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钢琴艺术史考试资料.pdf

14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53829943
  • 上传时间:2018-09-05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830.73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路德维希 · 凡· 贝多芬 -------被称为“乐圣”贝多芬画像路德维希 · 凡· 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2.16 —1827.03.26 ),男,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一共创作了9 首编号交响曲、35 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32 首带有编号)、 10 部小提琴奏鸣曲、16 首弦乐四重奏、1 部歌剧、 2 部弥撒、 1 部清唱剧与3 部康塔塔,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艺术歌曲与舞曲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著深远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中文名:路德维希 · 凡· 贝多芬外文名:Ludwig van Beethoven 国籍:德国出生地:德国波恩出生日期:1770 年 12 月 16 日逝世日期:1827 年 3 月 26 日职业:作曲家代表作品:c 小调第五交响曲、升 c 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爱格蒙特序曲 等◆简介路德维希· 凡 · 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2.16-1827.3.26),祖籍是荷兰 (一说是波兰 )他出生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家族是科隆选侯宫廷歌手世家,自幼跟从父亲学习音乐,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华。

      八岁便开始登台演出公认的最像贝多芬Beethoven的画像1792 年到音乐之都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他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 《 英雄 》、 《 命运 》;序曲 《 哀格蒙特》;钢琴曲《悲怆 》、《月光》、《暴风雨》、《热情》等等他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后人尊称为“ 乐圣 ” 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钢琴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最后一位,与 海顿、莫扎特一起被后人称为“ 维也纳三杰” 贝多芬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二十六岁时听力衰退,晚年失聪,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 自由、平等、博爱” 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奋臂呐喊,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反封建、争民主的革命热情,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个性鲜明,较前人有了很大的发展在音乐表现上,他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又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

      主要作品有交响曲九部(以第三《英雄》、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九《合唱》最为著名),歌剧《费黛里奥》等等贝多芬的 32 首钢琴奏鸣曲被奉为钢琴音乐的“新约圣经”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的石膏面模◆生平 贝多芬 于 1770 年 12 月 16 日诞生于德国波恩父亲是该地宫廷唱诗班 的男高音歌手,碌碌无为、嗜酒如命;母亲是宫廷大厨师的女儿,一个善良温顺的女性,婚后备受生活折磨,在贝多芬17 岁时便去世了贝多芬是7 个孩子中的第2 个 ,因长兄夭亡,贝多芬实际上成了长子他的母亲第一次嫁给一个男仆,丧夫后改嫁给贝多芬的父亲艰辛的生活剥夺了贝多芬上学的权利,他自幼表现出的音乐天赋,使他的父亲产生了要他成为音乐神童的愿望,成为他的摇钱树他不惜打骂贝多芬,迫使贝多芬从 4 岁起就整天没完没了的练习羽管键琴和 小提琴 8 岁时贝多芬首次登台,获得巨大的成功,被人们称为第二个莫扎特此后拜师于风琴师尼福,开始学习作曲11岁发表第一首作品《钢琴变奏曲》13 岁参加宫廷乐队,任风琴师和古钢琴师1787 年到 维也纳 开始跟随莫扎特、海顿等人学习作曲1800 年,在他首次获得胜利后,一个光明的前途在贝多芬的面前展开。

      可是三四年来,一件可怕的事情不停的折磨着他,贝多芬发现自己耳朵变聋了贝多芬热爱练习钢琴,但是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没有比失聪更可怕的了因而人们可以在他的早期钢琴奏鸣曲的慢板乐章中理解到这种令人心碎的痛苦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的 Piano 贝多芬无时不充满着一颗火热的心 ,可是他的热情是非常不幸的,他总是交替地经历着希望和热情、失望和反抗,这无疑成了他的灵感源泉1801 年,贝多芬爱上了朱列塔 ?圭恰迪尔,他把《 月光奏鸣曲》 献给她但是风骚幼稚自私的奇丽爱太不理解他崇高的灵魂1803 年与伽仑堡伯爵结婚,这是令人绝望的时刻,他曾写下遗书1803 年他从灰暗中走出来,写出了明朗乐观的《第二交响曲》之后更多更好的音乐在他的笔下源源不断的涌现《 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 第六交响曲》(田园),还有优美动听、洋溢着欢乐的小提琴协奏曲,以及绚丽多彩的钢琴协奏曲和奏鸣曲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的 Desk 1823 年,贝多芬完成了最后一部巨作《第九交响曲》(合唱)这部作品创造了他理想中的世界1826 年 12 月贝多芬患重感冒,导致肺水肿 。

      1827 年 3 月 26 日,贝多芬终于咽下最后一口气,原因是肝脏病在他临终前突然风雪交加,雷声隆隆,似乎连上天也为这位伟大音乐家的去世而哀悼!贝多芬的葬礼非常隆重,有两万多人自动跟随灵柩出殡,遗体葬于圣麦斯公墓,而他的墓旁则是舒伯特 的坟墓终生未婚作曲家只在人世间停留了57 年,一生完成了一百多部作品主要作品有交响乐9 部;管弦乐几十首(《爱格蒙特序曲》最为著名);钢琴协奏曲5 首,小提琴协奏曲一首;其他协奏曲5 首;钢琴奏鸣曲32 首 (热情、月光、悲怆、黎明、暴风雨等最为著名);室内乐80 首;歌剧1 部 《弗德里奥》;另有神剧1 部;弥撒曲2 首等等约翰 · 塞巴斯蒂安 · 巴赫 ------- 音乐之父巴赫简介约翰 · 塞巴斯蒂安· 巴赫( 1685 ~ 1750 ),德国著名的作曲家 、管风琴家,是将西欧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浑然融为一体的开山大师他萃集意大利、法国和德国传统音乐中的精华,曲尽其妙,珠联璧合,天衣无缝,对后来将近三百年整个德国音乐文化乃至世界音乐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巴赫生于在德国爱森纳赫,巴赫九岁丧母,十岁成了孤儿由于他嗓音美妙,经济拮据,少年时期靠奖学金进了在吕讷堡的圣· 米歇尔学校。

      1702 年他从圣· 米歇尔学校毕业, 翌年在一家室内乐队当一名小提琴手在随后的二十年中,他干过许多行当巴赫在一生中主要是以一位卓越的风琴家而闻名,虽然他还是一位作曲家、教师以及乐队指挥1723年巴赫三十八岁时开始在莱比锡的圣· 托马斯教堂任歌咏班领唱,他在余生的二十七年中一直担任此角个人作品巴赫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他的作品包括有将近300 首的大合唱曲;组成《平均律钢琴曲集》的一套48 首 赋格曲 和 前奏曲 ;至少还有140 首其它前奏曲;100 多首其它大键琴乐曲;23 首 小协奏曲;4 首 序曲 ;33 首 奏鸣曲 ;5 首 弥撒曲 ;3 首圣乐曲及许多其它乐曲总计起来,巴赫谱写出800 多首严肃乐曲巴赫的作品深沉、悲壮、广阔、内在,充满了18 世纪上半叶德国现实生活的气息他谱写了许多充满戏剧性因素的大型声乐作品,其中《马太受难曲》、《 b 小调弥撒 》是最有影响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巴赫作为一个虔诚的新教教徒,通过宗教音乐 形式( 受难曲 、 弥撒 、 经文歌 、 康塔塔 等),抒发了对人类灾难、痛苦的怜悯、同情以及对和平与幸福未来的渴望与前人的作品相比,巴赫这种充满宗教内容及复调音乐 思维的作品更为广阔地揭示了人的内心世界,但同时,他的音乐从来没有脱离德国的音乐传统。

      《平均律钢琴曲集》是巴赫在“ 纯音乐 ” 领域留下的重要遗产之一作为一部具有德意志 精神的作品,《平均律钢琴曲集》体现出了那种严谨的德国式思维另外,巴赫的《法国组曲》、《 英国组曲》和六首《勃兰登堡协奏曲》等乐队作品,也都表达了作曲家对和平和美好生活的祈求与渴望这些作品在德意志民族人民的内心深处激起了强烈的共鸣巴赫一生的主要功绩:第一,把音乐从宗教附属品的位置上解放了出来,使之平民化音乐不总是歌颂上帝,也歌唱平凡的生命第二,他把复调音乐发展成主调音乐, 大大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第三, 他确立了键盘乐器十二平均律原则第四,除了声乐作品外,巴赫奠定了现代西洋音乐几乎所有作品样式的体例基础因此巴赫被后世尊称为“ 西方音乐之父” 巴赫创作的《平均律钢琴曲集》被誉为“钢琴音乐 的旧约圣经”巴赫Bach -《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编辑词条 莫扎特 ------被誉为音乐神童百科名片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不仅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杰出大师,更是人类历史上极为罕见的音乐天才,有 “ 音乐神童 ” 的美誉他短暂的一生为世人留下了极其宝贵和丰富的音乐遗产Mozart 1780 Johann Nepomuk della Croce [编辑本段 ] 人物简介沃尔夫冈· 阿玛迪乌斯· 莫扎特 ,W. A.Wolfgang Amadeus Mozart ( 1756年 1月 27 日 - 1791 年 12 月 5 日 )1756 年 1 月 27 日生于奥地利萨尔茨堡粮食街9 号, 1791 年 12 月 5 日卒于 维也纳 ,终年35 岁。

      奥地利作曲家,3 岁会弹钢琴,6 岁开始作曲欧洲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作为古典主义音乐的典范,他对欧洲音乐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莫扎特一共创作了22 部 歌剧 、 41 部 交响乐 、 42 部 协奏曲 、一部 安魂曲 以及奏鸣曲、室内乐、宗教音乐和歌曲等作品莫扎特在海顿等古典主义早期作曲家的基础上,将钢琴协奏曲这一体裁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他作有29 部加 K.107三首钢琴协奏曲,他对于欧洲器乐协奏曲的发展同样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歌剧是莫扎特创作的主流,他与格鲁克 (Gluck) 、瓦格纳 (Wagner)和 威尔第 (Verdi)一样,是欧洲歌剧史上四大巨子之一他又与海顿 、 贝多芬 一起为欧洲交响乐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另外,他的《安魂曲》也成为宗教音乐中难能可贵的一部杰作 作为18 世纪 末时的欧洲作曲家,莫扎特的音乐深刻地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精神,尤其是体现在歌剧作品中的市民阶层的思想,无疑在当时具有进步的意义莫扎特赋予音乐以歌唱优美欢乐性,然而, 其中又深合着悲伤,这正反映了莫扎特时代知识分子的命运并且,莫扎特是欧洲当时唯一一个不接受贵族供养的音乐家 莫扎特是古典乐派最典型作曲家,与海顿、贝多芬并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三大作曲家。

      1791 年莫扎特贫病交加在维也纳逝世,享年仅35 岁莫扎特的主要代表作有:歌剧22 部;以《费加罗的婚礼》(The Marriage of Figaro) 、《唐璜》、《魔笛》最为著名;交响曲41 部,以第三十九、四十、四十一交响曲最为著名;钢琴协奏曲27 部,以第二十、二十一、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六、二十七钢琴协奏曲最为著名;小提琴协奏曲6 部,以第四、第五小提琴协奏曲最为著名;此外,他还写了大量各种体裁的器乐与声乐作品海顿 -----交响曲之父,弦乐四重奏之父海顿出生的年代,正是哈布斯堡王朝日趋衰败和文化史上的巴洛克后期在人生的道路上,他经历了玛丽亚· 特蕾西亚开创的“ 开明专制” ,而他逝世时,整个欧洲正面临着法国大革命的冲击这种时代背景使海顿在思想上倾向当时的启蒙运动和新兴的市民阶层,然而他并不理解革命海顿爱好日常生活的亲切题材,长于表现人类朴实明朗的感情和乐观的信念,但不喜欢表现人的复杂的内心冲突他不是以戏剧性而是以美妙和幽默的情趣引人入胜,快乐和充满希望构成了海顿艺术的气质海顿表面上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在他每件手稿的开头总是写上“ 以上帝之名” ,结尾总是签上“ 荣耀归于上帝” 。

      但他虔信上帝不过是随从习俗,宗教在他的思想与情感中并未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最早的声乐作品之一《F 大调小弥撒曲》中,“ 求主怜悯” 乐章的音乐主题却是快乐欣喜的,著名的《圣母悼歌》充。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