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0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11155238
  • 上传时间:2017-10-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7.29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03 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自治区政府主席 李兆焯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第九届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同志提出意见一、过去五年工作的回顾刚刚过去的 2002 年,是本届政府的届满之年在这一年里,我区各级政府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自治区党委的直接领导和全区各族人民的支持下,励精图治,振奋精神,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自治区九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初步统计,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 2437 亿元,比上年增长 10.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835 亿元,增长14.2%;外贸进出口总额 24 亿美元,增长 33.6%;实际利用外资 6.85 亿美元,增长18.9%;财政收入 30O 亿元,增长 lO%;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026 亿元,增长9.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7300 元,增长 10%;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 2000 元,增长 4%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 7.0‰2002 年的这些成绩,是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区长期的工作积累,特别是十五大以来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

      五年来,全区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据统计,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由 1997 年的 1817.3 亿元增加到 2002 年的 2437 亿元,年均增长 8.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 1997 年的 3928 元提高到 2002 年的 5062 元,并于 1999 年提前一年实现了翻两番的目标财政收入由 1997 年的 163.58 亿元增加到 2002 年的 300 亿元,年均增长12.9%,占 GDP 的比重由 9.0%提高到 12.3%财政支出由 1997 年的 173.96 亿元增加到 2002 年的 402.32 亿元,年均增长 18.3%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为社会事业和其他各个方面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条件——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要进展,新的经济发展格局正在形成产业结构日趋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 1997 年的 31.9:33.8:34.3 转变为 2002 年的 24.2:34.9:40.9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加强,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种植比例由 0.65:1 提高到 0.83:1,特色农业和优质高效农业发展加快,畜牧水产业比重逐年提高,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

      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新进展,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初见成效,乡镇企业持续发展工业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取得积极成效优势资源开发力度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旅游、通信、交通、运输、商贸等传统服务业快速发展,新兴服务业加快成长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进一步形成,非公有制经济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逐年提高各地特色经济发展加快,优势经济带正在形成,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  ——投资规模增势强劲,西部大开发取得重大进展五年来,我们坚持中央确定的扩大内需的方针,抓住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发行长期建设国债及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固定资产投资力度逐年加大,全面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开发和社会公益事业建设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 1997 年的 479.8 亿元增加到 2002 年的 835 亿元,五年累计完成投资3418 亿元,年均增长 11.7%,是我区历史上固定资产投资最多的时期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生产性投资增加技术改造年投入首次突破 100 亿元重点项目增多,五年间共实施自治区重点项目 202 项,总投资额 2672 亿元桂林至北海、钦州至防城港、宜州至柳州等高速公路,南昆铁路、桂林两江国际机场、南宁机场扩建、南宁至广州千吨级航道、防城港 9—10 号泊位以及南宁——广州、南宁——昆明大容量微波骨干光缆通讯干线网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胜利竣工。

      六景至兴业、桂林至梧州、百色至罗村口高速公路和南宁至友谊关高等级公路动工兴建,县县通二级公路工程和乡镇通油路工程进展顺利全区公路里程由 1997 年的 45378 公里增加到 2002 年的 57066 公里,其中高速公路由 193 公里增加到 849 公里,一级公路由 189 公里增加到 467 公里,二级公路由 1670 公里增加到 5315公里通乡镇油路里程由 1997 年的 8361 公里增加到 2002 年的 14480 公里全区港口货物吞吐量由 1997 年的 1958.2 万吨增加到 2002 年的 3450 万吨南宁、柳州、梧州、桂林、贵港等城市新建城市防洪堤 150 公里,防洪能力明显提高沿海地区新建高标准海堤 50 公里,实现了零的突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城市环境明显改善1998 年至 2002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 166 亿元,是建国以来至 1997 年以前总投入的 1.3 倍龙滩水电站、百色水利枢纽以及平果铝氧化铝二期等国家重点工程胜利开工西南出海通道框架基本形成,西电东送基地建设全面启动广西大学“211'’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区人民医院综合大楼、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综合大楼及第二附属医院等大型社会事业、公益设施建设项目相继建成使用或基本完工。

      一批事关全局、影响走势、对全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关键性作用的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扎实推进以退耕还林工程、珠江流域防护林工程、石漠化治理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全面展开五年实施退耕还林面积 258 万亩,造林面积 1760 万亩,建成沼气池 134 万个自治区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全区农村基层公共基础设施、乡村中小学、县乡卫生医疗防疫、村级图书室试点和乡镇文化站等建设,包括村民委员会和乡镇机关在内的办公、住房、道路、供电、供水等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投资额达 20 余亿元,建设内容包括 24 件实事、大小项目共 18472 项的边境建设大会战项目全面竣工,边境地区揭开了加快发展的崭新一页——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水平继续提高国有企业改革整顿取得突破性进展,国有企业三年脱困目标如期实现,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自 1999 年以来一直实现盈利柳微、柳钢、华锡、南化、南糖、贵糖、玉柴等一批骨干企业已基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框架放开搞活国有中小型企业取得成效农村各项改革进一步深化,双层经营体制不断完善,税费改革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步伐加快自治区及地、市、县、乡(镇) 机构改革全面完成,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得到深化,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得重要进展,企业基本养老、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本建立并逐步完善财税、金融、投融资、住房以及粮食流通体制等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对外贸易取得新成绩,五年累计外贸进出口总额 104 亿美元,其中出口 72.8 亿美元;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改善,机电产品出口比重提高利用外资保持一定规模,累计实际利用外资 42.2 亿美元国际旅游业发展迅速,五年来共接待入境游客 509 万人次,创汇 11 亿美元,创各时期最好水平对外交往领域扩大,各项交流日趋频繁横向经济技术联合与协作进一步加强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总体达到小康水平提前一年完成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贫困地区茅草房改造基本完成,饮水难、行路难、用电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等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农村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乡居民居住面积分别由 1997 年的 16 平方米和 20.5 平方米提高到 2002 年的 20 平方米和 25 平方米;自来水和燃气普及率、污水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大幅度提高,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医疗、预防、保健服务能力得到提高。

      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绩,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多彩通过发展经济和不断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市地县财政供养人员年人均可用财力有了较大的增加,自治区对地市县的财力补助由 1997 年的 44.5 亿元增加到 2002 年的 111.46 亿元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得到加强,“两个确保”和“低保”得到较好落实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由 1997 年的 1013 亿元增加到 2002 年的 1737 亿元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环境进一步优化,促进发展的综合能力进一步增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水平、市场经济观念、对外开放意识和加快发展意识明显增强科技与经济相结合迈出新步伐,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有新的提高基本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基础教育得到加强,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有较大提高高中阶段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进一步发展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由 1997 年的 4.67 万人扩大到 2002 年的 13.88 万人国土资源和环境保护工作得到加强,低生育率继续得到巩固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事业有新的发展民政、统计、审计、工商管理、技术监督、药品监督、海关、检验检疫、地震、测绘、气象、水文、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档案、修志、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事业等各项工作整体推进。

      “三五”普法顺利完成, “四五”普法扎实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治、村务公开、政务公开、厂务公开稳步推进政府立法工作、行政执法工作进一步加强,依法行政水平有新的提高五年间政府提请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审议并颁布实施的地方性法规 37件,政府制定并公布实施的行政规章 36 件政府还制定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科技进步奖励办法和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一批政策性规定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力度加大,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打击严重刑事和经济犯罪、扫除“黄赌毒”和各种黑恶势力、与“”邪教组织斗争等取得新成效整顿和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取得阶段性成果,安全生产形势有良好转机,处置地方金融风险取得明显成效驻桂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在抢险救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国防教育、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双拥”工作成效显著所有这些工作都是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这些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又从总体上增强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支持能力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主要是:经济总量依然偏小,产业、产品竞争力总体上不够强,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财源基础不够牢固;工业规模不大,质量效益和企业适应市场的能力有待提高,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市场体系尚不完善,市场化程度有待提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部分城镇居民生活困难,社会就业压力增大;安全生产隐患不少,重大事故时有发生;腐败现象依然存在,群众对一些地方的社会治安状况仍不满意,等等。

      这些,都与自治区人民政府许多方面的工作做得不够有关系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过去的五年,是我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五年这五年,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既有许多有利的条件,也碰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成绩来之不易实践证明,这些年我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是完全正确的全区各级政府在实际工作的组织、指导上,始终注意把握了以下几个方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推进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不断增强综合经济实力,是全区人民的共同愿望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千方百计把经济工作搞上去坚持在发展速度、质量效益和结构调整相统一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增强全区综合经济实力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努力走体现现代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