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化战争中的心理战特点探析及对策研究1.docx
5页信息化战争中的心理战特点探析及对策研究 杨静(沈阳炮兵学院, 辽宁 沈阳 110867)随着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引发了作战理论、作战样式、作战形态的重大变化,心理战已成为最重要、效率最高的作战样式之一因此,如何借鉴世界范围内心理战的成功经验,深入研究和探索信息战条件下心理战的新方法和新手段,对于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全面提高部队“打赢”能力,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具有重要意义一、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心理战是战争之上的战争在当前的军事斗争形势中,心理战已成为现代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都将心理战的研究与运用纳入国家战略许多军事理论家认为,心理战堪称“战争之外的战争,战争之上的战争”[1](P85)纵观人类战争史,世界各国在心理战的研究和运用上都有许多成功的范例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兵家名言,早已深入军心从古代刘邦、项羽交战时的“四面楚歌”,到淮海战场上的“阵前喊话”,都是心理战的经典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没有刀光剑影的信息战中,古老的心理战由于有了高科技的支撑,作战时的效能得到空前提高,成为继陆、海、空、电子战之后的“第五维战争”其出神入化,以假乱真的效果,令人目不暇接,惊心动魄。
第一、心理战对抗的成败对未来战争产生直接而重大的影响任何一场战争,战争重心和战争基础不仅表现为有形的物质形态,而且还具有更重要的信念、意识、意志、精神等无形的内容信息战条件下,虽然每一种作战样式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发挥心理战的效应和作用,但在直接动摇敌人的战争信念和毁伤敌人进行战争的精神力量方面,心理战具有其他作战样式所不具备的强大威力海湾战争结束后,一位伊军师长说,心理战对部队士气是一个极大的威胁,其威力仅次于多国部队的轰炸第二、心理战已成为各国军队竞相研究的新课题当今世界,无论大国还是小国,无论强国还是弱国,对于心理战的研究和运用,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比如,美军成立了4个心理战大队(包括1个现役心理战大队和3个后备心理战大队),配备有先进的心理战设备,部署在全球各个美军基地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在开战之初,就向伊境内投撒了4000多万份传单和大量单频收音机(只能接收美国战地广播),对伊军进行策反其间,美方又通过手提、发电子邮件等方式,对伊高级军官劝降,还从国内紧急抽调200多名心理学家、心理医生和精神病专家,奔赴伊拉克战场参加心理战,给伊拉克军民造成了强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恐慌,以致在短短的20多天时间里萨达姆政权就土崩瓦解。
第三、心理战已成为部队战斗力新的增长点战斗力的生成是由多方面因素构成的信息战条件下,如何更好地瓦解敌军斗志、巩固己方心理防线,已成为战斗力新的增长因素从伊拉克战争可以清楚地看到,美英联军对心理战的重视程度丝毫不亚于强大的武力打击他们采取多种心战手段,使伊拉克军民丧失打赢战争的信心反观伊拉克一方,40万军队顷刻间土崩瓦解、集体“蒸发”,几千万民众束手待降的事实表明,伊拉克不仅输在了武器装备落后上,更输在了心理崩溃和丧失斗志上在未来战争中,力量处于弱势的一方,要做到不为敌人的假象所惑,不为敌人的策反所动,不为敌人的威慑所屈,就必须强固官兵的心理防线,铸牢官兵的精神支柱,坚定官兵的理想信念二、信息战条件下心理战的特点在现代军事斗争中,信息心理战已经上升为一种独立的作战样式它运用心理学、传播学等原理,以高科技化环境为平台,以信息为武器,对特定目标群体的心理施加刺激和影响,为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一,以非强制性为手段武装暴力,用的是强制手段,具有强制性心理战不是像武力作战那样用强制手段消灭和俘获敌人,而是通过施加心理压力和心理影响,使对方的心理发生预期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人具有能动性,外界刺激的因素必须通过主体的内部条件才能发生作用。
所以,心理战具有非强制性的特点武力虽然能赢得胜利,但“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以理服人者,心悦而诚服也”这说明,实施心理战必须针对敌人的心理特点实施心理攻击,否则,不能引起心理的预期变化,达不到心理战的效果所以,心理战要想取得成功必须了解敌人的心理特点,要有站在敌人的立场上看待事物的心境日本的对敌心战宣传专家池田德真曾做比喻说过,为了让敌人把投了麻醉药或毒药的鱼吃下去,必须经常研究敌人的食欲情况看敌人是喜欢吃生鱼片还是红烧鱼、是鱼汤还是清蒸鱼,依此变换做法不愁敌人不吃鱼这一比喻充分说明了心理战的非强制性的特点其二,以高科技化为平台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心理战手段越来越高科技化,现代心理战的作用逐步高强度化,全方位化现代心理战不再单纯局限于语言文字的宣传,而可以用影视图像、虚拟现实、幻听幻觉,实施信息剥夺,制造信息混乱等智能化、多样化的手段进行这大大提高了心理战的规模、水平和功效尤其是高速准确的信息收集能力、快速的印刷能力、高度机动和多样化的投送能力,在短时间内就可造成现代的“四面楚歌”,发挥出强大的攻势像电视,虽然在二战之前发明,但是,电视的效力借助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空间技术、信息合成等技术才显现出突出的威力。
难怪肯尼迪要感叹“战场上没有电视,我们将无以为生高技术为心理战在战争中作用的变革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前景其三,以不战而胜为目的现代战争中,出现了由物理性暴力向心理性暴力转变的征候军事作战目的的侧重点,开始由传统的消灭敌军人员的肉体转向摧毁其抵抗意志攻心为上”的原则,正在成为新军事革命中军事家们所极力推崇的军事指导原则和战略思想从近期几场局部战争可以看出,现代战争的目的,不在于对敌武力打击和资源掠夺,而是使敌人屈服,消除对抗性因素,推行自己的主张,谋取长期利益任何战争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双方战争力量的此消彼长中完成的,战争中,战争双方都在努力运用各种手段实现战争力量对比的变化,特别是用非武力手段实现战争力量对比的转化心理战作为非武力手段中的重要角色,必然要担负起这个重任,致力于发挥自身优势,实现不战而胜,或小战大胜,这也是心理战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集中体现三、信息战条件下心理战的运用与对策信息战条件下,部队心理战教育训练,要着眼作战任务,着眼战场环境特点,着眼提高官兵的综合素质,突出搞好心理攻防作战教育训练,提高官兵在未来作战中的心理承受能力,建立具有实战意义的心理战机制首先,要积极开展心理战教育、防御及适应性训练。
一是要开展心理教育,增强官兵心理承受能力通过教育,使广大官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强化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每一个军人神圣职责的意识,增强敢打必胜的信心同时,要向官兵介绍敌军实施心理战攻击的特点和规律,进行心理战对策准备,还可运用一些心理战典型战例对部队进行“免疫疗法”二是要开展心理防御,营造和优化集体心理环境及氛围通过密切官兵关系、完善内部反心战机制等,增强集体凝聚力三是要开展心理战适应性训练模拟信息战条件下战场环境训练、心理稳定性训练、心理承受力训练、胆量训练、野外生存训练,提高官兵的心理素质,增强在复杂战场环境下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心理品质其次,要确立开放式心理战防御思路现代心理战防御不可能采取心理封闭的方法,而应确立开放式防御战略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心理同人的机体一样,如果长期处于无菌的环境,其“免疫力”就会降低;人的思想和心理如若没有受到锻炼和考验,一旦接触具有攻击性的宣传和震撼,也会缺乏抵抗力从管理心理学角度看,心理锻炼法和心理接种法都能够有效增强心理抵抗力心理锻炼如同体育锻炼能够强身健体一样,能增强人的心理承受力心理学实验证明,对人的思想和心理而言,心理接种法也是非常有效的。
当人们接触到攻击其基本信念的反面论证后,会形成某种通用的“免疫力”,相当于注射心理“疫苗”可见,心理战防御的正确方法不是封锁和堵塞,而是正确的教育引导通过正确的教育引导,使人们学会辨别是非真伪,提高心理的“免疫力”第三,要提高网络心理战的信息防护能力网络化正在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也改变着战争的面貌网络心理战的序幕已经拉开,网络将成为未来心理战的重要战场对网络心理战的防御,必将是现代心理防御的崭新课题鉴于以上情况,必须把加快信息网络的发展与提高信息网络的安全指数、发展高技术心理防御手段结合起来一要研制自己的CPU、操作系统、网络方案、密码芯片和大型数据库等,尽快建立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系统二要把网络安全管理纳入科学化、法制化的轨道,以法治手段为防御网络心理战提供保障三要适应未来信息战争和心理战的要求,建立和发展网络心理战力量,特别要建立专业化的信息防护力量,提高网络心理战防护能力任何战争都包括进攻和防御两个方面,有效的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御因此,研究信息战条件下的心理战,既要研究防御,更要研究进攻要明确心理战进攻的基本任务,掌握进攻心理战的方法手段,熟悉心理战进攻的组织指挥,使“心战”与“兵战”有机结合起来,牢牢掌握信息战争条件下的主动权。
参考文献[1]李辉光,美军信息化作战和信息化建设[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4.责任编辑 王家芬-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