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二生物月考试卷.doc
4页高二生物月考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4分)1. 为了探究血浆pH值维持稳定的机制,设计实验比较①蒸馏水②人工配制的缓冲液③血浆分别滴加0.1mol/LNaOH和0.1mol/L HCl后pH变化的情况下列关于实验的设计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①加入酸或碱后pH变化明显 B.每组中所加酸或碱的浓度和量是相同的C.本实验缺乏对照组 D.血浆和②在加入酸或碱后pH都不发生很大变化2.下列膜电位变化的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由兴奋状态恢复为静息状态的是3.下图是某人在摄食后及运动过程中血糖平衡的调节示意图其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摄食后1小时内,分泌物甲增多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B.分泌物乙中主要含有胰岛B细胞和肾上腺分泌的两种激素C.2-2.5小时分泌物乙增多,它能促进肌糖元、肝糖元的分解和脂肪大量转化成葡萄糖D.从图中可看出,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是分泌物甲和分泌物乙协同作用的结果4.下列过程中不属于体液免疫过程的是 ( ) A.抗原处理、传递和识别的阶段 B.形成效应T细胞 C.形成浆细胞 D.浆细胞产生抗体与相应抗原的特异性结合5.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2 hm2的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
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由于灰苍鼠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因此推测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最可能( )A.小于92只 B.大于92只 C.小于161只 D.大于161只6. 下图中的各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那么,甲、乙、丙三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 )A.竞争、捕食、共生 B.共生、捕食、竞争C.竞争、共生、捕食 D.捕食、竞争、共生二、双项选择题(每题6分,共12分)7. 下列实例中,能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的是( )A.顶端优势 B.根的向地性 C.茎的向光性 D.茎的背地性8.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群落演替主要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B.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不同时期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在发生更替C.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经过:裸岩→苔藓→地衣→灌木→森林五个阶段D.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与自然演替的方向、速度基本相同三、非选择题(4道大题,每空2分,共64分)9.(18分)下丘脑在人体生理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请据图回答问题(甲、乙、丙、丁为人体内某种结构或细胞,A,B,C为调节物质):(1)图中下丘脑参与的生理调节方式有 ,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 图中物 质 (填字母)在血液中的含量明显升高2)当正常人处于饥饿状态时,图示中 (填字母)增多,在机体内通过促进 的过程,以维持机体的血糖平衡 如果图中 部位受损,会使人患糖尿病3)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兴奋只能由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传到下丘脑的神经细胞,而不能反向的原因是 4)血液中物质 A 的含量过高时,抑制下丘脑和甲的分泌活动,该调节方式称为 调节5)在受到寒冷刺激时,甲分泌的激素只能作用于特定的细胞,而A激素可作为多数细胞的信号,这与细胞膜上具有特定的 物质有关6)下丘脑除参与图示调节过程外,还能分泌 ,由甲释放到血液中,调节人体内水的平衡。
10.(12分)以下是有关生长素研究的实验:实验(一):(1)甲图中,供应块是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接受块是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实验结果,胚芽鞘C发生的生长现象是 这一现象说明 2)乙图中胚芽鞘D不能发生C的现象,这说明 3)上述实验证明 实验(二):某生物兴趣小组参照右图开展萘乙酸促进某种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探究实验,按照下表设计浓度梯度单位:mol/L)组别ABC浓度10-1210-910-6(4)为了进一步精确地确定最适浓度,应当采取的改进措施是 在农业生产上用萘乙酸溶液浸泡植物插条生根时,除了考虑最适浓度外,还应考虑的因素有 (至少回答两点)11. (14分)20世纪30年代,人们将环颈雄引进到美国的一个岛屿,经跟踪调查绘出环颈雉种群的增长曲线右图, 请据图回答:(1)该岛屿上环颈雉构成了一个 ,其数量增长曲线为 ,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率最快的种群数量是 。
2) D—E段,从生物因素看,随种群密度的增长,个体间由于 加剧,导致该种群的 降低, 增高,从而使种群数量的增长率下降E-F段为种群增长的稳定期,种群数量达到 12.(一)下图表示a、b两种生物生活在同一种环境中的种群数量变动情况(曲线横坐标表示的是时间,纵坐标表示种群数量),请根据四幅图中曲线所表示的内容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用 图的曲线表示大豆与根瘤菌之间的关系最合适2)图①曲线表示的种间关系是 ,其中b表示 3)能反映出竞争排斥原理内容的图是 ,在自然选择中被淘汰的是 4)图④表示的种间关系是寄生,图中a代表_______,b代表_______ (二)科研人员对海洋中的某种食用生物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图所示分析下图,回答问题:(5)在__________点时,种群数量的净增长量最大;在__________点时,表示种群的环境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6)该图所示的原理在海洋生物捕捞中有什么指导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