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车给油检查资料.docx
47页内燃机车司机、副司机全面检查、给油作业程序00七年六月49机车检查基本知识一、机车检查基本方法机车乘务员应对所使用的车型结构、各部件的名称、正常安装位置及状态非常熟悉,掌握该车型的运用特点以及容易出现故障的部件和关键部位,充分合理地利用检查时间,在检查机车时应以有条不紊的顺序,正确的姿势和适当的方法进行,要求做到:顺序检查、不错不漏,姿势正确、步伐不乱;锤分轻重、目标明确,耳听目视、仔细周到;测试工具、运用自如,手触鼻嗅、灵活熟练在检查过程中,根据声音、颜色、形态、温度、气味等线索,准确及时地判断故障处所和故障程度,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二、机车检查方法归纳起来主要以下五种:(一)锤检法:锤检法分为锤击、锤触、锤撬1、锤击锤击是靠检查锤,敲击零部件时发出的音响及手握锤柄的振动感觉来判断螺栓的紧固程度或部件是否发生断裂,锤击适用于14mm以上的各紧固螺栓,弹簧装置以及适宜用锤击判断的容易发生断裂的部件使用锤击检查时应根据螺栓的大小,部件的状态和位置,用力适当,掌握好“轻重缓急”,不可用力过大,以免损伤部件,不准锤击带有压力的管接头以及摩擦工作面和光洁度较高的部件,14mm及其以下螺栓、螺钉禁止锤击。
2、锤触锤触主要适用于一些较细的管子和卡子,以及一些脆弱部件,也适用于14mm及其以下的螺栓、螺钉视其是否松缓或裂损3、锤撬用锤柄或锤尖拨动、撬动一些零部件的跳动量、横动量及间隙等二)手检法:1、手动对不适宜锤检的部件应用手动检查手动包括:晃、拍、握、拧适用于较细小的螺钉、管接头、各种阀门及仪表、电器等等采用“晃动看安装、手拧看松漏”的方法,视其是否松缓、泄露、安装不牢固等现象,判断各油、水、风管路中阀门的正确位置2、手触主要适用于检查有关部件的温度、管路的振动、高压油管的脉冲等在运行中不能进行手触温度检查的部件,应在停车后马上进行,手触时应先用手指感觉温度,再用手背判断温度手背触及部件表面的持续时间与相应的温度可参考下表:热另相应的温度判断方法平执1八、、40C上下能长时间手触微热70C上下手触能持续3s强热90C上下不能手触激热150c上下变色烧热150c以上生烟(三)目视法在使用锤检和手检的同时也要进行目视,做到手、眼、锤、灯配合协调,动作一致对各仪表指针的位置,检查日期的确认,各紧固件螺栓平垫及弹簧垫片状态,油水管路的漏泄程度,各油、水位的确认,电机火花等级的判定等等均需要进行目视。
本检查程序中“目视”方法一律未加说明电机火花等级的判定可参照下表:火花等级电刷下火花的特点换向器及电刷的状态1无火花换向器表面尢黑痕,电刷上无灼痕1114电刷边缘仅小部分有微弱的点状火花或者非电性的红色小火花1112电刷边缘大部分或全部轻微的火花换向器上有黑痕、用汽油擦其表面即能除去,同时在电刷上有轻微的灼痕2电刷边缘全部或大部分较强烈的火花换向器上有黑痕、用汽油能擦除,同时电刷上有灼痕3电刷的整个边缘有强烈的火花,同时有大火花飞出换向器上黑痕相当严重,用汽油不能擦除,同时电刷上有灼痕,如在这一火花等级下短时运行,则换向器上将出现灼痕,同时电刷将被烧伤或损坏机车直流牵引电机在正常运行时的火花等级,根据国家标准规定不超过19级在短期的冲击负载时,容许火花等级不超过2级四)测量法:使用塞尺、直尺、卷尺专用工具测量有关部件正常间隙、距离、行程等各限度尺寸本检查程序中相同的尺寸限度只标注一次五)测试法:使用万用表测试电压、电阻、电流的数值,使用试灯测试电路中的断路、虚接等故障1、使用万用表时,应先调好表针处于“0”位,安好表笔(红笔插“+”,黑笔插“一一”),然后,根据测试项目,选择好档位及量程。
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则,防止烧表及触电事故2、试灯有正灯、负灯之分,线夹接正极线时称为正灯;线夹接负极线时称为负灯正灯用于测试电器的负端电器故障,负灯用于测试电器的正端电器故障区分试灯使用的目的是为了避免用试灯直接导通电路,使电器动作造成危害,在实际工作中,大多使用负灯3、两种故障形式的试灯查找方法:(1)断路如通电后该电器不动作,可先使用正灯测电器负端,如灯不亮为负端电路断路;如灯亮且亮度正常则证明负端电路正常再用负灯测该电器操动线圈的正端,如试灯亮为该电器本身故障如试灯不亮则为电器正端断路,正端电路中若涉及到的开关及联锁触头较多难以确认故障处所,应采取优选法,从该电器正端电路中间分段查找,既缩小测试范围,又缩短了查找故障时间2)虚接机车在运行中,由于电器触头氧化、松动或接线不牢等原因,在高速运行发生振动的情况下,造成电路时断、时通,电器动作不正常由于这种故障多发生于机车运行中,而停车后故障现象随即消失,所以在运行中尽可能根据故障现象及该电路各电器联锁及接线的特点直接判断,不能直接判断的可采用短接的方法,分段短接和连接触头,直到电器动作恢复正常时,即可判定所短接的联锁触头虚接但应注意,属于保护装置的电路不能长时间短接,使其失去保护作用。
三、机车检查及给油作业使用工具和作业时间:(一)测用工具1、司机:检查锤、手电筒、试灯及少量棉丝2、副司机:油壶、油枪、压油机(选用)手电筒及少量棉丝二)作业时间1、整备作业:应根据编制运行图时规定的检查时间2、全面检查:东风10DD型:司机——100分钟;副司机——90分钟四、机车检查、给油作业顺序及路线:机车检查及给油作业应在柴油机停机状态下进行一)局部顺序:机车检查及给油作业时,局部顺序原则上应由上而下,由内而外以检查部位为“点”由左向右,再由右向左连成“线”,使应检查的部位都包括在检查顺序中从而做到熟练掌握机车检查作业顺序,且检查全面不漏检司机及副司机的检查线路,顺序见示意图二)机车检查给油作业中的注意事项:1、进行机车检查作业前必须先确认机车已制动(无风时使用弹簧制动或铁鞋制动),做好安全防护工作2、进行机车全面检查时,事先应打开三个牵引电机检查盖,各打开任一摇臂、凸轮轴、曲轴箱检查孔盖3、在作业中严禁跳越地沟4、进行各种试验时,必须与本班人员充分联系,紧密配合,保证安全5、各部件检查完毕后,必须恢复正常状态和原位置6、进行电器试验时,严格遵守试验程序,使用试灯查找故障时应小心谨慎,防止火花烧伤、人为短路故障发生。
7、作业完毕后,须缓解手制动机,并确认轮对已完全处于缓解状态三)、机车给油的基本方法1、压入式(使用工具为压油机)(1)对于使用软油润滑的轴销及套,在压油时,一般应压至销套间隙中见油挤出即可压油过少,使摩擦面的润滑不良,产生干摩擦及半干摩擦,造成抗劲和部件的非正常磨损压油过多,浪费油脂,也易使尘土杂物附着在销套表面,影响清洁,同样会产生非正常磨损,缩短部件的使用寿命2)各轴承的给油,由于部件在组装过程中,轴承空腔内部已加油脂,机车运用中需在中检、定检时定期补油,轴承内存油量不应多于轴承空腔容积的2/3,油量过多,使轴承空腔内充满油脂,散热不良,影响油封的密封作用,多余的油脂进入电机内部,影响电机的正常工作油量过少,会使轴承产生非正常磨耗,导致发热烧损2、注入式是机车运行中的一种补油方式,适用于各油箱、油盒日常给油,运用中应根据机车各部件对润滑的不同要求,正确使用油脂,避免造成混油,同时应使油位保持在最低油位刻线以上3、其它给油方式:定期给油 1)点式:适用于直径较小的穿销及摩擦接触面较小的部位 2)弧形:采用点式给油不能满足其润滑要求的穿销及销套 3)线式:适用于摩擦接触面较大的部位以上三种给油方式所使用的工具为反射油枪,同时应使各销处于自由状态,托起穿销,将油脂给至穿销径部及销套间隙内4)抹入式:适用于采用软油润滑的较大摩擦接触面。
东风10DD机车司机全面检查顺序机车后端一走行部右端一机车前端—走行部左端一车底部-►电气间外侧~►电气间内侧一司机室一k机械间左侧一机械间右侧△始点一机车检查线*车底检查线空走线车顶线o终点、司机全面检查及整备检查作业程序顺序检查部位检查内容及要求检查方法机车后端部1、左半部(1)头灯、标志灯、近照灯外观完好2)排障器无变形,距轨面高度符合规定120~130mm3)脚踏板无裂损变形目视测量目视2、车钩(1)钩提杆无弯曲变形,提钩自动开放,无抗劲,全开位220~250mm2)车钩摆动灵活,吊杆及托板状态良好,无裂纹3)钩体、钩舌各部无裂纹4)钩舌销无折损,开口销完好(开度为60),径向间隙1~4mm5)钩舌锁闭作用良好,防跳台不少于90°,闭锁位110~130mm6)车钩中心线距轨面垂直高度应在815~890mm之间小、辅修820~890mm、中修840〜890mm、新造870~890mm)7)钩舌尾部与钩锁间横向间隙不大于6.5mm8)钩锁与钩舌之间贯通间隙不大于10mm手检手检目视手检手检测量目视目视3、制动软管(1)制动管卡子状态良好2)折角塞门状态良好,各部无漏风3)制动管防尘堵及安全链齐全,状态良好。
4)连接器无缺陷,胶圈无老化、丢失,口面与地面垂直5)软管无老化龟裂、卡箍无松动6)软管试验期不超过3个月7)风管与机车中心线夹角为45度目视锤检手检手检手检手检目视目视4、右半部(1)手把杆有无弯曲2)标志灯外观完好3)排障器无变形,距轨面高度符合规定4)脚踏板、手把杆无裂损变形,螺丝无松动目视目视测量锤检走行部右侧1、后排障器内侧(1)列车管塞门开放正确无漏泄,卡子螺丝无松动2)扫石器安装牢固,胶皮无破损,距轨面20~30mm3)机车信号接受器安装架无开焊,接线无破损、脱落4)缓冲梁无裂纹锤检锤检目视目视2、第六动轮制动装置(1)单兀制动安装牢固2)风管接口紧固螺母无松动漏风3)闸瓦托支撑架螺丝无松动4)单元制动器的制动闸瓦与轮踏面缓解间隙为6~8mm锤检目视锤检目视顺序检查部位检查内谷及要求检查方法3、第四撒砂装置(1)走板检查灯无破损,接线良好走板各风管接头无漏风2)砂箱安装螺栓无松动3)砂箱外观完好,箱盖锁闭严密4)存砂量充足(100kg),砂质纯净、干燥5)撒砂器及砂管安装牢固,无堵塞6)撒砂管无变形,管口无偏斜,距轨面高度35〜60mm目视锤检锤检目视目视目视测量4、第六动轮(1)轮箍无弛缓,厚度小小于38mm,轮箍、轮辐无裂纹。
2)轮箍踏面擦伤深度不大于0.7mm,剥离长度不大于40mm,深度小大于1mm,垂直磨耗深度小大于7mm3)轮缘无碾堆,垂直磨耗高度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