松很接近,轻快、节奏性强,有简单的对位织体听赏: 康佐纳 一首,返 回,前奏曲(prelude) —— 在15、16世纪是一种具有自由、即兴风格的短小乐曲,其中有织体的突然变化、快速的音阶经过句、以及发挥乐器技巧表现力的段落,大多在管风琴、硫特琴等乐器上演奏 托卡塔(toccata) —— 16世纪下半叶出现的一种即兴风格的乐曲 在手法上常采用一些丰满的和弦、相互交织的音阶经过句等,多由羽管键琴、管风琴演奏。
意大利作曲家擅长写这类作品利切卡尔(ricercare,又称“主题模仿曲”)—— 最早是在硫特琴上即兴演奏的乐曲 , 后来演变成主题模仿曲 ,采用几个没有明显对比的主题在不同声部依次进行模仿的形式 幻想曲(fantasia) —— 和利切卡尔的区别并不明显,实际上是扩充了的利切卡尔 , 作曲家采用复调手法,自由、即兴地发展各个主题 ,也常使用模仿的手法返 回,,(二)古希腊的乐器,第三章、16世纪的宗教改革与反宗教改革的音乐,一、16世纪德国宗教改革的音乐16世纪横扫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始于德国由马丁• 路德 (M.Luther,1483--1546)发起马丁•路德改革后的新教音乐的特点:1、新教音乐的核心体裁是众赞歌(chorale),不用拉丁语而译成德语来演唱 2、常选用流行的德国古老圣歌和民歌作为曲调,简单易唱3、吸取尼德兰乐派的复调艺术,使单声部的新教歌曲成为四部和声的圣咏合唱,旋律在高声部,接近后来的主调风格听赏:马丁·路德的众赞歌 《上帝是我们坚固的堡垒》,,,,16 世 纪 的 宗 教 改 革 运 动 :,这场改革运动改变了罗马教会长期统一的礼拜仪式、宗教音乐、教会语言等许多方面.,马丁·路德,返回,众赞歌(chorale):众赞歌是德国宗教改革在音乐上最重要的成果,即赞美诗。
起初众赞歌是单声部的,采用分节歌的形式,音符时值基本一致,演唱方式是会众齐唱,不用拉丁语而是译成德语;后来配上了和声和对位,构成四声部合唱 歌词是德文的旧诗歌或将拉丁文诗歌译成德文后进行谱曲,也可以是新创作的德文诗歌众赞歌的曲调简单易唱,有的采用民间的通俗曲调,有的由原来的格里高利圣咏改编,还有一部分由路德和其他一些作曲家新创作而成返回,,(二)16世纪反宗教改革的音乐,,,1、 特兰托会议2、 罗马乐派,帕勒斯特里那(Palestrian,1525-1594),,帕勒斯特里那的创作,,帕勒斯特里那的创作主要集中于宗教音乐,以弥撒曲最为突出他的风格是一种平静匀称、清晰协调的复调无伴奏合唱风格音乐里有喜有悲,但是感情节制、安详,避免了大起大落的戏剧性感情冲动,而是表现一种崇高、诗意的感情作品织体以四声部居多,歌词不再为复杂的声部所遮掩,可以听得清楚;各声部旋律平静、流畅,以级进为主,三度以上跳进后必反行,具有高潮的对位技术而主旋律突出;不用半音语汇,坚持采用自然音的调式音阶;总是给不协和音以充分准备和规则的解决,或是作为经过音安排在弱拍这种谨慎的处理使他的音乐具有别人音乐所没有的纯净和透明度。
3、威尼斯乐派,从维拉尔特到叔侄加布里埃利,16世纪的威尼斯音乐文化的中心是圣马可大教堂威尼斯人的宗教信仰比罗马人显得更为轻松快乐和外向 威尼斯的圣马可大教堂里有两组对唱的合唱队,还放有两架管风琴,只有很优秀的管风琴师才有资格在这里演奏圣 马 可 大 教 堂,更 多 了 解,返 回,返 回,,,( 1)维拉尔特(Willaerte, 约1485-1562):1527年,维拉尔特成功地培育出“分开的合唱队”即“复合唱”的风格, (2)叔侄加布里埃利(A.Gabrieli,约1515-1586;G.Gabriele,约1557-1612) :A.加布里埃利按音区把合唱队分成两组,使高声部和低声部有时对唱、有时混唱,来取得音色的变化G.加布里埃利的复合唱作品中,采用两个、三个、四个甚至五个合唱队,每个合唱队都有不同声部的组合,大量使用各种乐器,除管风琴外,还有小提琴、短号等;合唱队之间相互问答.,听赏: G.加布利埃里 经文歌《天使走向牧羊人》,文艺复兴音乐小结,文艺复兴并非同中世纪决裂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随着新生的中产阶级的兴起和音乐观念的转变,音乐逐渐成为中产阶级的高级娱乐方式。
音乐印刷术在本时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复调音乐是本时期音乐的主要特征文艺复兴时期思考题,一、基本题型 1、勃艮第乐派的音乐特征 2、法国—弗兰德乐派的音乐特征 3、罗马乐派的音乐特征 4、威尼斯乐派的音乐特征 5、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及其音乐改革 6、文艺复兴时期的世俗音乐 7、反宗教改革时期的音乐 二、变化题型 1、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概况 2、文艺复兴思潮对音乐的影响第 四 编、巴罗克时期音乐(1600--1750年),概 述第一章、歌剧及其它戏剧性的声乐体裁,第一节、歌剧的来源及其早期的发展(一)歌剧的来源(二)意大利歌剧(三)法国、英国和德国的早期歌剧 第二节、其它大型声乐体裁,第二章、器乐的发展第一节、德国的键盘音乐第二节、法国的键盘音乐第四节、协奏曲 第三章、巴罗克晚期的两位大师第一节、亨德尔第二节、J.S 巴赫,,概 述 :,巴罗克时期的各种艺术形式都在寻找自己的出路,绘画、建筑、雕塑、音乐等都充满了蓬勃的生机,显示出新兴资产阶级的旺盛生命力相关图片 巴罗克时期音乐的总体特征:1、崇尚富丽堂皇,强调情感的表现,在细节上又注重装饰性,精雕细凿,作曲家和演奏家都更注重发挥即兴演奏技巧,力求旋律的装饰和变化。
2、这一时期的音乐开始采用完整的大小调功能和声体系;主调音乐风格在歌剧和器乐中得到巩固,复调音乐在与主调音乐的相互渗透中并没消失,在巴赫的创作中达到了高峰;数字低音沿用整个巴罗克时期,是巴罗克音乐的重要标志,所以巴罗克时期也通常被认为是数字低音的时代。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