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咸阳市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II)卷.doc
11页咸阳市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 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 (2016七上·湘桥期末) 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 . 钟乳石 B . 珊瑚 C . 珊瑚虫 D . 机器人 2. (2分) (2015八上·揭西期中) 研究动物的主要方法是实验法和观察法,其最本质的区别是( ) A . 研究者是否利用显微镜观察 B . 研究者是否对被研究的动物施加影响 C . 研究者是否直接观察被研究的动物 D . 以上说法不正确 3. (2分) (2019七上·翠屏期中) 在稻田中,影响水稻生活的生物因素有( ) ①阳光 ②杂草 ③水分 ④土壤 ⑤田鼠 ⑥空气 ⑦蝗虫.A . ②④⑤ B . ③④⑦ C . ①③⑥ D . ②⑤⑦ 4. (2分) (2017·海南) 把菠菜放入冷水中浸泡几分钟,水不会变色,如果把菠菜放入沸水中煮几分钟,水变成绿色.这是由于高温破坏了( )A . 细胞壁 B . 细胞膜 C . 液泡膜 D . 细胞核 5. (2分) (2018七上·兴化期末)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B . 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 C . 动物都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D .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6. (2分) (2016七上·呼和浩特期中) 到了寒冷的冬天,杨树的叶子纷纷落下,而松树依然郁郁葱葱的,叶子不落这说明( ) A . 杨树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B . 松树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C . 它们都适应寒冷的环境 D . 它们都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7. (2分) (2015七上·三门峡期中) 下列各种生命现象中,反映了生物对光照强度变化适应的是( )A . 蛾类在夜间活动 B . 仙人掌的叶变成刺状 C . 大雁往南方迁徙 D . 菟丝子的叶片退化 8. (2分) (2016七上·大石桥期中) 人类的“立足点”是生物圈的( )A . 岩石圈的表面 B . 大气圈 C . 水圈 D . 在生物圈的任何地方 9. (2分) (2018七上·凉州期中) 下列对生物圈范围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地球的表面 B . 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C . 大气圈底部,水圈的大部分和岩石圈的表面 D . 整个地球 10. (2分) (2017八上·江门期末) 下表是探究蚂蚁食性的过程,属于科学家探究过程中实施实验步骤的是( )步骤1发现一群蚂蚁正在往洞里搬运粮食,心想蚂蚁爱吃哪些食物步骤2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推测蚂蚁喜欢吃甜食步骤3在一个培养皿的两端分别放上少许盐和少许糖,放进蚂蚁进行探究步骤4通过几次重复试验,得出蚂蚁爱吃甜的食物A . 步骤1 B . 步骤2 C . 步骤3 D . 步骤4 11. (2分) (2016七上·南宁期中) 在制作玻片标本的过程中,盖玻片一测要先接触水滴再缓缓放下,主要目的是为了( ) A . 避免水溢出 B . 防止盖玻片受损坏 C . 防止材料受损坏 D . 避免产生气泡 12. (2分) (2017·陵城模拟) 用如图表示表格中各种概念间的关系,表中各选项与图示相符的是( )1234A纲科目种B生物圈生态系统生产者分解者C植物种子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D动物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昆虫A . A B . B C . C D . D 13. (2分) (2018七上·东莞月考) 生活在北极的狐跟生活在非洲沙漠的狐相比,耳朵要小得多,这是为了( ) A . 好看点 B . 迅速奔跑以找到食物 C . 适应北极寒冷环境 D . 不易被食狐动物发现 14. (2分) (2017八上·团风期末) 下列对诗句或谚语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B .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D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谚语生动地呈现出一条食物链:蝉→螳螂→黄雀15. (2分) (2019七上·洮北月考) 城市生态系统的主体是( ) A . 人 B . 高楼大厦 C . 动物 D . 绿色植物 16. (2分) (2016七上·潮州期末) 被称为“地球之肺”的是( )A . 针叶林 B . 热带雨林 C . 常绿阔叶林 D . 落叶阔叶林 17. (2分) (2016九上·梅江期末) 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漱口的液体、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和染色用的液体分别是( )A . 凉开水、生理盐水、碘液 B . 凉开水、自来水、碘液 C . 生理盐水、凉开水、碘液 D . 自来水、自来水、碘液 18. (2分) (2015七上·邵阳期中) 下图是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部分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 . ①②③④ B . ③④①② C . ④③①② D . ④③②① 19. (2分) (2016七上·江津期中) 切西瓜时会流出许多汁液,主要来自于( )A . 细胞膜 B . 细胞质 C . 细胞核 D . 液泡 20. (2分) (2017七上·靖远期中) 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物像偏右下方,要想把它移到中央,应将标本移向( ) A . 左上方 B . 左下方 C . 右上方 D . 右下方 21. (2分) (2019七上·宁县期末) 在“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中,开始滴加在载玻片上的液体和实验中用于染色的液体分别是( ) A . 清水、碘液 B . 碘液、清水 C . 生理盐水、碘液 D . 碘液、生理盐水 22. (2分) (2017七上·南宁期中) 对光以后,从目镜中看到的视野应该是( ) A . 有直接阳光的 B . 白亮的 C . 暗灰色的 D . 黑色的 23. (2分) (2019七上·武邑期中) 下列哪项俗语描述了生物具有应激性( ) A . 大树底下好乘凉 B .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C . 朵朵葵花向太阳 D . 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24. (2分) 构成植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A . 细胞 B . 组织 C . 器官 D . 系统 25. (2分) 如图是植物细胞的相关概念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A是一层紧贴在细胞壁内侧非常薄的膜 B . a可以表示“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 . B中的“能量转换器”一定包括线粒体 D . 细胞进行分裂时,C先由一个分成两个 26. (2分) (2016八上·南江期中) 农民伯伯为了防止鸟吃农作物,就把农作物用薄膜全罩起来,结果导致农业害虫大量繁殖,使粮食减产。
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农民伯伯破坏了( ) A . 生产者的生存环境 B . 分解者的生活习惯 C . 食物链的原有状态 D . 生态系统的非生物部分 27. (2分) (2017·广东模拟) 农田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 )A . 农民 B . 庄稼 C . 土地 D . 田鼠 28. (2分) (2019七上·昭通期末) 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 A . 机器人 B . 飞行的小鸟 C . 钟乳石 D . 恐龙化石 29. (2分) (2015七上·耒阳期中) 下列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是( )A . 春来江水绿如蓝 B . 雨露滋润禾苗壮 C . 草盛稻苗稀 D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30. (2分) (2019·巴中) 种植水稻后要经常消除田间的杂草,这是因为水稻和杂草的关系是( ) A . 捕食 B . 寄生 C . 合作 D . 竞争 二、 判断题 (共10题;共20分)31. (2分) (2015七上·衡阳期中)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32. (2分) 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竞争关系。
( )33. (2分) (2016七上·宜兴期末) 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判断对错) 34. (2分) (2015七上·耒阳期末) 生物既受环境影响,也能影响环境 )35. (2分) (2015七上·东区月考) 子女长得与父母想似是生物学上的遗传现象36. (2分) (2016七上·会宁期中) 生态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判断对错)37. (2分) (2018八下·宜兴期中) 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高倍镜比低倍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多(判断对错) 38. (2分) (2015七上·重庆期中) 绿色植物的每个细胞都含有叶绿体.39. (2分) (2015七上·景德镇期中) 发现显微镜的镜头脏了,应立即用干净的纱布擦拭.(判断对错)40. (2分) (2015七上·平江期中) 绿色植物的每个细胞都含有线粒体和叶绿体三、 填空题 (共2题;共14分)41. (7分) (2019七上·和县期末) 如图所示植物个体发育不同时期结构层次,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与动物细胞相比,属于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有________.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________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2)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是,需要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________. (3) [b]过程叫做细胞的________,所形成图丙所示的结构在结构层次上叫做组织. (4) 番茄果实营养丰富,肉质而多汁液,番茄果肉属于________组织,带有酸味的汁液储存在细胞的________中. (5) 油菜和人相比,油菜没有的结构层次是________. 42. (7分) (2020七上·蒙阴期末) 如图为某稻田生态系统示意图,与传统稻田管理相比,引鸭入田,实现了稻鸭共育,增加了农业生态经济效益。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从图中可知,青蛙与昆虫间的关系是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