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实用教案1.doc
8页三位数乘两位数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灵活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打破认知障碍点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学习日记来记录课堂,利用多媒体教学拓宽学生的视野,不再局限于课本内容, 学生在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中,2、数学思考:采用小组合作交流方式,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增进同学间的默契,老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评价,鼓励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迁移的过程中,掌握乘法在日常实际中的运用,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通过新知识能够联想到旧知识,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3、问题解决:体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过程中,了解运算方法,培养 学生的运算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4、情感态度:让学生在合作学习、课堂互动交流、师生互动的过程中体会学习带来的乐趣,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课后鼓励学 生在课后进行学习反思,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二、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对于掌握知识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素数位的增加,计算的难度也会有所增加,但总体上来讲,学生学习起来的难度不会太高 三、学情分析与设计理念本班的大多数学生学习能力不错,注意力较集中,但本班的学习主动性较弱,上课不喜欢个别回答问题,喜欢集体回答问题,因此在教学 实践中,要充分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时的进位五、教学过程活动 1【导入】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师: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会遇到什么数学问题呢?生:举手回答2、师:是的,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数学问题,而加减乘除更是能帮我们成为生活好能手的法宝,善于运用加减乘除,是我们生活的一 个小技能下面让我们来比赛,谁是真正的生活小能手?(1)展示 PPT(10 道乘法计算题)①口算45×2= 14×5= 250×3= 240×5=②估算19×4≈ 31×8≈ 298×3≈ 102×2≈③笔算18×12= 36×24=师:从刚才的计算中,同学们记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生:举手回答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因数的个 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因数的十 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的积加起来【设计意图:通过导入来承接旧知识,启下新知识,使学生更能接受】 活动 2【新授】教师引领,自主探究1、师:,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同学们都掌握的很好,给自己一个鼓励,那学习的道路是永无止境的,如果是三位数乘两位数,同 学们还会计算吗?生:不会师:没关系,今天我们就跟随李叔叔,看看他在生活中遇到什么数学 问题,让我们一起为他解除疑惑。
教学例 1 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 12 小时,火车每小时行 145 千米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你们会列算式吗?生:145×12(分析题目:火车每小时行 145 千米-速度→用了 12 小时-时间→该城 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路程已知时间和速度,求路程路程=速度 ×时间师: 145×12 是三位数乘两位数,你可以试着估算一下生:我们可以把 145 看作 150,把 12 看作 10,这样 150×10=1500师:很好,那聪明的同学能不能计算出标准的答案,小组进行讨论, 然后举手回答出你们的最佳方案可能出现:A、口算:先算 10 小时:145×10=1450(千米),再算 2 小时: 145×2=290(千米),加在一起:1450+290=1740(千米)B、口算:145×12=145×4×3=580×3=1740(千米)师: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1 4 5× 1 212 9 0 ……2 乘 145 的积1 4 5 ……10 乘 145 的积11 7 4 02、小组讨论 145×12 的竖式中怎么算的?师:上前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让学生小组发言第一步:先算 2 乘 145,结果是 290,得数中的末位和因数中的各位 对齐第二步:(再用因数十位上的 1 去乘 145)得多少?(145 个十)5 要 和因数中的哪一位对齐?(要和因数中的十位对齐)第三步:把两部分的积加起来,得 17403、展示 PPT:观察 45×12 和 145×12 之间的差别,并归纳法则归纳:①先用第一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二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 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对齐②再用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二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一个 因数的个位对齐③最后把两次积加起来注意:第二步个位上的 0 不加师:大家真聪明,帮李叔叔解决了疑惑,原来李叔叔所在市离北京有1740 千米。
通过帮李叔叔解决问题时,我们也掌握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所以说,不管第二个因数是两位数还是三位数,我们 都能够运用数学上的规律去计算它,牢牢掌握运算规律设计意图:在学习教学实例,联系之前所学知识,既能让学生重新回顾旧识,从而感知新知识,允许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更好体现“关注差异,因材施教”的原则,同时小组进行讨论的方式, 促进学生思维碰撞】活动 3【练习】强化运用,巩固新知1、潇洒裁判师:挥动你们的手指,做一个认真地裁判,对的打√,错的打 × 并改正生:好出示试题 2 8 6 4 2 3× 1 9 × 1 52 5 7 4 2 1 1 52 8 6 4 2 32 8 5 0 ( ) 6 3 4 5 ( )2、组间互动师:同学们以小组出题,小组 pk,看哪组计算得又多又正确(三位 数乘两位数)【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在做题的过程中发现疑点,并攻破难点,合理运用多种估算方法,学生在选择正确答案的过程中,数感得到了培 养,思维得到了拓展活动 4【测试】课堂测试,有效反馈123×46= 156×13= 275×15= 256×59=464×14= 571×23= 152×42= 249×14=结论:仔细观察上面的各道算式,想一想: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是( ) 位数或( )位数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提醒学生检查;同伴互批互改;公布答案;统计正 确人数【设计意图】趁热打铁,让学生巩固好知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与 计算能力活动 5【作业】布置作业1、学校准备发练习本,发给 15 个班,每班 144 备用,全校还需要40 本。
学校应买多少本练习本?2、小林在国外订购了一批衣服准备拿回国内卖,三类衣服价钱及数量 见下表品种单价/元数量/件裤子12156衬衫2856毛衣16246三类衣服各花了小林多少钱?3、请写一篇学习反思(新课的重点难点和掌握程度)【设计意图:让教学内容与自己的学习情况相结合而进行的有概括性、针对性的问题,加强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巩固】 活动 6【活动】教学反思实践过程中,数学的运用是极为重要的,学生通过学习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和能力,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在本课的教学中有以下体会: 一、通过情景导入,提出相应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在教学中利用情景设定,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逐步引导学生去回忆所学过的知识,用所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来探究三位数乘两 位数的新知识,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迁移类推的方法二、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老师在学习的过程中扮演的是的作用,学生应根据老师地进行思考,从而达到升华,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评估自己的需要,在课前制作学习日记,以便老师适当地调整教学模式,课堂上多进行小组互动交流的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探究问题的同时,形成思维碰撞,吸收他人的精华,去除自己的糟粕,在交流中发现“学习猜想的方法”与“学习验证的方法”并运用的生活上。
21 世纪新课堂已不再局限于课内知识,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形式,搜寻相关知识,增加学生的知识量,在课程中从中认识到学生们的计算能力还有待提高,速度较慢,因此今后的课程中要不断地回顾旧识,训练计算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