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苏少版音乐三上《阿西里西》课件2.ppt

37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579142274
  • 上传时间:2024-08-26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09MB
  • / 3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西南情韵 你能说出图片中的服饰是哪个民族的吗? 彝族服饰的介绍v花腰彝族妇女的服饰由头帕、大襟裳、托肩、领挂、腰巾、腰带、肚兜、绣花鞋等十余种配件组成其中以头饰与腰饰最为丰富,头部多以巾、帽、大股彩色的绒线或银泡为装饰,以大玛樱花为主图,四周绣有花边头巾、衣袖、坎肩、背部和裤脚等显眼的部分都用马樱花、杜鹃花、山茶花等变形图案,在帽檐和肩峰处,还扎有银、铜、钢丝为柄的花缨,走起路来左右晃动,如彩蝶飞舞 彝族有哪些节日v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等省,有十几个支系彝族的传统节日很丰富,根据节日的性质可分为生产性节日、社交游乐性节日、纪念性节日、庆祝性节日和祭祀性节日等五类 彝族崇尚火,是追求光明的象征在彝族地区,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火把节,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v火把节彝语叫“都则”,为祭火之意 最初是彝族先民用火把来驱虫避邪、企盼丰收的民间习俗。

      在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历史进程中,逐步演变成今天的民间文化体育节日v火把节的传统项目有斗牛、赛马、斗羊、摔跤、斗鸡、爬油杆、抢羊、射击、赛歌、选美、赛衣、老鹰捉小鸡、跳“朵乐荷”舞、耍火把、打情火等,各式各样的节目精彩纷呈,高潮迭起 彝族民间乐器介绍 v笛老挪,彝族边棱气鸣乐器汉族称土洞箫 .演奏时,双手托持土洞箫,口对吹孔边棱送气,手指开闭音孔而发音 彝族民间乐器介绍(二)v月琴 是由阮演变而来的弹拨乐器月琴的琴颈较短,音箱为木制圆形,也有八角形的,口张四根丝弦,分成两组,每组两弦的音高相同通常是五度定弦,演奏时左手按弦,右手持拨子弹奏常用于戏曲、曲艺和歌舞伴奏也用于器乐合奏,是京剧乐队三大伴奏乐器之一.它的音量较小,音色清脆柔和 彝族的音乐有什么特点呢?v彝族音乐细腻见长.v彝族是我国能歌善舞的民族之一彝族民间有各式各样的传统曲调,诸如爬山调、进门调、迎客调、吃酒调、娶亲调、哭丧调等。

      无论男女老少,个个都会唱几首有的曲调有固定的词,有的没有,是临时即兴填词山歌又分男女声调,男声调雄浑高亢,女声调柔和细腻各地山歌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如著名歌曲《马儿快快跑》、《远方的客人,请您留下来》,就是根据彝族民间曲调提炼出来的. 你知道“阿西里西”、“丘都拉迪嗡啊”是什么意思?v“阿西里西”是彝语“我们是好朋友”的意思v“丘都拉迪嗡啊”是表示欢乐情绪的衬词,无实意 问题v这首歌曲在演唱时声音力度发生了哪些变化?v中强——中弱——渐强——中强——强v这些力度变化对表达歌曲的情感有什么作用?v歌中的力度变化颇为细致,层次感很强,这对表现歌曲的情绪来说十分重要也可以说,失去了这首歌的力度层次,这首歌的音乐情趣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光彩 《远方的客人留下来》v简介歌曲 这首歌作于1953年,1954年由中央民族歌舞团及中央歌舞团相继演出1957年在莫斯科举行的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中,这首歌获得了金质奖章歌曲表现了云南彝族人民在丰收后的节日里,与远方的客人共度佳节的欢乐心情,同时也表现了彝族人民热情好客的习俗与风尚 音乐知识合唱v合唱(chorus):指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常有指挥,可有伴奏或无伴奏。

      它要求歌唱群体音响的高度统一与协调,是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音乐演出形式之一人声作为合唱艺术的表现工具,有着其独特的优越性,能够最直接地表达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v合唱种类:童声合唱, 女声合唱, 男声合唱 ,混声合唱 v混声合唱:由女声(或童声)与男声混合组织的合唱v试听 提 问 v《远方的客人留下来》是一首混声合唱曲它包括了( )、( )、( )和( )四个声部此外还有( )参与其中女高女低男高男低女声领唱 侗族刺绣 "斗牛节斗牛节”是侗族同胞的是侗族同胞的传统节日侗家喜欢斗传统节日侗家喜欢斗牛,村村寨寨都饲养着牛,村村寨寨都饲养着善斗的善斗的“水牛王水牛王”斗斗牛节牛节”是在每年农历的是在每年农历的二月或八月里逢二月或八月里逢“亥亥”的的日子里举行日子里举行 侗族大歌在各个活动中出演 侗族大歌作为维也纳合唱节节压轴出场当天籁之声响起时,全场观众震撼了,维也纳合唱节轰动了!!! 侗族大歌---天籁之声“侗族大歌”是一种古老的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音乐以模拟鸟叫虫鸣、高山流水等大自然之音见长。

      2009年9月30日,贵州“侗族大歌”申遗成功,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的一员,是古代越人的后裔,至今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 v侗族的文化艺术丰富多彩、有侗族的文化艺术丰富多彩、有“诗的家乡,诗的家乡,歌的海洋歌的海洋”之美誉 v侗族诗歌的韵律严谨,题材广泛,情调健侗族诗歌的韵律严谨,题材广泛,情调健康明朗,比喻生动活泼其中抒情诗歌优康明朗,比喻生动活泼其中抒情诗歌优美细腻,真挚热情叙事诗歌委婉曲折,美细腻,真挚热情叙事诗歌委婉曲折,含意深长,是侗族民间文学的一项极为珍含意深长,是侗族民间文学的一项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贵的文化遗产诗歌歌词多以人类起源、诗歌歌词多以人类起源、民族迁徙和习惯法为题民族迁徙和习惯法为题材,具有史料价值以材,具有史料价值以《珠郎娘姆》、《莽岁《珠郎娘姆》、《莽岁》、《三郎五妹》、》、《三郎五妹》、《蝉之歌》《蝉之歌》 等流传最广等流传最广 侗族大歌介绍 侗族大歌是当今世界上十分罕见的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民间合唱音乐,它与侗寨鼓楼、侗乡花桥一起被称为侗族文化“三大宝”而闻名遐迩 侗族侗族 侗 族 ( 侗 语 作 Gaeml)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少数民族。

      居住区主要在贵州、湖南和广西的交界处的黎平、三江、从江、榕江等县,湖北恩施也有部分侗族侗族人口总数为296万人(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 黎平黎平 “侗乡之都”黎平,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边缘,地处湘、黔、桂三省(区)交界处,系侗乡腹地、侗族文化的中心 面积 4441￿平方公里,总人口 49.8￿万人,侗、苗、瑶、壮等少数民族占 82￿%,其中侗族人口占 70￿%, 约 35￿万人 苗族飞歌苗族飞歌,苗语称为“HXak Yeet”,是苗族歌曲的一种,流行贵州台江、剑河、凯里等一带飞歌的音调:高亢嘹亮,高亢嘹亮,豪迈奔放、明快,豪迈奔放、明快,唱时声振山谷,唱时声振山谷,有强烈的感染力有强烈的感染力 苗族芦笙节苗族芦笙节v中国大地上,只要有苗族​人的地方,就有芦笙v逢年过节,他们都要举行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芦笙会,吹起芦笙跳起舞,庆祝自己的民族节日v据文献记载,芦笙已有3000多年的历 史,远在唐代,宫廷就有了芦笙的演奏 结束语: 音乐是人们了解一个民族文化的窗口祖国的西南是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除了彝族外,还有苗族、傣族、壮族等少数民族,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或多或少的接触过他们的民族音乐文化,如:苗族飞歌、傣族孔雀舞、壮族的《刘三姐》等都是经典之作。

      下一节课老师会陪同学们一起走进祖国的西南了解其他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