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河南省鹤壁市第六中学高三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docx

26页
  • 卖家[上传人]:玩***
  • 文档编号:351728210
  • 上传时间:2023-05-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96.41KB
  • / 2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河南省鹤壁市第六中学高三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滚环式复制是噬菌体中常见的 DNA 复制方式,其过程如图所示,据图分析,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滚环式复制不属于半保留式复制B. 内环链沿着 5’→3’延伸,外环链 3’→ 5’延伸C. 在复制过程中,可能需用酶将已形成的 DNA 切割成单位长度D. 该方式,子代噬菌体增加了碱基的数量参考答案:C【分析】分析题图中是噬菌体中DNA滚环式复制方式:从方式上看,属于半保留复制;从过程上看,两条环形链首先在相关酶的催化下解开并断开,分别作为模板,按5’→3’方向延伸合成子链;从结果看:形成与亲代环形DNA分子相同的两个子代DNA详解】A、滚环式复制属于半保留式复制,A 错误;B、两条子链延伸方向都是 5’→3’,B 错误;C、子代 DNA 形成过程中,可能是先复制成双链 DNA,被酶切割成单位长度后, 再形成环状双链 DNA 分子,C 正确;D、该方式并没有增加碱基的数量,D 错误故选C【点睛】关键:从图中分析得出环形DNA的复制方式、过程和特点是判断本题的关键。

      2. 一对夫妻生了一个儿子(名字叫“OK”),小“OK”不仅色盲,性染色体也比别的男孩多一条 XXY体检表明,“OK”父母视觉正常,没有遗传病或其它疾病请问小“OK”是怎么得的这遗传病?   A.问题出在“OK”父亲身上在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时XY染色体没有分开就直接进入同一个子细胞中      B.问题出在“OK”父亲身上在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时XY染色体没有分开就直接进入同一个子细胞中   C.问题出在“OK”母亲身上在卵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时xx染色体没分开就直接进入同一个子细胞中   D.问题出在“OK”母亲身上在卵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时xx染色体没分开就直接进入同一个子细胞中参考答案:D3. 如图为细胞周期中某时期细胞核的变化示意图.此过程(  )A.发生在分裂间期,染色体正在复制B.发生在细胞分裂的前期,核膜逐渐消失C.发生在细胞分裂的中期,染色体螺旋变粗D.发生在细胞分裂的末期,核膜、核仁重新出现参考答案:B【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分析】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即染色体的复制,DNA数目加倍,但染色体数目不变;(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解答】解:A、不是发生在分裂间期,因为染色体已完成复制,形成了染色单体,A错误;B、发生在细胞分裂的前期,染色质螺旋变粗,核膜逐渐消失,B正确;C、不是发生在细胞分裂的中期,因为仍有核膜结构,C错误;D、不是发生在细胞分裂的末期,因为着丝点还没有分裂,D错误.故选:B.4.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遗传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B.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C.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D.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参考答案:C细菌的遗传物质就是DNA,A错误;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B错误;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C正确;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DNA,D错误。

      5. 下列有关科学实验及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运用类比推理法B.林德曼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运用定量分析法C.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运用电镜观察法D.艾弗里利用肺炎双球菌研究遗传物质时,运用同位素标记法参考答案:B【知识点】基因在染色体上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物质的输入和输出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解析: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运用假说演绎法,A错误;林德曼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运用定时定量分析法,B正确;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运用同位素标记法,C错误;艾弗里利用肺炎双球菌研究遗传物质时,没有运用同位素标记法,用的是物质分离技术和细菌培养技术,D错误6. 研究表明,反密码子是从携带氨基酸的一端开始读码,已知DNA分子模板链上的碱基序列携带的遗传信息与最终翻译成的氨基酸有如下对应关系则下图所示tRNA所携带氨基酸是            A.苏氨酸            B.丙氨酸           C.半胱氨酸         D.赖氨酸 参考答案:A7. 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与肺炎双球菌细胞呼吸有关的酶由拟核中的基因编码B.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不能对葡萄糖进行氧化分解C.乳酸菌等微生物的无氧呼吸也叫做发酵D.叶肉细胞在光照下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参考答案:B【考点】3O: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分析】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无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的场所都是细胞质基质.【解答】解:A、由于肺炎双球菌属于原核生物,所以与肺炎双球菌细胞呼吸有关的酶由拟核中的基因编码,A正确;B、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但能进行无氧呼吸,所以能对葡萄糖进行氧化分解生成乳酸,B错误;C、乳酸菌等微生物的无氧呼吸叫做乳酸发酵,C正确;D、叶肉细胞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同时也进行呼吸作用,无光条件下只进行呼吸作用,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综合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 纤维素、纤维素酶、纤维素酶基因的单体分别是 A.葡萄糖、葡萄糖和氨基酸     B.葡萄糖、氨基酸和核苷酸C.氨基酸、氨基酸和核苷酸     D.淀粉、蛋白质和DNA参考答案:B9. 下图表示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及其作用,a、b、c、d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质,A、B、C代表不同的大分子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动物细胞内,与物质A作用最相近的物质是糖元B.若B代表的物质能降低血糖浓度,则与其合成、分泌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和高尔基体等C.b→B的生理过程完成的场所在核糖体,且有水的产生D. a、b、c、d分别为葡萄糖、氨基酸、脱氧核苷酸和促性腺激素参考答案:D10. 在家鼠中短尾(T)对正常尾(t)为显性。

      一只短尾鼠与一只正常尾鼠交配,后代中正常尾与短尾比例相同;而短尾类型相交配,子代中有一类型死亡,能存活的短尾与正常尾之比为2∶1则不能存活的类型的基因型可能是A.TT        B.Tt   C.tt        D.TT或Tt参考答案:A11. 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格里菲思实验中肺炎双球菌R型转化为S型是基因突变的结果B.格里菲思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C.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T2噬菌体的DNA是用32P直接标记的D.赫尔希和蔡斯实验证明了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参考答案:D格里菲思实验中肺炎双球菌R型转化为S型是基因重组的结果,A错误;格里菲思实验证明了S型细菌中存在一种转化因子,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B错误;T2噬菌体营寄生生活,需先标记细菌,再标记噬菌体,C错误;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D正确12.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关于细胞基本共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①均具有磷脂双分子层与蛋白质构成的膜结构 ②ATP是所有细胞可直接种用的能源物质  ③都具有核糖体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机器"     ④遗传信息均储存在脱氧核糖核酸分子中  ⑤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基本相同       ⑥所有生物的新陈代谢都是以细胞为单位进行的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参考答案:D13. 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群落演替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B.不同生物群落的演替过程是相同的   C.群落演替直到达到顶级群落才会终止    D.群落演替过程中其优势种逐渐发生改变参考答案:C群落演替是一个漫长的复杂过程,不会无休止进行;当群落演替到与环境处于平衡状态时演替就不再进行。

      这个平衡状态就是达到了顶级群落顶级群落随环境不同而发生变化14. 下面甲→戊是用显微镜观察的几个操作步骤,如图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图1转为图2,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甲:转动粗准焦螺旋 乙:调节光圈 丙:转动细准焦螺旋    丁:转动转换器 戊:移动标本. A.甲→乙→丙→丁B.戊→丁→乙→丙C.乙→甲→戊→丁D.丁→戊→丙→乙参考答案:B 考点:细胞观察实验.分析:图中可以看出,1中细胞小,2中细胞大,并且可以看出2图是1图细胞的放大.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选好目标:一定要先在低倍显微镜下把需进一步观察的部位调到中心,同时把物象调节到最清晰的程度,才能进行高倍显微镜的观察.2.转动转换器,调换上高倍镜头,转换高倍镜时转动速度要慢,并从侧面进行观察(防止高倍镜头碰撞玻片),如高倍显微镜头碰到玻片,说明低倍镜的焦距没有调好,应重新操作.3调节焦距:转换好高倍镜后,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此时一般能见到一个不太清楚的物象,可将细准焦螺旋逆时针移动约0.5﹣1圈,即可获得清晰的物象(切勿用粗调节器).解答:解:分析图可知,2图气孔是1图气孔的放大,因此在使用高倍镜时,首先将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气孔移到视野的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镜,换上高倍镜;换上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此时可以调节光圈或反光镜;最后微调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即可.故选:B.点评:本题属于简单题,属于考纲中应用层次的考查,着重考查考生显微镜操作的能力,考生关键要熟练掌握显微镜的操作步骤.15. 下图1为最适温度下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的C02随02的变化曲线,图2是某绿色植物在一昼夜中密闭容器内的C02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 图1氧气浓度为6%时,只进行有氧呼吸B. 图1氧气浓度大于18%后,氧气不再是有氧呼吸的限制因素C. 图2中a点对应的时间开始进行光合作用D. 单独就图2看不能得出一昼夜有机物是否有积累参考答案:B图1的氧气浓度为6%时,该植物的非绿色器官进行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A错误;图1氧气浓度大于18%后,氧气浓度增大,C02释放量不变,说明氧气不再是有氧呼吸的限制因素,B正确;图2中a点密闭容器内的C02的含量达到最大,说明此时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因此在a点之前就进行了光合作用,C错误;由图2可知,一昼夜内,密闭容器内的C02含量减少了,说明一昼夜有机物有积累,D错误16. 如图表示“噬菌体侵染。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3考试版A4含答案.docx 高中英语考试各题型突破攻略听力篇高一高二高三的都要看.docx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1考试版A3含答案.docx 高中英语考试各题型突破攻略语法填空篇高一高二高三的都要看.docx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2考试版A3含答案.docx 高中英语考试各题型突破攻略完形填空篇高一高二高三的都要看.docx 高中英语考试各题型突破攻略作文篇高一高二高三的都要看.docx 高考政治如何规范化答题?.docx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3考试版A3含答案.docx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2考试版A4含答案.docx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1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129课含答案.docx 日历表2028年日历中文版纵向排版周一开始带周数带农历带节假日调休安排1.docx 日历表2028年日历中文版横向排版周一开始带农历带节假日调休安排1.docx 八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课时练第7章《3 平行线的判定》含答案解析.docx 日历表2029年日历中文版横向排版周一开始带周数带农历带节假日调休安排1.docx 日历表2028年日历中文版纵向排版周一开始带周数带农历.docx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同步测试-有余数的除法含答案解析3含答案.docx 日历表2028年日历中文版横向排版周一开始带农历1.docx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同步测试-总复习含答案解析-人教新课标含答案.docx 日历表2028年日历中文版横向排版周一开始带周数带农历1.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