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旅游学概论知识点.doc
19页旅游学概论第一章 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第四节 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一、 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1、 生活环境的变化2、 工作性质的变化3、 阶级关系的变化4、 运送条件的变化二、 旅游发展史上的铁路时代:铁路之父:乔治·史蒂文森 费用低 速度快 运力大 通达范围广三、 托马斯·库克的活动与旅游业的诞生1、 1841年的创举:团队旅游活动特点:公众性 规模大 全程陪同2、 1845年的商业尝试:团队消遣旅游特点: 商业性 长途过夜 线路勘察 编写指南 导游服务3、 其他开创性工作推出一种代金卷 第一例环球旅游团当时世界旅行社行业中的“三大巨头”:20世纪初1.英国托马斯·库克公司 2.美国运通公司 3.比利时铁路卧车公司第六节 二战后的现代旅游 战后旅游迅速发展的因素1、 世界人口的增长2、 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的增长3、 交通运送工具的进步4、 生产自动化限度的提高和带薪休假制度5、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6、 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通讯技术的进步第七节 我国的旅游业的历史发展一、 旧中国的旅游业:民族银行家陈光甫 1927年 中国旅游社二、 新中国改革开放前的旅游业1949年 华侨服务社改为第一家国营旅行社 这一时期的特点: 背景环境: 建国之后,巩固社会主义政权为第一要务,对外封闭锁国;实行计划经济,基础薄弱,生产力落后,经济短缺 基本任务: 服务于外交工作的需要,“宣传自己,了解别人” 发展类型: 有选择的入境旅游 公司经营: 不计成本,国家补贴 产业规模: 产业结构不完整,且总体规模很小 政府干预方式:通过国营公司直接介入,突出表现在“中国旅行和游览事业管理局”与“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虽为两块牌子,实为一套人马三、 改革开放之后的旅游业发展1、 以入境旅游为主的发展阶段(1978~80年代中期)2、 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并行发展阶段(80年代中期~1997年)3、 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全面发展阶段(1997年至今) 这一时期的特点: 背景环境:国家工作重点转向经济建设,急需外汇;对内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实行开放政策;在这一过程中,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国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基本任务:拓宽外汇创收渠道;90年代后期转为发展创汇、拉动内需、提高国民素质 发展类型:从“大力发展入境旅游、适度发展出境旅游、积极发展国内旅游”调整为“大力发展入境旅游、规范发展出境旅游、全面提高国内旅游” 公司经营:强调经济效益;建设现代公司制度;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产业规模:迅速发展,连续扩大,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政府干预方式:通过制定和颁布政策、法规、标准等方式实行“政府主导”第二章 结识旅游活动第一节 旅游活动的界定 一、 艾斯特(AIEST)定义 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逗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不牵涉任何赚钱的活动 二、 旅游活动的权威定义 1、 旅游活动是人们出于休闲、商务以及其他目的,短期(历时不超过一年)离开自己的惯常环境,前往他乡的旅行活动以及该地的停留访问活动(WTO,1995:12) 2、旅游活动中文定义: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之外的目的,暂时离开自己生活的惯常环境,前往他乡开展的旅行和逗留活动 三、 旅游活动的基本特性 1、 旅行与逗留的合成性 2、 异地性 3、 暂时性 4、 非移民性和非就业性 四、 旅游活动的要素 1、 旅游活动的内容的构成要素:行 游 住 食 购 娱 2、 旅游活动的体系的构成要素 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 旅游活动的客体——满足主体来访目的的旅游资源或旅游对象 旅游活动的中介体——帮助主体完毕其旅游经历,为其提供各种便利服务的旅游业四、 作为旅游学研究对象的“旅游”定义 作为旅游学的研究对象,“旅游”是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之外的其他因素,离开自己的惯常环境前往异国他乡的旅行和逗留活动,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第二节 旅游活动的类型一、 划分标准 1991年渥太华召开的旅游记录工作国际会议上,旅游活动分为:国际旅游 入境旅游 出境旅游 境内旅游 国内旅游 国民旅游二、 国际旅游三、 国内旅游四、 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的比较 最主线的差别在于活动的开展是否跨越国界1、 消费水平2、 便利限度3、 经济作用第三节 旅游活动的性质一、 旅游活动是多种现象的综合体现1、 社会现象2、 文化现象 体验他乡风情 了解他国文化3、 经济现象4、 政治现象二、 旅游活动的性质 作为旅游者的个人的自愿行为,旅游活动在本质上,并非是经济活动,而是一种以不同地区间的人员流动为特性,涉及文化、经济、政治等许多方面的社会文化活动 现代旅游活动的主线属性在于它的社会文化性第四节 现代旅游活动的特点一、 现代旅游活动的普及性(大众旅游 奖励旅游 社会旅游) 奖励旅游作用优于其他方式的因素:(1)激励作用的时效看:激励维持的时效更长期;(2)激励对象的范围看:奖励旅游激励范围更广二、 规模发展的连续性(成长性)三、 空间分布上的地理集中性四、 时间分布上的季节性P67季节性的成因:(1)旅游目的地方面因素:气候条件;(2)客源地方面的因素:1)人们的出游目的;2)人们带薪假期的放假时间;3)人们在选择出游时间方面的传统习惯。
第五节 旅游活动发展状况的基本测量指标一、 旅游人数二、 旅游收入与旅游支出 一个国家的国际旅游收入不涉及该国航空公司的国际间客运业务收入 对于国际旅游收入和国际旅游支出的记录方法:银行报告法 估测法 混合法或综合法三、 旅游者停留天数第三章 旅游者第一节 旅游者的界定P79第二节 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因素一、 讨论的背景 (1)客观条件:1、需要具有足够的支付能力 2、需要拥有足够的闲暇时间 (2)主观条件:必须要有外出旅游的动机二、 足够的可随意支配收入三、 足够的闲暇时间四、 其他方面的客观因素一、 个人的身体能力状况二、 与一个人所处的家庭生命周期阶段有关的家庭拖累状况第三节 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主观因素一、 旅游动机与个人需要(1) 马斯洛的动机理论(2) 基于经验的观测与分析:1、探索的需要 2、解脱压力的需要二、 旅游动机的基本类型(1) 身体方面的动机(2) 文化方面的动机(3) 人际(社会交往)方面的动机(4) 地位和声望方面的动机三、 旅游消费者购买动机的影响因素(一) 内在因素:学习 态度 知觉 人格(二) 外在因素:1、文化水平和受教育限度 2、年龄 3、性别 4、社会阶级 5、微社会群体四、 结识个人旅游需求影响因素的意义 影响个人旅游需求的重要客观因素:收入水平 闲暇时间 身体条件 家庭制约客观因素是实现旅游需求的支持条件,主观因素才是参与旅游活动的主线动因 全面结识这些因素对于旅游经营工作的开展,特别是对于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公司的市场营销工作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第四节 旅游者的类别划分一、 世界旅游组织(WTO)对旅行者的分类P108二、 基于访问目的旅游者类别划分1、 消遣型旅游者(1) 人数多,比重大(2) 出游活动的季节性强(3) 拥有较大限度的选择自由(4) 对价格敏感2、 因公差旅型旅游者(1) 出游频率高(2) 出游活动无季节性(3) 出行活动的自由度小(4) 消费水平高(5) 价格敏感度低3、 因私事务型旅行者第四章 旅游资源第一节 结识旅游资源一、 基于需求角度结识的旅游资源定义 凡是可以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环境的自然事物、文化事物、社会事物或其他任何客观事物,都可构成旅游资源二、 旅游资源的分类(一) 基于内容属性的旅游资源分类1、 自然旅游资源:1、气候条件 2、风光地貌或自然景观 3、动植物资源 4、天然疗养条件2、 人文旅游资源:1、历史文物古迹 2、民族文化及其表现场合 3、有重大影响的体育和文化盛事 4、以主题公园为典型代表3、 社会旅游资源:1、经济建设成就 2、科技发展成就 3、社会发展成就 4、社会好客精神(二) 基于资源自身再生的旅游资源分类1、 可再生性旅游资源2、 不可再生性旅游资源(三) 基于存在状态的旅游资源分类1、 现实的旅游资源2、 潜在的旅游资源(四) 基于品位或级别的旅游资源分类:世界级 国家级 省级 市级三、 旅游资源的特点 1、多样性 2、吸引力的定向性 3、垄断性 4、易损性 5、可创新性四、 旅游资源的价值决定1、 衡量旅游资源价值的客观标准旅游资源的主线价值在于旅游市场的吸引力,在于对旅游者的吸引能力2、 旅游资源的价值决定:1、自身品质 2、坐落地点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开发一、 开发工作的必要性 直接目的是为了巩固、改善和提高该旅游资源项目的吸引力 最终目的是将潜在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功能二、 开发工作的参与者:政府 民间公司三、 旅游资源开发项目的价值评价1、 以美学价值为评价标准2、 以社会/文化价值为评价标准3、 以市场价值为评价标准四、 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 重要目的是为该开发项目的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1、 阐明项目开发者的实力和资格2、 分析和预测市场需求3、 分析该项目开发和经营方面的微观条件4、 分析本地的宏观社会经济条件五、 开发工作的重要内容1、 解决和改善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可进入性2、 建设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3、 建设和完善旅游上层设施4、 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与管理5、 培训可以胜任专业水平的旅游服务工作人员六、 开发工作的基本原则1、 突出独特性的原则2、 力求经济的原则3、 注意保护环境的原则第三节 旅游资源的保护一、 致使旅游资源遭受损害和破坏的因素1、 自然因素的作用:重大天灾 风化作用 动物性因素2、 人为因素的作用:旅游者 本地居民 旅游业者二、 旅游资源保护工作与措施3、 针对自然作用的危害4、 针对旅游者方面的因素 为了防止由于旅游者方面的因素而对旅游资源也许带来的危害,一方面应加强该地的旅游规划工作,充足估计接待能力饱和将会对旅游资源的破坏性影响5、 针对本地居民和旅游业方面的因素 对于因本地居民和旅游业者的行为失当而对旅游资源导致的破坏,除应加强对保护旅游资源的宣传工作外,还应制定必要的法律法规加以约束。
第五章 旅游业第一节 旅游业的概念一、 旅游业的构成 (一)“三大支柱”说:旅行社部门 交通客运部门 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部门(旅行社 。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