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只想飞的猫》与教材的连接点.docx
6页《一只想飞的猫》与教材的连接点一、与课程标准的连接点1.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的集中体现《一只想飞的猫》这本书旨在通过故事让学生懂得道理,培养良好习惯,如不要骄傲自大、好逸恶劳,要热爱劳动,要热爱学习,要懂得劳动没有贵贱之分,这些都是社会主义初期阶段孩子必须树立的价值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整本书和核心素养紧密相连2.学段要求:第一学段“阅读与鉴赏”中指出:尝试阅读整本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他人介绍读过的书,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一只想飞的猫》属于整本书阅读,里面的《小蟹在篓子里吱吱地响》《三只小喜鹊说的》故事简短,可以让学生尝试用表演或者其他方式讲述故事3.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第二学段要求:“学习儿歌、童话,阅读图画书,体会童真童趣,感受多姿多彩的生活,初步体验文学阅读的兴趣根据这个要求,我觉得《一只想飞的猫》中的各种小动物,具有丰富的情感,他们的形象和生活中的儿童非常相似,吹牛、不爱劳动、脾气坏等,这些人物形象可以引发儿童的情感共鸣,体会到儿童生活的丰富多彩,富有童真童趣4.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本任务群旨在通过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阅读、比较、推断、质疑、讨论等方式,梳理观点,事实与材料及其关系;辨析态度与立场,辨别是非、善恶、美丑,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负责任、有中心、有条理、重证据地表达,培养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
《一只想飞的猫》中,猫的骄傲自大、好逸恶劳和鸭子的勤劳忠厚、公鸡的善良负责等形成鲜明的对比,我觉得可以在教学中利用辩论会的形式,让学生讨论辨析谁的做法正确,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另外,《安琪儿夜游记》中提出一个观点——劳动不分贵贱,只是分工不一样,不能拈轻怕重,我觉得这一点也可以拿出来让学生联系实际,进行思辨,这种观点是不是正确5.整本书阅读:《一只想飞的猫》篇幅较长,有17000多字,可以让学生自己尝试制定阅读计划;借助分角色朗读、课本剧、抄写好词佳句的方式交流读书感受;还可以想象故事中的画面,学习讲述书中的故事,故事可以划分成一段段的,让学生来讲二、与学生的连接点二年级的学生调皮活泼,比一年级的懵懂无知是强多了,但在实际生活中,他们仍然存在一些不好的习惯例如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不想做值日,脾气大,经常和同伴发生矛盾被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侵害,他们也有了“官本位”思想,认为班干部高人一等,对同学颐指气使恰好,《一只想飞的猫》中也有和学生一样的人不爱劳动爱吹牛的猫,脾气暴躁的小螃蟹,还有逃避劳动的螺丝钉,教学时,把这些人物行为和孩子的行为结合并对照,我相信一定会孩子们有触动比起一味的说教,故事的说服力会更强,更让学生接受。
三、与教材的连接点《一只想飞的猫》教材语文要素单元主题课后题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一只想飞的猫》故事中描写猫的动作、其他动植物的动作语句比较多,可以作为拓展资料,让学生积累词语1.积累并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这本书放在第一单元之后,第一单元主题为“大自然的秘密”,题材基本为童话,开启了阅读童话的序幕紧接着快乐读书吧推荐阅读童话,旨在引导学生海量阅读,感受童话的丰富想象力同时,整本书的教育意义非常明显,让儿童读了之后深入思考故事的意义,所以可以和第五单元紧密连接,读懂其中的道理同时,整本书的语言也很有特点,幽默风趣,对于低年级儿童来说,积累其中的动词、偏正短语、优美的词句,都很有帮助第七单元的写话主题是童话故事,需要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这本书也可以帮助到学生《妈妈睡了》一课中课后第二题旨在让学生累“的”字短语,可以结合《一只想飞的猫》中的段落进行拓展练习《寒号鸟》课后第二题“冻得直打哆嗦”旨在引导学生积累“得”字短语,可以结合故事来进行拓展训练如猫气得发疯,累得精疲力尽,馋得直流口水等语文园地一中词句段运用第二题:用加点词语说说说话,可以联系猫的活动轨迹来造句如猫在园子里抓蝴蝶,在大树下睡觉,在河岸边钓鱼等。
语文园地三中的“展示台”是积累词语,可以让学生在书中圈化新鲜的词语积累下来语文园地四“词句段运用”第二题,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可以在书中摘抄句子,点出词语,让学生做练习用第一单元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是让孩子们说自己喜欢的动物的样子、有趣之处,而《一只想飞的猫》中的,都是小动物,都有自己的性格,可以利用整本书导入,坏脾气的小螃蟹,狡猾的狐狸,还有什么有趣的动物呢?第五单元口语交际是“商量”,锻炼大家的沟通能力《一只想飞的猫》中鸡鸭鹅和猫商量如何打扫卫生就是一个很好的阅读材料教学时,可以摘抄这部分段落,让学生分析其中语言运用的效果,从而理解商量时要注意说清要求,语气委婉向日葵、映山红、凤仙花等可以作为拓展识字的资源,看图识字;“小蟹、虾、鳗鱼”等也可以归类识字2.识字整本书使用例如《一只想飞的猫》可以提炼关键词语或者人物,从而让学生尝试讲故事3.阅读课文,能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借助词句,尝试讲述课文内容故事中有些词语可以借助生活经验或上下文理解如“油料作物姑娘”,可以借助葵花籽油理解向日葵为什么叫“油料作物姑娘”4.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语的意思整本书适用整本书的教育意味非常明显,很适合和该语文要素链接。
5.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三只小喜鹊说的》故事情节稍微简单些,可以借助描写狐狸的内心词语“好一只美丽又肥大的公鸡”了解狐狸的狡诈、虚伪6.借助词句,了解课文内容《小蟹在篓子里吱吱响》可以练习续写,让学生展开想象7.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一只想飞的猫?故事情节比较长,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情节,借助提示讲故事8.借助提示讲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