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大学21秋《工业通风与除尘》综合测试题库答案参考1.docx
14页东北大学21秋《工业通风与除尘》综合测试题库答案参考1. 排放标准是在卫生标准的基础上制定的,对于已制定行业标准的生产部门,仍应以国家标准为准 )排放标准是在卫生标准的基础上制定的,对于已制定行业标准的生产部门,仍应以国家标准为准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2. 为减小局部阻力,布置管道时,应尽量取直线,减少弯头圆形风管弯头的曲率半径一般应大于( )管径为减小局部阻力,布置管道时,应尽量取直线,减少弯头圆形风管弯头的曲率半径一般应大于( )管径A.4倍B.3倍C.1倍D.1~2倍参考答案:D3. 人体散热主要通过皮肤与外界的对流和皮肤表面汗分蒸发两种形式进行,呼吸和排泄只能排出少部分热量( )人体散热主要通过皮肤与外界的对流和皮肤表面汗分蒸发两种形式进行,呼吸和排泄只能排出少部分热量(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4. 有害蒸汽和气体的浓度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质量浓度,另一种是数量浓度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5. 目镜测微计是用以测量尘粒大小的尺度,置于目镜镜筒中,其刻度有不同的形式目镜测微尺刻度所代表的尺寸大小不随物镜放大倍数的不同而变化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6. 粉尘在空气中的含量即含尘浓度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 ),另一种是颗粒浓度。
A.ppmB.质量浓度C.体积浓度D.分散度参考答案:B7. 风机转速改变时,风机的流量、风压和效率都将随之改变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8. 事故排风必须的排风量应由经常使用的排风系统或事故排风系统保证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9. 人体的冷热感觉与空气的温度、相对湿度、流速和周围物体表面温度等因素有关 )人体的冷热感觉与空气的温度、相对湿度、流速和周围物体表面温度等因素有关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0. 人体散热主要通过皮肤与外界的对流和皮肤表面汗分蒸发两种形式进行,呼吸和排泄只能排出少部分热量 )人体散热主要通过皮肤与外界的对流和皮肤表面汗分蒸发两种形式进行,呼吸和排泄只能排出少部分热量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11. 局部排风系统需要的风量小、效果好,设计时应优先考虑( )局部排风系统需要的风量小、效果好,设计时应优先考虑(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2. 细小的粉尘本身没有独立运动的能力,一次尘化作用给予粉尘的能量是使粉尘扩散飞扬的( )细小的粉尘本身没有独立运动的能力,一次尘化作用给予粉尘的能量是使粉尘扩散飞扬的( )A.足以B.有可能C.不足以D.不一定正确答案:C13. 中净化除尘器主要用于通风除尘系统,要求净化后的空气含尘浓度不超过( )。
中净化除尘器主要用于通风除尘系统,要求净化后的空气含尘浓度不超过( )A.5-10mg/m3B.50-100mg/m3C.1-2mg/m3D.100-200mg/m3正确答案:D14. 某一建筑物受到风压、热压同时作用时,外围护结构各窗孔的内外压差等于风压和热压单独作用时窗孔内外压差之和 )某一建筑物受到风压、热压同时作用时,外围护结构各窗孔的内外压差等于风压和热压单独作用时窗孔内外压差之和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5. 避风风帽安装在自然排风系统出口,它是利用风机造成的负压,加强排风能力的一种装置 )避风风帽安装在自然排风系统出口,它是利用风机造成的负压,加强排风能力的一种装置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16. 管道中气体含尘浓度的确定目的主要是测定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和检查排入大气中粉尘的浓度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17. 为了防止对环境的污染,排风口应设在有害物浓度低的区域( )为了防止对环境的污染,排风口应设在有害物浓度低的区域(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8. 旋风除尘器利用离心力捕集粉尘,筒体直径愈小,尘粒受到的惯性离心力愈大。
目前常用的旋风除尘器直径一般不超过( )A.200mmB.400mmC.800mmD.1000mm参考答案:C19. 测量断面设在弯头、三通前面时,据这些部件的距离要大于2倍管道直径;设在这些部件的后面时,位置不限 )测量断面设在弯头、三通前面时,据这些部件的距离要大于2倍管道直径;设在这些部件的后面时,位置不限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20. 一般通风机在较高效率范围内工作时, 其动压占全压的比例小于10%~20% )一般通风机在较高效率范围内工作时, 其动压占全压的比例小于10%~20%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21. 卫生标准中规定的车间空气中有害物的最高容许浓度,是从工人在此浓度下( )进行生产劳动,不会引起急性或慢性职业病为基础制定的卫生标准中规定的车间空气中有害物的最高容许浓度,是从工人在此浓度下( )进行生产劳动,不会引起急性或慢性职业病为基础制定的A.间歇B.长期C.短期D.一日内参考答案:B22. 粉尘在空气中的含量即含尘浓度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质量浓度,另一种是( )A.颗粒浓度B.ppmC.体积浓度D.分散度参考答案:A23. 粉尘的比电阻是随其所处的状态(烟气温度、湿度、成分等)而变化的,因此在实验室条件下测试,应尽可能模拟现场实际的烟气条件。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24. 下面选项中,( )不是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HAZOP)通常所需的资料A.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PIDB.现有流程图PFD、装置布置图C.操作规程D.设备维修手册参考答案:D25. 自然通风不需要另外设置动力设备,对于有大量余热的车间,是一种经济、有效的通风方法 )自然通风不需要另外设置动力设备,对于有大量余热的车间,是一种经济、有效的通风方法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26. 要使全面通风效果良好,只需要足够的通风量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27. 一般通风机在较高效率范围内工作时,其动压占全压的比例小于10~20%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28. 水泥尘可选用湿式除尘器收集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29. 自然通风方法能保证所需要的通风量,控制房间内的气流方向和速度 )自然通风方法能保证所需要的通风量,控制房间内的气流方向和速度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30. 粉尘在空气中的含量即含尘浓度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另一种是颗粒浓度( )粉尘在空气中的含量即含尘浓度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另一种是颗粒浓度( )。
A.质量浓度B.分散度C.体积浓度D.ppm正确答案:A31. 采用风量平衡法测定漏风率时,要注意温度变化对气体体积的影响对于反吹清灰的袋式除尘器,清灰风量应从除尘器出口风量中扣除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32. 在正常运行条件下,除尘器的漏风率不应大于10% )在正常运行条件下,除尘器的漏风率不应大于10%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33. 事故排风必须的排风量应由经常使用的排风系统或事故排风系统保证 )事故排风必须的排风量应由经常使用的排风系统或事故排风系统保证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34. 为防止电晕闭塞现象的发生,处理含尘浓度较高的气体时,必须采取措施气体的含尘浓度超过时,必须设置预净化设备( )为防止电晕闭塞现象的发生,处理含尘浓度较高的气体时,必须采取措施气体的含尘浓度超过时,必须设置预净化设备( )A.80g/m3B.50g/m3C.30g/m3D.20g/m3正确答案:C35. 当车间中同时放散数种有害物时,全面通风量应按各种气体分别稀释至容许浓度所需的空气量的总和计算 )当车间中同时放散数种有害物时,全面通风量应按各种气体分别稀释至容许浓度所需的空气量的总和计算。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36. 为了保证各送、排风点达到预期的风量,两并联支管的阻力必须保持平衡设计时,除尘系统并联支管的压力差不应超过( )为了保证各送、排风点达到预期的风量,两并联支管的阻力必须保持平衡设计时,除尘系统并联支管的压力差不应超过( )A.5%B.20%C.15%D.10%参考答案:D37. 槽边排风罩的布置方式不会影响排风罩的排风量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38. 除尘风管应尽可能垂直或倾斜敷设,倾斜敷设时与水平面的夹角最好大于30度 )除尘风管应尽可能垂直或倾斜敷设,倾斜敷设时与水平面的夹角最好大于30度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39. 槽边排风罩的布置方式不会影响排风罩的排风量( )槽边排风罩的布置方式不会影响排风罩的排风量(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40. 高效文氏管除尘器的喉管流速高达60~120m/s,对小于1μm粉尘的效率可达到( ),但阻力也高达5000~10000PaA.99%~99.9%B.98%~99%C.90%~95%D.95%~98%参考答案:A41. 转速系指风机叶轮每分钟的转数 )转速系指风机叶轮每分钟的转数。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42. 尘源密闭后,要防止粉尘外逸,需要大多数粉尘排出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43. 流量比法较控制风速法在各方面都具有优越性 )流量比法较控制风速法在各方面都具有优越性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44. 为了防止对环境的污染,排风口应设在有害物浓度低的区域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45. 选用除尘器时要注意风量变化对除尘器效率和阻力的影响,旋风除尘器的效率和阻力是随风量的增加而的,电除尘器的效率是随风量的增加而的( )选用除尘器时要注意风量变化对除尘器效率和阻力的影响,旋风除尘器的效率和阻力是随风量的增加而的,电除尘器的效率是随风量的增加而的( )A.增加增加B.增加下降C.下降增加D.下降下降正确答案:B46. 局部排风系统主要由( )、风管、净化设备和风机构成局部排风系统主要由( )、风管、净化设备和风机构成A.密闭罩B.局部排风罩C.接受罩D.槽边排风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