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宜阳实验中学2012届高三理综二轮模拟(化学部分)试题(8)新人教版.doc
5页用心 爱心 专心 1浓 氨 水生 石 灰 棉 球宜阳实验中学 2012 年高考二轮 化学模拟试题(八)第Ⅰ卷7. 设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mol Na2O2 中有 4 NA个离子 B. 常温常压下, 11.2L 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AC. 1L 1mol/L CH3COONa 溶液中含 NA个 CH3COO—离子D. 42g C2H4和 C3H6的混合物中一定含有 6NA个氢原子8. 下列关于洛哌丁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能发生消去反应B. 不能发生水解反应C. 能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D. 能与新制 Cu(OH)2发生氧化反应9.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利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氨气B.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湿润的 pH 试纸上测定溶液的 pH C.用铂丝蘸取某溶液于无色火焰灼烧,火焰呈浅紫色,证明其中含 K+D.在苯和苯酚的混合液中加入足量的浓溴水,振荡、过滤分离出苯 酚10.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条件下一定不能大量共存的是A.在加入铝粉能产生氢气的溶液中:NH 4+、Fe 2+、SO 42-、NO 3-B. c (H+)=0.lmol·L-1 的溶液中:Cu 2+、A1 3+、SO 42- 、NO 3-C.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溶液中:K +、CO 32- 、NO 3- 、AlO 2-D.在含有大量 Fe 3+ 的溶液中:NH 4+、Na +、Cl - 、SO 42-11.将 0.2molAgNO3、0.4molCu(NO 3)2、0.6molKCl 溶于水,配成 100mL 溶液,用惰性电极电解一段时间后,若在一极析出 0.3molCu,此时在另一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为 A.4.48L B.5.6L C.6.72L D.7.84L1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A.H 2O2和酸性氯化亚铁溶液反应:2Fe 2++ H2O2+2 H+=2Fe3++ 2H2OB.碳酸氢镁溶液中加入过量石灰水:Mg 2++2HCO3- +2Ca2++4OH— = 2CaCO3↓+ Mg(OH)2↓+ 2H 2OC.3 mol 的 Cl2 通入含 2 mol FeI2的溶液中: 2Fe 2++4I - +3Cl 2=2Fe 3++6Cl - +2I 2D.将 SO2通入 Ca(ClO)2溶液中: Ca 2++2ClO- +SO2+ H2O = CaSO3+2HClO13.2SO 2(g) + O2(g) 2SO3(g)是工业制硫酸的主要反应之一。
一定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容积均为 2 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 SO2(g)和 O2(g),其起始物质的量及 SO2的平衡转化率如下表所示甲 乙 丙n(SO2) / mol0.4 0.8 0.8起始物质的量n(O2) / mol 0.24 0.24 0.48SO2的平衡转化率 / % 80 α 1 α 2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甲中反应的平衡常数小于乙 B.该温度下,平衡常数值为 400Cl NONOH洛 哌 丁 胺用心 爱心 专心 2C.平衡时,丙中 c(SO3)是甲中的 2 倍D.平衡时,甲中 O2的转化率大于乙中 O2的转化率第Ⅱ卷26.( 12 分)一定条件下,物质 A~E 转化关系如右图,其中 A 为单质,常温下E 为无色液体1)C 为氯碱工业的原料,D 溶液具有漂白性,则 A 与 B 反应的化学方程是 ;D 溶液可使 KI 淀粉溶液显蓝色,则 D 与 KI在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检验 C 中所含阴离子的实验方法是 。
2)若 A 为红色金属,B 为某酸的浓溶液,D 为可形成酸雨的无色气体A 与 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a molA 与足量的 B 充分反应后,将产生的 D 通入 NaOH 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则所需 NaOH 的物质的量的范围是 3)上述(1) 、 (2)中的 D 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利用褪色后的溶液,鉴别使品红褪色的物质的实验方法是 27.(17 分)乙醇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和液体燃料,可以利用下列反应制取乙醇:①2CO 2(g)+6H2(g) CH3CH2OH(g)+3H2O(g) 25℃时,K=2.95×10 11②2CO(g)+4H 2(g) CH3CH2OH(g)+H2O(g) 25℃时,K=1.71×10 22(1)写出反应①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K= 2)条件相同时,反应①与反应②相比,转化程度更大的是 ;以 CO2为原料合成乙醇的优点是 (写出一条即可) 。
3)在一定压强下,测得反应①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500 600 700 8001.5 45 33 20 122.0 60 43 28 153.0 83 62 37 22①温度升高,K 值 (填“增大” 、 “减小” 、或“不变” ) ②提高氢碳比[n(H 2)/n(CO 2)], K 值 (填“增大” 、 “减小” 、或“不变” ) ,对生成乙醇 (填“有利”或“不利” ) 4)在右图的坐标系中作图说明压强变化对反应①的化学平衡的影响并对图中横坐标、纵坐标的含义作必要的标注5)肼(N 2H4)与 NO2反应生成 N2和水蒸汽,比相同质量乙醇与 O2燃烧生成 CO2和水蒸汽产生的热能更多,故肼常作为高能火箭燃料已知:N 2 (g)+2O2(g)==2NO2(g) △H= +67.7kJ/molN2H4(g)+O2(g)==N2(g)+2H2O(g) △H= -534.0kJ/mol则肼与二氧化氮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汽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8.(14 分)蛇纹石可用于生产氢氧化镁,简要工艺流程如下:I.制取粗硫酸镁:用酸液浸泡蛇纹石矿粉,过滤;并在常温常压下结晶,制得粗硫酸镁(其中常含有少量 Fe3+、Al 3+、Fe 2+等杂质离子) 。
温度/Kn(H2)/n(CO2)CO2 转化率/%催 化 剂催 化 剂用心 爱心 专心 3II.提纯粗硫酸镁:将粗硫酸镁在酸性条件下溶解,加入适量的 0.1 mol/L H2O2溶液,再调节溶液 pH 至 7~8,并分离提纯III.制取氢氧化镁:向步骤 II 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已知:金属离子氢氧化物沉淀所需 pHFe3+ Al3+ Fe2+ Mg2+开始沉淀时 1.5 3.3 6.5 9.4沉淀完全时 3.7 5.2 9.7 12.4请回答:(1)步骤 II 中,可用于调节溶液 pH 至 7~8 的最佳试剂是 (填字母序号) A. MgO B. Na2CO3 C. 蒸馏水 (2)工业上,常通过测定使铁氰化钾(K 3[Fe(CN) 6])溶液不变色所需 H2O2溶液的量来确定粗硫酸镁中 Fe2+的含量已知,测定 123 g 粗硫酸镁样品所消耗的 0.1 mol/L H2O2溶液的体积如下表所示 平行测定数据实验编号 1 2 3 4 平均值消耗 H 2O2溶液的体积/mL 0.32 0.30 0.30 0.32 0.31①Fe 2+与 H2O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根据该表数据,可计算出 123 g 粗硫酸镁样品中含 Fe2+ mol3)工业上常以 Mg2+的转化率为考察指标,确定步骤III 制备氢氧化镁工艺过程的适宜条件其中,反应温度与Mg2+转化率的关系如右图所示①步骤 III 中制备氢氧化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②根据图中所示 50 ℃前温度与 Mg2+转化率之间的关系,可判断此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 )反应③图中,温度升高至 50 ℃以上 Mg2+转化率下降的可能原因是 ④ Ksp 表示沉淀溶解平衡的平衡常数已知:Mg(OH)2(s) Mg2+ (aq) + 2OH- (aq) Ksp [Mg(OH)2] = 5.6×10-12Ca(OH)2(s) Ca2+ (aq) + 2OH- (aq) K sp [Ca(OH)2] = 4.7×10-6若用石灰乳替代氨水, (填“能”或“不能” )制得氢氧化镁,理由是 37. 【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 (15 分)已知 A、B、C、D、E、F 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A
其中 B、D、F 原子最外电子层的 p 能级(轨道)上的电子处于半满状态通常情况下,A 的一种氧化物分子为非极性分子,其晶胞结构如右下图所示E 的电负性在该周期中最大镓(Ga)与元素 B 形成的一种化合物是继以 C 单质为代表的第一代半导体材料和GaF 为代表的第二代半导体材料之后,在近 10 年迅速发展起来的第三代新型半导体材料试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 Ga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用心 爱心 专心 4(2)A、B、C 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3)B 元素的单质分子中有 个 π 键4)上述 A 的氧化物分子中心原子采取___ ___杂化,其晶胞中微粒间的作用力为 5)FH 3沸点与比 BH3 (填“高”或“低”),原因是 6)当 0.01 摩尔 CrE3·6H2O 在水溶液中用过量的 AgNO3溶液处理时,常产生 0.02 摩尔的 AgE 沉淀,已知配离子配位数为 6,此样品中配离子最可能是 。
38. 【化学——有机化学基础】 (15 分)奶油中含有一种用做香料的有机化合物 A,该有机化合物只含有 C、H、O 三种元素,分子中 C、H、O 原子个数比为 2:4:1,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88,A 的结构式中含有碳氧双键1molB 可生成 2molC,也可与 2mol 反应与 A 相关的反应如下:(1)写出反应②的反应类型:____________2)写出 A、C、F 的结构简式:A_______ ____,C___ ______,F______ ____请写出两种与 A 的物质类别不同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 ___,_____ ______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4)在空气中长时间搅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