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化学平衡的移动.ppt
72页二十三、化学平衡的移动二十三、化学平衡的移动2011届高三化学总复习福建师大附中 郑巧云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1)(1)逆:研究对象是可逆反应逆:研究对象是可逆反应 (2)(2)等:正反应速率等:正反应速率= =逆反应速率(本质)逆反应速率(本质) (3)(3)动:动态平衡动:动态平衡 (4)(4)定: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定: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 不变,各组分的含量一定特征)不变,各组分的含量一定特征) (5)(5)变:条件改变,原平衡被破坏,在新变:条件改变,原平衡被破坏,在新 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复习回顾:复习回顾:可逆反应中旧化学平衡的破坏、新化学平衡的建可逆反应中旧化学平衡的破坏、新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叫做化学平衡的移动立过程叫做化学平衡的移动一、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一、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4)移动特征:(1)研究对象: 已建立平衡状态的体系2)移动本质:条件改变引起V正 ≠ V逆(3)移动方向: V正 > V逆 平衡向 方向移动; V正 = V逆 平衡 ; V正 < V逆 平衡向 方向移动。
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发生改变1、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反应物的浓度( (或减或减少生成物的浓度少生成物的浓度)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加生成物的浓度增加生成物的浓度( (或减少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少反应物的浓度 ) ),平衡向,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逆反应方向移动二、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二、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0vtV(正正)V(逆逆)原平衡原平衡V’ (正正)V’ (逆逆)新平衡新平衡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瞬间瞬间V正 ,V逆 ,V正 V逆随后随后V正逐渐 ,V逆逐渐 ,最终最终V正 V逆,平衡向 方向移动注意:注意:①①对于对于固态和纯液体固态和纯液体,其浓度可看作,其浓度可看作 一个一个常数常数,增加或减,增加或减小固态或纯液体的量并不小固态或纯液体的量并不 影响影响V正正、、V逆逆的大小,所以化学的大小,所以化学平衡不移动平衡不移动②②只要是只要是增大浓度增大浓度,不论增大的是反应物浓度,还是生成物浓,不论增大的是反应物浓度,还是生成物浓度,新平衡状态下的反应速率度,新平衡状态下的反应速率一定大于一定大于原原 平衡状态;平衡状态;减小浓减小浓度度,新平衡状态下的速率,新平衡状态下的速率一定小一定小 于于原平衡状态。
原平衡状态③③反应物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反应物有两种或两种以上, 增加一种物质的浓度增加一种物质的浓度, 该该 物质的物质的平平衡浓度增大,转化率降低衡浓度增大,转化率降低, 而其他物质的而其他物质的平衡浓度减小,转化率平衡浓度减小,转化率提高提高练习: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练习: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CO2(g)+C(s) 2CO(g) △△H﹥0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则指定物质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则指定物质的浓度及平衡如何变化:的浓度及平衡如何变化:((1)增加)增加C,平衡,平衡 c(CO) . ((2)增加)增加CO2,平衡,平衡 c(CO) . ((3)增加)增加CO,平衡,平衡 c(CO) . 各物质的平衡转化率如何变化?各物质的平衡转化率如何变化?通过改变容器通过改变容器 的方法增大压强,反应物和的方法增大压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同时生成物的浓度同时 ,,对于反应对于反应mAmA((g)+nB(gg)+nB(g) ) pC(g)+qD(gpC(g)+qD(g) ) 当当m+nm+n>>p+qp+q,平衡,平衡 移动;移动;当当m+nm+n == p+qp+q ,平衡,平衡 移动;移动;当当m+nm+n << p+qp+q ,平衡,平衡 移动;移动;2、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通过改变容器 的方法增大压强,瞬间V正 ,V逆 , 增加的幅度大,V正 V逆 随后V正逐渐 ,V逆逐渐 。
最终V正 V逆,平衡向 方向移动t2V正正= V逆逆V正正V逆逆t1 t((s))V‘正正 = V’逆逆V’逆逆V‘正正以以aA(g)+bB(g) cC(g)+dD(g) a+b > c+d为例为例增大压强增大压强aA(g)+bB(g) cC(g)①①压强强的改的改变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只化学平衡的影响只针对有有 参加且气体参加且气体体体积在反在反应前后前后 的平衡体系反的平衡体系反应前后气前后气态物物质的的总体体积没有没有变化的可逆反化的可逆反应里,增大或减小里,增大或减小压强强都都 使化学使化学平衡移平衡移动如果平衡混合物都是固体或液体如果平衡混合物都是固体或液体 ,改,改变压强强可可认为 改改变反反应速率,速率,则 使化学平衡移使化学平衡移动②②增大增大压强强无无论平衡如何移平衡如何移动,新平衡状,新平衡状态里的速率一定里的速率一定__________原平衡状原平衡状态的速率;减小的速率;减小压强强无无论平衡如何移平衡如何移动,新平衡状,新平衡状态里里的速率一定的速率一定 _____ _____ 原平衡状原平衡状态的速率的速率③③稀有气体或与反稀有气体或与反应无关的气体加入平衡体系无关的气体加入平衡体系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化学平衡的影响,要具体分析平衡物要具体分析平衡物质的的浓度是否度是否变化。
如果恒温、恒容化如果恒温、恒容时充入,充入,平衡平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恒温、恒;如果恒温、恒压时充入,平衡充入,平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注意:【【例例】】对平衡平衡3H3H2 2(g)+N(g)+N2 2(g) 2NH(g) 2NH3 3(g) (g) ((1 1)如果在恒温恒容下加入)如果在恒温恒容下加入N N2 2,平衡向,平衡向 移移动;;((2 2)如果在恒温恒容下加入氨气呢?)如果在恒温恒容下加入氨气呢? 加入加入氩气又怎么气又怎么样呢?呢?((3 3)如果恒温恒)如果恒温恒压充入氮气或充入氦气充入氮气或充入氦气呢?呢?((4 4)如果需要增加)如果需要增加氢气的气的转化率,可以有什么化率,可以有什么办法?法?((5 5)如果增大)如果增大压强强,正反,正反应速率速率 ,逆反,逆反应速速 率率 ,氮气的,氮气的转化率化率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平衡向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平衡向____的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的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________的方向移动。
的方向移动改变温度对改变温度对 (填:(填:“吸吸”或或“放放”)热反应速率)热反应速率影响的幅度大影响的幅度大3、温度、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化学平衡的影响以以2NO2NO2 2 N N2 2O O4 4 (正反应放热)(正反应放热) 为例为例升高温度,升高温度,瞬间瞬间V吸吸 ,,V放放 ,, 增加的幅度大,增加的幅度大,V吸吸 V放放随后随后V吸逐渐吸逐渐 ,,V放逐渐放逐渐 ,,最终最终V吸吸 V放,平衡向放,平衡向 的方向移动的方向移动图像表示:图像表示:t0vV(正正)V(逆逆)原平衡原平衡V’ (正正)V’ (逆逆)新平新平衡衡正正反应反应△△H ﹥ 00vtV(正正)V(逆逆)原平衡原平衡V’ (正正)V’ (逆逆)新平新平衡衡正正反应反应△△H ﹤ 0升高温度升高温度正正反应反应 △△H ﹥ 00vtV(正正)V(逆逆)原平原平衡衡V’ (逆逆)V’ (正正)新平衡新平衡降低温度降低温度0vtV(正正)V(逆逆)原平原平衡衡V’ (正正)V’ (逆逆)新平衡新平衡正正反应反应△△H ﹤ 04.催化剂能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在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在速率改变过程中,始终保持着速率改变过程中,始终保持着v正正= v逆逆。
所以不会所以不会使化学平衡移动,但使用催化剂可使化学平衡移动,但使用催化剂可改变改变达到平衡所达到平衡所需的需的时间时间v-t图表示:图表示:V((molL-1S-1))V正正= V逆逆t1T(s)0V’正正= V’逆逆注意注意:只要是升高温度,平衡一定移动,且新平:只要是升高温度,平衡一定移动,且新平衡状态的速率一定衡状态的速率一定________原平衡状态的速率原平衡状态的速率反之亦然反之亦然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 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一个因素,平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一个因素,平衡将向能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衡将向能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减弱减弱”的双重含义的双重含义定性角度:平衡移动的方向为减弱外界改变的方向定性角度:平衡移动的方向为减弱外界改变的方向定量角度:移动的结果只是减弱了外界条件的变化,定量角度:移动的结果只是减弱了外界条件的变化, 而不能完全抵消外界条件的变化量而不能完全抵消外界条件的变化量((1 1)判状态:由压强的改变,根据平衡移动的方向,可以判)判状态:由压强的改变,根据平衡移动的方向,可以判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状态。
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状态 ((2 2)判系数:由压强的改变,根据平衡移动的方向,可以)判系数:由压强的改变,根据平衡移动的方向,可以判断方程式中某气体物质的计量数或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判断方程式中某气体物质的计量数或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计量数的大小关系计量数的大小关系 ((3 3)判)判ΔΔH H:由温度的改变,根据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可:由温度的改变,根据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可以判断正反应或逆反应是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以判断正反应或逆反应是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平衡移动的应用平衡移动的应用((4 4)判转化率:根据条件改变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判转化率:根据条件改变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可可以判断达到新平衡时某反应物转化率的提高或降低以以判断达到新平衡时某反应物转化率的提高或降低以及平衡体系中某组分百分含量的变化及平衡体系中某组分百分含量的变化5 5)调控反应:根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的条件)调控反应:根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的条件以及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可调控工业反应使之效益最以及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可调控工业反应使之效益最大化典型实例分析典型实例分析反应实例反应实例 条件变化与条件变化与平衡移动方向平衡移动方向 达新平衡时达新平衡时转化率变化情况转化率变化情况 2SO2SO2 2((g g))+O+O2 2(g) (g) 2SO2SO3 3(g) (g) ΔΔH H<0<0 增大增大O O2 2浓度,平衡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SOSO2 2的转化率增大的转化率增大, ,O O2 2的转化率减小的转化率减小 增大增大SOSO3 3浓度,平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动 从逆反应角度看,从逆反应角度看,SOSO3 3的转化率减小的转化率减小升高温度,平衡向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逆反应方向移动 SOSO2 2、、O O2 2的转化率的转化率都减小都减小 增大压强,平衡向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方向移动 SOSO2 2、、O O2 2的转化率的转化率都增大都增大 2NO2NO2 2(g) (g) N N2 2O O4 4(g)(g) 体积不变时,充入体积不变时,充入NONO2 2气气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移动 NONO2 2的转化率的转化率增大增大 体积不变时,充入体积不变时,充入N N2 2O O4 4气气体,平衡向逆反应方向体,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移动 NONO2 2的转化率的转化率增大增大 2HI(g) 2HI(g) H H2 2(g)+I(g)+I2 2(g)(g) 增大增大H H2 2的浓度,平衡向逆的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反应方向移动 H H2 2的转化率的转化率减小,减小,I I2 2的的转化率增大转化率增大 增大增大HIHI的浓度,平衡向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方向移动 HIHI的转化率的转化率不变不变 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 转化率不变转化率不变 解化学平衡图像题的技巧 1、弄清横坐标和纵坐标的意义。
弄清横坐标和纵坐标的意义2、弄清图像上点的意义,特别是一些特殊、弄清图像上点的意义,特别是一些特殊 点点(如与坐标轴的交点、转折点、几条曲如与坐标轴的交点、转折点、几条曲 线的交叉点线的交叉点)的意义3、弄清图像所示的增、减性弄清图像所示的增、减性4、弄清图像斜率的大小弄清图像斜率的大小 5、看是否需要、看是否需要辅助线辅助线一、速率一、速率-时间图象(时间图象(V-t图象)图象)例例1、判断下列图象中时间、判断下列图象中时间t2时可能发生了哪一种变化?时可能发生了哪一种变化? 分析平衡移动情况分析平衡移动情况 (A) (B) (C)分析分析这种种曲曲线关关键是注意是注意起点、起点、终点和斜率点和斜率例:反应例:反应A(g)+B(g)==C(g)+Q已达平衡,升高温度,已达平衡,升高温度,平衡逆移,当反应一段时间后反应又达平衡,则速率对平衡逆移,当反应一段时间后反应又达平衡,则速率对时间的曲线为( )时间的曲线为( ) C(A)达到平衡后,若使用催化剂,达到平衡后,若使用催化剂,C的质量分数增大的质量分数增大(B)平衡后,若升高温度,则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后,若升高温度,则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平衡后,增大平衡后,增大A的量,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的量,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D)化学方程式中一定有化学方程式中一定有n>>p+q例例3、、可可逆逆反反应应mA(s)+nB(g) pC(g)+qD(g)。
反反应应中中,,当当其其它它条条件件不不变变时时,,C的的质质量量分分数数与与温温度度((T))和和压压强强((P))的的关关系系如如上上图,根据图中曲线分析,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图,根据图中曲线分析,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B二、转化率(或产率、百分含量等)二、转化率(或产率、百分含量等)-时间图象时间图象可采取的措施是(可采取的措施是( ))A、、加入催化剂加入催化剂 B、、增大增大Y的浓度的浓度C、、降低温度降低温度D、、增大体系压强增大体系压强A练习练习1、图中、图中a曲线表示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曲线表示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 X((g))+Y((g)) 2Z((g))+W((g) ; △△H =QkJ/mol 的反应过程若使的反应过程若使a曲线变为曲线变为b曲线,曲线,2 2、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M M((g g))+N+N((g g)) R R((g g))+2L,+2L,在不同条件下在不同条件下R R的百分的百分含量含量R%R%的变化情况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的变化情况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正反应吸热,正反应吸热,L L是气体是气体B B、、正反应吸热,正反应吸热,L L是固体是固体C C、、正反应放热,正反应放热,L L是气体是气体D D、、正反应放热,正反应放热,L L是固体或液体是固体或液体C温度一定,压强分别为温度一定,压强分别为P1和和P2时,反应体系时,反应体系X(s)+2Y(g)= nZ(g)中反应物中反应物Y的转化率与时的转化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间的关系如图2-27所示,由此可知所示,由此可知( )。
A、、P1>p2,,n>2 B、、P1>P2,,n<2 C、、P1q C、、X点时的状态,点时的状态,V正正>V逆逆D、、X点比点比Y点混和物的正点混和物的正 反应速率慢反应速率慢B、、C例例2、下图表示某可逆反应达到平衡过程中某一反应物、下图表示某可逆反应达到平衡过程中某一反应物的的v—t图象,我们知道图象,我们知道v=Δc/ Δt;;反之,反之,Δc= v×Δt。
请问请问下列下列v—t图象中的阴影面积表示的意义是图象中的阴影面积表示的意义是( )CA、、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时,该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时,该反应物的消耗浓度反应物的消耗浓度 B、、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时,该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时,该反应物的生成浓度反应物的生成浓度C、、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时,该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时,该反应物实际减小的浓度反应物实际减小的浓度例题:例题:可逆反应可逆反应:aX(s) + bY(g) cZ(g) +dW(g)达到达到平衡,混合物中平衡,混合物中Y的体积分数随压强(的体积分数随压强(P))与温度与温度T((T2>T1))的变化关系如图示的变化关系如图示1、当压强不变时,升高温度,、当压强不变时,升高温度,Y的体积分数变的体积分数变 ,,平衡向平衡向 方向移动,则正方向移动,则正反应是反应是 热反应2、当温度不变时,增大压强,、当温度不变时,增大压强,Y的体积分数变的体积分数变————,,平衡向平衡向 ———— 方向移动,则化方向移动,则化学方程式中左右两边的系数大小学方程式中左右两边的系数大小关系是关系是————————。
Y的的体体积积分分数数压强压强T1T2小小正反应正反应吸吸大大逆反应逆反应 b<(c+d)例题:例题:可逆反应可逆反应aA(g)+ bB(g)=dD(g)+eE(g)+Q在在一定条件下达平衡状态时,一定条件下达平衡状态时,A的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的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关系如图2-29所示则在下列空格处填写所示则在下列空格处填写“大于大于”、、“小于小于”或或“等于等于” (1)a+b_____c+d;; (2)Q___0 Q<0 (a+b)<(c+d) 图中的曲线是表示其他条件一定时图中的曲线是表示其他条件一定时, 反应中反应中NO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图中标有线,图中标有a、、b、、c、、d四点,其四点,其中表示未达到平衡状态,且中表示未达到平衡状态,且v(正正)>>v(逆逆)的是的是( ) A. a点点 B. b点点 C. c点点 D. d点点C2NO++O2 2NO2+Q+Q(Q>Q>0)化化学学反反应应XX2 2( (gg) )++YY2 2( (gg) ) 2 2XXYY( (gg) )++QQ((QQ>>0 0)), ,达达到到平平衡衡状状态态时时,,图图2 2——1212中中各各曲线符合平衡移动原理的是曲线符合平衡移动原理的是( )( )A、、C【【典例导析典例导析1 1】】((20092009··四川理综,四川理综,1313))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中,加入一定量的X X、、Y,Y,发生反应发生反应m mX(gX(g) ) n nY(gY(g) ) ΔΔH H= =Q Q kJ/mol kJ/mol。
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达到平衡时,Y Y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温度、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温度、气体体积的关系如下表所示气体体积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m m> >n nB.B.Q Q<0<0C.C.温度不变,压强增大,温度不变,压强增大,Y Y的质量分数减少的质量分数减少D.D.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迁移应用迁移应用1 1 (2008(2008··广东,广东,8)8)将将H H2 2(g)(g)和和BrBr2 2(g)(g)充入恒容充入恒容密闭容器,恒温下发生反应密闭容器,恒温下发生反应H H2 2(g)+Br(g)+Br2 2(g) 2HBr(g) (g) 2HBr(g) ΔΔH H<0,<0,平衡时平衡时BrBr2 2(g)(g)的转化率为的转化率为a a;若初始条件相同,;若初始条件相同,绝热下进行上述反应,平衡时绝热下进行上述反应,平衡时BrBr2 2(g)(g)的转化率为的转化率为b b。
a a与与b b的关系是的关系是 ( )( ) A.A.a a> >b bB.B.a a= =b b C.C.a a<
写出有关化学平衡的反应方程式 ((2 2)确定各物质的起始量、转化量、平衡量确定各物质的起始量、转化量、平衡量 ((3 3)根据已知条件建立等式关系进行解答根据已知条件建立等式关系进行解答2.2.模式模式 如如m mA(g)+A(g)+n nB(gB(g) ) p pC(g)+C(g)+q qD(gD(g) ),令,令A A、、B B起始起始物质的量分别为物质的量分别为a a mol mol、、b b mol, mol,达到平衡后消耗达到平衡后消耗A A的物的物质的量为质的量为mxmx mol mol m mA(g)+A(g)+n nB(gB(g) ) p pC(g)+C(g)+q qD(gD(g) ) 起始起始/mol /mol a b a b 0 0 0 0 变化变化/mol /mol mxmx nxnx pxpx qxqx 平衡平衡/mol /mol a a- -mxmx b b- -nxnx pxpx qxqx化学平衡的计算模板3.3.说明说明 计算中存在以下量的关系:计算中存在以下量的关系: ① ①反应物:反应物:n n( (平平)=)=n n( (始始)-)-n n( (变变) );; 生成物:生成物:n n( (平平)=)=n n( (始始)+)+n n( (变变) )。
② ②各物质的转化量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各物质的转化量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计 量数之比量数之比 ③ ③转化率转化率= = ××100%100%特别提醒特别提醒①①同一个反应中,反应物可以有多种,但不同反应物的转化同一个反应中,反应物可以有多种,但不同反应物的转化率可能不同率可能不同②②增大一种反应物的浓度,可以提高其他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一种反应物的浓度,可以提高其他反应物的转化率,工业生产中常常提高廉价原料的比例,从而增大昂贵原料的工业生产中常常提高廉价原料的比例,从而增大昂贵原料的利用率,如工业合成氨中增大氮气的浓度,从而提高氢气的利用率,如工业合成氨中增大氮气的浓度,从而提高氢气的转化率③③对于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温度一定,平衡常数只有一个,对于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温度一定,平衡常数只有一个,与浓度大小无关与浓度大小无关, ,但是平衡常数与平衡转化率之间存在一定的但是平衡常数与平衡转化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用平衡常数可以计算平衡转化率,用平衡转化率也可关系,用平衡常数可以计算平衡转化率,用平衡转化率也可以计算平衡常数以计算平衡常数。
【【典例导析典例导析2 2】】反应反应2A(g)+B(g) 3C(g),2A(g)+B(g) 3C(g),起始时按起始时按5∶25∶2的体积比将的体积比将A A、、B B两气体混合后,充入一体积不变的密闭两气体混合后,充入一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恒定温度下使其反应容器中,在恒定温度下使其反应, ,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中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中C C的的体积分数为体积分数为60%60% 求:(求:(1 1))A A、、B B的转化率分别为:的转化率分别为:ααA A= = , , ααB B= = 2 2)平衡时压强与起始相比,有何变化?)平衡时压强与起始相比,有何变化? (填(填““增大增大””、、““不变不变””或或““减小减小””)解析解析 ((1 1))2A2A((g g))+ +B(gB(g) 3C(g)) 3C(g)起起始始量量 5 5 2 2 0 0变变化化量量 2 2x x x x 3 3x x平平衡衡量量 5-25-2x x 2-2-x x 3 3x x由由已已知知得得 ××100%=60% 100%=60% x x=1.4=1.4所以所以ααA A= = ××100%=56%100%=56%ααB B= = ××100%=70%100%=70%((3 3)反应)反应2A(g)+B(g) 3C(g)2A(g)+B(g) 3C(g)中两边气中两边气体总系数相等,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的物质的量不体总系数相等,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的物质的量不变,则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压强不变。
变,则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压强不变迁移应用迁移应用3 3 在一定条件下,将一定量在一定条件下,将一定量PClPCl5 5(g)(g)通通入入 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PClPCl5 5(g) PCl(g) PCl3 3(g)(g) +Cl +Cl2 2(g)(g)当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相对于当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相对于H H2 2的的 密度为密度为74.574.5,求,求PClPCl3 3(g)(g)在平衡混合气体中所在平衡混合气体中所占体占体 积分数 答案答案 28.6%1.1.借助平衡常数,可以判断一个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借助平衡常数,可以判断一个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对于可逆反应对于可逆反应a aA(g)+A(g)+b bB(gB(g) ) c cC(g)+C(g)+d dD(gD(g) ),, 在一在一定温度下的任意时刻,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有如下关系:定温度下的任意时刻,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有如下关系: < 值减小,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典例导析典例导析3 3】】已知可逆反应:已知可逆反应:M M((g g))+N+N((g g)) P P((g g))+Q+Q((g g)) ΔΔH H>0>0,请回答下列问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在某温度下,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在某温度下,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 c((M M))=1 =1 mol/Lmol/L,,c c((N N))=2.4 mol/L=2.4 mol/L;达到平衡后,;达到平衡后,M M的转化率为的转化率为60%60%,,此时此时N N的转化率为的转化率为 ;; ((2 2)若反应温度升高,)若反应温度升高,M M的转化率的转化率 (填(填““增大增大””、、““减小减小””或或““不变不变””);); ((3 3)若反应温度不变,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若反应温度不变,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 c((M M))=4 mol/L=4 mol/L,,c c((N N))= =a a mol/L mol/L;达到平衡后,;达到平衡后,c c((P P))=2 =2 mol/Lmol/L,,a a= = ;;((4)若反应温度不变,反应物的起始浓度为:)若反应温度不变,反应物的起始浓度为:c((M))=c((N))=b mol/L,达到平衡后,,达到平衡后,M的转化率为的转化率为 。 解析解析 (1)M(g) + (1)M(g) + N(gN(g) ) P(g)+Q(gP(g)+Q(g) )始态始态 1 mol/L 2.4 mol/L 1 mol/L 2.4 mol/L 0 00 0变化量变化量 1 mol/L1 mol/L××60% 1 mol/L60% 1 mol/L××60%60%因此因此N N的转化率为:的转化率为: ××100%=25%100%=25%((2 2)由于该反应的)由于该反应的ΔΔH H>0>0,即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因此升高,即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因此升高温度,平衡右移,温度,平衡右移,M M的转化率增大的转化率增大答案答案 (1)25% (2)增大增大 ((3))6 ((4))41%迁移应用迁移应用4 4 在一定条件下在一定条件下, ,反应反应x xA+A+y yB B z zC C 达到平达到平衡。 衡 ((1 1)若)若A A、、B B、、C C均为气体均为气体, ,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2 2)若)若A A、、B B、、C C均为气体均为气体, ,减压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减压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x x、、y y、、z z间的关间的关系是系是 ((3 3)已知)已知C C是气体是气体, ,且且x x+ +y y= =z z, ,在增大压强时在增大压强时, ,若平衡发生移动,则一定向若平衡发生移动,则一定向 (填(填““正正””或或 ““逆逆””)反应方向移动反应方向移动 ((4 4)已知)已知B B、、C C是气体是气体,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当其他条件不变时, ,增大增大A A的物质的量,平衡不移动,的物质的量,平衡不移动,则则A A为为 态5 5)加热后)加热后C C的质量分数减小,则正反应是的质量分数减小,则正反应是 (填(填““放热放热””或或““吸热吸热””)反应。 升高温度达到新的平衡后,该反应的平衡常)反应升高温度达到新的平衡后,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将变数将变 (填(填““大大””或或““小小””)答案答案 ((1 1))(2)(2)x x+ +y y> >z z (3)(3)逆(逆(4 4)固或液()固或液(5 5)放热)放热 小小题组一题组一 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平衡的移动1.1. 对于任何一个化学平衡体系,采取以下措施,对于任何一个化学平衡体系,采取以下措施,一定会使平衡发生移动的是一定会使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 )( ) A. A.加入一种反应物加入一种反应物B.B.升高温度升高温度 C.C.增大平衡体系的压强增大平衡体系的压强D.D.使用使用催化剂催化剂 B对点训练对点训练4.4.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a aA(gA(g) ) c cC(gC(g)+)+ d dD(gD(g) ),反应达到平衡后,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反应达到平衡后,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到平衡时,D D的浓度为原平衡的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81.8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 A.A A.A的转化率变小的转化率变小 B.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DC.D的体积分数变大的体积分数变大 D.D.a a> >c c+ +d d A2.2. 将将1 mol H1 mol H2 2(g)(g)和和2 mol I2 mol I2 2(g)(g)置于置于 2 L2 L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 发生反应:发生反应:H H2 2((g g))+I+I2 2(g) 2HI(g) Δ(g) 2HI(g) ΔH H<0<0,,并达到平衡,并达到平衡, HIHI的体积分数的体积分数w w(HI(HI) )随时间变化如图随时间变化如图(Ⅱ)(Ⅱ)所示。 所示 若改变反应条件,若改变反应条件,w w(HI(HI) )的变化曲线如图的变化曲线如图(Ⅰ)(Ⅰ)所所 示,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示,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 )( ) A. A.恒温恒容条件下,加入适当催化剂恒温恒容条件下,加入适当催化剂 B.B.恒温恒压条件下,充入恒温恒压条件下,充入1 mol N1 mol N2 2 C. C.恒容条件下,升高温度恒容条件下,升高温度 D.D.恒温恒容条件下,再充入恒温恒容条件下,再充入1 mol H1 mol H2 2(g)(g)和和2 mol I2 mol I2 2(g)(g)C3.3.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在恒容密闭容器中A(gA(g) + 3B(g) 2C(g) Δ) + 3B(g) 2C(g) ΔH H<0<0,,达平衡后,将气体混合物的温度降低,下列叙述中不正确达平衡后,将气体混合物的温度降低,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的是 ( )( ) A. A.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 B.B.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向移动 C.C.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变小,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变小,C C的百分含量增加的百分含量增加 D.D.混合气体密度的变化情况,不可以作为判断混合气体密度的变化情况,不可以作为判断 反应是否反应是否再次达平衡的依据再次达平衡的依据B 题组二题组二 化学平衡计算化学平衡计算 5.5.现往现往1 L1 L的容器中通入的容器中通入COCO2 2、、H H2 2各各2 mol2 mol。 在一定条件下让其发在一定条件下让其发生反应:生反应:COCO2 2+H+H2 2 CO+HCO+H2 2O O,回答下列问题:,回答下列问题: ((1 1)在)在830℃830℃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COCO2 2的浓度为的浓度为1 mol/L1 mol/L该条件下平衡常数件下平衡常数K K1 1= = ((2 2)在()在(1 1)基础上,把体系的温度降至)基础上,把体系的温度降至800℃800℃已知该条件下的平已知该条件下的平衡常数衡常数K K2 2=0.81,=0.81,可以推知平衡时可以推知平衡时c c(H(H2 2O)=O)= ( (保留保留2 2位位有效数字有效数字) ) ((3 3)该可逆反应的正反应为)该可逆反应的正反应为 反应(填反应(填““吸热吸热””或或““放热放热””) ((4 4)在()在(1 1)基础上,压缩容器体积至)基础上,压缩容器体积至0.5 L0.5 L。 该条件下的平衡常数该条件下的平衡常数为为K K3 3则K K3 3 (填(填““大于大于””、、““等于等于””或或““小于小于””))K K1 1,,理由是理由是 答案答案 ((1))1 ((2))0.95 mol/L (3)吸热(吸热(4)等于)等于 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6.6. 设反应设反应①①Fe(s)+COFe(s)+CO2 2(g) (g) FeO(s)+CO(gFeO(s)+CO(g) Δ) ΔH H1 1,其平,其平衡常数为衡常数为K K1 1 反应反应②②Fe(s)+HFe(s)+H2 2O(g) O(g) FeO(s)+HFeO(s)+H2 2(g) Δ(g) ΔH H2 2,其平衡常数为,其平衡常数为K K2 2在不同温度下,在不同温度下,K K1 1、、K K2 2的值如下:的值如下: ((1 1)从上表可以推断:)从上表可以推断:ΔΔH H2 2 0 0(填(填““> >””或或““< <””)。 温度温度K K1 1K K2 2973 K973 K1.471.472.382.38T T K K1.871.871.871.871 173 K1 173 K2.152.151.671.67((2 2)现有反应)现有反应③③COCO2 2(g)+H(g)+H2 2(g) CO(g)+H(g) CO(g)+H2 2O(g) ΔO(g) ΔH H3 3,其,其平衡常数为平衡常数为K K3 3,则,则K K3 3的值为的值为 (用(用K K1 1、、K K2 2表示)若在表示)若在T T K K时,将时,将2 mol CO2 mol CO2 2(g)(g)和和1 mol H1 mol H2 2(g)(g)放入放入1 L1 L密闭容器中,密闭容器中,H H2 2的的最大转化率为最大转化率为 答案答案 ((1 1))< (2)< (2)K K1 1/ /K K2 2 66.67% 66.67%7.7.((1 1)反应)反应a aA(gA(g) ) b bB(g)+B(g)+c cC(gC(g) )在一容积固定不变在一容积固定不变的容器内进行,反应达到平衡后(以下填的容器内进行,反应达到平衡后(以下填““增大增大””、、““减减小小””或或““不变不变””):): ① ①若若a a= =b b+ +c c,增大,增大A A的浓度,的浓度,A A的转化率的转化率 。 ② ②若若a a> >b b+ +c c,增大,增大A A的浓度,的浓度,A A的转化率的转化率 ((2 2)若将反应改为)若将反应改为a aA(g)+A(g)+b bB(gB(g) ) c cC(gC(g) +) +d dD(gD(g) ),容器体积固定不变,且起始时,容器体积固定不变,且起始时A A与与B 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 a∶∶b b ① ①平衡时平衡时A A与与B B的转化率之比是的转化率之比是 ② ②若增大若增大A A的浓度,则的浓度,则A A的转化率的转化率 ③ ③若同时同等倍数地增大若同时同等倍数地增大A A、、B B的浓度,则的浓度,则a a+ +b b (填(填““> >””、、““< <””或或““= =””))c c+ +d d时,时,A A与与B B的转化率同时增的转化率同时增大。 大答案答案 (1)①①不变不变 ②②增大增大 (2)①①1∶ ∶1 ②②减小减小 ③③>定时检测定时检测1.1.已知汽车尾气无害化处理反应为已知汽车尾气无害化处理反应为2NO(g)+2CO(g) 2NO(g)+2CO(g) N N2 2(g)+2CO(g)+2CO2 2(g)(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A.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降低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降低 B.B.使用高效催化剂可有效提高正反应速率使用高效催化剂可有效提高正反应速率 C.C.反应达到平衡后,反应达到平衡后,NONO的反应速率保持恒定的反应速率保持恒定 D.D.单位时间内消耗单位时间内消耗COCO和和COCO2 2的物质的量相等的物质的量相等 时,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达到平衡A 2.2.(2008(2008··海南,海南,10)10)X X、、Y Y、、Z Z三种气体,取三种气体,取X X和和Y Y按按1∶11∶1的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放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物质的量之比混合,放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2Y 2ZX+2Y 2Z,达到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中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中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物的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3∶23∶2,则,则Y Y的转化率最接近于的转化率最接近于 ( )( ) A.33% A.33%B.40%B.40%C.50%C.50%D.65%D.65%D3.3.(2008(2008··四川理综,四川理综,8)8)在密闭容器中在密闭容器中 进行如下反应:进行如下反应:H H2 2((g g))+I+I2 2(g) (g) 2HI(g) 2HI(g)。 在温度在温度T T1 1和和T T2 2时,产物的量时,产物的量 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符合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符合 图示的正确判断是图示的正确判断是 ( ( ) ) A. A.T T1 1> >T T2 2,Δ,ΔH H>0>0B.B.T T1 1> >T T2 2,Δ,ΔH H<0<0 C. C.T T1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A A . . 灯灯 管管 工工 作作 时时 ,, 扩扩 散散 到到 灯灯 丝丝 附附 近近 高高 温温 区区 的的 WIWI2 2((g g)会分解出)会分解出W W,,W W重新沉积到灯丝上重新沉积到灯丝上 B B . . 灯灯 丝丝 附附 近近 温温 度度 越越 高高 ,,W W I I2 2((g g)) 的的 转转 化化 率率 越越 低低 C.C.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是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是 D.D.利用该反应原理可以提纯钨利用该反应原理可以提纯钨T T1T T2B7.7.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 ) ) A. A.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ClCl2 2 B. B.加压有利于合成氨反应加压有利于合成氨反应 C.C.冰镇的啤酒打开后泛起泡沫冰镇的啤酒打开后泛起泡沫 D.D.对对2HI H2HI H2 2+I+I2 2(气)平衡体系增(气)平衡体系增加压强使加压强使 颜色变深颜色变深 D8.8. 在一个在一个6 L6 L的密闭容器内,通入的密闭容器内,通入3 L X3 L X(气体)和(气体)和2 L Y2 L Y(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4X(4X(气气)+3Y()+3Y(气气) ) 2Q(2Q(气气)+)+n nR R( (气气) )。 达平衡后,容器内温度不变,混合气体达平衡后,容器内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比原来增加的压强比原来增加5%5%,,X X的浓度减小的浓度减小1/31/3,则该反应方程式,则该反应方程式中的中的n n值是值是 ( )( ) A.3 A.3B.4B.4C.5C.5D.6D.6 D9.9.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如下反应:在一密闭容器中有如下反应: L(s)+L(s)+a aG(gG(g) ) b bR(gR(g) )温度和压温度和压 强对该反应的影响如右图所示,强对该反应的影响如右图所示, 其中压强其中压强p p1 1< >b b C.G C.G的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D.D.增大压强,容器内气体质量不变增大压强,容器内气体质量不变B10.10. 将等物质的量的将等物质的量的F F2 2和和ClFClF混合混合, ,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F F2 2(g)+ClF(g) ClF(g)+ClF(g) ClF3 3(g) Δ(g) ΔH H<0<0。 下列叙述中正确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的是 ( )( ) A. A.恒温恒容时,当恒温恒容时,当ClFClF 转化转化40% 40% 时,容器内的压强时,容器内的压强为初始时的为初始时的0.8 0.8 倍倍 B.B.若若 c c(F(F2 2)∶)∶c c(ClF)∶(ClF)∶c c(ClF(ClF3 3) =1∶1∶1) =1∶1∶1,, 则反应一则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定达到平衡状态 C.C.达到平衡后,若增大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达到平衡后,若增大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左移小,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左移 D.D.平衡后再降低温度,保持恒容,达到新的平衡,平衡后再降低温度,保持恒容,达到新的平衡,则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增大则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增大A11. 11. 某温度下,在一个某温度下,在一个2 L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的密闭容器中,加入 4 mol A4 mol A和和2 mol B2 mol B进行如下反应进行如下反应3A(g)+2B(g) 3A(g)+2B(g) 4C(s)+2D(g)4C(s)+2D(g),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 mol C1.6 mol 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 A.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 B.B.此时,此时,B B的平衡转化率是的平衡转化率是40%40% C. C.增大该体系的压强,平衡向右移动,化学平衡增大该体系的压强,平衡向右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增大常数增大 D.D.增加增加B B,平衡向右移动,,平衡向右移动,B B的平衡转化率增大的平衡转化率增大B12. 12. 恒温恒容条件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恒温恒容条件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 A. A.相同的甲、乙两容器中分别加入相同的甲、乙两容器中分别加入1 g SO1 g SO2 2、、1 g O1 g O2 2与与2 g 2 g SOSO2 2、、2 g O2 g O2 2, ,发生反应发生反应2SO2SO2 2(g)+O(g)+O2 2(g) 2SO(g) 2SO3 3(g)(g)达到平达到平衡,衡,SOSO2 2的转化率前者大的转化率前者大 B.B.反应反应2HI2HI((g g)) H H2 2(g)+I(g)+I2 2(g)(g)达到平衡,增大达到平衡,增大HIHI的的物质的量,平衡不移动物质的量,平衡不移动 C.C.反应反应2HI(g) H2HI(g) H2 2(g)+I(g)+I2 2(g)(g)达到平衡,增大达到平衡,增大 HIHI的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HIHI的分解率和体积分数均不的分解率和体积分数均不 变变 D.D.反应反应2NO2NO2 2(g) N(g) N2 2O O4 4(g)(g)达到平衡时,再向容器内通入一达到平衡时,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的定量的NONO2 2(g)(g),, 重新达到平衡时,与第一次平衡时相比,重新达到平衡时,与第一次平衡时相比,NONO2 2的体积分数增大的体积分数增大C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13.13.((1111分)分)(2008(2008··海南,海南,15)15)反应反应 A(g)+B(gA(g)+B(g) ) C(g)+D(gC(g)+D(g) )过程中过程中 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 问题。 问题 ((1 1)该反应是)该反应是 反应(填反应(填““吸热吸热”” 或或““放热放热””);); ((2 2)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A A的转化率的转化率 (填(填 ““增大增大””、、““减小减小””或或““不变不变””)), ,原因是原因是 ((3 3))反反应应体体系系中中加加入入催催化化剂剂对对反反应应热热是是否否有有影影响?响? ,原因是,原因是 ;;((4 4))在在反反应应体体系系中中加加入入催催化化剂剂,,反反应应速速率率增增大大,,E E1 1和和E E2 2的变化是:的变化是:E E1 1 ,,E E2 2 (填(填““增大增大””、、““减小减小””或或““不变不变””)。 答案答案 ((1 1)放热)放热((2 2)减小)减小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升高温度反应向吸热方向移动,因而该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升高温度反应向吸热方向移动,因而该反应中反应中A A的转化率减小的转化率减小((3 3)没有)没有 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途径,不能改变化学反应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途径,不能改变化学反应始态和终态的能量,因此对反应热没有影响始态和终态的能量,因此对反应热没有影响((4 4)减小)减小 减小减小14. 14. ((7 7分)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分)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3 L3 L的密闭容的密闭容器中,一氧化碳与氢气反应生成甲醇(催化剂器中,一氧化碳与氢气反应生成甲醇(催化剂为为CuCu2 2O/ZnOO/ZnO)):CO(g)+2H:CO(g)+2H2 2(g) CH(g) CH3 3OH(g)OH(g) 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各题: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各题: ((1 1)反应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表达式)反应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表达式K K= = ,升高温度,,升高温度,K K值值 (填(填““增大增大””、、““减小减小””或或““不变不变””)。 ((2 2)在)在500℃500℃,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 v(H(H2 2)=)= 3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处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处于E E点的体系体积压缩到点的体系体积压缩到原来的原来的1/21/2,下列有关该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下列有关该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填字母序号)母序号)a.a.氢气的浓度减小氢气的浓度减小 b.b.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也加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也加快快c.c.甲醇的物质的量增加甲醇的物质的量增加 d.d.重新平衡时重新平衡时n n((H H2 2))/ /n n((CHCH3 3OHOH)增大)增大答案答案 ((1 1)) 减小减小((2 2)) (3)bc(3)bc15.(815.(8分分) ) 黄铁矿(主要成分为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FeS2 2)是工业制取硫)是工业制取硫 酸的重要原料,其煅烧产物为酸的重要原料,其煅烧产物为SOSO2 2和和FeFe3 3O O4 4。 ((1 1)将)将0.050 mol SO0.050 mol SO2 2(g)(g)和和0.030 mol O0.030 mol O2 2(g)(g)放入容放入容 积为积为1 1 L L 的密闭容器中,反应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SO2SO2 2((g g))+O+O2 2(g) 2SO(g) 2SO3 3(g)(g)在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测得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测得 c c(SO(SO3 3)=0.040 mol/L)=0.040 mol/L该条件下反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应的平衡常数 K K为为 和和SOSO2 2的平衡转化率为的平衡转化率为 ((2)已知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已知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当该反应处于平当该反应处于平 衡状态时,在衡状态时,在体积不变的条件下,下列措施中体积不变的条件下,下列措施中 有利于提高有利于提高SO2平衡转化率的平衡转化率的有有 (填字母填字母) A.升高温度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降低温度 C.增大压强增大压强 D.减小压强减小压强 E.加入催化剂加入催化剂F.移出氧气移出氧气 (3)SO(3)SO2 2尾气用饱和尾气用饱和NaNa2 2SOSO3 3溶液吸收可得到重要的化工原料溶液吸收可得到重要的化工原料,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 4)将黄铁矿的煅烧产物)将黄铁矿的煅烧产物FeFe3 3O O4 4溶于溶于H H2 2SOSO4 4后后, ,加加 入铁粉入铁粉, ,可制可制备备FeSOFeSO4 4酸溶过程中需保持溶液酸溶过程中需保持溶液 足够酸性,其原因足够酸性,其原因 答案答案 ((1 1))1.61.6××10103 3 80%80%(2)BC (3)SO(2)BC (3)SO2 2+H+H2 2O+NaO+Na2 2SOSO3 3 2NaHSO2NaHSO3 3(4)(4)抑制抑制FeFe2+2+、、FeFe3+3+的水解,防止的水解,防止FeFe2+2+被氧化成被氧化成FeFe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