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淀基本功大赛模拟试题 2.doc
12页1海淀区初中教师基本功数学学科笔试模拟题学校姓名成绩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公共部分公共部分(10 分)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应当履行“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 A ) 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A. 批评和抵制 B. 批判和抵制 C.指责和制止 D. 责备和抗拒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 》提出了“二十字”工作方针,其中( D )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A. 育人为本 B. 改革创新 C. 促进公平 D. 提高质量3.《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机, 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D )① 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② 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③ 教育和保护相结合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4. “光电效应”的提出者是( B )A. 牛顿 B. 爱因斯坦C. 爱迪生 D. 王选5. 这是一幅当代画家的杰作, 2其作者是( c )A.张大千 B.范增 C.徐悲鸿 D.齐白石6. 人们在家中饮用水之前常要煮沸,在西藏煮沸水与北京的区别是( C )A. 西藏海拔高,水的沸点更高 B. 西藏氧气稀薄,水的沸点更高C. 北京海拔低,水的沸点更高 D. 北京氧气稀薄,水的沸点较低7.《周礼》中的“六艺”是西周贵族教育中的六个学科, “六艺”是指( C )①礼、乐 ②《诗》 《书》 ③书、数④《易》 《春秋》 ⑤射、御 ⑥《礼》 《乐》A.①②③ B.③⑤⑥ C.①③⑤ D.②③⑥ 8. 饮用受污染的水可能会引起的健康问题有( D )A. 糖尿病、腹泻 B. 糖尿病、艾滋病 C. 艾滋病、婴儿畸形 D. 腹泻、婴儿畸形 9.王维的名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其中的“佳节”是 指( C )A.端午节 B.中秋节 C.重阳节 C.春节10. 素以诠释肖邦的作品见长,享誉世界的中国青年钢琴演奏家是( C)A. 朗朗 B. 孔祥东 C. 李云迪 D. 张 昊第二部分:第二部分:课课程知程知识识( (15 分)分)1.填空题 数学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数学思想方法2.选择题 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合情推3理的作用为( A ) ①探索思路 ②发现结论 ③证明结论 ④计算结果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简答题结合你的日常课堂教学,谈一谈你是如何处理“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的关系? 在新课程课改的新的背景下,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我 们数学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所在教学过程的生成性 对教学预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每位教师只有创造性地使 用教材、全面地了解学生和有效地开发课程资源,预设才能富 有成效。
同时,我们数学教师也只有在实施预设时不拘泥于预 设并能智慧地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生成才会更加精彩, 才会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更具有活力,才能使课堂教学达到最 大值 预设表现在课前,指的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规划、设计、假设、 安排,从这个角度说,它是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设可以体 现在教案中,也可以不体现在教案中;预设表现在课堂上,指 的是师生教学活动按照教师课前的设计和安排展开,课堂教学 活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预设表现在结果上,指的是学生获得 了预设性的发展,或者说教师完成了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 预设是必要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 的、有意识的教育活动,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特性,是保证 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教师在课前必须对教学目的、任务和过 程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和安排课堂上也需要按预先设计 开展教学活动,保证教学活动的计划性和效率性如何处理预 设与生成的关系? 一、以预设为基础,提高生成的质量和水平 第一,例如:我在教 同底数除法 的时候首先我就要深入钻研 教材,读出教材的本意和新意,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难点,把教 材转化为我自己的东西,这是课堂中催生和捕捉有价值的生成 的前提;另外,要拓宽知识面,丰富背景知识。
我们不仅要对 教材和教参作深入细致的研读,而且需要自觉地广泛涉猎有关 的知识,像海绵吸水一样吸取有用的信息,增加一些可以称为 “背景”的东西,并把这些东西进行去粗取精,变成对教学有用的 东西其次,要研究儿童心理和学习心理教师要全面了解儿4童年龄阶段特征和班级学生的心理状况,深刻地了解学生学习 的客观规律和基本过程,清晰地把握班级学生的知识经验背景 和思维特点以及他们的兴趣点和兴奋点,从而能够较准确地洞 察和把握学生学习活动和思维活动的走向这些是我在课堂中 有效地激发生成、引领生成和调控生成的基础 第二,我在教 平方差公式 是强调了教材的基础性地位和主干 性作用,超越教材的前提是源于教材,必须对教材有全面准确的理解,真正弄清楚教材的本义,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a﹢b)(a‐b) ﹦a ²-b ²在这个基础上结合儿童经验和时代发展去挖掘和追求教材的延伸义、拓展义,去形成学生的个性化解读 第三,要强调精心预设,课前尽可能预计和考虑学生学习活动 的各种可能性,减少低水平和可预知的“生成”,激发高水平和精 彩的生成课堂教学预设是指教师在课下备课时,对整节课的设计,包括在哪个环节对学生发出什么样的提问,学生会怎样回答;在哪环节要求学生质疑,学生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等。
预设是教师掌控课堂有序高效进行的基础和前提生成是课堂中在预设的基础上的创新,是一堂好课的闪光之处它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再是机械地执行预先设定好的教案,而是要求教师在学生的需求中,在师生互动中,在学生的合作交流中,在适度的拓展和延伸中,去促进课堂教学的生成同时教师要善于关注学生在课堂中富有创造性和差异性的语言表达或解题过程,鼓励学生即兴创新,从而灵活机动的组织教学过程,促进更高标准目标的生成如何在数学课堂上有有价值的生成呢?5众所周之,教学过程的优化是提高课堂高效性的关键那么,如何优化数学教学过程,我认为重点在于教师对课堂生成的合理调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下面我结合数学课的教学实践,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在数学教学课堂上有有价值的生成1、善于发现问题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发现问题, “学贵有疑,疑而出新”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认真思考,才会有创新而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被束缚在教师的教案和课堂的圈子中,只是被动的接受例题的讲解和教师领着做练习题,一题多解的创造性受到极大限制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自主质疑,敢于发问,创造质疑情境,让学生由过去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学习,这样课堂上才有生成。
比如我在课上处理一份试卷时,有两道出错了的题,这时就引发了学生的争议,有一部分同学发现了问题,有的同学还没有反应过来,这时我就要求学生小组讨论,研究出解决办法和最后结论,学生经过讨论后,有的把题目改了,有的把选项给改了,都改成了一道正确的习题这就是本节课的高潮之处和生成之处,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教师千万不可代劳,帮助学生改正题目,那生成就无从谈起了2、真实自然,不必特意追求完美教学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随机应变的能力有了这种6能力,教师才能避免让学生圈在自己的教案下,才能估量出此时此刻的学生情况,从而找到适当的方法并加以正确应用教学应该是真实的、自然的,不必刻意追求完美学生在黑板上展示一道题时,虽然简单但是由于学生的粗心或是其它因素也可能把题做错一旦出现非预设现象,我们应该合理解决问题,只有这样课堂才是鲜活的第三部分:学科知第三部分:学科知识识( (20 分)分)1. 填空题 在初中学生学习了实数、整式、分式和二次根式的运算;在高中阶段 学生将学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初等函数_________ 运算 2.选择题已知一次函数中取不同值时,对应的值列表如下:ykxbxyx…21m12…y…2021n +…则不等式(其中 k,b,m,n 为常数)的解集为0kxb A. B. C. 1x 2x 1x D.无法确定3.作图题(不写做法,保留作图痕迹) 用尺规作图:作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作法:1)作射线 AP2)以 A 为圆心,a 的长为半径,在 AP 上截取 AB=a3)分别以 A ,B ,为圆心,AB 为半径在 AB 两侧画弧,两 弧分别交于 D ,D'4)连接 DD' ,DD'交 AB 于 M5)以 M 为圆心,MA 为半径,在 MD 上截取7MC=MA(=MB)6)分别连接 CA,CB则△CAB 为所求。
4. 画图题画出函数的图象.4yxx根据函数 y=x+4/x 的定义域:x0时 y=x+4/x中 x 与 y 的对应值的表,如(0.01,400.01)(1,5) 、 (2,4) 、(3,13/3) 、 (4,5) 、(100,100.04)…………只要点足够多,就可以画出图形它的形状大体是:关于原点对称,在第一象限里有最低点(2,4) 、有两条渐近线:直线 y 轴和y=x.(x+4/x>=4,当 x=2 时 y(小)=4)在(2,4) 、 (-2,-4)附近略像抛物线实际上是以 O(0,0)为中心,以 y 轴及直线 y=x 为渐近线的双曲线5. 简答题在几何的知识“三角形”的学习过程中,七、八、九年级都有涉及,请简述各有哪些内容?并说明在不同阶段对三角形的认识有何不同?七:“三角形”一章章节结构是“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多边形及其内角和”“在了解三角形的高的基础上,了解三角形的中线、 角平分线又如,在知道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等于 180°的基础上,了 解这个结论成立的道理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可以丰富和加深学生对 三角形的认识另一方面,这些内容是以后学习各种特殊三角形(如等 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基础,也是研究其他图形的基础知识。
八: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全等三角形,主要学习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8各种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同时学会如何利用全等三角形进行证明本章分三节,第一节介绍全等形,包括三角形全等的概念、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第二节介绍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及直角三角形全等的一个特殊的判定方法在第三节,利用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证明了角平分线的性九:本章内容主要包括比例线段,相似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条件、性质及其应用,相似多边形,图形的位似,精彩的分形等.这些内容是以比例线段为基础,以相似三角形为中心展开并进行学习和讨论的.本章内容重视对知识的探究和运用,重视与实际问题的联系及运用相似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质,并要求学生会利用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进行证明锐角三角函数刻画了直角三角形中边角之间的关系,它的直接应用是解直角三角形,而解直角三角形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锐角三角函数又是高中阶段学习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基础,也是整个三角学的基础.因此,本章内容也是初中阶段数学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6.解答题 如图,已知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1)试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