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十章变态犯心理.ppt

48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591441526
  • 上传时间:2024-09-17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947.02KB
  • / 4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l概述l人格障碍与犯罪行为l性心理障碍与犯罪行为l智能障碍与犯罪行为 第一节第一节 变态心理犯罪概述变态心理犯罪概述l变态心理与常态心理l变态心理之成因l变态心理与犯罪之关系沉默的羔羊中的汉尼拔医生 一、变态心理与常态心理一、变态心理与常态心理l变态心理:是指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意志活动和个性心理特征,以及行为表现超出了正常范围,表现出自我某种程度地丧失了辨别能力或控制能力l常态心理:就是适应周围环境方面具有被大多数人所理解和公认的“应有”的一般反应方式 变态心理变态心理l酒精或其他药物依赖l智能障碍l人格障碍l性心理障碍l神经症(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等)l精神病l人格障碍l性心理障碍l智能障碍广义变态心理狭义变态心理 变态心理和常态心理的判别标准变态心理和常态心理的判别标准经验标准社会常模社会适应病因症状统计学精神生活与客观环境是否统一协调精神活动本身是否完整和协调 常态心理与变态心理的区别常态心理与变态心理的区别l要考虑到社会文化背景、民族传统、道道德规范以及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l要同周围人的生活形式、地区风俗习惯以及个人以往的个性心理特征、对照在实际生活中,常态与变态之间很难有一个绝对的分界线 常态心理的标准常态心理的标准l健康的身体l良好的个性心理 二、变态心理之成因二、变态心理之成因生物学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 生物学因素生物学因素l遗传因素l神经生化因素l后天因素 心理因素心理因素l言语作用l情绪因素l动机冲突l 挫折l 心理防御机制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l问题家庭l不良教育l消极的社会心理 三、变态心理与犯罪的关系三、变态心理与犯罪的关系人格障碍与犯罪性心理障碍与犯罪智能障碍与犯罪 人格障碍与犯罪的关系人格障碍与犯罪的关系l智能良好,思维正常;l出现偏离社会规范的行为,有可能构成犯罪;l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与冲动型人格障碍犯罪率高l犯罪类型有伤害、凶杀、毁物、强奸等;累犯、惯犯以及早发性犯罪中人格障碍者可高达40-48.7% 性心理障碍与犯罪的关系性心理障碍与犯罪的关系l性变态者的犯罪率可能是最高的;l性变态者往往不能有效控制自己的变态行为;l性心理障碍者犯罪类型有色情杀人、伤害、毁容以及施虐强奸妇女、偷窃妇女衣物和剪割发辫等 智能障碍与犯罪的关系智能障碍与犯罪的关系l智能障碍者约占人口的3%左右,在少年违法者中智能障碍者约占10%左右;l在违法犯罪者中,以青少年居多;多是轻度及中度精神发育不全;l犯罪类型主要有强奸、猥亵、盗窃、抢劫、纵火、凶杀及伤害。

      第二节第二节 人格障碍与犯罪行为人格障碍与犯罪行为l概念l人格障碍的犯罪特点l人格障碍的种类l人格障碍犯罪者的刑事责任 一、人格障碍的概念一、人格障碍的概念l人格障碍,又称变(变)态人格,是指人格特征显著偏离正常、人格发展内在不协调的状态 特征一特征一l人格障碍者一般来说意识是清醒的,认识能力也保持完整这种人是在没有意识障碍,智力活动无明显缺损的情况下,出现行为活动和情感等方面的明显障碍这种人中的大多数都有求医的要求,希望治好自己的“病” 特征二特征二l人格障碍通常开始于童年、青少年,并一直持续到成年,甚至维持终生人格障碍关键在于预防,而不是治疗,因为治疗的效果一般不太理想 特征三特征三l人格障碍者一般都能正确处理自己在日常工作和生活,能理解自己的行为后果,也能理解社会对自己行为后果的评价标准但由于这种人缺乏自知力,尽管经常同周围发生冲突,并处处碰壁,却很难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因此,难以适应单位和社会环境  特征四特征四l人格障碍者在智力水平、思维水平和创造等方面并不低,有的还超过常人,但由于人格异常,妨碍了他们的意志活动,破坏了其行为的目的性和统一性 特征五特征五l人格障碍与一般疾病不同,它没有起病标志和病程变动。

      因此,人格障碍不能作为真正的精神病 二、人格障碍的犯罪特点二、人格障碍的犯罪特点l带有偶然性,作案前较少预谋l违法目的不明显l自我保护性差l作案类型多为攻击型、爆发型l常持续犯罪,行为习惯难改l犯罪活动一般单独进行 三、人格障碍的类型三、人格障碍的类型l偏执型人格障碍l情感型人格障碍l爆发型人格障碍l怪癖型人格障碍l轻佻型人格障碍l反社会型人障碍 (一)偏执型人格障碍(一)偏执型人格障碍 偏执型人格障碍的人格特征偏执型人格障碍的人格特征l没有证据地猜疑别人伤害或欺骗他l沉湎于不公正地怀疑朋友或同事对他的忠诚和信任 l担心一些信息会被恶意地用来对付自己 l对常见的记号或事件会认为有贬低或威胁自己的危险l持久地认为他人对自己有恶意,对他人的侮辱或伤害一直耿耿于怀,不予宽容l感到自己的人格或名誉受到打击,并且迅速做出愤怒反应或做出反击l对配偶或恋人的忠贞反复地表示猜疑,虽然没有证据有其中四种表现,可诊断为偏执型人格障碍 (二)情感型人格障碍(二)情感型人格障碍抑郁型人格躁狂型人格躁郁型人格 躁狂型人格的特征躁狂型人格的特征 抑郁型人格的特征抑郁型人格的特征食欲不振,入眠障碍心神不宁,萎蘼不振健忘失忆,思维混乱害怕人群,追求完美 (三)爆发型人格障碍(三)爆发型人格障碍l也称类癫痫性人格 爆发型人格的特征爆发型人格的特征l情绪和行为具有突发性l情绪和行为具有不稳定性l情绪和行为具有反复性l挫折耐受力差 (四)怪癖型人格障碍(四)怪癖型人格障碍 (五)轻佻型人格障碍(五)轻佻型人格障碍l举止轻浮l编造谎言l吸引异性l不顾羞耻 (六)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六)反社会型人格障碍l思想与行为与社会发生冲突l极端自私与自我中心l无道德感,冷酷无情l不诚实,不信任他人l不能维持持久的学习或工作l缺乏羞愧感与悔恨感l生活轻浮放荡 四、人格障碍犯罪者的法律责任四、人格障碍犯罪者的法律责任l反社会变态人格应负完全责任能力;l偏执型人格障碍、情绪型人格障碍应视其严重程度确定部分或完全刑事责任;l爆发型人格障碍较严重的可考虑适当减轻其责任能力,否则应负完全责任能力。

      第三节 性心理障碍与犯罪第三节 性心理障碍与犯罪l概念l性心理障碍犯罪的特点l性心理障碍的种类l性心理障碍犯罪者的法律责任 一、概念一、概念l指性心理与性行为严重偏离正常轨道,是一种与生殖没有直接关系,或者替代了引起生殖的性活动它在寻求性满足的对象或方式上与常人不同,并且违反当时的社会习俗 特点特点l性欲对象异常:同性恋、恋童癖等;l性欲唤起异常:恋物癖、施虐狂、受虐狂等;l性爱好异常l满足性欲的方式异常:露阴癖、摩擦癖等;l无视亲属界限:乱伦 二、性心理障碍的犯罪特点二、性心理障碍的犯罪特点l动机荒谬l目的异常l冲动性强l行为模式固定l侵害对象一般指向陌生人(同性恋、乱伦除外)l性格特异l缺乏罪恶感 性心理障碍的类型性心理障碍的类型l同性恋l恋童癖l恋物癖l乱伦l恋尸癖西蒙在这本书里讲到了一些性变态的个案 性心理障碍的类型性心理障碍的类型l异装癖l窥阴(淫)癖l裸露癖(或露阴癖)l摩擦淫l施虐狂和受虐狂这本书里也讲到了一些性变态犯罪的个案 四、性心理障碍犯罪者的法律责任四、性心理障碍犯罪者的法律责任l对患有性的“异常冲动性”的心理障碍者,应从轻或减轻处罚;l对患有性的“不可抗拒的异常冲动性”的心理障碍,以强制治疗为主;l对患有一定程度强迫性的性心理变态的违法犯罪行为,应予以免除刑罚处罚。

      第三节 智能障碍型第三节 智能障碍型l概念l智能障碍犯罪的特点l智能障碍的种类l智能障碍犯罪者的法律责任《弹簧刀》讲述一个智能障碍者犯罪的故事 一、概念一、概念l包括精神发育迟滞和痴呆l精神发育迟滞是一种由先天或早期的疾病所引起的大脑发育不全或大脑器质性损害,致使智能低下并有适应困难为主要表现的精神疾病国际上把精神发育迟滞年龄定为16或18岁以下l16或18岁以后发生的智能障碍称为痴呆(或智能减退) 二、分类二、分类l轻度精神发育迟滞(IQ50-69)l中度精神发育迟滞(IQ35-49)l重度精神发育迟滞(IQ20-34)l极重度精神发育迟滞(IQ低于20)l痴呆(智能减退) 三、智能障碍犯罪特点三、智能障碍犯罪特点l以轻度及中度精神发育迟滞的青年居多;l作案动机幼稚、单纯,对行为后果缺乏考虑;l对目标有一定的选择性,行为冲动而粗暴;l以性犯罪、偷窃及纵火为多;l大多数单独作案;l矫治效果不佳;l严重痴呆及重度精神发育迟滞的病人极少犯罪 四、智能障碍犯罪者的法律责任四、智能障碍犯罪者的法律责任l极重度精神发育迟滞及重度痴呆者,属于无责任能力人;l绝大部分重度精神发育迟滞者属于无责任能力人,中度精神发育迟滞者就应认定有部分责任能力。

      l轻度精神发育迟滞者,大多属于有责任能力。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