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让科技创新教育照亮孩子走出大山之路.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19753794
  • 上传时间:2022-06-2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2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让科技创新教育照亮孩子走出大山之路    ◆摘 要:织金一中打造了一支有较高科技创新教育教学水平的教师队伍,培养了大量的科技创新型人才广大师生科学素养得以大幅度的提升,在科技创新教育上取得一些的成绩,获得了毕节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等荣誉称号,是贵州省科协“科普益民工程”项目建设单位◆Key:科技创新教育党建农村学校深度学习一、实施背景总书记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要把科技创新搞上去,就必须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怎样把这一美好的蓝图变成壮丽的现实,关键靠人才目前,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公民科学素质差距进一步拉大,城乡差距明显2020年东部和西部地区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差距为4.83个百分点,比2015年增加了1.1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差距依然明显,达7.3个百分点。

      织金一中地处贵州西部山区,多数学生来自父母外出务工家庭基于这样的思考,织金一中着力实施科技创新教育,打造特色在织金县科学技术协会和织金县教育科技局的指导下,织金一中成立了科学技术协会,下设各种科普社团11个,建设了科技馆、科技创新操作室、科普教育基地二、实施方案(一)加强党的领导,把党建工作和科技创新教育相融合织金一中以党建为引领,进一步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确保科技创新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发展,牢固树立科技创新的理念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学校科技创新教育作贡献二)强化师资建设,搭建特色发展平台2019年,在毕节市织金县科协的领导下,我们成立了织金一中科学技术协会,做到科技创新教育组织规范化,建立健全《织金一中科协章程》、《织金一中科技创新操作室管理制度》等,对从事科技创新教育的教师工作进行量化管理,从组织、制度上确保科技创新教育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织金一中科学技术协会现有教师会员99人,选举产生了科协委员会开展日常工作,任命曾经获得科技员科教制作全国二等奖、有多年科技创新教育教学经验的王乾军老师为主席形成一名专职、多名兼职、全员参与的科技创新教育教师队伍,充分发挥优秀科技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

      三)立足山区特色,做农村学校科技教育的带头人在贵州西部山区学校开展科技创新教育,面临了很多困难:一是许多学生从出生到初中毕业都未参观过科技馆、博物馆等,对科学技术的了解大多来源于书本和电视,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十分缺乏二是资源流失的问题目前,农村学校的课程资源、师资力量、基础设施、教学水平等与城市学校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织金是一个劳务输出大县,很多外出务工家长都选择把孩子带到务工城市接受教育,使得农村学校的生源流失严重三是特色文化传承不足的问题四)实现“六有”,科技创新教育常态化目前,织金一中科技创新教育达到的“六有”目标:即科技创新教育“有队伍”“有课程”“有场所”“有活动”“有经费”“有机制”五)深度学习,延伸科技教育主战场在活动中学生通过研究,提出了一些治理农村污水的可行性方案,最后设计了一套《农村污水生态处理装置》,该装置在贵州省35届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二等奖比如社会调查《高中学生常用卫生巾调查研究》和社会实践活动《小小皂角精脱贫致富路》在毕节市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六)科技创新教育,助力乡村振兴来自织金县三甲街道白岩村的学生把在学校立体农业技术带回家,在学校兼职科技员的指导下,带动部分村民在林下发展竹荪种植,带领农民群众发展集体经济,建设和谐美丽乡村。

      只有从农村走出去的人才记住乡愁、心系乡土,才愿意回到家乡工作、创业和投资,为农业繁荣、农村兴旺、农民富裕贡献力量三、取得成效(一)营造了科技创新教育的浓厚氛围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我们把科技创新教育建在党支部,打造了党委带支部,支部带党员,党员带学生的“三带”科技创新教育模式在织金县科协的指导下,我校成立了科学技术协会,并以学科为单位设立了11个科技创新社团,参加社团的学生近千人,已形成較为浓厚的科技创新教育氛围二)打造了强有力的科技创新团队目前,我校聘请校外兼职员6人,科技创新教育专职教师1人,兼职教师32人,加入织金一中科协的教师有99人,形成一专多兼的科技创新教师队伍三)形成了科技创新教育的有效机制织金一中在党委的领导下,在各级科协的指导下,借助科技创新教育教师双培机制的保障,依托科技创新教育课程模式,以通用技术课、信息技术课、劳动实践活动课为阵地,以科技创新社团为载体的织金一中科技创新教育有效机制四)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织金一中的学生,每年都有200余人次分别在各学科的奥林匹克竞赛、英语能力竞赛、机器人技能竞赛以及科技创新大赛上获奖特别是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方面,每年都有优秀学生的科技创新项目获省、市级表彰。

      仅2020学年度全校师生在科技创新类比赛中获得省级二等奖3项,省级三等奖2项,市级一等奖12项,市级二等奖22项,市级三等奖23项,为毕节市所获奖项目最多的学校织金一中因科技创新教育有特色,成效显著,获得了“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科技创新大赛组织奖”等荣誉称号广大师生科学素养得以大幅度的提升Reference[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03-04.[2]潘信国《山区学校科技创新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中学教学参考,2016-08-30.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