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十章极地地区教案19.doc
7页教学设计设计课题极地地区(第一课时)教材版本七年级《地理》(人教版·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课标解读课程标准1.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2.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描述、指出独立自学,组内互说准确两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行为程度内容结构课标分解 极地地区了解独特的自然环境说出、比较阅读课本,提取数据结合地图,小组讨论理解总结分析科学考察宝地两极地区辨别方向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列举认同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结合课本材料例观察图片,小组讨论列举教学目标1.98%通过读图、绘图认识南北极地区的位置,能够准确辨认出南极洲周围的三大洋位置、北冰洋周围的三个大洲位置;2.95%从气候(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极端最低气温、平均风速)、代表动物、自然景观等方面认识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了解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严寒的原因;3.90%能够掌握如何在极地地区经纬网地图中准确判读方向的方法;教材分析本章是七年级下册最后一章,是所学世界地理区域的最后一个区域,也是一个特殊的区域。
世界上越来越多科学家关注两极地区,把它同太空、海洋并列起来,称其为人类急待开发的三大领域本节内容其主旨是通过了解极地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认识两极地区是科学考察宝地,增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全球意识教学内容分为“独特的自然环境”、“科学考察的宝地”和“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三个标题三目内容步步深入,层层推进,逻辑关系紧密因此本章教学不仅是帮助学生认识、了解有关极地地区的基本知识,更要注重对“人地和谐关系”主题的突出和升华教学重点认识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从位置、气候、动物、自然景观等)教学难点极地地区经纬网地图中准确判读方向板书设计教学环节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新课导入【课件展示】人类历史上探究南、北极地区的路线【教师口述】自古以来,人们心中一直有着这样的好奇与困惑,如果一直向北或向南,我们将会抵达哪里?早在1908年美国海军少将罗伯特·皮里就已经成为第一个徒步到达北极点的人1977年,苏联的破冰船北极号航行至北极点1999年中国开始了首次北极考察而在地球另一端的南极地区,探险也从未停止18世纪库克船长的第二次环球航行,发现了南极大陆,然而漂浮的冰山阻挡了他的脚步100多年后的挪威极地探险家罗阿德·阿蒙森历尽艰辛,终于成为人类第一个登上南极点的人。
南、北极地区好似拥有一股强大的磁场,吸引着人类一次又一次向着白色荒原迈进学生观看投影,根据老师的介绍,找寻图中人类探寻路线人类探险历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承转过渡【教师口述】今天老师将和大家共同模拟一次极地探险之旅,就在当下,我们1班的极地探险队正式成立想要去极地探险,我们要准备哪些东西呢? 【课件展示】1班同学集体照,并利用P图上文字“xx中学2015届极地科考队”学生回答:乘雪龙号去、要带防寒衣物,要带指南针等等学生更加融入极地地区探险挑战情境班级合照经过P图可以引起学生共鸣,让探险身临其境第一关世界的尽头Ø 第一关——世界的尽头【独立自学】独特的位置和范围【自学提示】研读P92内容及图10.1、10.2,完成以下任务:1.范围在课本中划出南、北极地区范围,并用蓝笔描出极圈2.在图中找到以下地理事物并圈出北极点(N) 南极点(S)北冰洋及周边的三大洲 南极洲及周边的三大洋3.自转方向:在图中画出地球自转方向【组内互说】1.对照两幅地图,组内两两结对,说出极地地区的范围、图中数字(大洲、岛屿)、字母(大洋)所对应的地理事物2.方法交流:如何在地图上快速、准确地记住南极地区周围的大洋?1.南极地区:位于南极圈以南,包括南极洲及其周边的海域北极地区:位于北极圈以北,包括北冰洋大部分及周边的亚、欧、北美洲。
2.北极点:90°N南极点:90°S;北冰洋周边的大洲:亚洲、欧洲、北美洲;南极洲周边的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3.北极上空逆时针,南极上空顺时针组内同学两两结对,说出图中数字及字母所对应的地理名称A大西洋 B印度洋C太平洋①南极洲D北冰洋②欧洲③亚洲④北美洲⑤格陵兰岛方法交流:例如:利用南极洲的轮廓辅助记忆,以南极半岛为起点,顺时针方向分别是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根据特殊的经线记忆,0°经线和180°经线分别穿过大西洋和太平洋以图为基础,培养学生独立自学的能力在自学过程中,先完成的同学可以帮助组内自学存在困难的同学,培养互帮、互助精神组内互说的方式从视觉、听觉等多个感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说与听的过程,可以互相监听、判断正误,加深对地图的记忆方法交流有助于学生互相取长补短,拓展思维承转过渡【教师口述】在南北极点,站在原地就是环游世界神奇的时空感,让你不知所措,即使手中紧握指南针,恐怕也无法定位你心中的方向第二关路在何方Ø 第二关——路在何方【播放微视频】那么,究竟如何在南、北极地区辨别方向呢? 【小组讨论】A在B的什么方向? 认真分析下面两幅图,先独立思考(15s),再起立交流答案。
讨论过程中要条理清晰地讲明分析步骤最后将本组答案写在白板中 图1 图2【学生展示】分析过程并说出答案【师生总结】南北极地区判断方向的关键要点:一定、二画、三观察学生代表分析过程①确定是南极地区还是北极地区(标上字母) ②画出十字符号,标明(N/S/W/E) ③得出结论首先,教师录制的微视频可以帮助学生回忆七年级上册方向判断有关知识,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其次,学生展示时要点评出关键的分析步骤第三关雪虐风饕Ø 第三关——雪虐风饕【游戏抢答】判断下列图片是哪种动物及主要分布地区回答规范:_____(动物名称),主要分布在_____地区(南极或北极)【教师提问】如果让你在众多的动物中,给南、北极地区选取“代言人”,你会选谁?【承转过渡】自然界的许多动物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进化了符合一定物理规律的身体部位企鹅经常站立,前肢已经退化成游泳的鳍状肢,皮肤下有厚厚的脂肪保护层北极熊体长有3m多,体重达300千克,毛皮防水,皮下脂肪特别厚到底是怎样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如此独特的动物?【独立自学】独特的自然环境【自学提示】研读课本P93—95内容,找到有关两极地区“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极端最低气温、平均风速”具体数据,填写下列表格,进行对比。
南极地区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极端最低气温平均风速通过对比,我发现两极地区的异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学展示】略(展示过程中,学生、教师共同点评)【小组讨论】南、北极地区纬度位置相当,分别位于南、北极圈以内,请从不同角度思考:为什么南极地区要比北极地区更寒冷?要求:①先独立思考,再起立轻声讨论②记录:每组3号同学将讨论要点写在白板中③互评:每组2号同学作为评分员,进行小组互评1—2,2—3,3—4,4—5,5—6,6—1)【学生展示】略【小组互评】略【过渡】无论是气温,降水量的差异,亦或是风速的对比我们会发现南极地区要比北极地区的环境更加恶劣,这也使得南极洲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人类定居的大洲老师这里有三段关于南极地区的补充材料,请你根据内容,给它起一个别名我来起个名】根据投影中显示的资料给南极地区起一个别名a.1983年俄罗斯东方站曾观测到-88℃的低温在这样情况下,钢板也会被冻裂南极大陆大部分地方覆盖着很厚的冰层,平均厚度2000多米b.南极的冷不一定能冻死人,风却能杀人狂风几乎从来没有停止过,好像阵阵白烟,很快带走人体热量,使人发生冻伤甚至冻死事故。
将一座科学站变成一片废墟的事时有发生c.南极地区年均降水量55mm,局部地区仅为5mm,少于撒哈拉沙漠现在你是否能想明白南极地区地图是白底蓝点了? 北极狐,北极地区海象,北极地区北极熊,北极地区磷虾,南极地区企鹅,南极地区驯鹿,北极地区代表动物:南极地区——企鹅北极地区——北极熊独立自学,研读课本,找到相应数据,填写表格-50°C -18°C55mm 100-250mm-88.3°C -66.7°C17-18m/s 10m/s南、北地区都很寒冷,但是南极地区更冷学生展示1.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而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2.南极地区海拔高3.南极地区大部分被冰雪覆盖,反射阳光酷寒“冰雪高原”烈风“风库”干燥“白色荒漠”抢答方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关注度过渡语言中对两极地区代表性的动物进化体征进行介绍,从而引起特殊的自然环境通过数据比较引发思考:为什么南极地区更加寒冷强调讨论前的个体独立思考重要性组内同学轮流发言,表述观点,专人记录讨论要点小组互评,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增加学生自己是课堂主人翁意识,使得评价方式多元化课堂小结冰知道一万年的故事,雪有一百多个名字,在这个星球在世界的屋顶,两极地区用自己的独特创造了属于全世界的白色文化。
每年有大批科学家去极地区考察?吸引他们的是什么?为什么说两极地区细微的变化甚至可以改变世界的模样?我们的探险之旅,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