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关于“十月之交”的研究.doc

2页
  • 卖家[上传人]:j****9
  • 文档编号:46229504
  • 上传时间:2018-06-2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21.50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关于关于““十月之交十月之交””的研究的研究——————————————作者:阿波罗太阳王作者:阿波罗太阳王有关《诗经.十月之交》:“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彼月而微, 此日而微;今此下民,亦孔之哀日月告凶,不用其行四国无政,不用其良彼月而食, 则维其常;此日而食,于何不臧 ”的记载,尽管有关内容直指西周末年的统治者的执 败,但因为其中有关的日食记录不符当时的实际观测,而有了东周平王之说就此问题, 笔者谈谈个人的看法 1、幽王说的合理性 很明显,总体就“十月之交”而言,讲述了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王国日益不堪的状 态这一点与平王东迁后的情况存在前后顺序正是周幽王统治时期的弊政,导致最后各 种矛盾激化,更进而导致自身统治阶层的内讧从而,有了申侯与缯引导犬戎攻幽王,西 周从此不复存在再者, 《史记》中太史伯阳甫曾就当时的时局说道:“周将亡矣夫天地 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於是有地震今 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填阴也阳失而在阴,原必塞;原塞,国必亡夫水土演而民用 也土无所演,民乏财用,不亡何待!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今周德若二代之 季矣,其川原又塞,塞必竭。

      夫国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国之徵也川竭必山崩若国 亡不过十年,数之纪也天之所弃,不过其纪” 可见,当时的周王国已经面临十分严重的 天灾人祸了而在此时有日月食引导出来的警示,也就十分自然了 “平王说”不仅内容无 法契合,而且有关内容也不曾广泛见诸经典,可见实质区别 2、幽王六年日食辨析 中外诸多学者针对公元前776年9月6日辛卯辰时的日全食,由于日食带偏近北冰洋地区, 镐京等地方无法观测到,对诗经该时间提出了质疑而更倾向于公元前735年11月30日辛卯 发生的日环食如图,从日食带来看,前735年的观测,是十分具有说服力的然而,其有 关年代,却与时间的描述的史实明显偏晚这难道是诗经本身出问题?还是周后人的对 前朝的后讽之言呢?纵观“十月之交”内容,不是亲身经历感受的,是没法发出那种对当 时的讽刺因此,有理由相信,该诗章为幽王当时的中小贵族而写 那么,日食之说又该如何来理解呢?笔者以为,根据现实计算,尽管在西安与洛阳一2线,确实无法能在前996年9月6日观测到偏食然而,并不代表在中国境内,就没法观测 事实上,在陕北——大同——北京一线,还是能够观测到0.05及其以上的偏食而作为周 发祥地的周源地区,观测到日食,加之地震等影响的综合,俨然向当时的统治者提出了警 示。

      从而,也就有了伯阳父的那段预言 作为发祥地的陕北地区,在周人心中有着特殊的感情对于其地所发生的自然现象, 当时畏惧自然力量的人们而言更是十分重视的由此,从周原地区发出的警告, “闻达于庭” 也是很自然的现象这并非是无据可查的,事实上在殷商时期已有地方上报天象的记录 如《甲骨文合集》11485号龟甲就有“癸未卜,争贞,旬亡祸?三日乙酉夕月有食,闻八月” 的记载,这“闻” ,董作宾先生曾做了很精辟的描述,以为“闻达于庭”之意至此,可以说这就比较合理的解释了我们在研究“十月之交”与“幽王六年”日食之 间无法匹配的问题尽管食分很小,但笔者认为观测还是可以成立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