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教育信息化下的初中生物作业实效性获奖科研报告.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419977648
  • 上传时间:2022-09-2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4.1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教育信息化下的初中生物作业实效性获奖科研报告 《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要求通过生物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认识生物科学的社会价值的能力,而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生物学习的关键然而长期以来,学生传统的生物作业布置方法缺乏系统性、趣味性和层次性,学生对这些作业丧失了兴趣,失去了主动学习和持续发展的动机和自信心本文从传统作业存在的问题出发,研究了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作业模式在实际教学应用过程中的主要成果,提出了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初中生物作业在实际运用中的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生物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作业既是反馈、调控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运用和亲自体验知识、技能的教育过程但当前不少生物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还是过多限于“题海战术”,存在着无效性作业、重复性作业、机械记忆性作业、惩罚性作业的现象,作业实施中存在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生动活泼的学生做单调乏味的作业的情况,造成优等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还有学生“不爱吃”的局面面对“不爱做”和“做不完”的作业,学生如同身陷苦海难以自拔这样导致学生的视野十分狭窄,身心十分疲惫,非常不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生物作业是生物课堂的有益补充和延伸,初中生物教师应让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设计和实施减负增效型作业,是初中生物教学的一项艰巨任务和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传统模式与新型模式生物作业的利弊分析 (一)作业的作用 《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生物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认识生物科学的社会价值的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其中,积极的情感态度有利于促进主动学习和持续发展而且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生物学习的关键教学实施建议中也指出了教师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要开发与利用网络资源作业能提高学习技能,改善学生对学习的态度,让学生明白学习是没有地点限制的;此外,作业能培养独立性和责任心,具有发展非智力因素的好处传统的生物作业布置方法仅是机械地抄写背诵,使初中生物作业形式缺乏系统性、趣味性和层次性,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新课标强调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初中生的能力不同,兴趣不同,基础不同,学习习惯也不同那么如何设计具有科学性和实效性的生物作业,让每个学生的学习潜力发挥出来,让完成作业成为学生的兴趣,而不是成为他们的学习负担。

      基于此种考虑,本文以“一起作业网”为研究平台,探究教学信息化下的初中生物作业实效性 (二)传统模式下生物作业存在的问题 生物作业能起到延伸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它能够巩固、发展、深化课堂上的学习内容,发挥着巩固学生生物知识的作用这是课堂教学反馈的一个有效渠道,也是对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有效检验,是了解学生学习生物知识、掌握生物知识,运用生物知识的一种手段但是传统模式下生物作业存在诸多问题,其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作业布置随意,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不少初中生物教师缺乏目标意识,随意布置作业,量多质滥且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结果事倍功半 2.作业布置单调枯燥,缺乏趣味性以读、背、抄、写等机械性题型为主,形式单调且缺乏趣味性,偏重课本,内容枯燥重复这样做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久而久之还会降低学生对作业的兴趣 3.作业布置不科学,缺乏层次性不利于学生在听、说、读、写各方面的综合发展,没有简易繁难的渐进性 (三)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作业模式的实效性分析 在信息技术发展时代,教师通过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教学的设计整合,充分利用网络环境,从学生真正的需求出发,注重生物实践性,利用网络设计多维度作业,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反馈作业,关注人文内涵,让学生“乐”中求知,“动”中求知。

      本文研究借助“一起作业网”信息技术的支持,提高初中生物作业实效性 1.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生物作业的优势 (1)增加趣味,设计多样作业一起作业网”从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出发,设计了游戏式的生物作业形式,使学生的作业不再是单调的抄抄写写,而是生动活泼、彩色画面的游戏 (2)全面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等生物技能,实现作业的“减负增效”,提升生物学习效率为了更好地练习说和读,可以使用“一起作业网”给学生布置教辅阅读练习作业 (3)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实现作业反馈通过网络平台,教师可以随时看到每一位同学的完成情况,并可以长期保存和编辑,学生在修改自己作业的同时,可以参考和欣赏别的同学的优秀作业,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4)养成学生主动学习习惯和良好的人格通过长时间的练习与参与,不仅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促进了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在与同学PK中,与同学建立良性的竞争;在小组合作中,有人因为一起作业成了好伙伴;在奖励中心,有人因为一起作业体会到只要努力就有回报;也有人因为一起作业学会学习方法,因为一起作业更加爱上学习 (5)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重要渠道把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整合是生物教学很好的途径。

      生物教师在生物教学设计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造民主、和谐的生物学习情景,使信息技术成为开发生物课程资源的重要渠道 2.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生物作业存在的问题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初中生物作业,增加了趣味性、层次性、科学性,学生体验成功、自主选择,让学生的知识在作业中升华,能力在作业中形成,思维在作业中发展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1)生物作业实效性的体现需要一个过程提高生物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生物水平需要不断收集数据和监测 (2)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的融合,教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观念不高,信息技术水平不高 (3)容易出现滥用信息技术的现象,使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课程的融合流于形式 二、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模式生物作业的实效性数据收集与分析 (一)实效性数据的收集 在进行实效性数据的收集的时候,可以通过开展问卷调查、教师访谈、学生座谈等途径,了解初中生物传统作业存在的问题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提出问题,收集初中生物作业实例实践研究的数据,同时加强理论学习,不断的反思、探讨、改进、再实践 在进行实效性数据的收集的时候还要跟踪学生,问卷调查,及时了解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初中生物作业实施后,记录学生的生物综合能力的变化情况,进而不断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改进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二)实效性数据的分析结论 初中生物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教学活动不应局限于课堂,更应该延伸到课外的学习和生活中而生物作业就是对生物课堂的有效延伸,是学生学习生物的重要手段之一为取得生物作业教学的良好效果,必须对其進行不断改革与创新新课标形式下初中生物网络作业是新课改的必然要求学生可以通过“一起作业网”这个网络平台,做作业,其作业类型都是以学生喜爱的游戏形式出现的 三、结语 总之,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一位学生都有相对的优势智能领域,比如有的学生更容易通过音乐来表达,有的学生则更容易通过数学来表达我们应该在设计作业时,注意发现他们的优势智能领域并加以挖掘和发展,并帮助学生将优势智能领域的特点迁移到其他智能领域 网络作业设计可以有效帮助初中生实现作业的“减负增效”,提升学习生物的效率还可以提升教师开发和拓展课程资源的能力,促进教师更新教学技能和方法,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能力有利于信息技术将教育信息化与生物教学深度融合,探索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模式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初中生物作业,使学生根据自己不同优势智能领域选择有效的作业形式,提高了初中生物作业的实效性。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含听力7英RJ月考】六安市霍邱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英语试卷.docx 【含听力7英RJ月考】蚌埠第三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英语第一次月考试卷.docx 【含听力7英RJ月考】芜湖市无为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英语试卷.docx 【含听力7英RJ月考】宿州市第一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试卷.docx 2025年河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冲刺压轴卷(三)物理试卷.doc 2025届江苏省扬州市高三下学期考前调研测试物理试卷.doc 2025届河南省高三全真模拟考试物理试卷.doc 2025届福建省百校联考高三下学期5月押题考试物理试卷.doc 2025届天津市宝坻区九校高三下学期联考物理学科试卷.doc 2025届湘豫名校联考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doc 2025届辽宁省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模拟(押题卷)物理试卷(三).doc 2025届江苏省徐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doc 2025届江苏省泰州市高三第四次调研测试数学试卷.doc 2025届江苏省高品质高中高三下学期5月调研测试物理试卷.doc 2025届天津市和平区高三下学期三模物理试卷.doc 2025届湖南省天壹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冲刺压轴大联考物理试卷.doc 2025届江西省九师联盟高三下学期5月检测模拟预测物理试卷.doc 2026届云南三校高考备考实用性联考卷(一)物理试卷.doc 2025届广东省深圳市福田某校高三下学期五模考试物理试卷.doc 2024—2025学年山西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数学试卷.doc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