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贸易地理区域经济分析——阿根廷.doc
19页国际贸易地理区域经济分析——阿根廷一、 scp 范式分析1. 种植业(小麦、玉米、高粱)行业结构(Structure ) 1、市场份额和市场集中度阿根廷国土面积 278.04 万平方公里,可耕地和多年生作物用地 2720 万公顷( 其中可耕地为 2500 万公顷,多年生作物用地 220 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9.8%;;森林和林地 5910 万公顷,占 21%灌溉面积为 169 万公顷,占可耕地面积的 6.8 %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 10%,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9.4%人均拥有耕地 0.76 公顷,每个农业劳动力负担耕地面积为 21 公顷拥有优良地理条件的阿根廷一直是世界农业大国,16 世纪末,阿根廷已有了小麦、稻谷、果树、棉花等农作物的种植和农产品的加工作坊从 19 世纪 70-80年代到本世纪 30 年代,阿根廷农牧业蓬勃发展,小麦、玉米等作物的种植面积成倍增加1878 年阿根廷开始出口小麦,之后牧产品的出口持续增加主要种植产品有果仁、柑橘类的植物农产品年出口值近 240 亿美元,是世界最大的葵花籽、蜂蜜、梨和柠檬出口国,是玉米和高梁的第二大出口国,是大豆的第三大出口国,是小麦的第五大出口国,年 GDP 达 2 131 多亿美元,其中农业 GDP 约占 30%。
2、产品差异化 1.转基因农作物降低成本,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阿根廷已成为世界上种植转基因作物面积仅次于美国的国家早在 1997 年阿根廷就种植了 140 万公顷转基因抗除草剂的农达大豆 1999 年种植转基因作物 670 万公顷,占当年全球转基因作物总面积的 17%2. 有机农业发展中国家中阿根廷出口有机农产品较早,提高了阿根廷农产品的国际知名度3、进入壁垒 1.转基因农产品等问题 影响了其农产品的出口2.农业发展波动较大农业发展很不稳定,增长速度也慢于巴西、墨西哥等国3.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下降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年下降4.农业劳动生产率不高,机械化程度较低,受自然环境制约大农业增产主要还是通过扩大种植面积来实现的企业行为(Conduct)1、政府谈判作用阿根廷政府在国际组织中积极致力于进一步减少影响农产品贸易的限制,并在 WTO 中建议加速削减关税和补贴阿根廷相信通过全球范围减少贸易壁垒能促进其农业增长,推动农产品贸易自由化是其致力目标之一在国际谈判中发挥政府的作用就成为阿根廷政府帮助产业发展的一种新措施阿根廷与南方共同市场、美洲自由贸易区,与欧盟、美国、墨西哥、智利、南非、中国等地区和国家一直有活跃而有成效的会谈。
2、政策支持降低成本的直接效果一方面给阿根廷提供了更大的农产品出口价格空间来应对国际竞争;另一方面直接提高了生产者和贸易商的收益从 1994 年起,小麦、大豆等农产品的出口关税从 1989 年的平均占离岸价格的 30%至 41%下降到了 3.5%其次,取消或降低农业生产资料进口关税和进口限额,直接降低了农产品生产成本3、改善运输运输系统是制约阿根廷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阿根廷政府近年来采取了以系列措施改善运输系统疏通河道,加深河床 ,使大吨位越洋货船直达内河,以降低运输费用和缩短运输周期拓展运输路线和扩大服务范围改造旧的运输系统,使其现代化提高服务质量4、提高产品质量成立农业技术研究中心,致力于开发高质高产农业品种,研发无公害农药,鼓励发展有机农业目前阿根廷的大豆、土豆、棉花等农产品中,已经有相当一部分采用了转基因种子,其产量和抗病能力大大提高经营绩效(Performance)1、农业出口额高阿根廷是拉丁美洲唯一的谷物净出口国自本世纪初期以,阿根廷一直是世界农产品出口的大国1985 年,阿根廷的谷物出口在世界谷物总出口中的比重曾达到 9.1%,近年来出口有所下降,但是农业仍是国家出口创汇的主要部门。
90 年代的净出口额大致保持在 65 亿美元左右的水平上,是世界第六大农业净出口国1994/95 年度,农业出口额达 98.2 亿美元,其中粮油产品出口额为 60.7 亿美元,谷物出口占世界谷物出口的 5.6%2、劳动生产率居拉美国家之首 本世纪 20~30 年代,阿根廷已经开始大量使用农业机器和设备在农业机械方面,1940 年,阿根廷每 1300 公顷耕地才有 1 台拖拉机1952 年建立本国的拖拉机工业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速度加快,1991 年农用拖拉机拥有量为20.2 力台,谷物联合收割机拥有量 4.88 万台,平均每台拖拉机负担的耕地面积为 123.?6 公顷,每台收割机负担的收获面积为 163.75 公顷在产粮区,从种到收已全部采用机械目前,阿根廷正处于农业机械化的高峰期,自 1994年开展农业技术革新后,农用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的需求和销量都有较大增加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使阿根廷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居拉美国家前列3、农业的地区专业化和生产专业化初见成效 随着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和多样化生产的发展,阿根廷农业逐渐向潘帕斯草原以外的地区扩展,农业生产的地区专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逐步形成了按地形、气候、农作物分布等特点划分的 5 个综合农业:东北部高温高湿地区,主要从事水果、棉花和茶叶等作物的种植,还发展了林业和畜牧业;西北部干旱地区,是甘蔗、烟草和水果的主要产区;安第斯山区,在气候温和、日照充足的山间谷地和山麓地带发展了葡萄和其他水果的种植业;潘帕斯草原区,自然条件极为优越,是理想的农牧业生产基地,集中了全国 90%以上的粮食和油料作物的生产;以及巴塔哥尼亚高原区种植业出口贸易情况:以小麦、玉米、高粱为例1、大豆阿根廷的四大油料作物中大豆是最重要的油料作物。
自 70 年代以来,大豆的种植迅猛发展,面积由 1970 年的 3.77 万公顷扩大到 2007 年的 1614万公顷2007 年大豆总产量达 4748 万吨,在拉美仅次于巴西,列第 2 位,在全世界居第 4 位大豆的主要产区是圣菲省、布宜诺斯艾利斯省和科尔多瓦省,其产量占全国的 90%2007 年出口大豆 1202 万吨,价值 18.31 亿美元,比上年数量增加41%,价值增加 65%阿根廷还是全球最大的豆粕和豆油出口国,去年总出口也创下了 30 亿美元的纪录阿根廷大豆大约 98%属于转基因品种中国是阿根廷最大的大豆消费市场,阿根廷出口的大豆四分之三销往中国阿根廷是世界第三大豆生产国2、小麦小麦是阿根廷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产量在拉丁美洲居第 l 位小麦产量中通常有一半以上供出口,其余供内销潘帕斯草原区,特别是布宜诺斯艾利斯省,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气候适宜,是小麦生产和出口的基地,播种面积常年保持在 500 万公顷上下,产量在 1982/83 年度达到 1500 万吨的高峰,2006/07 年度产量为 1460 万吨 阿根廷小麦的主要出口贸易市场是邻国巴西,巴西每年都要进一定数量的小麦巴西进口的小麦中,90%来自阿根廷。
3、玉米阿根廷玉米的主要产区也在潘帕斯草原,其产量占全国的 1/2 以上玉米的播种面积在 30 年代达到顶峰,战后逐渐减少由于单产提高较多,总产与 30 年代基本持平,某些年份甚至略有上升, 2006/07 年播种面积为 358 万公顷,2007 年产量为 2180 万吨阿根廷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玉米出口国,在 2010 年出口了大约1800 万吨玉米 ,阿根廷玉米的最大买家包括阿尔及利亚、哥伦比亚、马来西亚2011 年中国和阿根廷 已经达成了自该南美国家出口玉米和牛肉所需的卫生检疫协议,阿根廷开始对中出口玉米2、畜牧业行业结构(Structure ) 1、市场份额和市场集中度阿根廷的畜牧业发达以养牛业为主,同时还有养羊业、养禽业和养猪业等阿根廷牛肉出口增长迅速,2004 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其中,牛肉出口量为 54 万 6 千吨,贸易额为 9.26 亿美元;禽肉出口量为 9 万吨,贸易额为 8 千万美元阿根廷出口的肉类当中,85%是牛肉其余肉类主要是禽肉、羊肉以及猪肉但是,猪肉的进口量高远远高于出口量阿根廷的天然牧场和人工牧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55%,畜牧业产值占农牧业总产值的 40%左右,全国牲畜的 80%集个在潘帕斯大草原。
牲畜以牛、羊为主,此外还有猪、马等 到 1991 年,阿根廷的牛存栏数为 5000 万头,牛肉产量达 270 万吨,出口 7 万吨,羊存栏 3000 万只、猪存栏 400 万头畜牧业在阿根廷的经济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全国可以划分为 5 个大型牧区:潘帕斯区,东北地区 (NEA ) ,西北地区(NOA),半干旱区以及巴塔哥尼亚区其中潘帕斯区畜牧最为优越,那里聚集着全国 58%的牛群,阿根廷 80%的牛肉来自该区阿根廷的养禽业比较发达,专业化程度较高,有专门的种蛋场、孵化场和饲料公司年产禽肉约 60 万吨,禽肉的人均年消费量是 20 公斤左右2、产品差异化1.阿根廷是非疯牛病疫区,高端肉类产品找到了新的市场2.在禽类和猪饲养方面,没有禽流感和猪瘟的困扰,为阿根廷进军新市场提供了无可比拟的优势3. 草原面积广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适合于牧草生长,多大型牧区3、进入壁垒1.蹄疫等问题 影响了其肉类产品的出口2.口结构较为单一,以牛肉为主3.本国需求较大,猪羊肉一度需要大量进口4.巴西、美国、澳大利亚等乳畜的国在世界市场的竞争企业行为(Conduct)1. 提高品质潘帕斯最早的良种牛是欧洲人带来的。
后来,阿根廷人加强了对良种牛的培育和牛群病害的研究,并在这一领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2.改善交通修通了横穿潘帕斯草原的大铁路这样,大牧场的肉牛可以很方便的运往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屠宰加工,再装船运往国外 3.开辟水源草原上打了很多机井,以保证牧草的正常生长以及提供牛群和人们的饮用水 4.种植饲料种植一些饲料作物或牧草,以补充放牧时天然牧草的不足5、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与技术合作经营绩效(Performance)1、产品外销量占世界市场份额高阿根廷肉类外销量占世界市场的产销比率为:牛肉占 60%、羊肉 1.5%、马肉 20.5%、猪肉 0.1%2、净出口额较高阿根廷一直是世界农畜产品出口的大国,农牧业是国家出口创汇的主要部门牧业产品与农业产品的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的 60%3、地区专业化和生产专业化潘帕斯草原区,自然条件极为优越,是理想的农牧业生产基地,畜牧业发达;巴塔哥尼亚高原区,着重发展了养羊业,是全国羊毛的生产基地另外,生产环节的专业化也有很大的发展例如对牛的饲养,是按照不同的繁殖阶段由不同的农场在不同的地区分别进行的 畜牧业出口贸易情况:以牛肉、马肉、羊毛为例1、牛肉牛肉生产在阿根廷的经济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阿根廷农牧业 GNP 的35%~40%来源于牛肉生产。
阿根廷全国各地都适宜牧牛牛肉是阿根廷的主要出口肉类,2004 年,牛肉出口量为 54 万 6 千吨,贸易额为 9.26 亿美元;禽肉出口量为 9 万吨,贸易额为 8 千万美元阿根廷出口的肉类当中,85%是牛肉2、马肉 阿根廷为世界最大的马肉销售商阿根廷每年生产 55000 吨马肉,销售额 5000 万美元,主要销往欧洲和日本每年屠宰 20 万头马供出口2003 年阿根廷出口马肉 34266 吨,占全球市场的 23%,全世界的年需求量为 145000吨世界主要马肉出口商有阿根廷、比利时、巴西和美国4、羊毛目前阿根廷绵羊存栏数约为 1100 万只,其中 60%为美丽诺羊种考力代羊依旧是占较大比例的羊种,约占 35%,其次则是一些小品种羊毛产量预计在4 万 7 千吨(含脂毛产量)左右,其中 2 千吨用于国内销售FLA 阿根廷羊毛联会最新发布了 2011 年 7 月至 2012 年 2 月期间的出口数据,数据显示,这一期间阿根廷出口羊毛总量为 26522 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