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犯罪学》教学大纲.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qt****68
  • 文档编号:43475438
  • 上传时间:2018-06-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14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犯罪学》课程教学大纲1《《犯罪学犯罪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 一、一、 《《犯罪学犯罪学》》课程说明课程说明课程代码:70110580课程名称: 犯罪学英文名称: CRIMINOLOGY课程类型: 专业考查总 学 时:50讲课学时:50学 分:2适用对象: 治安学本科生先修课程: 刑法(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犯罪学是针对治安学专业本科学生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共 50 个学时,2个学分这学期所用教材是《犯罪学》 (21 世纪法学规划教材,许章润主编,法律出版社 2007 年 7 月版) 犯罪学既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理论学科,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犯罪学对犯罪现象、犯罪原因、犯罪预防等内容进行深入研究,运用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学科知识,系统分析犯罪活动的现状、特点,研究犯罪活动规律,探索犯罪活动成因,预测犯罪活动的发展趋势,提出既有一定理论深度,又可操作的预防和控制犯罪的基础思想方法和策略,对于其它法学学科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达到下列要求: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对中国的犯罪问题作全面的理论分析,使学生对犯罪现象有个基本的了解;对犯罪学的核心和主干问题——犯罪原因有个较全面、多层次的掌握;对犯罪预防有个清晰轮廓与印象。

      要求分四个层次进行教学:1.了解:我国现阶段的具体犯罪现象2.明确:几种重要的犯罪类型的大概情况3.掌握:犯罪原因分析理论和现行我国的犯罪预防体系4.思考:根据我国的传统与现状,结合国际犯罪学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思考犯罪原因和犯罪对策方面的问题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1 第一章 犯罪学概述《犯罪学》课程教学大纲2【教学目的】掌握犯罪学的研究对象和特性;明确犯罪学的功能;了解犯罪学的研究方法;思考犯罪学和刑法学中犯罪概念的区别 【重点难点】研究对象、犯罪学的功用、当代犯罪学派、实证方法【教学内容】1.1 犯罪学的研究对象1) 犯罪的概念、犯罪学的概念、体系及研究对象2) 研究对象3) 犯罪的概念1.2 犯罪学的特性与功用1)犯罪学的特性、犯罪学的功用2)犯罪学的功用1.3 犯罪学的研究方法【复习提示和思考题】犯罪的概念2 第二章 犯罪现象【教学目的】 掌握犯罪现象和犯罪现象类型等概念、犯罪现象的内容;了解犯罪现象与犯罪原因的关系、几种新形态犯罪的具体表现情况等重点难点】 犯罪特点、犯罪规律【教学内容】2.1 概述1) 犯罪现象的概念2)犯罪现象的内容3) 犯罪现象的特性2.2 犯罪现象的类型1) 犯罪现象类型的概念2) 犯罪现象的诸类型【复习提示和思考题】犯罪的特点3 第三章犯罪行为【教学目的】 掌握犯罪行为及其类型的概念、犯罪行为的构成要素;明确犯罪行为的不同类型、犯罪行为形成的三个过程。

      《犯罪学》课程教学大纲3【重点难点】 犯罪决意;实际犯罪【教学内容】3.1 概述1)犯罪行为的概念2) 犯罪行为的构成要素3.2 犯罪行为的类型1) 按社会危害性大小分2) 按行为形成的方式分3) 按犯罪形成的特点分3.3 犯罪行为的形成过程1) 犯罪决意2) 犯罪准备3) 犯罪实施【复习提示和思考题】犯罪行为的不同类4 第四章 犯罪人【教学目的】 掌握犯罪人的概念及其外延、犯罪人的一般属性和特殊属性;明确犯罪人的类型;了解犯罪生涯和人口的实证研究情况重点难点】 反社会性、犯罪人的诸类型、犯罪生涯研究【教学内容】4.1 概述1) 犯罪人的概念2) 犯罪人概念的外延4.2 犯罪人的本质属性1) 人以及犯罪人的一般属性2) 犯罪人的特殊属性,即反社会性4.3 犯罪人的类型1) 犯罪人类型的概念2) 犯罪人的类型【复习提示和思考题】 犯罪人的类型《犯罪学》课程教学大纲45 第五章 被害人 【教学目的】 掌握被害人的概念和特性、被害预测,被害调查,被害预防,被害赔偿和被害测定的概念;明确被害人的概念与划分被害人类型的意义【重点难点】 被害人诸类型、被害现象的诸类型、基本互动模式、被害赔偿【教学内容】5.1 概述5.2 被害人的类型1) 被害人类型的概念与划分被害人类型的意义2)被害人的具体类型5.3 被害现象5.4 被害原因:犯罪人和被害人的互动5.5 被害预测、被害调查与被害预防5.6 被害赔偿与被害测定【复习提示和思考题】被害人的类型6 第六章 犯罪原因的一般原理【教学目的】 掌握罪因结构的概念;犯罪原因及其研究的指导思想【重点难点】 罪因理论的价值、犯罪原因结构的概念【教学内容】6.1 概述6.2 罪因结构1) 罪因结构的概念2)罪因结构的层次【复习提示和思考题】犯罪原因结构7 第七章 犯罪的自然原因 【教学目的】 掌握犯罪的自然原因的概念及其特性;明确自然周期、社会周期等概念《犯罪学》课程教学大纲5【重点难点】 特殊空间与犯罪。

      教学内容】7.1 概述7.2时间与犯罪1) 昼夜周期与犯罪2) 自然周期与犯罪3) 社会周期与犯罪7.3 地理与犯罪【复习提示和思考题】时间与犯罪8 第八章 犯罪的社会原因 【教学目的】 明确经济因素与犯罪的关系、政治因素与犯罪的关系、教育家庭与犯罪的关系重点难点】 社会经济制度与犯罪、国家机关的运行机制与犯罪、市镇环境与犯罪、学校环境对犯罪的影响【教学内容】8.1 概述8.2 经济因素与犯罪1) 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与犯罪2) 市场经济的竞争性与犯罪3) 市场经济的价值观与犯罪8.3 政治因素与犯罪8.4 教育、家庭因素与犯罪【复习提示和思考题】经济因素与犯罪的关系9 第九章犯罪的文化原因【教学目的】 明确文化变迁、文化传播、国民性格与犯罪的关系【重点难点】 文化变迁与犯罪、文化传播与犯罪、犯罪的亚文化的概念、功能《犯罪学》课程教学大纲6难点:文化变迁与犯罪【教学内容】9.1 概述9.2 文化冲突与犯罪1)文化变迁与犯罪2)文化传播与犯罪3)国民性格与犯罪9.3 犯罪亚文化【复习提示和思考题】犯罪的亚文化10 第十章 犯罪的个体原因 【教学目的】 掌握犯罪个体原因的概念和特性;明确个体生理、心理因素与犯罪的关系。

      重点难点】 意识因素的结构、需要与犯罪、性格与犯罪【教学内容】10.1 概述10.2 生物-生理因素与犯罪1) 概述2) 性别与犯罪3) 年龄与犯罪4) 智力与犯罪5) 孪生子与犯罪10.3 犯罪心理原因:非观念层面10.4 犯罪心理原因:观念层面【复习提示和思考题】性格与犯罪11 第十一章 犯罪预防的一般原理 【教学目的】 掌握犯罪预防的概念、犯罪预防的四个基本原理、综合治理的特征、原则和措施体系【重点难点】 《犯罪学》课程教学大纲7犯罪预防、社会控制适度原理、成本效益原理、综合治理【教学内容】11.1 犯罪预防的概念11.2 犯罪预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11.3 犯罪预防的基本原理11.4 综合治理:中国犯罪预防的基本模式【复习提示和思考题】犯罪预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12 第十二章 犯罪的社会预防【教学目的】 掌握犯罪的社会预防的概念和特点、社会预防的四大功能【重点难点】 社会预防功能【教学内容】12.1 概述12.2 社会预防的功能1)社会建设功能2)社会整合功能3)社会控制功能4)社会化功能与社会心理调节功能12.3 宏观社会预防12.4 微观社会预防1)环境设计与防卫空间2)群体和个人对犯罪预防的参与【复习提示和思考题】社会预防的功能13 第十三章 犯罪的心理预防【教学目的】 掌握犯罪的心理预防的概念和特点、犯罪心理预防的五大功能【重点难点】 社会化、精神分析疗法【教学内容】13.1 概述《犯罪学》课程教学大纲813.2 犯罪心理预防的功能13.3 犯罪心理预防的基本途径1)社会化:社会对个体人格的塑造2)自我修养:人格的自我养成和完善【复习提示和思考题】精神分析疗法14 第十四章 犯罪的治安预防【教学目的】 掌握犯罪的治安预防的概念和特点;明确犯罪宏观预防的基本措施、技术预防;了解治安预防在犯罪预防体系中的地位【重点难点】 特种行业的治安管理、基本措施;技术预防的一般原理、技术预防的手段【教学内容】14.1 概述14.2 重点人员控制14.3 重要场所控制1) 对相对固定的公共场所的控制2) 对流动型公共场所的控制3) 对僻静型犯罪多发区的控制14.4 特殊行业控制14.5 犯罪的宏观控制 14.6 犯罪的技术预防14.7 实施犯罪治安预防应当注意的问题【复习提示和思考题】技术预防15 第十五章 犯罪的刑罚预防【教学目的】 明确刑罚功能的局限性、刑罚预防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了解犯罪心理矫治和犯罪习性矫治等。

      重点难点】 刑罚功能;犯罪的心理矫治【教学内容】15.1 概述《犯罪学》课程教学大纲91) 刑罚预防的概念2) 刑罚预防功能的具体表现3) 刑罚功能的局限性15.2 刑罚预防的具体实施15.3 对犯罪人的矫治1) 矫治犯罪人的一般原理2) 犯罪心理矫治3) 犯罪习性矫治 【复习提示和思考题】刑罚预防功能的具体表现16 第十六章 各类犯罪行为分析【教学目的】了解各类犯罪类型的行为表现;通过案例了解警方的调查案件的方法等.【重点难点】了解各类犯罪人的犯罪心理【教学内容】16.1 严重暴力犯罪行为分析16.2 杀亲犯罪行为分析16.3 系列杀手犯罪行为分析16.4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分析16.5 高才生犯罪行为分析四、实践环节四、实践环节 收集相关学习资料,并且研读与思考五、课外习题及课程讨论五、课外习题及课程讨论 讨论犯罪学的研究范围、学习重点与难点、若干刑事案件的热点与疑点六、教学方法与手段六、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自学、讨论、调查研究与交流七、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七、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讲课习题课讨论课实验其他合计《犯罪学》课程教学大纲10第一章 犯罪学概述3第二章 犯罪现象2第三章 犯罪行为3第四章 犯罪人3第五章 被害人3第六章 犯罪原因的一般原理11第七章 犯罪的自然原因2第八章 犯罪的社会原因3第九章 犯罪的文化原因3第十章 犯罪的个体原因2第十一章 犯罪预防的一般原理31第十二章 犯罪的社会预防3第十三章 犯罪的心理预防3第十四章 犯罪的治安预防4第十五章 犯罪的刑罚控制3第十六章 各类犯罪行为分析5复习指导150八、考核方式八、考核方式 闭卷考查九、推荐教材九、推荐教材 教 材:许章润,犯罪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年十、教学参考书十、教学参考书参考书: (1)张远煌,现代犯罪学的基本问题,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2)莫洪宪,犯罪学概论,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3)张旭,犯罪学要论,北京:法律出版社. (4)王牧,犯罪学,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 (5)储槐植、许章润等,犯罪学,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 《犯罪学》课程教学大纲11(6)宋浩波,犯罪学新编,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 (7) (意)恩里科.菲利,犯罪社会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 (8)魏平雄等,犯罪学教程,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 (9)康树华,犯罪学通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10)康树华,比较犯罪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十一、网络资源 北大法意文库大纲制订人:谢秋玲制订日期:2014 年 10 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