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科学名词解.docx
2页内科学名词解释呼吸系统疾病1、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 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2、 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于入院48小时后在医院内发生 的炎症3、 支气管哮喘:是指有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 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 展,但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5、 呼吸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导致低氧血症伴有或不伴有高碳酸血症, 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其标准为:静息状态PaO2<60mmHg伴有或不伴 有 PaCO2>50mmHg6、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支气管壁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如患者每年咳嗽、咳痰达3个月以上,连续2年或 更长,并可除外其他已知原因的慢性咳嗽,可以诊为慢性支气管炎7、 科赫现象:初次感染与再次感染机体对结核再感染与初感染所表现出不同的现象,称为科赫现象。
8、 肺性脑病(Pulmonary Encephalopathy):山于胸肺疾患而引起的低氧血症伴二氧化碳潴留(II型呼吸衰竭) 而出现的一些精神症状,如躁狂、昏睡、昏睡、意识丧失等称为肺性脑病10.肺动脉高压:可因肺循环阻力增加,右心负荷增大最终导致右心衰其诊断标准为海平面、静息状态 下平均肺动脉压>25mmHg,或者运动状态下平均肺动脉压>30 mmHg心血管系统疾病1、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及射血功能受损而引起的一组综合症2、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起源、频率、节律、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方面的异常3、 病态窦房结综合症SSS:是山窦房结病变导致功能减退,产生多种心律失常的综合表现4、 预激综合症:是指心电图呈预激表现,临床上有心动过速发作解剖学基础:房室旁路5、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P波QRS波无固定关系,各自按固有频率发放冲动,心房率〉心室率6、 高血压: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即诊断为高血压7、 高血压危象:因紧张、疲劳、寒冷、嗜铭细胞瘤发作、突然停药等诱因,小动脉发生强烈痉挛,血压 急剧升高,影响重要脏器血液供应而产生危急症状。
8、 冠心病CAD/CHD: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因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 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消化系统疾病1. 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的晚期阶段病理上以肝脏弥漫性纤维化、再生结节和假小叶形成为特征 晚期以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2. 肝性脑病HE:是山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其主要临 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3. 消化性溃疡:主要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溃疡形成与胃酸/ 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溃疡的粘膜缺损超过黏膜肌层,不同于糜烂4. 球后溃疡:十二指肠大多发生在十二指肠球部,发生在球部远段十二指肠的溃疡称球后溃疡多发生在 十二指肠乳头的近端具有DU的临床特点,但午夜及背部放射痛多见,对药物治疗反应较差,较易并发 出血5. 肝肾综合征:肝硬化失代偿期出现大量腹水时,由于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及肾内血流重分布等因素,出 现的一组症状,如自发性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稀释性低钠血症和低尿钠,肾脏却无重要病理改变6. 原发性肝癌伴癌综合征:是指原发性肝癌患者由于癌肿本身代谢异常或癌组织对机体影响而引起内分泌 或代谢异常的一组症候群。
主要表现为自发性低血糖症、红细胞增多症;其他罕见的高钙血症、高脂血症、 类癌综合征7.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胆等部位的出血起临床表 现为不同程度的呕血和(或)黑便第五篇:泌尿系统疾病1. 肾病综合症NS:尿蛋白大于3.5g/d;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水肿;血脂升同其中前两项为诊断所必 须2.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指慢性肾脏病引起的肾小球滤过压(GFR)T降及与此相关的代谢紊乱和临床症状组成 的综合症,简称慢性肾衰其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肾功能代偿期2)肾功能失代偿期3)肾功能衰竭 期(尿毒症前期)4)尿毒症期3. 慢性肾衰竭(CRF):是发生在各种慢性肾实质疾病后期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以肾功能持久性减退,代谢 产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产生各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4真性菌尿: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105/ml,称为真性菌尿血液系统疾病1. 贫血:是指外周血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量,红细胞数和(或)血细胞比容低于正常,由多种不同原 因或疾病引起的一种临床表现,是最常见的血液学改变2. 再生障碍性贫血AA:通常指原发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综合症。
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 胞减少、贫血、出血、感染3. 溶血性贫血HA:是红细胞遭到破坏,寿命缩短的过程当溶血超过骨髓的代偿能力,引起的贫血即为 溶血性贫血4. 缺铁性贫血IDA:由于体内贮存铁消耗殆尽,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发生的贫血属于小细 胞低色素性贫血5. 白血病: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大量增生累积,使正常 造血受抑制,并浸润其他器官和组织6.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ITP: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血小板过度破坏所致的出血性疾病,以广泛皮肤黏 膜及内脏出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等为特征内分泌系统疾病+风湿性疾病+有机磷农药中毒1、 甲亢:是由各种原因引起循环中甲状腺素异常增多而出现以全身代谢亢进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总称2、 甲状腺危象:临床表现为高热、大汗、心动过速(140次/min以上)、烦躁焦虑不安澹妄、恶心呕吐、 腹泻、严重者可出现心衰、休克及昏迷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 引起3、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表现有多系统损害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血清具有抗核抗体 为代表的多种自身抗体。
4、 OPI中毒:即有机磷农药中毒:主要是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引起乙酰胆碱的蓄积,使胆碱能神经 受到持续冲动,导致先兴奋后衰竭的一系列毒蕈碱样、烟碱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等症状5黎明现象:即夜间血糖控制良好,也无低血糖发生,仅于黎明一段时间出现高血糖,其机制可能为皮质 醇、生长激素等胰岛素拮抗激素分泌增多所致6. 迟发性多发神经病:一般发生在有机磷农药中毒后2-3周,与有机磷农药抑制神经靶酯酶NTE有关表 现为感觉运动型多发性神经病变,主要累及肢体末端,发生下肢瘫痪、四肢肌肉萎缩等7、 中间型综合征:在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后24〜26小时及复能药用量不足患者,经治疗胆碱能危象消失, 意识清醒或未恢复,迟发性多发神经病发生前,突然出现屈颈肌,四肢近端肌和对脑神经支配的肌肉无力, 出现眼睑下垂、眼外展障碍、呼吸肌麻痹,引起通气障碍性呼吸困难或衰竭,可导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