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春二年级音乐下册 第一单元《火车咔咔咔》教案 新人教版.doc
2页《火车咔咔咔》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乐曲《火车咔咔咔》,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及音乐形象教学重、难点: 在感受乐曲音乐形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乐器演奏、编配打击乐器伴奏教学过程:一、导入部分 教师播放乐曲《火车咔咔咔》引子部分,请学生辨别是什么声响?(火车启动出发的声响师:我们今天就欣赏一首表现火车行进的阿根廷乐曲《火车咔咔咔》《火车咔咔咔》音频)二、欣赏乐曲1、熟悉乐曲主题A《火车咔咔咔》主题A 师:乐曲《火车咔咔咔》是由两个主题组成的我们先看主题A1)这个主题的节奏有什么特点?(节奏规整、以八分音符为主,有后半拍开始的乐句2)随老师的琴声,唱一唱这个主题3)教师播放录音,聆听主题A4)主题A的情绪是怎样的?(主题配以打击乐器伴奏,情绪欢快2、熟悉乐曲主题B《火车咔咔咔》主题B) 师:刚才我们唱、听了主题A,现在我们再看主题B的曲谱1)主题B与主题A在节奏上有什么不同?(没有了后半拍开始的乐句;增加了连音线,出现了三拍的长音2)随老师的琴声,唱一唱这个主题3)教师播放录音,聆听主题B4)主题B的情绪,与主题A有何不同?(主题B与主题A相比,增加了一些抒情的因素,好似火车奔驰在美丽的田野上。
3、教师完整播放乐曲,学生感受乐曲音乐形象《火车咔咔咔》音频)4、介绍演奏乐器——马林巴马林巴图片马林巴是南美洲民族乐器,音阶排列和钢琴琴键相似演奏者手持双槌敲击,音色清脆5、再次完整聆听乐曲《火车咔咔咔》音频教师在播放乐曲前,向学生提出问题:(1)主题A和主题B分别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主题A出现了6次,主题B出现了3次2)主题A和主题B每次出现时有变化吗?(主题A有时是重复,有时是变化再现,变化的方式有加花,有转调;主题B基本没有变化3)主题A的变化再现,使乐曲情绪有了什么变化?(使乐曲情绪更加欢快6、欣赏《火车咔咔咔》动画三、表现乐曲1、用课堂乐器表现主题A 学生用竖笛或口风琴演奏主题A2、用打击乐器为主题B伴奏 由教师用钢琴演奏主题B,学生用打击乐器为主题B伴奏选用什么打击乐器、什么节奏型,由学生讨论决定教师应鼓励学生用自制的打击乐器伴奏3、教师鼓励学生创造火车启动、出发的音响,作为乐曲的引子4、师生合作,演奏主题旋律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欣赏乐曲《火车咔咔咔》,同学们感受到了乐曲欢快的情绪及音乐所表达的形象,也尝试了用不同乐器为乐曲做以伴奏,希望同学们课后能够为乐曲编配更多的打击乐器伴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